图书介绍
中医名家谈夏季养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名家谈夏季养生](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875120.jpg)
- 余庆,程燕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0497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名家谈夏季养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1
夏季时令特点1
(一)夏季时间段的划分与长夏的概念1
(二)从二十四节气看夏季时令特点2
(三)夏季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2
(四)从五行、六气谈夏季的“热”与“湿”4
(五)我国不同地区的夏季气候特点5
1.南方生热生湿5
2.高原山地的夏季气候特点5
3.平原盆地的夏季气候特点6
4.海滨海岛的夏季气候特点7
5.城乡夏季气候的差别7
(六)夏季“梅雨”、“三伏”的含义8
夏季气象因素与人体健康9
(一)夏季人体的生理变化9
1.机体阴阳变化特点9
2.人体的散热机制9
3.气血运行及脉象变化11
4.高温高湿带来的其他生理变化11
5.不同体质的反应特点12
(二)日照对人体的作用14
1.太阳光的组成与生物作用14
2.过量日照的危害16
(三)夏季气象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8
1.暑热湿邪的致病特点18
2.气候因素与夏季发病19
3.夏季气象因素与环境污染21
4.夏季剧烈天气变化对健康的危害23
夏季养生原则24
(一)春夏养阳24
1.采阳24
2.顺阳25
3.护阳25
4.蓄阳养阴26
(二)就凉避暑26
(三)夏季养心,长夏养脾26
(四)夏季养生与其他内脏的关系28
(五)夏至与中午在夏季养生中的重要性29
实践篇31
夏季的精神调养31
(一)清静少欲,心神内守31
(二)开阔胸襟,博爱善施32
(三)喜乐适度,节怒少思33
(四)心静自然凉35
(五)琴棋书画,怡养精神36
(六)阳光与养神36
夏季日常起居中的养生之道37
(一)住宅37
1.室内降温方法37
2.室内防潮方法41
3.室内的布置和摆设42
4.室内卫生及驱蚊43
(二)作息与睡眠43
1.夏季睡眠宜“晚睡早起”43
2.夏季午睡应讲究科学44
3.睡觉勿贪凉,纳凉勿过度45
4.其他睡觉保健常识46
(三)穿着47
1.衣服47
2.鞋帽49
3.太阳眼镜50
(四)沐浴51
1.夏季沐浴的好处51
2.方法及注意事项51
(五)其他保健小常识53
1.夏季用扇法53
2.夏季口腔卫生53
3.杀虫剂和防蛀剂的危害54
4.盛夏雷雨防电击54
5.夏季日常保健禁忌55
饮食与夏季养生56
(一)夏季饮食养生原则56
1.根据五味选择夏季饮食56
2.夏宜清淡素食,少吃油腻58
3.不令太饱60
4.适量进食温热饮食的好处61
(二)夏季食养原料61
1.水果61
2.蔬菜64
3.豆类68
4.粮油70
5.调料70
6.其他72
7.水和饮料73
8.夏季凉拌菜80
9.夏季粥食80
10.其他食养菜谱82
(三)夏季食养禁忌和注意事项84
1.夏季慎用及忌用食品84
2.暴食冷饮的危害87
3.夏季食物的消毒与存放90
4.夏季防蔬菜农药中毒92
5.夏季厨房的卫生与餐具的消毒93
夏季的中药调养94
(一)夏季养生用药原则94
1.清心解毒消暑94
2.补气养阴生津94
3.祛暑健脾利湿95
4.兼顾养肺和补肾95
(二)夏季常用药物和复方95
1.解暑清热药95
2.解暑除湿药97
3.益气养阴,调补肺肾药99
4.中药消暑饮料与汤剂102
5.夏令进补汤剂103
6.夏季常用中成药105
7.中药与冬病夏治107
(三)中药外用与夏季保健107
1.中药香袋107
2.中药烟薰剂108
3.中药沐浴剂109
房事与夏季养生109
(一)夏季宜节欲109
(二)夏季房事宜忌111
夏季针灸按摩养生方法113
(一)常用穴位及其功效113
1.清热解暑113
2.宁心安神114
3.和中化湿114
4.扶正助阳,冬病夏治115
(二)刮痧疗法116
(三)针刺放血疗法118
1.耳尖放血法119
2.十宣放血法119
3.委中泻血法119
(四)梅花针叩打法120
1.防病保健120
2.失眠120
3.肠胃疾病121
4.口舌生疮、口臭121
5.霉菌性阴道炎121
(五)夏季保健灸法121
1.灸三里关元法121
2.夏至灸脐法122
(六)自我按摩保健方法122
1.干洗脸122
2.梳发按摩123
3.运转舌体123
4.腹部按摩123
5.干浴皮肤124
6.揉穴安神125
(七)针灸推拿冬病夏治法125
1.三伏天灸治法125
2.穴位敷贴法125
3.小儿推拿捏脊法126
夏季的体育锻炼126
(一)体育锻炼意义126
(二)体育锻炼项目127
1.游泳127
2.日光浴130
3.空气浴131
4.冷水浴132
5.慢跑133
6.龙舟竞赛133
(三)夏日运动的防护及注意要点133
夏季美容之道135
(一)防晒135
(二)洁肤136
(三)夏季美容饮食137
(四)夏季化妆品的选择与应用139
1.粉底与收缩水139
2.雪花膏、硅酮霜与粉刺霜139
3.眼影140
4.爽身粉与痱子粉140
5.香水与花露水141
(五)夏季皮肤美容禁忌142
(六)夏季头发护理142
1.防晒护发143
2.洗头护发143
3.饮食护发143
夏季妇儿保健144
(一)夏季妇女更需补血144
(二)夏季孕妇保健须知144
1.适当参加游泳活动145
2.不宜过补145
3.慎用风油精和化妆品145
(三)夏季产后护理146
(四)夏季气候对受孕分娩及胎儿的影响147
1.受孕率与顺产率148
2.胎儿性别148
3.身高148
4.智力发育与性格148
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疾病149
(五)夏季配戴首饰与健康150
(六)夏季妇女其他保健常识151
(七)夏季小儿的饮食调养151
(八)夏季小儿的睡眠保健153
(九)夏季小儿的皮肤保护154
1.降温驱蚊防感染154
2.穿衣透气少刺激154
3.洗澡洁肤冷水浴154
(十)夏季小儿的日光浴155
(十一)玩耍谨防膝部外伤156
中老年人的夏季养生157
(一)慎用空调与风扇157
(二)注意休息和睡眠158
(三)饮食宜忌159
(四)夏季老人的中药调补160
(五)适当参加有益的活动161
(六)其他夏季保健宜忌162
工作、生活环境与夏季养生163
(一)露天与高温作业防暑须知163
(二)高温湿热防工伤事故163
(三)夏季人体气味与空气污染164
(四)地下室环境与夏季保健164
(五)夏季农忙的防护165
1.收割165
2.插秧166
3.晒草167
4.喷洒农药168
(六)不同地区的夏季养生169
1.海滨地区的海水浴与沙浴169
2.沿海地区对台风与海啸的防护171
3.山区林地对森林脑炎的预防172
4.平原盆地对于热风的防护173
5.平原湖沼地区对血吸虫病的预防173
6.南方温暖潮湿地区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174
夏季休闲娱乐中的养生之道176
(一)花木观赏与健康176
1.夏季常见花卉的养生疗病功效176
2.观翠竹与避暑养生179
3.树木绿荫与大气环保180
(二)夏季旅游181
1.海滨避暑181
2.登山望远,怡养心身182
3.夏季旅游防急性肠道传染病183
(三)夏季其他田园式的休闲娱乐方法183
夏季的疾病防治与调护184
(一)夏季多发病的防治与调护184
1.中暑184
2.夏季热186
3.疰夏188
4.细菌性痢疾189
5.急性肠胃炎190
6.食物中毒191
7.脊髓灰质炎193
8.流行性乙型脑炎194
9.痱子195
10.疖子197
11.日光皮炎199
12.夏季皮炎200
13.虫咬皮炎201
14.雀斑、黄褐斑203
15.花斑癣和足癣205
16.腋臭207
(二)其他疾病的夏季调护209
1.夏季感冒209
2.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210
3.糖尿病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