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工程师手册 第17篇 电子产品的工艺、结构与可靠性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子工程师手册 第17篇 电子产品的工艺、结构与可靠性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880119.jpg)
- 林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4178X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0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工程师手册 第17篇 电子产品的工艺、结构与可靠性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子产品工艺1
1 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1
1·1 印制电路板分类1
1·2 印制电路板材料的选择1
1·3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1
2 油漆涂覆工艺2
2·1 油漆的基本分类和油漆涂料的选择2
2·2 油漆涂覆的施工3
3 电镀及化学涂覆4
3·1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的分类4
3·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的选择、特性和应用范围4
3·3 准备工序的特性及应用范围5
4 胶合工艺5
4·1 常用粘合剂的性能和用途5
4·2 一般的胶合工艺5
4·3 表面组装粘合剂5
4·4 导电粘合剂9
5 焊接工艺9
5·1 常用焊接方法9
5·2 波峰焊、再流焊10
5·3 焊接材料10
6 装连工艺12
6·1 整机装连工艺12
6·2 常用导线、电缆的用途及使用条件12
7 环境试验14
7·1 电子测量仪器的温度试验 (?B6587.5—86)14
7·2 电子测量仪器的湿度试验 (GB6587.3—86)15
7·3 电子测量仪器的振动试验 (GB6587.4—86)15
7·4 电子测量仪器的冲击试验 (GB6587.5—86)16
第2章 电子设备结构18
1 电子设备的热设计18
1·1 电子设备热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8
1·2 传热方式18
1·3 电子设备的自然冷却19
1·4 电子设备的强迫风冷22
1·5 液体冷却26
1·6 电子设备的其他冷却方法27
2 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的隔离29
2·1 机械环境条件29
2·2 振动和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30
2·3 隔振措施30
2·4 冲击隔离32
2·5 常用隔振器的种类及性能32
3 电子设备机箱机柜32
3·1 电子组装级32
3·2 铝型材机箱的种类及特点33
3·3 典型机箱结构介绍33
3·4 机箱、插箱的基本尺寸系列39
3·5 机柜、机架的种类及特点40
3·6 电子设备机柜基本尺寸系列43
3·7 电子设备机箱、机柜的附件43
3·8 面板44
3·9 人机系统44
第3章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46
1 概述46
1·1 电磁兼容性定义46
1·2 电磁干扰的危害46
1·3 电磁兼容性设计46
2 干扰源及其特性47
2·1 自然干扰源47
2·2 人为干扰源47
2·3 干扰源的特性48
3 干扰波的传播48
3·1 传导耦合通道形成的传导干扰48
3·2 辐射耦合通道形成的辐射干扰49
4 电磁屏蔽原理与屏蔽效能计算50
4·1 电磁屏蔽效能表示法50
4·2 电屏蔽51
4·3 磁屏蔽52
4·4 电磁屏蔽55
5 接地系统62
5·1 电子设备接地62
5·2 安全地线63
5·3 电子设备的接地方式63
5·4 地线干扰的形成和抑制65
6 滤波技术67
6·1 电源滤波67
6·2 信号电路滤波68
7 电磁兼容试验69
7·1 有关名词术语69
7·2 电磁兼容性试验项目69
7·3 电磁兼容性试验一般要求69
第4章 电子元件与系统的可靠性72
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产品的寿命特征72
1·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72
1·2 产品的寿命特征73
1·3 广义的可靠性74
2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74
2·1 目的与内容74
2·2 失效分析的一般程序75
2·3 常见的失效模式75
2·4 失效分析技术及设备75
3 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76
3·1 失效率等级76
3·2 失效率试验的一般要求76
3·3 失效率试验程序77
4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80
4·1 常用可靠性筛选的项目及方法80
4·2 可靠性筛选条件的选择81
5 不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85
5·1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85
5·2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86
5·3 旁联系统的可靠度87
6 不可修复网络的可靠性88
6·1 真值表法88
6·2 分析法88
6·3 概率图法88
6·4 最小路集法89
6·5 最小割集法89
7 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90
7·1 串联系统90
7·2 并联系统90
7·3 冷贮备系统90
8 可靠性分配90
8·1 根据可靠性严苛度进行分配91
8·2 有一定继承性的产品的可靠性分配91
9 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可靠性预测92
9·1 元器件应力分析预测92
9·2 系统可靠性预测94
10 可靠性增长95
10·1 可靠性增长试验95
10·2 Duane模型的定时截尾试验95
10·3 Duane模型的定数截尾试验97
10·4 θ(T)的置信区间97
10·5 Duane模型的检验99
11 故障的模式、效应及后果分析100
11·1 故障的模式、效应及后果分析的意义100
11·2 FMEA的工作程序100
12 可靠性评估102
12·1 可靠性评估的方法102
12·2 单元产品的可靠性评估102
12·3 系统产品的可靠性综合评估104
参考文献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