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纲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2882850.jpg)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教研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3148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的起源、对象、特点和功能1
一 哲学的起源1
二 哲学的对象5
三 哲学的特点和功能13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6
一 哲学基本问题16
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8
三 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2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26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6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31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3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37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38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0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44
第—节 物质及其存在的基本形式44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44
二 运动及其基本形式49
三 时间和空间56
四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62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67
一 意识的起源67
二 意识的本质73
三 意识的作用78
一 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84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84
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根据和哲学证明89
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95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01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101
一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101
二 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105
三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109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112
一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112
二 发展的普遍必然性116
三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20
一 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及其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25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125
二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质和核心128
第四章 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131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131
一 原因和结果及其客观普遍性131
二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35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139
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39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42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147
一 可能性和现实的相互区别148
二 可能性和现实的辩证统一152
一 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156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156
二 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159
第五节 本质和现象163
一 本质和现象的相互区别163
二 本质和现象的相互联系167
第五章 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172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172
一 质、量、度172
二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78
三 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183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190
一 辩证矛盾190
二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95
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01
四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207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210
一 辩证的否定211
二 否定之否定217
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22
第六章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22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28
一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229
二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30
三 科学的可知论231
第二节 认识的基础235
一 实践及其特点和形式235
二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239
三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43
第三节 认识的本质246
一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246
二 主体的能动性和知识的客观性249
三 认识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251
第七章 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254
第一节 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254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54
二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258
三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260
第二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264
一 归纳和演绎264
二 分析和综合267
三 抽象和具体269
四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271
第八章 真理275
第一节 认识与真理275
一 真理与谬误275
二 真理与价值277
第二节 真理的基本属性279
一 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279
二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282
三 真理的具体性286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288
一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88
二 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292
第一节 社会历史和历史观295
第九章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295
一 社会历史的开端296
二 历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299
三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305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312
一 自然环境312
二 人口因素319
三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325
第三节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330
一 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330
二 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基础338
三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能动活动341
一 社会结构348
第十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348
第一节 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348
二 社会形态357
第二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60
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361
二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66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370
第三节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76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76
二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80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383
第四节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87
一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388
二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390
三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394
第十一章 阶级 国家 革命40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401
一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402
二 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406
第二节 国家410
一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410
二 国家的类型和形式413
第三节 社会革命416
一 社会革命的实质、根源和作用417
二 社会革命爆发和胜利的条件、一般进程和形式420
第四节 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423
一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424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428
三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433
第十二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436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构成436
一 社会意识的本质436
二 社会意识的构成439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作用和相对独立性443
一 社会意识的作用444
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47
第三节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451
一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451
二 道德453
三 艺术456
四 宗教459
第四节 社会意识的进步和社会精神文明462
一 社会意识的进步463
二 社会的精神文明465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68
第十三章 科学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73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特征473
一 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474
二 科学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77
三 科学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部门479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482
一 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483
二 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488
第三节 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92
一 科学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492
二 科学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495
三 科学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498
四 科学是社会变革的有力杠杆501
第四节 科学和社会主义506
一 现代科学研究和发展的特点506
二 社会主义为科学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509
三 社会主义需要科学514
第十四章 个人与社会518
第一节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518
一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518
二 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521
第二节 人的本质524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学研究方法上的变革524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531
第三节 人的价值536
一 考察人的价值的基本原则537
二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39
第十五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545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45
一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546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549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554
一 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个人554
二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557
三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561
第三节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64
一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564
二 坚持党的领导567
三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71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575
第一节 社会进步的根源和标准575
一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源575
二 社会进步是曲折的过程577
三 社会进步的标准579
第二节 人的自由581
一 人的自由和意志自由的实质581
二 自由与必然、意志自由和历史必然的辩证统一583
三 阶级社会中自由的阶级性586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588
一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过程588
二 人类的解放590
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