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宗教交流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宗教交流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32893763.jpg)
- 楼宇烈,张志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2568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外宗教交流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序1
第一章 印度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本土宗教的影响1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佛教的基本教义1
一 佛教的产生与发展1
二 佛教传入汉地3
三 佛教传入藏地7
四 佛教的基本教义11
第二节 传法和求法高僧与佛经翻译17
第三节 佛道之争与佛教对道教发展的影响34
一 佛道之争34
二 佛教对道教发展的影响43
第二章 中国佛教在越南、朝鲜、日本的传播54
第一节 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佛教宗派的确立54
第二节 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及其影响74
第三节 中国佛教在朝鲜的传播及其影响89
第四节 中国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104
第三章 中国道教在朝鲜、日本、越南的传播120
第一节 中国道教在朝鲜的传播及其影响120
一 中国道教在朝鲜的传播121
二 道教对朝鲜文化的影响123
第二节 中国道教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127
一 道教传入日本史迹127
二 道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30
第三节 中国道教在越南的传播及其影响136
一 道教传入越南史迹137
二 道教对越南社会与文化的影响139
第四章 唐宋元时代的外来宗教142
第一节 摩尼教在中国的传播142
一 摩尼教的创立及教义特征142
二 摩尼教传入中国144
一 琐罗亚斯德教151
第二节 火袄教的传入及其流传情况151
二 传入中国--北朝153
三 隋唐时的火袄教155
四 遭禁与消亡157
第三节 唐代的大秦景教和元代的也里可温教159
一 聂斯托利派159
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161
三 景教流行大唐167
四 景教的衰落与残余169
五 元代的景教171
六 元代的天主教173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传入和中国伊斯兰教派的确立177
一 伊斯兰教的迅速崛起和成为世界宗教177
二 伊斯兰教和平传入中国180
三 伊斯兰教教派的形成与流传182
四 中国伊斯兰教派的确立187
第五节 一赐乐业教(犹太教)的传入及其流传情况197
一 犹太教简介197
二 开封的一赐乐业教198
三 开封犹太人进入开封的年代问题203
四 开封犹太人进入开封的路线及定居点问题204
五 开封犹太教的兴衰206
第五章 明末天主教的传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09
第一节 来华耶稣会士对欧洲宗教哲学的介绍209
一 来华耶稣会士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介绍211
二 耶稣会士对基督教经院哲学的介绍220
第二节 天主教哲学与理学、佛学的理论争辩228
一 天学与理学228
二 天学与佛学239
第六章 16至18世纪中国宗教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247
第一节 利玛窦与中国宗教的西传247
一 对儒教的介绍249
二 对佛教的介绍256
三 对道教的介绍262
四 利玛窦对明代哲学与宗教的介绍265
第二节 礼仪之争与中国宗教的西传269
一 礼仪之争的始末269
二 中国宗教习俗的西传281
三 儒教思想的西传289
四 道教及佛教的西传297
第三节 中国宗教对法国的影响304
一 培尔与中国305
二 马勒伯朗士与中国311
三 伏尔泰与中国332
四 伏尔泰中国观分析341
第四节 中国宗教对德国的影响346
一 莱布尼茨了解中国的途径348
二 莱布尼茨有关中国的著作和文献350
三 莱布尼茨论孔子352
四 莱布尼茨论“理”的概念356
五 莱布尼茨论气和太极361
六 莱布尼茨论中国宗教中的上帝观363
七 莱布尼茨论中国人的鬼神观365
八 莱布尼茨论中国人的灵魂观369
九 小结372
第七章 19至20世纪中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社会的反响376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在华的传播情况376
一 鸦片战争前基督教在华的传播概况376
二 传教士与鸦片战争383
三 鸦片战争后传教活动扩展391
第二节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思想的影响396
一 洪秀全与《劝世良言》396
二 拜上帝教与基督教403
第三节 20世纪初的反洋教运动410
一 各地民众的反洋教运动--教案的叠起411
二 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基督教--“非基督教运动”415
第四节 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文化传播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22
一 基督教传教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22
二 教会进行的文化传播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30
第八章 20世纪前半叶中外佛教的交流437
第一节 近代中国佛教的振兴437
第二节 中日佛教界的交流451
一 近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开拓者--杨文会451
二 近代日本佛教学者来华454
三 近代中国佛教学者赴日457
四 东京大地震与中国佛教界的救济活动459
五 东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460
六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佛教关系463
第三节 中国与亚洲及世界佛教界的广泛交流464
一 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家的佛教交流464
二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佛教交流467
第九章 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外宗教交流473
第一节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各宗教协会的建立473
一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473
二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475
三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论依据476
四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实行477
五 各宗教协会479
第二节 天主教、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485
一 中国天主教的反帝爱国运动485
二 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490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中外宗教交流活动的新时期495
第四节 台湾、香港地区的宗教概况及其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活动506
一 台湾、香港地区的宗教概况506
二 台湾及香港宗教界与其他地区的交流512
后记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