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概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0429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63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联概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般概况1
第一节 自然地理1
一 地理位置、面积1
二 地形1
三 气候2
四 海3
五 内陆水5
六 各自然地理区概貌8
第二节 自然资源13
一 土地资源13
二 矿物资源14
三 水利资源16
四 动物资源17
五 植物资源18
第三节 人口18
一 人口的变化18
二 人口的性别结构20
三 人口的分布20
第四节 民族与语言文字23
一 民族23
二 各民族的语言文字25
第二章 简史27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和发展27
一 基辅罗斯27
二 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9
三 俄罗斯帝国的强盛和扩张34
第二节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41
一 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1
二 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5
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7
第三节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49
一 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49
二 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50
三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53
四 苏联的伟大卫国战争56
第四节 战后时期苏联的发展58
一 战后初期(1945-1953)58
二 斯大林之后苏联的发展和变化58
第三章 政治结构和法律制度61
第一节 宪法61
一 第一部苏维埃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61
二 苏联成立后三部宪法制定的情况及其特征63
三 现行宪法有关苏联国家制度的主要规定68
第二节 苏联共产党72
一 简史73
二 组织情况82
第三节 人民代表苏维埃85
一 苏维埃的由来与发展85
二 苏联的国家权力机关休系89
三 苏维埃的选举制度97
四 人民代表的地位及其活动98
五 历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简况102
第四节 最高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102
一 苏联政府--苏联部长会议102
二 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111
三 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112
四 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112
第五节 法院、检察院和仲裁机关113
一 法院113
二 检察院118
三 仲裁机关123
第六节 人民监督机关128
一 监督机构的产生和发展129
二 监督机关的设立和组成130
三 监督机关的任务与权限132
第四章 经济135
第一节 概述135
第二节 工业143
一 能源工业144
二 黑色冶金工业155
三 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158
四 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159
五 建筑材料工业164
六 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167
七 轻工业170
八 食品工业174
九 微生物工业177
第三节 农业178
一 农业生产概述178
二 农业生产集约化190
三 跨单位合作和农工一体化196
四 苏联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201
第四节 基本建设207
一 基本建设的特点208
二 基本建设的发展210
三 建筑施工力量的增长212
四 建筑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212
五 基本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4
第五节 交通动输业216
一 铁路运输219
二 公路运输221
三 海洋运输222
四 内河运输223
五 管道运输224
六 航空运输226
第六节 商业和居民生活服务行业228
一 商业228
二 居民生活服务行业231
第七节 财政与信贷233
一 财政体系233
二 财政收支结构234
三 信贷237
第八节 苏联居民的生活水平239
一 苏联现阶段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政策239
二 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241
三 居民的物质消费水平244
四 居民的卫生保健条件245
五 居民的居住条件246
第九节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247
一 计划体制的变革248
二 价格体制的变革251
三 财政体制改革253
四 基本建设体制的改进259
五 农业体制的改革261
六 对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的探索263
第十节 生产力布局272
一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方针273
二 生产力布局的发展变化274
第五章 军事280
第一节 苏军的建立和发展280
第二节 武装力量的领导和指挥体制285
第三节 军种和战略核力量287
第四节 军区、舰队、华约组织部队290
第五节 军事工业和国防开支293
第六章 外交296
第一节 概述296
第二节 苏联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305
一 苏联同美国的关系305
二 苏联同西欧国家的关系321
三 苏联同日本的关系330
第三节 苏联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338
第四节 苏联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356
一 苏联同“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东欧六国的关系356
二 苏联同“社会主义大家族”中的蒙古、古巴、越南的关系364
三 苏联同朝鲜、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的关系373
第五节 苏联同中国的关系381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苏中关系382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苏中关系386
第七章 文化教育与文学艺术398
第一节 教育398
一 革命前的国民教育398
二 苏联国民教育发展概述399
三 教育制度和体系401
四 教育改革407
第二节 文化事业409
一 俱乐部事业409
二 图书馆事业411
三 博物馆事业414
四 出版事业417
五 体育运动419
第三节 文学421
第四节 美术、音乐、舞蹈与戏剧432
一 美术432
二 音乐435
三 舞蹈439
四 戏剧441
第五节 电影、电视与广播445
一 电影445
二 电视452
三 广播455
第八章 科学技术459
第一节 概述459
一 苏联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459
二 苏联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461
第二节 国家统一的科技政策466
一 优先发展基础科学466
二 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根本改造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467
三 重点发展对科技进步起决定作用的部门470
四 调整投资政策、加快企业的技术改装470
五 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经济机制对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471
六 加强人员培训474
七 发展国际科技合作475
第三节 科技进步的管理体制477
一 各级科技进步管理机构及其职能478
二 科技进步的计划工作480
三 科技进步的刺激483
第四节 科技潜力486
一 科技人员486
二 科研机构488
三 科研经费和科研装备499
第九章 社会团体501
一 工会501
二 共青团505
三 苏联对外友好和文化协会联合会508
四 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510
五 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510
六 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511
七 苏联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联合会511
八 苏联退伍军人委员会511
九 苏联妇女委员会511
十 苏联青年组织委员会512
十一 全苏知识协会512
十二 苏联争取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512
十三 苏联联合国协会513
十四 苏联和平基金会513
十五 苏联科学技术学会513
十六 全苏发明家和合理化建议者协会513
十七 全苏书籍爱好者志愿协会513
十八 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514
十九 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514
二十 苏联作曲家协会515
二十一 苏联作家协会515
二十二 苏联美术家协会516
二十三 戏剧协会516
第十章 宗教与教会518
第一节 苏联的主要宗教和教派518
一 俄罗斯东正教518
二 伊斯兰教520
三 天主教521
四 基督教521
五 犹太教522
六 佛教522
第二节 苏联的宗教政策522
第三节 苏联的无神论教育526
第十一章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528
一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528
二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37
三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38
四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40
五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41
六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42
七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43
八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45
九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47
十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49
十一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50
十二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52
十三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54
十四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56
十五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557
第十二章 苏联的大城市559
一 莫斯科559
二 列宁格勒562
三 高尔基565
四 伏尔加格勒567
五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568
六 新西伯利亚569
七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571
八 伊尔库茨克572
九 基辅573
十 哈尔科夫575
十一 敖德萨577
十二 明斯克578
十三 里加580
十四 巴库581
十五 第比利斯583
十六 埃里温585
十七 塔什干586
十八 阿拉木图588
附录Ⅰ.历史大事年表590
附录Ⅱ.党政主要领导机构成员简介(1987年6月截止)607
一 苏共中央主要领导人607
二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副主席615
三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要领导人618
四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党政主要领导人622
附录Ⅲ. 苏共中央1988年2月全会作出的人事变动630
附录Ⅳ. 苏共中央1988年9月非常全会作出的人事变动630
表1-1 苏联海洋简表4
表1-2 苏联的主要河流6
表1-3 苏联人口的自然变化19
表1-4 苏联人口的性别结构21
表1-5 各加盟共和国人口及密度21
表1-6 历年苏联城乡人口变化情况22
表3-1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书记名单83
附1:苏共中央1987年1月全会作出的人事变动85
附2:苏共中央1987年6月全会作出的人事变动85
表3-2 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机构86
表3-3 苏联共产党历年党员人数统计表87
表3-4 苏联共产党的社会构成88
表3-5 苏联国家权力机关体系90
表3-6 第一至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选举简况表100
表3-7 历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简况表105
表3-8 苏联部长会议下属部门名称表110
表4-1 苏联电站装机容量和发电量148
表4-2 苏联煤炭开采量150
表4-3 苏联石油开采量152
表4-4 苏联天然气开采量154
表4-5 苏联黑色冶金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57
表4-6 苏联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60
表4-7 苏联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63
表4-8 苏联建筑材料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164
表4-9 苏联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69
表4-10 苏联轻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172
表4-11 苏联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176
表4-12 苏联1978—1985年的谷物产量180
表4-13 苏联食品纲要规定的主要食品年人均消费量181
表4-14 苏联食品纲要规定的主要农畜产品产量182
表4-15 苏联主要农畜产品产量183
表4-16 苏联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184
表4-17 苏联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比重184
表4-18 苏联个人副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188
表4-19 苏联谷物生产波动情况190
表4-20 苏联农业投资、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190
表4-21 苏联的农业基本建设综合投资191
表4-22 苏联基本建设投资与交付使用的固定资金209
表4-23 苏联各种运输在货运周转总量中的比重217
表4-24 苏联各种运输业占货运总量的比重218
表4-25 苏联铁路运输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219
表4-26 苏联铁路运输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219
表4-27 苏联石油、天然气管道长度及输送量225
表4-28 苏联财政体系234
表4-29 苏联国家预算收入来源235
表4-30 苏联国家预算支出的用途236
表4-31 苏联各种银行为国民经济提供的各类短期贷款238
表4-32 苏联工业企业经济刺激基金257
表4-33 苏联东部地区燃料动力的生产在全苏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276
表5-1 苏联历任国防部长286
表5-2 苏军历任总参谋长287
表5-3 苏联公布的苏美战略核力量对比数字290
表5-4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估计的苏美战略核力量对比数字290
表5-5 华约和北约兵力、后备兵源及装备对比293
表6-1 苏美主要核武器条约和协定(1963-1979)315
表6-2 苏美贸易(1918-1986)318
表6-3 苏美主要经济和科技合作协定(1958-1974)320
表6-4 苏联从美国获得的贷款(1972-1976)321
表6-5 战后苏联同西欧18国的贸易326
表6-6 苏联从西欧国家获得的贷款(1964-1982)328
表6-7 苏联同日本的贸易(1947-1985)334
表6-8 苏联从日本获得的贷款(1964-1982)335
表6-9 苏联与西方国家建交情况一览表337
表6-10 苏联同亚非拉国家建交情况一览表340
表6-11 苏联同亚非国家签订“友好合作条约”情况一览表346
表6-12 苏联同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变化351
表6-13 1983-1985年苏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352
表6-14 苏联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历年外贸数额及比重362
表6-15 苏联同中国贸易一览表396
表7-1 1985-1986年度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各类学校的学生人数401
表7-2 1984年苏联大众图书馆及藏书数、俱乐部、博物馆数417
表8-1 苏联科学工作者人数488
表8-2 苏联科学院、共和国科学院科学工作者人数491
表9-1 苏联工会历年会员人数统计504
表9-2 苏联工会历次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召开的日期505
表9-3 苏联共青团历年团员人数统计508
表9-4 苏联共青团历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