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
  • 陈国宏,张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342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动物学:遗传学;动物-遗传育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意义1

二、动物遗传育种学发展简史2

三、动物遗传育种学与动物生产4

第一章 细胞遗传学基础6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6

一、细胞膜6

二、细胞质7

三、细胞核8

第二节 染色体10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10

二、染色体的大小和数目12

三、染色体核型和带型14

四、染色体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8

第三节 细胞分裂20

一、细胞周期20

二、有丝分裂21

三、减数分裂22

第四节 染色体变异25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25

二、染色体的数目变异27

本章小结29

复习思考题29

第二章 分子遗传学基础31

第一节 基因与基因组31

一、基因及结构特征31

二、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32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32

一、遗传密码33

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34

三、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35

四、肽链修饰36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38

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39

二、表观遗传学42

三、细胞质遗传42

第四节 基因突变43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与特点43

二、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44

三、突变的抑制与DNA损伤修复44

第五节 重组与转座49

一、DNA重组的类型49

二、DNA的转座50

三、DNA重组技术51

复习思考题55

第三章 免疫遗传学基础56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56

一、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56

二、免疫系统57

第二节 抗体59

一、抗体的结构与功能59

二、抗体分子介导的效应功能61

三、抗体多样性产生的分子机制61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66

一、概述66

二、MHCⅠ类分子的结构67

三、MHCⅡ类分子的结构68

四、MHC分子与抗原多肽的相互作用69

五、T细胞受体与MHC分子及抗原的相互作用69

六、MHC的基因组结构70

第四节 免疫遗传学与动物育种71

一、动物免疫遗传标记72

二、免疫遗传学与家畜品种改良74

三、免疫遗传学与家畜抗病育种75

四、免疫遗传学与动物亲缘关系及品种划分76

本章小结77

复习思考题78

第四章 质量性状的遗传79

第一节 质量性状及遗传特点79

一、质量性状的概念79

二、质量性状的类型79

三、质量性状的遗传特点80

第二节 鸡的质量性状84

一、色素性状的遗传84

二、形态性状的遗传87

第三节 鸭的质量性状88

一、羽色性状的遗传89

二、外形特征的遗传90

三、蛋壳颜色的遗传90

第四节 鹅的质量性状90

一、羽色及肤色的遗传90

二、外形特征的遗传91

三、鹅蛋的性状遗传91

第五节 猪的质量性状91

一、猪质量性状的遗传91

二、致死、半致死和有害性状93

第六节 牛的质量性状94

一、乳牛、肉牛质量性状的遗传95

二、黄牛质量性状的遗传96

三、牦牛质量性状的遗传98

第七节 绵羊的质量性状99

一、毛色遗传99

二、角型的遗传100

三、多羔的遗传101

第八节 山羊的质量性状101

一、毛色的遗传101

二、角型的遗传101

三、肉垂、须与耳型的遗传101

第九节 其他家畜的质量性状102

一、马毛色的遗传102

二、兔毛色的遗传102

本章小结104

复习思考题105

第五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106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106

一、Nilsson-Ehle假说及其发展106

二、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107

第二节 群体遗传参数及其估计108

一、方差组分估计的方法108

二、遗传力110

三、重复力114

四、遗传相关115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116

一、鸡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117

二、鸭、鹅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118

三、猪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119

四、绵羊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121

五、山羊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122

六、牛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123

七、马的数量性状遗传参数126

本章小结127

复习思考题127

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129

第一节 性别决定的遗传理论129

一、性染色体类型与性别决定129

二、遗传平衡与性别决定130

三、染色体组倍数与性别132

四、性别决定基因与性别132

第二节 性别与环境132

一、激素的影响132

二、外界环境条件与动物性别分化133

第三节 性别鉴定与性别控制134

一、胚胎性别鉴定134

二、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134

三、通过精子的外界条件改变控制性别136

本章小结136

复习思考题136

第七章 遗传病与遗传病控制137

第一节 常见遗传病137

一、遗传病的特征137

二、研究家畜遗传病的意义138

三、常见遗传病139

第二节 遗传病的控制149

一、遗传病的检出149

二、遗传病的遗传控制152

三、遗传病的环境控制154

本章小结155

复习思考题155

第八章 畜禽品种156

第一节 畜禽品种及其种类156

一、畜禽品种的形成与发展156

二、畜禽品种的分类158

第二节 引进的主要畜禽品种160

一、牛160

二、马164

三、羊164

四、猪166

五、家禽168

六、经济动物170

第三节 我国主要的畜禽地方及培育品种172

一、牛172

二、马174

三、羊175

四、猪177

五、鸡179

六、鸭180

七、鹅181

本章小结186

复习思考题186

第九章 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188

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规律188

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188

二、研究生长发育的方法189

第二节 生长发育的规律195

第三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203

一、遗传因素204

二、母体大小204

三、饲养因素205

四、性别因素205

五、环境因素205

第四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基因206

一、影响胚胎生长发育的主要基因206

二、影响生后生长发育的某些基因208

本章小结211

复习思考题212

第十章 动物生产性能测定213

第一节 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和原则213

一、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213

二、生产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214

第二节 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215

一、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215

二、系谱建立和系谱测定216

三、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218

四、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218

第三节 肉用性能的测定219

一、猪的肉用性能测定219

二、牛肉用性能测定221

三、羊肉用性能测定222

四、肉禽肉用性能测定222

第四节 肉的品质评定223

第五节 乳用性能的测定225

一、产奶性能测定225

二、挤奶能力的测定230

三、乳房炎抵抗力231

四、使用年限231

五、饲料转化率231

第六节 蛋用性能的测定231

第七节 毛皮用性能的测定232

一、毛用性能测定232

二、皮用性能测定234

第八节 繁殖性能的测定234

一、家畜繁殖性能测定234

二、家禽繁殖性能测定235

第九节 体型的线性评定236

一、线性评定的基本原则236

二、各个畜种中的体型外貌评定236

本章小结242

复习思考题242

第十一章 质量性状选择原理与方法243

第一节 质量性状的遗传效应243

第二节 隐性有利基因的选择244

一、淘汰部分显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244

二、对两性显性类型淘汰率不同的随机交配群体245

三、淘汰全部显性类型公畜的随机交配群体245

第三节 显性有利基因的选择246

一、淘汰部分隐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247

二、淘汰全部隐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247

三、以测交选择显性纯合子公畜留种248

四、通过测交鉴定显性杂合子个体248

第四节 多位点有利基因的选择252

一、两性淘汰率相同的随机交配群体252

二、两性淘汰率不同的随机交配群体254

第五节 伴性基因的选择256

一、利用羽速基因进行选择256

二、利用矮脚基因(dw)进行选择257

三、利用羽色基因进行选择258

第六节 质量性状基因的其他检测方法258

一、生化遗传检测技术259

二、分子遗传检测技术259

本章小结260

复习思考题261

第十二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原理与方法262

第一节 选择差与选择反应262

一、选择差262

二、选择反应264

三、世代间隔264

四、不同选择通径的选择反应266

第二节 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266

一、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266

二、间接选择的应用举例267

第三节 单性状选择与多性状选择268

一、单性状选择269

二、多性状选择271

第四节 阈性状的选择272

一、阈性状的概念273

二、阈性状的选择方法273

本章小结274

复习思考题275

第十三章 个体遗传评定277

第一节 个体遗传评定的基本原则277

第二节 选择指数法278

一、单性状育种值估计278

二、多性状综合遗传评定283

三、关于选择指数法的进一步说明288

第三节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288

一、只有一次度量值时的动物模型BLUP289

二、有多次度量值时的动物模型BLUP293

三、多性状BLUP育种值估计296

四、关于动物模型BLUP的几点说明298

本章小结299

复习思考题302

第十四章 交配系统304

第一节 选配的概念、作用及分类304

一、选配的概念及实质304

二、交配系统的分类305

第二节 品质选配305

一、同质选配307

二、异质选配311

第三节 亲缘选配314

一、亲缘选配的概念314

二、近交选配314

三、杂交选配320

第四节 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计算324

一、近交系数计算324

二、亲缘系数计算326

本章小结328

复习思考题329

第十五章 杂交体系与杂种优势的利用330

第一节 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330

一、杂交繁育体系的概念330

二、杂交体系的建立331

第二节 杂交方式331

一、级进杂交331

二、导入杂交332

三、育成杂交333

四、简单经济杂交333

五、三元杂交334

六、轮回杂交334

七、顶交334

八、生产性双杂交335

第三节 杂种优势335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335

二、杂种优势的计算336

三、杂种优势的丧失337

四、杂种优势的预测339

五、较精确地预测杂种性能344

第四节 配合力的测定345

一、配合力的概念345

二、配合力的估算346

三、配合力的选择347

第五节 配套系的杂交348

本章小结350

复习思考题351

第十六章 品种与品系培育352

第一节 品种和品系的概念352

一、种、品种和品系352

二、品种应具备的条件352

第二节 品系培育353

一、品系的类别354

二、培育新品系的意义355

三、品系培育的条件355

四、品系培育的方法357

第三节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361

一、品系配套361

二、专门化品系362

三、专门化品系的培育及维持362

第四节 品种培育365

一、杂交育种方法分类365

二、杂交育种的步骤368

本章小结369

复习思考题370

第十七章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371

第一节 动物遗传多样性371

一、国内、外动物遗传多样性概况372

二、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373

三、动物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375

第二节 动物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方法377

一、动物遗传资源评价的内容377

二、动物遗传资源评价的方法377

第三节 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方法382

一、原位保存的群体遗传学基础382

二、原位保存的基本方法384

三、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384

四、家畜遗传资源的管理与利用389

本章小结392

复习思考题393

第十八章 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394

第一节 生物技术概论394

一、生物技术概念394

二、生物技术安全397

第二节 细胞层面的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398

一、人工授精技术398

二、胚胎移植技术399

三、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403

第三节 分子层面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应用405

一、分子遗传标记技术406

二、动物转基因技术413

三、基因组学技术416

四、生物信息学技术418

五、基因芯片技术420

本章小结423

复习思考题424

第十九章 动物育种规划425

第一节 概述425

第二节 动物育种规划方法426

一、确定育种目标427

二、育种方案的评价431

三、遗传进展的传递模型437

第三节 动物育种规划的工作程序441

一、“优化”育种方案的规划阶段441

二、“优化”育种方案的实施阶段443

本章小结443

复习思考题444

第二十章 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软件应用445

第一节 育种数据的收集与整理445

一、动物的测量445

二、档案记录446

三、育种数据的管理体系448

四、常见的数据误差450

五、育种数据的校正451

第二节 育种数据分析常用软件简介454

一、育种数据的类型454

二、常规统计分析方法455

三、遗传统计分析方法456

四、有关软件应用456

本章小结462

复习思考题463

主要参考文献4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