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孙海涛主编;蔡仕魁,邹长青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2925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近代史-成人高等教育-教材;中国历史-现代史-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中国国情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1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第三节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与两大历史任务7

第四节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9

第二章 从农民运动到变法改良: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变化20

第二节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1

第三节 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中心的自强运动24

第四节 戊戌变法:以学习西方制度为突破的改良运动28

第五节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清政府学习西方制度的实践31

第三章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39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40

第二节 辛亥革命: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42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设计44

第四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48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的大事变57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58

第二节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64

第四节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68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78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近代中国社会79

第二节 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82

第三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毛泽东的杰出贡献84

第四节 中共党内三次“左”倾错误与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历史曲折88

第五节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91

第六章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97

第一节 日本对华残暴的殖民统治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98

第二节 国共二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00

第三节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地位与作用102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06

第五节 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国际地位的奠定111

第七章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17

第一节 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118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国民党政权的全面危机121

第三节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126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30

第八章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3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13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143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4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局1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曲折16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6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历史发展170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180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82

第三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184

第四节 从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0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原因与主要经验196

附录一:复习题参考答案204

附录二: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断限及主题主线207

附录三:中国近现代史教学重点系列问题一览208

参考文献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