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与当代社会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与当代社会问题
  • 于红梅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9353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法律-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与当代社会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与社会诚信问题2

第一节 诚信概述2

一、诚信的内涵2

二、诚信与信用5

三、诚信与法律9

四、诚信的作用10

第二节 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15

一、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16

二、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成因19

第三节 诚信建设的法律保障22

一、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诚信法律体系23

二、完善法规,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25

三、健全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6

四、加强诚信执法与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30

第二章 法律与社会公德问题32

第一节 社会公德概述32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32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34

第二节 我国社会公德现状36

一、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36

二、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40

第三节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法律对策42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42

二、社会公德与法律调节45

三、提升社会公德的法律建议51

第三章 法律与职业道德问题56

第一节 职业道德概述56

一、职业与职业道德56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61

第二节 我国职业道德现状65

一、我国职业道德现状66

二、当前我国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69

第三节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律建议73

一、与职业生活相关的法律74

二、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律对策75

第四章 法律与公共安全问题80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安全80

一、公共安全概述80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安全83

第二节 我国公共安全现状85

一、我国公共安全现状85

二、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87

第三节 公共安全的法律保障92

一、加强公共安全立法92

二、完善与公共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95

三、用法律保障公共安全应急体系96

四、建立责任追究制度99

五、加强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100

六、加强在公共安全问题领域的国际合作100

第五章 法律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103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问题103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03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05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法律制度107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107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法律制度建设问题110

第三节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118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8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120

三、构建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121

四、健全与《农村社会保障法》配套衔接的法律制度123

第六章 法律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26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概述12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26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9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132

一、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132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139

第三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142

一、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142

二、加强农村治安治理,依法维护农村社会秩序144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执法保障145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146

五、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146

六、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147

七、着力抓好科学文化的教育和普及147

第七章 法律与公民社会150

第一节 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150

一、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含义150

二、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152

第二节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57

一、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现状157

二、当前公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59

第三节 法律对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162

一、公民社会建设的目标162

二、法律对公民社会的积极作用164

第八章 法律与人权保障167

第一节 人权的含义和意义167

一、人权的含义167

二、人权保障的意义169

第二节 人权入宪和现存问题170

一、我国宪法规定人权的背景170

二、人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171

第三节 宪法对人权的保障173

一、宪法与人权的关系173

二、公民宪法义务体系的修正174

第九章 依法治国与宪法保障193

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意义193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发展193

二、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194

第二节 依法治国与宪法保障的关系197

一、依法治国与法治的关系197

二、依法治国与宪法保障关系199

第三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201

一、保障宪法实施的条件201

二、我国宪法实施的保障体制203

三、宪法监督机关的现状207

四、宪法监督的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208

第十章 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213

第一节 弱势群体概念界定213

一、弱势群体概念213

二、弱势群体的分类216

第二节 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社会根源及现状220

一、我国弱势群体现状及问题220

二、我国当代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根源225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新思维233

一、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33

二、完善对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方式239

三、我国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241

第十一章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245

第一节 大学生法律意识内涵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245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内涵246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248

第二节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内容251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251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253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258

一、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258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法律教育功能259

三、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式264

第十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问题267

第一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67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背景268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69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275

第二节 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280

一、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意义281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应注意的问题286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途径293

参考文献299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