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检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病理检验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2923120.jpg)
- 吕申,张景义主编;毛宇飞,李梅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708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病理学-实验室诊断-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理检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病理学基础1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
一、适应1
二、损伤2
三、损伤的修复4
第二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5
一、充血5
二、出血5
三、血栓形成6
四、栓塞6
五、梗死7
第三节 炎症7
一、概述7
二、基本病理变化7
三、炎症的病理形态学分类8
四、炎症的结局9
第四节 肿瘤9
一、概念9
二、肿瘤形态与观察9
三、生长与扩散10
四、对机体的影响11
五、命名原则11
六、分级与分期12
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12
八、肿瘤的病理诊断12
九、肿瘤的分类12
十、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15
十一、常见肿瘤病理形态特点15
第2章 常见疾病病理形态特点19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19
一、高血压病19
二、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
三、风湿病与慢性心瓣膜病21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22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
二、肺炎23
三、硅沉着病25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25
一、慢性胃炎25
二、消化性溃疡26
三、阑尾炎26
四、非特异性肠炎26
五、病毒性肝炎27
六、肝硬化28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29
一、肾小球肾炎29
二、肾盂肾炎31
第五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32
一、慢性子宫颈炎32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32
三、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32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33
一、甲状腺肿33
二、慢性甲状腺炎33
第七节 传染病34
一、结核病34
二、伤寒病35
三、细菌性痢疾36
四、阿米巴病36
五、梅毒37
六、艾滋病37
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8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38
第3章 组织病理学常规技术40
第一节 病理标本取材与固定40
一、病理标本分类40
二、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取材和记录40
三、病理标本固定及常用固定液42
四、组织脱钙47
第二节 石蜡制片技术48
一、切片前组织处理49
二、切片操作技术52
第三节 冷冻制片技术56
一、冷冻切片的目的56
二、冷冻切片方法56
三、冷冻切片操作技术56
四、手术中冷冻切片57
第四节 树脂包埋切片技术58
第五节 常规染色技术58
一、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59
二、染色方式59
三、染液的配制60
四、HE染色程序61
五、结果判定及常见问题62
第4章 病理尸体解剖、组织库与大体标本制作66
第一节 尸体解剖归类及病理解剖意义66
一、尸体解剖归类66
二、病理解剖意义66
第二节 病理解剖室基本要求67
一、病理解剖室67
二、病理解剖专用设备68
三、病理解剖时的个人防护69
第三节 病理解剖方法和步骤70
一、尸体解剖的受理70
二、解剖前检查71
三、颈部、胸腹腔及盆腔器官的取出和检查72
四、脑、脊髓的取出与检查77
五、死胎、新生儿的尸检78
六、病理解剖前准备及解剖过程的注意事项81
七、技术人员职责83
第四节 病理组织标本库建立与管理84
一、组织库建立的工作流程84
二、注意事项84
三、不同生物样本低温储存的温度要求85
四、标本留取、提取和保存85
五、信息化管理86
六、生物样本长期保存的质量控制86
第五节 大体标本制作技术86
一、大体标本制作方法86
二、大体标本的分类及管理88
第5章 特殊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技术89
第一节 固有结缔组织染色89
一、胶原纤维染色法89
二、网状纤维染色法91
三、弹性纤维染色法94
第二节 脂类物质染色95
一、苏丹Ⅲ-苏丹Ⅳ联合法95
二、油红法96
三、苏丹黑B法96
四、漂浮染色法97
第三节 骨骼肌纤维染色97
第四节 糖类物质染色98
一、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法98
二、Alcian blue(AB)染色法100
三、AB-PAS染色法100
四、胭脂卡红法101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染色102
一、幽门螺杆菌(Hp)染色102
二、抗酸菌染色(苯酚碱性品红法)103
三、真菌染色(Grocott-Gomori六胺银改良法)103
四、组织胞浆菌染色(六胺银法改良法)104
五、病毒包涵体染色(Giemsa法)104
六、合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染色(伊红-甲基蓝染色法)105
第六节 神经组织染色105
一、中枢神经染色(苏木素VG法)105
二、神经细胞尼氏体染色106
三、神经纤维染色(改良Palmgren法)106
四、神经髓鞘染色(改良Loyez染色法)107
第七节 酶组织化学技术108
一、酸性磷酸酶108
二、碱性磷酸酶109
三、酸、碱性磷酸酶双染色法110
第6章 组织细胞原位蛋白检出技术112
第一节 概述112
一、抗原与抗体112
二、原理与分类113
三、非特异染色的控制115
第二节 免疫组化染色的标本制备115
一、取材115
二、固定116
三、包埋117
四、切片118
五、抗原修复118
第三节 基本操作程序119
一、一般程序119
二、常用检测方法及操作121
第四节 结果判断与常见问题应对122
一、结果判断122
二、常见问题与对策124
第五节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125
一、基本原理125
二、染色方法及操作程序126
三、结果观察127
四、非特异性染色的消除128
五、荧光显微镜检查注意事项128
第六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129
一、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29
二、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130
三、对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指导作用131
四、在病原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131
第7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134
第一节 透射电镜技术134
一、透射电镜结构与原理134
二、生物超薄切片制作135
三、半薄切片制作138
四、透射电镜的生物样本观察与结果摄取139
第二节 扫描电镜技术140
一、扫描电镜原理140
二、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140
三、扫描电镜生物样本观察与结果摄取142
第三节 免疫电镜技术143
一、免疫电镜技术原理143
二、免疫电镜样本的取材与固定143
三、免疫电镜标本制作程序144
第8章 组织细胞原位核酸分子检出技术146
第一节 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146
一、基本原理146
二、操作程序147
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150
第二节 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153
一、原位PCR基本原理153
二、原位PCR操作程序155
第三节 组织细胞原位核酸分子检出技术的应用157
一、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157
二、原位PCR技术的应用158
第9章 细胞培养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160
第一节 细胞培养160
一、细胞培养室条件160
二、细胞培养基本技术161
三、细胞原代培养164
四、传代培养、冻存与复苏167
五、肿瘤细胞药物敏感实验168
第二节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169
一、流式细胞仪结构与基本原理169
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流程170
第10章 基因变异检出技术174
第一节 概述174
第二节 基因组DNA提取174
一、基本原理174
二、基本方法与步骤175
三、一般操作流程176
第三节 常用基因变异检出技术方法177
一、基于PCR技术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177
二、以Real-time PCR为基础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178
三、DNA序列测定技术180
四、其他基因变异检出技术181
第四节 基因变异检出技术的应用181
一、分子靶向药物敏感人群筛选181
二、肿瘤性疾病基因诊断和鉴别诊断182
三、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182
四、感染性疾病基因诊断182
五、法医学鉴定182
第11章 其他病理检验技术简介183
第一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183
一、基本原理183
二、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183
第二节 显微切割技术184
第三节 生物芯片技术186
一、基因芯片186
二、蛋白质芯片187
三、组织芯片188
第四节 图像采集和分析技术189
一、病理图像采集189
二、病理图像分析190
第五节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190
第六节 生物信息学技术190
彩图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