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百姓实用养生中药方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老百姓实用养生中药方剂
  • 侯德永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217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老百姓实用养生中药方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养生概述及养生方法1

一、谈谈中医养生与长寿1

二、环境与养生的关系2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2

2.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2

3.选择适宜养生的居住环境3

4.室内环境对养生的影响3

三、饮食与养生的关系4

1.饮食养生4

2.食物的属性4

3.食物的五味5

4.饮食有节5

5.饮食卫生6

6.饮食的禁忌与调节6

四、精神养生7

五、药膳养生8

(一)补气药膳养生方9

(二)补血药膳养生方14

(三)壮阳药膳养生方20

(四)滋阴药膳养生方26

六、茶与养生的关系31

(一)茶的主要成分31

1.维生素31

2.叶绿素31

3.茶碱32

4.单宁酸32

5.儿茶素32

(二)饮茶应注意哪些问题32

1.饮茶要即饮即泡,不饮隔夜茶32

2.饮茶要因人、因季节而异33

3.饮茶要适量33

4.不宜用茶水服药33

(三)如何服用药茶33

1.分次服用34

2.一次性顿服34

3.口含服用34

4.冲泡服用34

5.调制服用34

6.频繁服用34

(四)养生药茶的种类34

七、酒与养生的关系41

(一)药酒养生41

1.药酒的起源与特点41

2.饮用药酒的注意事项42

(二)养生药酒配方43

第二章 人体发出的疾病信号有哪些52

1.手是观察疾病信号的参谋52

2.淋巴结肿大是淋巴肿瘤的表现之一53

3.面部发出的疾病信号54

4.舌是健康的一面镜子56

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58

6.从某些症状发出的疾病信号59

7.不可忽视的头痛60

8.便血是哪些疾病的先兆信号64

9.血尿会带来哪些泌尿系统疾病信号65

第三章 患病如何养生延年66

1.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养生66

2.冠心病患者怎样保健养生67

3.高血压患者的保健养生67

4.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养生68

5.痛风患者的保健养生70

6.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养生71

7.慢性腹泻患者的保健养生71

8.慢性肾炎患者的保健养生72

9.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保健养生73

10.颈椎病患者的保健养生75

11.腰痛患者的保健养生76

12.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保健养生77

13.月经不调患者怎样调理78

14.乳房疾患的自我保健养生80

15.产后缺乳的中药调理81

16.胸痛的自我判断和保健82

17.脂肪肝患者的保健养生83

18.慢性口腔疾病的自我保健85

19.小儿肥胖症的保健86

20.骨关节炎患者的保健养生88

21.鼾症患者的保健养生89

22.癌症患者怎样延年益寿92

第四章 养生之道97

1.武则天的养生之道98

2.孔子长寿的秘诀98

3.文化人缘何多长寿99

4.“忙碌”是延年益寿的法宝100

5.纠正养生保健的一些错误观念101

6.女人为什么会比男人长寿107

第五章 经络穴位按摩养生保健108

1.为什么按摩穴位可以治病108

2.特效穴位一按,小病小痛就一扫光109

3.穴位按摩注意事项118

第六章 中医“四虚”怎样进补120

1.气虚120

2.血虚120

3.阴虚121

4.阳虚121

第七章 中药简介122

一、解表类药122

二、发散风热药123

三、泻下药124

四、清热药125

五、清肝明目药126

六、清热凉血药127

七、退虚热药127

八、清热燥湿药128

九、清热解毒药129

十、清热利咽药131

十一、解暑药131

十二、芳香化湿药132

十三、利水渗湿药133

十四、祛风湿药135

十五、温理药137

十六、开窍药138

十七、安神药138

十八、养心安神药139

十九、平肝熄风药140

二十、熄风止痉药140

二十一、理气药141

二十二、止血药143

二十三、活血祛瘀药145

二十四、补益药147

二十五、补阳药149

二十六、补血药151

二十七、补阴药152

二十八、收涩药153

二十九、化痰止咳药155

三十、清热化痰药156

三十一、止咳平喘药156

三十二、消导药158

三十三、驱虫药159

三十四、外用药159

第八章 常用方剂161

一、解表类方剂161

1.麻黄汤161

2.桂枝汤161

3.荆防败毒散161

4.解表逐饮汤(小青龙汤)162

5.银翘散162

二、清热类方剂162

1.石膏汤(又名白虎汤)162

2.麻杏石甘汤163

3.犀角地黄汤163

4.黄连解毒汤163

5.导赤散163

6.小柴胡汤164

7.龙胆泻肝汤164

8.茵陈蒿汤164

9.葛根芩连汤164

10.二妙散(附三妙散、四妙散)165

11.六一散165

三、祛痰止咳类方剂165

1.二陈汤(附温胆汤)165

2.止咳散166

3.定喘汤166

4.清燥救肺汤166

四、化湿消导类方剂167

1.保和丸167

2.平胃散167

3.藿香正气散167

4.枳实导滞丸167

五、泻下类方剂168

1.大承气汤168

2.麻子仁丸168

3.五仁丸168

六、利尿类方剂169

1.五苓散169

2.五皮饮(附白术散)169

3.猪苓汤169

4.八正散170

七、祛风湿类方剂170

1.独活寄生汤(附三痹汤)170

2.羌活胜湿汤170

3.牵正散171

八、温理祛寒类方剂171

1.四逆汤171

2.理中汤171

3.温肾止泻丸(又名四神丸)171

九、理气类方剂172

1.四逆散(附柴胡疏肝散)172

2.逍遥散(附丹栀逍遥散)172

3.橘皮竹茹汤173

十、理血类方剂173

1.温经汤173

2.愈带丸173

3.固经丸174

4.生化汤174

5.胶艾汤174

6.血府逐瘀汤174

7.复元活血汤175

8.补阳还五汤175

十一、安神类方剂175

1.朱砂安神丸175

2.补心丹(又名天王补心丹)176

3.酸枣仁汤176

十二、平肝熄风类方剂176

1.钩藤饮176

2.镇肝熄风汤177

十三、固涩类方剂177

1.金锁固精丸177

2.缩泉丸177

十四、补益类方剂178

1.健脾四味汤178

2.参苓白术散178

3.补中益气汤179

4.参脉散179

5.归脾汤179

6.炙甘草汤180

7.四物汤180

8.八珍汤180

9.人参养营汤180

10.六味地黄丸181

11.黄连阿胶汤181

12.二至丸182

13.肾气丸182

十五、驱虫类方剂182

1.乌梅丸182

2.化虫丸182

十六、其他类方剂183

1.消疮饮183

2.五味消毒饮183

3.大黄牡丹皮汤183

4.阳和汤184

5.海藻玉壶汤184

6.四妙勇安汤184

第九章 常用验方185

1.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方185

2.治疗百日咳方185

3.治疗急性、慢性肝炎方185

4.治疗高血压方186

5.治疗冠心病方186

6.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方187

7.治疗急性、慢性肾炎方187

8.治疗哮喘方187

9.治疗急性肠炎、菌痢方188

10.治疗慢性肠炎方188

11.治疗小儿腹泻方188

12.治疗小儿夏季热方189

13.治疗顽固性呃逆方189

14.治疗胃脘痛方189

15.治疗急性阑尾炎方189

16.治疗肠梗阻方189

17.治疗急性胆囊炎方190

18.治疗胆结石方190

19.治疗胆道蛔虫病方190

20.治疗尿路结石方190

21.治疗盆腔炎方191

22.治疗乳腺炎方191

23.治疗急性、慢性扁桃体炎及咽炎、喉炎方191

24.治疗牙痛方191

25.治疗眼科疾病方192

26.治疗酒糟鼻方192

27.治疗皮肤科疾病方192

28.治疗跌打损伤外敷方193

附录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