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本土文化传承与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本土文化传承与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
  • 吴祖鲲,王慧姝,马伟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13221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本土文化传承与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本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概念及理论介说11

第一节 本土文化的理论剖析11

一、本土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内容12

二、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概念之厘说15

三、西方冲击下的中国近现代本土文化17

四、马克思主义学说激发本土文化的存在性20

五、全球化视域下的本土文化23

第二节 民族凝聚力的理论阐释26

一、民族凝聚力的生成与表征26

二、民族凝聚力、国家凝聚力之概念异说29

三、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构建的基石32

四、爱国是民族凝聚力构成的核心要素37

第三节 本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耦合42

一、民族凝聚力与本土文化的理论关联42

二、主流文化催化本土文化的内生性45

三、主流文化提升本土文化的内聚性48

第二章 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实践载体54

第一节 宗祠与中华民族的社会凝聚54

一、宗祠传承与宗祠建筑55

二、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57

三、宗祠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61

第二节 书院与中华民族的思想凝聚67

一、书院的发展与演变68

二、书院的道德教化71

三、书院的社会政治功能75

四、书院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推动78

第三节 方志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凝聚82

一、方志的基本功能及其传播性82

二、方志对民族文化的整合功能86

三、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渊薮和依托89

第三章 制度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的规范体系94

第一节 经济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物质保证94

一、经济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95

二、土地制度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97

三、互市政策与民族区域的融合99

第二节 政治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控制核心102

一、政治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102

二、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逻辑104

三、监察制度与国家权力运作107

四、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109

第三节 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整合体系112

一、社会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112

二、宗法制度的社会治理功能114

三、宗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116

第四节 教育制度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思想文化推进力122

一、教育制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122

二、官学体系与国家人才政策125

三、私学与中华民族自由精神129

第四章 文史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的价值支撑133

第一节 文学是本土文化的有效载体133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特有符号134

二、古典诗词的社会教化功能138

三、传奇话本小说叙述体系的民族文化价值索求141

第二节 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凝聚的重要手段144

一、中华传统绘画的社会认知功能145

二、乐礼传承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内象147

三、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具体的文化表征150

第三节 史学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的价值旨归153

一、“大一统”史学传统154

二、天统是传统政治一统的直接命题157

三、正统观重构民族凝聚力的思辨命题161

第五章 公序良俗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社会惯习助力166

第一节 婚姻家庭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基本单位167

一、婚姻体系与传统的人伦纲常167

二、孝忠文化与国家社会秩序174

第二节 基层社会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社会依托178

一、礼治观念下的基层传统社会秩序178

二、宗族社会与乡里制度185

三、帮行会所与中国传统商业模式190

第三节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民间象征195

一、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196

二、祭祀文化与传统敬祖情怀199

三、节庆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204

第六章 近现代以来的民族精神211

第一节 近代政治精英“民族复兴之梦”211

一、传统观念下“师夷”与“制夷”212

二、洋务派对民族出路的最初探索214

三、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探索21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精神遗产219

一、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220

二、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223

三、东北抗联精神227

四、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22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时期的精神实质232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精神232

二、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精神240

第七章 本土文化传承的民族凝聚特质245

第一节 本土文化传承的民族性表征245

一、本土文化的内部效应247

二、本土文化的价值效用248

第二节 物质文化见证中华民族发展段落251

一、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251

二、传统农业文明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源泉257

三、近代工业文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动力260

四、现代信息文明助推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262

第三节 精神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265

一、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导向265

二、传统精神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268

三、当前精神文化面临机遇与挑战272

四、制度文化强化中华民族规范认同278

五、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塑282

第八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路径选择285

第一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多重视角285

一、经济持续发展下的民族凝聚力286

二、加强执政党建设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289

三、民族素质与民族凝聚力293

第二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土文化指向297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蕴含本土文化机理298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亟需本土文化丰实302

第三节 本土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重要路径309

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309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自觉、自信312

三、本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为民族凝聚力提升提供多重路径315

结语320

一、当前影响民族凝聚力的因素分析321

二、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对策324

三、推动民族凝聚力提升的路径选择330

参考文献333

一、经典文献类333

二、资料类334

三、著述类334

后记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