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研究
  • 杨思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1660170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经济-生产方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产方式与民族的形成1

一、生产方式概念1

二、氏族和氏族联合体的采集渔猎生产方式9

三、部落和部落联盟的游牧生产方式14

四、氏族联盟、部落、部落联盟和民族的农耕生产方式17

五、工业生产方式与近代民族的形成27

六、不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族交往32

七、农耕化与工业化47

第二章 从草场承包到草场整合51

一、草场承包的困境51

二、草场整合的基本内容60

三、草场整合中家庭牧场的发展前景68

四、草场整合后牧民权利保障72

五、草场整合中基础设施整合78

六、草场整合后畜牧业技术的创新86

七、草场整合与草原生态建设93

八、草场整合与人力资源整合99

九、草场整合与经济组织建设105

十、草场整合后畜产品市场开发111

十一、草场整合后乌珠穆沁羊品牌建设117

十二、草场整合中政府的作用128

十三、草场整合是在草场承包基础上的制度创新139

第三章 从草场租赁制整合到草场联营制整合145

一、草场整合的两种形式:租赁制和联营制146

二、草场租赁整合的特点与问题148

三、联营制整合草场:浩·斯日古棱嘎查长的试验153

四、从资本联合到劳动联合163

五、合作牧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牧区经济166

第四章 自给性农牧业生产方式与东乡族的贫困171

一、对咀头村贫困原因的各种看法的评论172

二、咀头村贫困的性质:货币缺乏型贫困177

三、咀头村贫困的根源:自给但不能自足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180

四、贫困生态186

五、微观贫困现象193

六、对目前咀头村脱贫思路的评价227

七、咀头村脱贫的根本出路:合作化与工业化234

第五章 藏族自给性的高寒农业生产方式238

一、青藏高原的地域性对农业的影响238

二、藏语对藏族经济的影响242

三、农业、牧业和采集业247

四、藏传佛教寺院经济与世俗经济251

五、民族心理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255

六、经济的藏民族性与藏族经济矛盾261

七、高寒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与艰难的现代化266

八、高寒小农经济的贫困与脱贫269

九、小农经济改造的理论思考284

第六章 哈萨克族的农耕化与工业化295

一、调研地点的选择295

二、从集体牧业生产到集体农业生产方式的产生297

三、哈萨克族的工业化302

四、牧业、农业和工业三种生产方式的并存305

第七章 鄂温克族自治旗“共进与持续”的工业化战略330

一、煤电支柱产业与农牧林业基础产业的脱离330

二、“共进”战略原则340

三、“共进与持续”的旗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345

四、战略“共进”的重点349

五、两步走战略步骤356

六、“共进与持续”战略的力量部署363

七、实现“共进与持续”的战略措施371

八、对民族地区若干经济发展战略的评论375

第八章 云南民族药产业化研究380

一、发展云南民族药产业的经济社会意义381

二、云南民族药作为支柱产业的根据385

三、云南民族药产业化的基础和主要问题388

四、关于制定云南民族药产业化中长期专项规划的初步考虑393

第九章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思考398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和开发商398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不是小农经济,也不是集体经济,而是合作经济401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发展农业,而是发展工业,并且以工业改造农业407

四、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不是乡村文明,而是城镇文明411

第十章 民族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的失衡416

一、民族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的区别与联系417

二、民族区域经济的繁荣与民族经济发展的滞后419

三、民族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后果423

四、在民族区域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促进民族经济发展426

附录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429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社会条件和意义429

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的主体性432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方法436

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