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 叶绿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3959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多媒体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媒体有不同表现形式1

1.1.1 视觉类媒体1

第1章 多媒体:媒体和数据流1

1.1.2 听觉类媒体2

1.1.3 其他类媒体3

1.2 媒体之间的相对性质3

1.2.1 多媒体的交互性3

1.2.2 多媒体数据自身特点3

1.3.2 媒体的组合4

1.3.3 独立性4

1.3.4 计算机支持的媒体集成特性4

1.3.1 多媒体系统定义4

1.3 多媒体系统主要特性4

1.3.5 数字化特性5

1.3.6 通信系统5

1.4 媒体5

1.4.1 感知媒体5

1.4.2 表示媒体5

1.4.3 表现媒体6

1.4.4 存储媒体6

1.4.5 传输媒体6

1.4.6 信息交换媒体6

1.4.7 表示值和表示空间6

1.4.8 表示维数7

1.5 多媒体技术定义7

2.1 基本概念8

2.1.1 数字图像表示8

第2章 数字图像和图形8

2.1.2 图像格式10

2.2 图像数学模型13

2.2.1 色彩模式14

2.2.2 平面图像表示16

2.2.3 数字图像表示17

2.3 计算机图像处理17

2.3.1 图像合成17

2.3.2 图像处理基本算法24

2.3.3 从空间到频域正交变换(Orthogonal Transform)37

第3章 图像识别技术46

3.1 图像特征46

3.2.2 标记47

3.2.1 调整47

3.2 图像识别步骤47

3.2.3 归类48

3.2.4 特征提取48

3.2.5 匹配48

3.3 传输图像的数据量48

3.4 图像识别与实现49

3.5 图像识别实例:人脸识别51

3.5.1 人脸检测方法52

3.5.2 肤色在人脸检测中的应用52

3.5.3 肤色模型53

3.5.4 人脸区域的分割54

3.5.5 基于区域的物体分割54

3.5.6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算法55

3.5.7 人脸区域分割算法59

3.5.8 本例中使用的人脸区域分割算法60

3.5.9 五官特征检测63

3.5.10 双眼和嘴巴轮廓的提取64

3.5.11 算法实现66

第4章 数据压缩编码76

4.1 编码需求76

4.2 编码分类78

4.3 基本压缩编码技术80

4.3.1 行程编码81

4.3.2 矢量量化81

4.3.3 双元编码82

4.3.4 香农—范诺编码82

4.3.5 霍夫曼编码83

4.3.6 算术编码85

4.3.7 词典编码88

4.3.8 线性预测编码97

4.3.9 脉冲编码调制(PCM)98

4.3.10 变换编码101

第5章 小波变换压缩算法103

5.1 小波分析理论发展史103

5.2 离散余弦变换103

5.2.1 傅立叶(Fourier)分析104

5.2.2 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105

5.2.3 小波分析理论106

5.3 小波变换107

5.3.1 连续小波变换(CWT)107

5.3.2 小波分析和傅立叶分析的主要比较108

5.3.3 离散小波变换108

5.4.1 多分辨率分析概念109

5.4 多分辨率分析与Mallat塔式变换算法109

5.4.2 Mallat塔式算法110

5.5 常用小波基简介111

5.5.1 Haar小波112

5.5.2 Daubechies小波系112

5.5.3 Biorthogonal函数系112

5.5.4 Coiflet函数113

5.5.5 Symlets函数系113

5.5.6 常用小波基比较115

5.6 零树法编解码115

5.6.1 图像小波变换后系数的分布特点115

5.6.2 零树法编码过程116

5.6.3 小波编码实例119

5.6.5 解码实例122

5.6.4 零树法译码过程122

第6章 JPEG压缩技术124

6.1 JPEG技术124

6.2 电视图像数字化125

6.2.1 彩色电视制式125

6.2.2 电视扫描和同步126

6.3 数字化标准129

6.4 图像子采样130

6.5 图像准备131

6.6 基于DCT的有损顺序模式134

6.6.1 图像处理134

6.6.2 量化135

6.6.3 熵编码136

6.8 基于预测的无损模式138

6.7 扩展的基于DCT的有损模式138

6.9 层次模式139

6.10 JPEG 2000压缩算法140

6.10.1 JPEG2000的新特征及其应用领域140

6.10.2 JPEG2000的基本框架和实现142

6.10.3 JPEG2000中的核心算法143

6.11 一个简单JPEG算法程序举例143

第7章 MPEG压缩技术174

7.1 视频编码174

7.1.1 4:2:0YCbCr格式174

7.1.2 MPEG四种不同的图像帧176

7.2.1 二维对数搜索法(2D-logarithmic search)179

7.2 寻找最佳宏块搜索法179

7.2.2 三步搜索法(three-step search)180

7.2.3 对偶搜索法(conjugate search)180

7.3 编码181

7.4 电视图像的结构181

7.5 音频编码182

7.5.1 音频流182

7.5.2 视频流182

7.6 MPEG-2技术183

7.7 MPEG-4技术186

7.7.1 MPEG-4电视图像编码186

7.7.2 电视图像对象区的概念186

7.7.3 电视图像编码方案187

7.7.4 电视图像分辨率可变编码187

7.8.1 音频与图像编码189

7.8 数字视频交互技术(DVI)189

7.8.2 视频编码190

7.9 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191

7.10 网络视频(流媒体)技术192

7.10.1 流媒体的传统意义192

7.10.2 流媒体关键技术193

7.10.3 流媒体发展现状194

7.11 小结194

第8章 视频编码标准196

8.1 H.261视频编码标准196

8.1.1 图像准备196

8.1.2 编码算法197

8.1.3 数据流197

8.3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技术198

8.2 网络视频会议的两种框架结构198

8.4 H.323的协议框架结构199

8.4.1 H.323协议体系199

8.4.2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框架结构200

8.4.3 视频会议系统与CSCW200

8.5 会议系统C/S体系结构设计201

8.5.1 视频会议软件模块分割201

8.5.2 以MCU为中心的星形结构202

8.6 紧耦合模式的管理203

8.6.1 紧耦合与松耦合的会议体系203

8.6.2 多播与体系结构203

8.7 Windows平台下客户端模块功能实现204

8.7.1 客户端软件模块流程204

8.7.2 客户端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压缩205

8.8 过程设计205

8.8.1 音频、视频传输模块的设计实现206

8.8.2 RTP与RTCP拆/封包设计207

8.9 紧耦合模式下的会议控制与管理210

8.9.1 会议控制的功能划分210

8.9.2 成员控制210

8.9.3 元会议管理(Meta-Conference)211

8.9.4 实现模型214

8.9.5 Server端的多媒体通信217

8.10 面向两种连接方式的数据传输218

8.10.1 信令传输策略218

8.10.2 H.323的传输协议219

8.10.3 H.225呼叫信令219

8.10.4 通信实体的连接及实现219

8.11.1 IP组播技术224

8.11 MCU对多点的传输——组播技术及实现224

8.10.5 不同系统终端的多媒体数据同步224

8.11.2 多播在系统中的实现225

8.12 视频会议的安全问题226

8.12.1 视频会议的安全保密要求226

8.12.2 用户级的安全措施226

8.12.3 算法的选择226

第9章 多媒体数据的数字水印技术228

9.1 数字水印技术基本理论229

9.2 数字水印的分类及特性229

9.2.1 数字水印的分类230

9.2.2 水印特性231

9.2.3 数字图像水印模型232

9.3 数字水印典型算法和攻击分析233

9.3.1 数字水印典型算法233

9.3.2 数字水印系统攻击分析235

9.4 三维运动盲水印检测算法236

9.4.1 相关技术237

9.4.2 统计检测理论238

9.4.3 DCT变换系统的统计分析239

9.4.4 最优相关性检测239

9.4.5 水印机制240

9.4.6 嵌入算法240

9.4.7 检测算法241

9.4.8 检测阀值的确定241

9.4.9 实验结果242

9.5 三维运动盲水印提取算法243

9.5.1 相关技术244

9.5.2 量化244

9.5.3 扩展频谱245

9.5.4 运动信号自由度排序246

9.5.5 小结248

第10章 超文本和超媒体249

10.1 文档249

10.1.1 文档结构249

10.1.2 多媒体数据处理249

10.2 超文本和超媒体250

10.2.1 超文本、超媒体和多媒体251

10.3 超文本标记链接语言(HTML)252

10.3.1 HTML简介252

10.3.2 文档元素和标签的概念253

10.4 HTML语言253

第11章 课后习题283

参考文献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