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管理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管理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3013668.jpg)
- 焦国栋,赵新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780195185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经济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管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经济管理的含义与特性1
一、经济管理的含义1
二、经济管理的特性3
第二节 经济管理的性质、职能与任务7
一、经济管理的性质7
二、经济管理的职能与任务11
第三节 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6
一、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6
二、经济管理学的体系结构18
三、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9
四、学习和研究经济管理学的意义21
第二章 经济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4
第一节 中、西方早期经济管理思想概述24
一、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24
二、西方古代经济管理思想27
三、西方近代经济管理思想29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31
一、科学管理理论31
二、古典组织理论36
第三节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39
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前期理论——人际关系学说39
二、后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2
三、群体行为学派47
二、人际关系学派47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47
一、经验或案例学派47
四、社会系统学派48
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48
六、决策理论学派49
七、系统管理学派50
八、管理科学学派50
九、权变理论学派51
十、经理角色学派52
十一、经营管理学派52
第一节 系统原理和整分合原理54
一、系统原理54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54
二、整分合原理58
第二节 人本原理和动力原理62
一、人本原理62
二、动力原理66
第三节 能级原理和弹性原理69
一、能级原理69
二、弹性原理73
第四节 时空原理和要素有用性原理76
一、时空原理76
二、要素有用性原理79
第一节 经济管理者的含义和类别82
一、经济管理者的含义82
第四章 经济管理者82
二、经济管理者的类型83
第二节 经济管理者的作用和职责85
一、经济管理者的作用85
二、经济管理者的职责88
第三节 经济管理者的素质与群体结构92
一、经济管理者的一般素质92
二、经济管理者的群体结构98
第四节 经济管理者队伍建设99
一、我国经济管理者素质现状99
二、经济管理者的培养100
三、经济管理者队伍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02
一、经济预测的含义和作用105
第一节 经济预测的作用、类型及方法105
第五章 经济管理的预测和决策105
二、经济预测的类型108
三、经济预测的程序和方法110
第二节 经济决策的作用、类型及过程116
一、经济决策的含义和特点116
二、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17
三、经济决策的类型118
四、经济决策的过程120
第三节 经济决策的原则和方法122
一、经济决策的影响因素122
二、经济决策的原则124
三、经济决策的方法125
一、经济计划的概念130
第六章 经济管理的计划130
第一节 经济计划的概念和作用130
二、经济计划的种类131
三、经济计划的作用134
第二节 经济计划的步骤与计划评价标准135
一、经济计划的步骤135
二、制订经济计划的要求139
三、经济计划评价标准140
第三节 经济计划工作的原则142
一、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142
二、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143
三、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143
第四节 现代计划方法与技术144
四、量力而行与留有余地相结合144
一、滚动计划法145
二、投入产出法146
三、预算法147
四、网络计划技术149
第七章 经济管理的组织150
第一节 经济管理组织的含义和功能150
一、经济管理组织的含义150
二、经济管理组织的功能153
第二节 建立经济管理组织的依据和原则155
一、建立经济管理组织的客观依据155
二、建立经济管理组织的基本原则159
第三节 经济管理组织的结构类型162
二、职能制结构163
一、直线制结构163
三、直线职能制结构164
四、事业部制结构165
五、矩阵制结构165
第四节 经济管理组织的变革与发展166
一、组织变革的原因分析167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方法和步骤169
三、组织的发展174
第八章 经济管理的控制177
第一节 经济控制的性质、过程与类型177
一、控制原理及其要求177
二、经济控制的性质180
三、经济控制的基本过程182
四、经济控制的类型185
第二节 经济控制的方法187
一、会计控制187
二、预算控制190
三、其他控制方法192
第三节 实现有效控制的基础194
一、建立标准195
二、确定关键控制点197
三、建立信息收集与传递系统199
四、客观衡量绩效201
五、及时纠正偏差203
第一节 经济监督的含义和特点206
一、经济监督的含义206
第九章 经济管理的监督206
二、经济监督的必要性209
三、经济监督的特点211
第二节 经济监督的功能和作用212
一、经济监督的功能212
二、经济监督的作用215
第三节 经济监督的形式和内容217
一、计划监督217
二、财政监督219
三、银行监督221
四、行政监督222
五、法律监督224
六、技术监督224
七、社会监督225
第四节 经济监督的种类及其实施227
一、经济监督的种类227
二、经济监督的实施229
第十章 经济管理的激励233
第一节 激励概述233
一、激励的含义233
二、激励的作用234
三、激励的过程235
四、激励的一般要求239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241
一、奥德弗尔的ERG理论241
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243
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245
四、斯金纳的强化理论248
第三节 激励的常用方法250
一、奖惩激励法250
二、教育激励法253
三、目标激励法255
四、感情激励法256
五、榜样激励法257
六、参与激励法258
第十一章 经济管理的沟通260
第一节 沟通概述260
一、沟通与沟通的过程260
二、沟通的作用263
一、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类265
第二节 沟通的类型265
二、按沟通的方法分类267
三、按沟通的流动方向分类269
四、按沟通渠道所形成的网络分类270
五、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类272
第三节 沟通障碍272
一、沟通障碍及其成因272
二、克服沟通障碍的原则和方法277
第四节 沟通的原则与方式281
一、沟通的原则281
二、沟通的方式283
第十二章 经济管理的方法287
第一节 经济方法287
一、经济方法的含义和特点287
二、经济方法的主要形式290
三、经济方法的科学运用294
第二节 法律方法298
一、法律方法的含义与特点298
二、法律方法的必要性299
三、法律方法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运用301
第三节 行政方法304
一、行政方法的含义与特点304
二、运用行政方法的客观必要性306
三、行政方法的局限性307
四、行政方法的科学运用309
第四节 其他管理方法311
一、社会心理方法311
二、现代管理技术方法313
第十三章 经济管理效益的评价317
第一节 经济管理的效益及其评价的意义317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和种类317
二、研究和评价经济效益的意义320
第二节 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323
一、设置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必要性323
二、经济效益指标的种类324
三、两类常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325
第三节 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程序及评价方法329
一、评价经济效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29
二、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程序332
三、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333
后记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