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 钱荣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5695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核心期刊-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王振铎解读编第1章 国外“核心期刊”的理论源流3

一、布拉德福(S.C.Bradford)和文献离散定律4

二、加菲尔德(E.Garfield)和他的引文分析理论体系10

三、普赖斯(D.Price)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15

第2章 国内“核心期刊”研究三十年19

一、移植期(1973~1980年)20

二、适应期(1981~1984年)24

三、渐长期(1985~1989年)26

四、突进期(1990~1998年)30

五、变异期(1999年~)51

附:成功大学图书馆医学院分馆核心期刊之沿革(程碧娪)86

第3章 目前国内“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评介92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93

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00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104

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106

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108

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0

七、各高校自行圈定本单位“核心期刊”113

批判编119

第4章 核心期刊·优秀期刊·论文评价119

一、“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关系辩正120

二、“核心期刊”不足以成为论文评价的工具128

第5章 “核心期刊”的负面效应、成因及消除132

一、“核心期刊”引发负面效应不容置疑133

二、“核心期刊”滋生负面效应的成因及症结138

三、“核心期刊”负面效应的消除152

第6章 真容渐露又添阴霾——对一种代表性观点的反拨159

一、以刊论文:一种与科学精神相悖的评价方式160

二、“核心期刊”论成立的前提与遴选性质164

三、“核心期刊”是目前论文评价的最佳选择吗166

第7章 走向终结的“核心期刊”现象169

一、“核心期刊”的原始功用究竟有多大170

二、“核心期刊”能成为期刊评价、论文评价的依据吗173

三、“核心期刊”功能异化现象必将走向终结177

重构编181

第8章 “核心期刊”遴选体系整合构想181

一、体系整合的必要性182

二、体系整合的可行性183

三、整合的思路与建议184

四、遴选结果的整合尝试187

第9章 我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194

一、我国期刊政府评价的历史沿革195

二、完善我国期刊政府评奖的几点建议202

三、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208

四、国内几种代表性的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13

五、重构我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19

第10章 我国学术期刊的问题与出路226

一、粗放经营,太多太滥227

二、办刊模式,千刊一面229

三、刊物评价,五花八门230

四、市场意识,颓废殆尽232

第11章 高校学报应走专题化之路235

一、综合性:高校学报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236

二、专题化:高校学报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39

三、特色化:高校学报由综合性走向专题化的过渡形态241

第12章 出版界应构筑学术反腐机制249

一、倡导“以德治编”,重塑编辑职业道德250

二、弘扬科学精神,锤炼编辑的学术责任感251

三、构筑“游戏规则”,加大出版界的反腐力度252

参考文献257

后 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