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财务会计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财务会计教程
  • 王文钧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1615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财务会计-西方国家-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财务会计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会计信息的特征9

第一节 会计是信息处理系统9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概念9

二、会计信息的记录、报告和使用10

第二节 会计信息的沟通手段——会计报表概述12

三、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12

一、资产负债表13

二、损益表15

三、留存盈利表17

一、公共服务会计18

第三节 会计应用的主要领域18

四、现金流量表18

二、营利性企业会计19

第四节 营业实体的不同法定组织形式20

三、政府和非营利性单位会计20

一、原则和惯例的形成21

第五节 公认会计原则21

二、会计师成为专门职业23

三、基本会计假定、准则和灵活惯例24

一、会计要素30

第一节 会计要素和基本会计等式30

第二章 基本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30

二、会计等式31

一、经济业务的分析32

第二节 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32

二、各项经济活动对会计等式的作用33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38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和借贷法则39

四、综述39

第四节 收益支出和资本支出44

二、权责发生制45

一、收付实现制45

第五节 权责发生制45

一、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47

第一节 日常会计处理47

第三章 业务交易分析和会计循环47

三、试算表的编制48

二、账簿的设置和登记48

二、编制财务报告49

一、定期会计结算的涵义49

第二节 定期会计结算49

二、借贷规则的进一步阐明50

一、复式记账的要点50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和会计循环50

三、会计循环56

第四节 日记簿的设置和登记58

第五节 分类账的设立和过账60

第六节 编制试算表62

第七节 查找和改正错误73

一、会计制度的涵义75

第一节 会计制度的涵义和基本结构75

第四章 会计制度的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75

二、会计制度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76

第二节 会计制度的建立或修订77

三、会计制度的基本结构77

一、制度分析78

三、制度执行79

二、制度设计79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80

一、会计科目的涵义80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80

四、制定会计科目的原则82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82

六、会计科目表83

五、会计科目的编号83

一、账表体系的涵义87

第四节 账表体系和处理等程序87

七、账户及其结构87

二、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88

三、普通日记簿和特种日记簿92

四、销货日记簿93

八、日记簿金额的多栏化94

七、现金支出日记簿94

五、购货日记簿94

六、现金收入日记簿94

二、行政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95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和目的95

第五节 内部控制制度95

三、内部控制的一般原则96

一、电子数据处理97

第六节 会计电算化97

三、计算机操作的会计制度98

二、微机与会计核算98

四、微机的内部控制99

一、企业按经营业务性质的分类103

第一节 商品营销业务的性质103

第二部分 核算业务第五章 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103

三、商业企业的利润表举例104

二、商品营销业(下称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104

第二节 商品交易的步骤——商品交易活动的内部控制105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107

第三节 商品购销企业会计制度的结构107

二、特种日记簿的设置109

一、销售业务和销售日记簿110

第四节 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110

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110

二、退货与折让115

三、赊账销售的信用条件和现金折扣116

四、运费120

一、分期收款销售123

第五节 其他销售方式的核算123

二、银行信用卡销售125

三、寄销和代销127

一、商品进货与销货密切联系132

第一节 商品进货核算要点132

第六章 商品进货业务的核算132

一、进货日记簿的应用133

第二节 进货日记簿和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133

二、商品进货核算的要点133

二、过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135

二、销售成本138

一、进货成本138

第三节 进货成本和销售成本138

二、销售成本140

一、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140

第四节 商品存货和销售成本140

一、应付凭单制度的涵义和作用141

第五节 应付凭单制和内部控制141

二、应付凭单制的结构142

三、应付凭单制运作举例145

四、需要特殊处理的问题149

二、销售成本和分配及流通费用154

一、商品分配与流通成本的性质154

第七章 商品分配与流通费用的核算和控制154

第一节 商品分配与流通费用概述154

第二节 商品分配与流通成本的分析和控制155

一、按地区分析分配与流通成本157

二、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158

一、分析占用地面每平方米面积的销售额159

第三节 分配与流通费用的经营分析159

第四节 分配与流通费用的预算控制——弹性预算160

三、按商品分类分析其市场寿命周期160

二、分析每一定货单和每一笔发票的平均销售额160

第五节 保本点分析163

第六节 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165

一、现金的范围与性质168

第一节 现金与现金的内部控制168

第八章 现金和证券短期投资168

二、现金的内部控制169

一、单一现金日记簿170

第二节 现金日记簿的设置与登记170

二、现金收入日记簿171

三、现金付出日记簿173

第三节 零用备用金制度175

三、零用备用金定额补足176

二、零用备用金支用176

一、设置零用备用金176

一、银行存款178

第五节 银行存款与银行存款调节178

第四节 现金溢缺的处理178

二、银行存款调节181

一、有价证券的买入185

第六节 有价证券短期投资185

二、短期投资证券损益的处理186

三、年度决算时持有短期投资的估价188

一、应收账款的性质192

第一节 应收账款的性质和内部控制192

第九章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192

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193

一、应收账款坏账的直接销账法194

第二节 应收账款坏账的处理194

二、应收账款坏账的备抵法195

三、发生坏账时的处理199

四、已销账应收账款的收回201

二、期票和承兑汇票202

一、应收票据的涵义和产生202

第三节 应收票据202

三、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203

四、应收票据到期拒付或部分付款205

五、应收票据贴现和或有负债206

六、贴现票据到期支付或拒付的处理208

七、应收票据的内部控制和应收票据登记簿209

二、存货的类型215

一、存货的涵义215

第十章 商品存货215

第一节 商品存货和存货估价的涵义215

第二节 商品存货以所有权归属为界定标准216

三、商品存货估价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意义216

一、商品盘存制度217

第三节 商品盘存制度和存货计价方法217

二、存货计价方法219

一、个别认定法220

第四节 定期盘存制及其计价方法220

二、先进先出法222

三、后进先出法223

第五节 永续盘存制及其计价方法224

四、加权平均法224

二、先进先出法225

一、个别认定法225

三、后进先出法227

四、移动平均法228

第六节 永续盘存制与定期盘存制比较229

第七节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232

一、零售价盘存法234

第八节 零售价盘存法和毛利法234

二、毛利法236

第九节 存货计价错误及其影响237

二、定期盘存制238

一、永续盘存制238

第十节 存货的内部控制240

二、固定资产的特点241

一、固定资产的涵义241

第十一章 固定资产241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涵义和特点241

一、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内容242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242

二、一揽子成本的分配入账243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244

二、有关固定资产折旧的几个概念245

一、折旧的涵义和性质245

三、折旧方法246

四、折旧的会计处理251

二、固定资产的大修与改良252

一、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252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维修与改良252

第五节 固定资产的废弃253

三、日常维修与养护253

二、提前废弃254

一、如期废弃254

一、固定资产的售出255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售出和以旧易新255

二、固定资产的以旧易新258

一、融资性租赁260

第七节 固定资产的租赁260

第八节 自然资源的取得和折耗264

二、经营性租赁264

二、递耗资产的折耗265

一、递耗资产的取得成本265

第九节 无形资产的取得和摊销266

二、版权267

一、专利权267

五、商誉268

四、专营特许权268

三、商标和企业牌号268

二、投资的分类270

一、投资的涵义270

第十二章 证券投资270

第一节 投资的涵义和分类270

二、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要点272

一、短期投资的性质272

第二节 短期投资的性质与核算要点272

一、债券的购入273

第三节 短期投资——债券273

四、短期投资债券的售出274

三、期末决算应计利息的调整274

二、收入债券利息274

六、债券短期投资的溢价和折价275

五、期末决算对持有债券短期投资的估价275

一、短期投资股票的购入276

第四节 短期投资——权益证券(股票)276

三、期末持有股票短期投资组合的估价277

二、收入现金股利277

四、短期投资股票的售出278

五、未实现损失的收复279

二、长期投资的核算要点281

一、长期投资的性质281

第五节 长期投资的性质与核算要点281

二、溢价购入和折价购入282

一、长期投资债券的购入282

第六节 长期投资——债券282

三、溢价购入债券的直线摊销法283

四、折价购入债券的直线摊销法286

五、售出投资债券287

六、折价或溢价购入债券的实际利息摊销法289

一、权益证券长期投资的内容与核算方法293

第七节 长期投资——权益证券(股票)293

二、成本法294

三、权益法297

四、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299

二、负债的分类300

一、负债的涵义300

第十三章 流动负债300

第一节 负债的涵义和分类300

一、流动负债按其债务关系和金额是否确定分类301

第二节 流动负债的内容和分类301

第三节 应付账款302

二、流动负债的产生来源302

二、应付账款的一般会计处理303

一、应付账款的涵义303

三、购货折扣的处理304

一、应付票据的涵义305

第四节 应付票据305

二、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306

三、应付票据的用途及其核算307

四、应付票据登记簿308

第五节 估计负债和或有负债309

五、应付票据的内部控制309

一、估计负债310

二、或有负债312

一、反映实际债务关系的流动负债项目314

第六节 其他负债314

二、期末按权责发生制调整所产生的流动负债项目315

二、长期负债的特点317

一、长期负债的涵义317

第十四章 长期负债和应付债券317

第一节 长期负债的涵义、特点和分类317

三、长期负债的种类和会计处理要点318

二、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320

一、有担保债券和无担保债券320

第二节 应付债券的分类320

六、附息票债券321

五、可调换债券321

三、分期偿还债券和到期一次偿还债券321

四、可提前收兑债券321

二、债券发行的价格322

一、债券发行的程序322

第三节 债券的发行322

三、债券在两次付息日之间发行——带息发行323

一、债券的折价发行和折价的直线摊销324

第四节 债券的折价和溢价发行的直线摊销法324

二、债券的溢价发行和溢价的直线摊销325

四、未摊销溢价和折价余额在报表内的列报327

三、直线摊销法的摊销表327

一、必须明确两组有关名词的涵义328

第五节 债券折价和溢价的实际利息摊销法328

二、溢价和折价的计算329

三、折价摊销表330

四、溢价摊销表331

第六节 期末或期中调整332

一、债券的收回334

第七节 债券的收回与调换334

二、债券转换为普通股335

一、偿债基金336

第八节 偿债基金和留存盈利的专用拨定336

一、租赁的涵义和分类338

第九节 资本租赁和抵押负债338

二、留存盈利的专用拨定338

二、资本租赁的会计核算340

三、抵押负债342

二、合伙组织的特点345

一、合伙组织的性质345

第三部分 企业的法定组织第十五章 合伙组织的会计345

第一节 合伙组织的性质和特点345

一、在独资企业基础上接纳出资建立合伙组织346

第二节 合伙组织的成立346

三、开立合伙组织账户347

二、结束独资企业账务347

第三节 合伙人资本账户和提款账户351

三、合伙利润分配的步骤352

二、合伙人平均资本、薪工津贴和资本利息津贴352

第四节 合伙组织的利润分配352

一、合伙利润的分配352

四、利润大于薪工津贴和资本利息津贴情况下的分配354

五、经营亏损情况下的分配356

六、利润少于薪工津贴和资本利息津贴情况下的分配358

一、新合伙人出资参加合伙组织的方式360

第五节 接纳新合伙人360

三、对原合伙人或新合伙人的额外补贴或产生商誉361

二、新合伙人按其投资数额享有比例权益361

第六节 合伙人的退出364

个别合伙人提取款项退出合伙365

一、合伙人的资本份额出售外界或让售其他合伙人365

一、资本余额超过损失366

第七节 合伙的清理366

二、损失超过资本余额368

一、公司的涵义和类型371

第一节 公司组织的涵义、类型和特点371

第十六章 公司组织的所有者权益371

二、公司组织的特点372

一、公司的组建373

第二节 公司的组建和管理373

二、公司的管理374

一、核定股本、认购股本和缴入股本376

第三节 公司组织的资本构成376

二、普通股和优先股378

二、有票面股票和无票面股票381

一、股票的性质和要点381

第四节 公司组织的股票381

三、股票的发行价格383

四、股票分割384

五、库藏股票385

六、每股账面价值的计算388

二、企业利润总额的构成390

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390

第十七章 公司组织的利润及其分配390

第一节 利润的形成390

三、应交税款的核算392

二、应税所得额的调整392

第二节 所得税的计缴392

一、公司是一个纳税实体392

五、总收入和扣除项目393

四、纳税额减免数和应税收入减除393

六、应纳税款的计算394

一、正常损益项目和非常损益项目395

第三节 非常损益项目的处理395

二、非常损益项目的会计处理396

一、利润分配397

第四节 利润分配和股利支付397

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399

二、支付股利399

二、留存盈利的支用与调整402

一、留存盈利的积累402

第五节 留存盈利的积累、支用和拨定402

三、留存盈利的拨定403

四、留存盈利表的编制405

一、关于税后利润分配的有关规定406

第六节 我国公司组织企业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406

二、企业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与核算408

三、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核算411

一、会计报表的涵义415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涵义和报表体系415

第四部分 会计报表第十八章 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415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416

二、会计报表体系416

三、所有者权益417

二、负债417

一、资产417

一、收入418

第三节 损益表418

二、费用419

二、会计报表的格式420

一、以绝对数表示和以百分比表示的报表420

第四节 会计报表的结构420

一、比较资产负债表421

第五节 比较会计报表421

二、比较留存盈利表424

三、比较损益表425

一、比率分析的涵义和内容427

第六节 比率分析427

二、比率分析举例430

三、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应用中的技术性434

四、指标分解和趋势分析436

五、利用比率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应结合外在环境和企业条件437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性质438

第一节 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性质和作用438

第十九章 资金流动和现金流量分析438

三、现金流量表的作用439

二、财务状况变动表编制的基础439

二、分类列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40

一、以现金和等同现金项目为基础440

第二节 现金流量表编制要点440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41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441

三、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以损益表计列的净收益为起点441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42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43

一、直接法444

第四节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44

二、间接法451

第五节 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53

三、非现金交换交易454

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54

一、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54

第六节 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455

一、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比较461

第七节 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461

二、明确流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462

三、编制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463

二、分支会计核算的要点466

一、分支关系的建立466

第二十章 分支会计与合并会计报表466

第一节 企业分支关系的建立466

三、分支会计和长期投资核算的不同467

二、总分机构之间经济往来的内容468

一、总分机构经济关系的层次468

第二节 总分机构间的经济关系468

四、总分机构往来的变通处理471

三、期末决算分支机构结算损益划转总机构471

第三节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要点472

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要点473

一、一个公司对另一个公司持股关系的三种情况473

三、投资关系和往来关系的调节474

第四节 取得股份比例和付出代价的不同情况476

一、按账面价值取得100%股份477

二、按超过账面价值取得100%股份482

三、取得少于100%的股份484

第五节 国外分支机构会计报表的合并488

二、企业兼并的意义493

一、企业兼并与合并493

第五部分 企业兼并和破产第二十一章 企业兼并会计493

第一节 企业兼并是合并的一种形式493

一、兼并方494

第二节 企业兼并的动机和效益494

二、被兼并方495

二、兼并方企业购买被兼并企业的整体资产产权496

一、兼并的方式496

第三节 兼并的方式496

五、被兼并企业原有负债的处理497

四、参股式和控股式497

三、兼并方企业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股票497

一、资产评估作价的方法498

第四节 资产评估与核实负债498

一、兼并的交易价格及其形成因素500

第五节 兼并的交易价格500

二、核实负债500

二、在企业兼并程序中的交易价格501

三、签订兼并协议502

一、兼并前夕的试算表503

第六节 兼并的会计处理503

三、资产评估和负债确认的转账505

二、过渡性科目的转销505

二、现金购买方式509

一、商誉的考虑509

第七节 兼并结算509

三、换发兼并方企业股票方式510

四、被兼并企业会计的结束512

第二十二章 企业破产会计514

第一节 企业破产的意义514

一、经济方面514

二、法律方面515

三、会计方面515

第二节 有关企业破产清算的基本概念516

一、不能清偿到期债务516

二、破产申请516

三、和解整顿516

四、破产企业517

五、破产财产517

六、破产债权518

七、破产费用(清算费用)518

一、破产企业的财务决算及其特点519

第三节 企业被宣告破产后的会计工作519

二、破产企业随决算表向清算组移交的实物和单证520

三、破产企业财务决算编制的决算表521

四、破产日财务决算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举例521

第四节 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清算524

一、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524

二、破产清算的账务处理525

第五节 破产财产的分配530

一、破产财产的分配清偿顺序530

三、偿付破产债权531

四、结束破产清算账务531

二、支付应付工资和应付税款531

五、其他工作532

第一节 通货膨胀会计的涵义535

一、一般物价水平变化和特定物价变化535

第六部分 通货膨胀会计第二十三章 通货膨胀会计535

二、通货膨胀影响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可加(减)性536

三、列报通货膨胀的方法538

第二节 不变币值会计539

一、不变币值会计的内容539

二、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540

三、利用物价指数将会计报表上的历史成本数据调整变算为不变币值541

四、不变币值会计报表541

第三节 现行价值会计547

一、现行价值的概念547

二、持有损益和营业损益548

三、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持有损益548

四、已实现和未实现持有损益在会计报表中的列报549

五、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建议5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