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 企业·劳动·社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宋晓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134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劳动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改革 企业·劳动·社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企业改革加强定额定员工作,妥善安置富余人员(1985) 3
一 正确处理定员工作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3
二 建立管理人员定员标准的经济数学模型 6
三 广开门路妥善安置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 9
四 开展专业化协作提高企业定额定员水平 13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1985) 17
一 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 17
二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20
三 多种类型的企业领导体制 28
厂长(经理)身份地位的转变(1986) 32
一 厂长(经理)地位的转变 32
二 厂长(经理)身份的转变 34
三 厂长(经理)作用的转变 37
厂长(经理)代表国家还是代表企业(1986) 43
一 厂长(经理)双重身份的起因及其弊端 43
二 改革深化要求厂长(经理)只代表企业 46
一 企业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50
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合理流动(1987) 50
二 企业劳动力流动的途径 55
三 企业劳动力的输出管理 59
以“两种所有权分离”指导企业改革(1989) 62
一 资本法律所有权与职能所有权的分离 63
二 国有资产法律所有权与职能所有权的分离 64
三 关于厂长身份等几个问题的理论比较 67
国有企业改革与就业问题(1990) 71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71
二 国有企业改革与就业问题 72
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界定问题(1992) 74
一 所有权与经营权 74
二 所有权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 75
三 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的两权分离 76
产权关系明晰与建立企业工资约束机制(1992) 79
一 市场经济国家分配机制与产权的制约关系 79
二 中国国有企业分配机制与产权的制约关系 82
三 明确产权关系建立企业内部分配制约机制 84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1994) 87
一 关于明晰产权关系的几个问题 88
二 关于劳动关系转变的几个问题 93
关于培育市场主体的几个问题(2004)99
一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主体 99
二 发达国家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 102
三 当前中国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 107
四 规范中国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 111
第二篇 劳动体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失业问题(1988)117
失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新挑战(1989)120
一 老问题与新挑战120
二 对改革理论的挑战123
三 对改革实践的挑战125
借鉴国际经验培育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1993)130
一 劳动力市场的内涵与名称131
二 劳动力市场的共性与个性133
三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与稳定性136
四 劳动力市场的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142
一 确立以培育劳动力市场为主线的改革观144
以培育劳动力市场为主线深化劳动体制改革(1993)144
二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与主体转变148
三 劳动力市场培育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151
关于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提法问题(1993)156
一 关于“劳务市场”的提法156
二 关于“劳动市场”的提法158
三 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提法159
劳动力市场主体与集体谈判(1994)161
一 中国实行集体谈判的必要性161
二 中国实行集体谈判的可行性164
三 集体谈判的结构和程序166
四 集体谈判中政府的作用168
劳动力市场运行与宏观调控(1994)172
一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172
二 中国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应考虑的问题175
三 中国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构想180
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1994)189
一 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论189
二 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制度192
三 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与分类194
四 政府、企业和职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19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1995)201
一 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基本形势201
二 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战略选择206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对策建议218
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问题(1997)229
一 国有单位职工劳动报酬的非工资化、货币化倾向229
二 国有单位职工劳动报酬非货币化、工资化的原因233
三 加快职工收入工资化、货币化的建议236
把就业列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目标(1998)239
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问题(2002)241
一 收入分配总体差距分析241
二 中国收入分配关系严重失衡的几个问题245
三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成因和几点建议249
中国就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2004)253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253
二 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就业267
一 要高度重视社会矛盾可能导致的发展中断287
经济转轨与社会公平(2004)287
二 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调节利益矛盾的作用288
第三篇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1991)293
一 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293
二 产权与社会保险的关系294
三 价格与社会保险的关系295
四 就业与社会保险的关系296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框架(1996)299
一 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299
二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300
三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302
统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304
一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304
二 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305
发展补充保险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1997)308
一 建立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308
二 积极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312
一 失业总量与结构319
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1999)319
二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320
三 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323
四 当前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324
五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326
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1998)332
一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332
二 统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38
关于配套推进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1998)344
中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9)348
一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348
二 建立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361
让“公平”在社会发展旗帜上飘扬(2000)368
一 把“公平”鲜明地写到当前社会发展旗帜上368
二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力度369
中国农村的基本保障问题(2001)373
一 应当高度重视中国农村基本保障问题373
二 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农村基本保障问题374
三 建立中国农村基本保障的原则和重点375
解决隐性债务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01)378
一 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378
二 解决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途径384
三 进一步完善中国养老保险体系386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严峻形势(2001)390
一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390
二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满足经济转轨的要求393
三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宏观经济的波动397
一 卫生事业和卫生体制存在的弊端402
加大投入和深化改革同步推进(2003)——非典后对中国卫生事业和卫生体制的反思402
二 加大投入与深化改革应同步推进404
三 要关注投入的公平性和协调发展405
东北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进展情况与重要意义(2004)407
一 辽宁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进展情况407
二 吉林和黑龙江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409
三 东北三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重要意义412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4)416
一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16
二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