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028285.jpg)
- 黄泉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62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影像诊断-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医学影像在医学中的作用1
一、医学影像学的诞生1
目录1
二、医学影像在医学中的重要性2
三、医学影像成像的基本原理2
四、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3
第二节 医学影像的分类及特点5
一、X线医学成像6
二、超声医学成像6
三、核医学成像7
四、磁共振成像7
五、可见光学医学影像8
六、红外、微波医学成像8
二、超声成像与X线成像的比较9
三、解剖形态学成像与功能成像9
一、电磁波透射成像的分析9
第三节 医学成像系统的评价9
四、对人体的安全性10
第四节 医学影像技术展望11
一、开发医学成像新的功能11
二、各种医学影像数字化融合12
三、虚拟内镜13
四、医学影像存储和通讯系统14
五、人体电阻抗成像14
六、虚拟人体计划概述15
练习与思考16
第二章 数字图像基础17
第一节 人眼视觉的生理特点17
一、人眼对图像亮度的感觉及分辨能力17
二、人眼对图像细节的分辨能力19
三、人眼图像的时间分辨能力20
四、人眼对图像色彩的感觉20
第二节 数字图像的基本知识21
一、图像的定义21
三、图像的表示方法22
二、图像的表述要素22
四、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23
五、医学成像24
六、图像数据格式25
第三节 医学影像的数学处理25
一、医学图像处理概述25
二、医学影像的数学处理26
三、医学影像数字处理的应用29
一、空间分辨力31
第四节 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31
二、图像对比度32
三、时间分辨力32
四、均匀性与畸变33
五、伪影33
六、噪声33
第五节 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33
一、概述33
二、PACS的基本组成和要求34
三、PACS的基本类型36
四、图像数据量的确定39
五、PACS的发展趋势39
练习与思考40
第三章 图像显示原理41
第一节 图像显示概述41
一、图像显示的意义41
二、常见图像显示的原理及特点42
一、CRT显示的特点43
第二节 CRT显示43
二、单色显示CRT-MDT44
三、彩色显示用CRT-CDT44
第三节 LCD显示45
一、液晶的基本知识45
二、液晶显示器的原理结构47
三、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48
四、LCD的特点49
二、PDP的工作原理50
第四节 等离子(PDP)显示50
一、低压气体放电的基本知识50
三、PDP的原理结构51
四、PDP的主要特点51
第五节 其他图像显示53
一、场致发射显示(FED)53
二、场离子发射显示(FID)53
三、电致发光显示(ELD)54
四、立体显示55
五、荧光显示器件57
练习与思考58
第四章 X线物理基础59
第一节 X线的本质与特性59
一、X线的发现59
二、X线的本质60
三、X线的特性61
一、X线产生的条件63
第二节 X线的产生与能谱特点63
二、X线的能谱特点64
三、影响X线辐射谱线产生的因素67
第三节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68
一、不变散射(经典散射)68
二、康普顿效应68
三、光电效应69
一、X线的质和量70
第四节 X线传播中的衰减因素70
二、X线的衰减因素71
练习与思考73
第五章 X线直接投影成像74
第一节 X线直接投影成像74
一、X线直接投影成像概述74
二、X线成像发展简史76
三、X线成像特点76
二、X成影像信息的形成77
一、X线成像有关基本概念77
第二节 X线直接投影胶片成像77
四、X线直接投影成像的基本原理77
三、X线胶片78
四、增感屏80
五、滤线栅81
第三节 X线直接投影数字成像83
一、数字X线成像概述83
二、计算机X线摄影84
三、直接数字X线摄影90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92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概述92
二、DSA减影原理93
三、DSA的基本方法94
练习与思考96
第六章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97
第一节 CT概述97
一、CT的发明及发展97
二、CT图像的优点98
三、CT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99
第二节 CT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100
一、CT基本结构100
二、CT成像原理101
第三节 各代CT的特点106
一、第一代CT机——笔束平移+旋转式106
二、第二代CT机——窄扇形束平移+旋转式106
三、第三代CT机——宽扇形束旋转+旋转式106
五、第五代CT机电子束CT107
四、第四代CT机——宽扇形束旋转+静止式107
第四节 螺旋CT108
一、螺旋CT简介109
二、单层螺旋CT成像原理109
三、多层螺旋CT(简称MSCT)简介111
练习与思考112
第七章 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基础114
第一节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114
一、磁场115
第二节 磁与原子核的磁特性115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115
二、原子核的结构115
二、原子核的磁特性118
三、医用磁性核120
第三节 静磁场对自旋磁体的作用120
一、磁化120
二、核能级分裂121
三、自旋核的进动121
第四节 磁共振与自旋弛豫123
一、磁共振123
二、自旋弛豫124
第五节 磁共振信号的产生和接收127
一、磁共振信号的产生和接收127
二、射频脉冲的激励方式127
三、自由感应衰减信号127
练习与思考128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概述129
第八章 磁共振成像原理129
一、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优点130
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一些局限130
第二节 磁共振装置基本组成及作用131
一、磁体系统131
二、梯度系统132
三、射频系统134
四、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系统135
二、磁共振图像的品质因素137
第三节 磁共振平面成像原理137
一、磁共振图像的构成及意义137
三、傅里叶变换138
四、梯度场与定位139
五、K空间142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的参数与序列技术143
一、脉冲序列143
二、磁共振成像参数143
三、自旋回波脉冲序列144
四、回波平面成像序列146
第五节 磁共振其他成像简介147
一、扩散成像147
二、灌注成像148
三、屏息心脏成像及磁共振电影成像148
四、化学位移成像与磁共振波谱技术149
五、磁共振功能成像149
练习与思考150
一、医学超声概述151
第一节 医学超声的定义及特点151
第九章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151
二、振动与波动153
三、超声的物理量154
第二节 超声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159
一、超声的反射159
二、超声的折射160
三、超声的透射161
五、超声的散射162
四、超声波的衍射162
六、超声的干涉163
七、超声多普勒效应163
八、超声波的衰减与吸收规律166
第三节 超声的产生与超声场168
一、压电效应169
二、超声换能器的原理结构170
三、超声场特性171
第四节 超声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73
一、超声的理化作用173
二、超声的生物效应174
练习与思考176
第十章 超声成像原理177
第一节 脉冲回波幅度信号成像177
一、脉冲回波成像工作的相关参数177
二、脉冲回波幅度成像的基本原理179
三、B型超声成像原理181
四、M型超声成像原理182
第二节 脉冲回波频移信号成像183
一、脉冲回波频移信号成像的工作原理183
二、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显示186
三、脉冲多普勒显像186
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188
第三节 其他类型的超声成像190
一、依据脉冲回波幅度信号成像190
二、依据脉冲回波多普勒信号成像192
三、依据超声的谐频回波成像193
四、依据时距测速式超声成像193
五、超声透射成像193
第四节 超声医学图像质量194
一、超声波探测的分辨能力194
二、超声图像质量的评价197
练习与思考197
一、原子核的组成199
第一节 原子核基本性质199
第十一章 核医学物理学基础199
二、核力的基本概念200
三、原子核的结合能201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及衰变规律201
一、放射性核素201
二、放射性衰变201
三、核衰变规律204
二、诊断用放射性药物206
三、放射性核素的来源206
一、放射性药物206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及来源206
第四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08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08
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09
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09
练习与思考209
一、核医学成像的范畴211
第一节 核医学成像概况211
第十二章 核医学成像211
二、核医学成像特点212
三、核医学成像的发展简史212
第二节 核医学成像原理213
一、核素成像的基本原理213
二、核素成像仪器的基本结构214
第三节 γ照相机214
一、γ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15
二、γ照相机的质量控制219
三、γ照相机成像的主要特点220
第四节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220
一、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220
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222
练习与思考224
第十三章 其他医学成像原理225
第一节 医用光学内镜225
一、医用内镜发展简史225
三、医用电子内镜226
二、纤维光学内镜226
四、无线胶囊式内镜227
第二节 红外线成像229
一、红外线成像概述229
二、红外线成像的基本原理229
三、红外线成像的基本方法230
四、红外传感器原理230
五、红外线成像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231
第三节 激光医学成像232
一、激光概述232
二、激光超声全息成像234
第四节 微波成像235
一、微波CT的基本原理235
二、微波CT的基本类型235
练习与思考236
实验与实训项目参考237
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