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企利益冲突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赟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4485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企利益冲突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
目录1
1.2 国外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评析2
1.2.1 国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政府-企业模式2
1.2.2 国外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国有企业模式4
1.3 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现状10
1.3.1 国内学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逻辑思路10
1.3.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主要学派观点及其缺陷分析10
1.3.3 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的主要领域11
1.3.4 我国学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种主要观点18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19
1.4.1 研究目标19
1.4.2 研究内容19
1.4.3 研究方法20
2.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综述21
第2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评析21
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总体评价26
2.2.1 从企业理论透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26
2.2.2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误区31
2.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经济学分析39
2.3.1 我国国有企业对GDP的贡献分析40
2.3.2 我国国有企业对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分析41
第3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企利益关系及利益冲突43
3.1 利益、利益关系及利益冲突43
3.1.1 利益及其本质43
3.1.2 利益关系、利益差别及利益矛盾46
3.1.3 利益冲突及其根源48
3.2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企利益关系的制度分析框架49
3.2.1 利益关系的制度分析方法49
3.2.2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企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框架50
3.3.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中的政企利益关系的演化52
3.3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企利益关系的演变52
3.3.2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企利益冲突的形成过程及演变后果55
第4章 国有企业融投资运作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分析57
4.1 国有企业融投资概述57
4.1.1 国有企业融资概述57
4.1.2 国有企业投资概述59
4.1.3 国有企业融资和投资的关系63
4.1.4 国有企业融投资体制65
4.1.5 国有企业融资环境分析67
4.1.6 国有企业投资环境分析71
4.1.7 国有企业融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73
4.2 国有企业融投资运作中政企利益冲突的表征82
4.3 国有企业融投资运作中政企利益冲突成因的理论分析86
4.3.1 经济人假设理论分析86
4.3.2 矛盾人假设理论分析86
4.3.3 国有企业改制中融投资决策体制安排理论分析88
4.3.5 信息经济学分析89
4.3.4 权衡理论分析89
4.3.6 外在性理论分析90
4.3.7 代理成本理论分析90
第5章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分析93
5.1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的比较93
5.1.1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的概念及种类93
5.1.2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不同模式的特点97
5.2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选择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97
5.2.1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选择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取向97
5.2.2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选择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99
5.3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原因分析102
5.3.1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选择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102
5.3.2 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102
5.3.3 产权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104
5.3.4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106
6.1.1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内涵108
第6章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分析108
6.1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涵义及特点108
6.1.2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特点109
6.2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政企利益冲突的表征110
6.3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政企利益冲突的财务分析112
6.3.1 对债务企业的财务影响分析112
6.3.2 对投资者的财务影响分析113
6.4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的三者利益冲突的博弈分析114
6.4.1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政府、企业、AMC和银行四方博弈的定性分析114
6.4.2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政府、企业、AMC和银行四方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116
6.4.3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博弈分析的意义120
6.5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政企利益冲突的经济学分析120
6.5.1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寻租”经营分析120
6.5.2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的非对称信息分析121
6.5.3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的“外部性”特征分析121
6.5.4 国有企业债转股运作中准公共产品特征分析122
7.1.1 国有企业并购的概念及类型123
第7章 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分析123
7.1 国有企业并购概述123
7.1.2 国有企业并购的基本原则124
7.1.3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特点125
7.2 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分析126
7.2.1 政府参与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利益取向分析126
7.2.2 国有企业并购中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分析133
7.3 国有企业并购利益冲突的博弈分析137
7.3.1 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利益博弈137
7.3.2 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三方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143
第8章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分析147
8.1 企业破产概述147
8.1.1 市场经济条件下破产机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147
8.1.2 破产原因的概念及法律意义148
8.1.3 破产界限149
8.1.4 破产程序150
8.2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151
8.2.1 国有企业破产中的政府行为151
8.2.2 国有企业破产中的政企利益冲突表征152
8.2.3 国有企业破产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原因155
8.3 国有企业破产的博弈分析157
8.3.1 博弈参与人的行为取向157
8.3.2 博弈模型的提出158
8.3.3 模型求解159
8.3.4 国有企业破产博弈结论分析160
第9章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政企利益冲突协调的目161
的和对策161
9.1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政企利益冲突协调的目的161
9.1.1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161
9.1.2 促进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162
9.1.4 推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63
9.1.3 稳定社会金融秩序163
9.2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政企利益冲突的微观协调对策164
9.2.1 国有企业融投资运作中政企利益冲突的微观协调对策164
9.2.2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并购过程中政企利益冲突的微观协调对策172
9.2.3 债转股过程中政企利益的微观协调对策173
9.2.4 国有企业破产中政企利益冲突的微观协调对策177
9.3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政企利益冲突的宏观协调对策179
附表1 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196
附表2 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197
附表3 国有工业企业对GDP的贡献198
附表4 国家财政分经济类型收入199
附表5 财政收入来自国有企业的份额估算(%)200
附表6 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主要财务分析指标201
附表7 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亿元)202
附表8 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和税金(亿元)203
参考文献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