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学
  • 时德廷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72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纵观和巨大贡献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6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11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1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3

第二节 五行学说16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16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0

第二章 藏象24

第一节 脏腑25

一、五脏25

二、六腑33

三、奇恒之府35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36

第二节 气、血、津液39

一、气39

二、血41

三、津液42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3

一、经络的概念45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45

第三章 经络45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及组成45

第二节 十二经脉46

一、名称与分布规律46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47

三、表里关系47

四、流注次序47

第三节 奇经八脉48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49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49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49

第一节 病因51

一、六淫51

第四章 病因病机51

二、疫疠55

三、七情55

四、饮食劳逸56

五、寄生虫和外伤57

六、痰饮、淤血58

第二节 病机59

一、邪正盛衰59

二、阴阳失调60

三、升降失常62

第五章 诊法64

第一节 望诊64

一、望全身情况65

二、望局部情况66

一、听声音71

第二节 闻诊71

二、嗅气味72

第三节 问诊72

一、问一般情况73

二、问起病73

三、问既往史与家族史73

四、问现在症状73

第四节 切诊78

一、脉诊78

二、触诊84

第六章 辨证85

一、表里86

第一节 八纲辨证86

二、寒热87

三、虚实88

四、阴阳90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91

第二节 脏腑辨证9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91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93

三、脾胃病辨证95

四、肝与胆病辨证97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99

六、脏腑兼病辨证101

一、卫分证104

二、气分证104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104

三、营分证105

四、血分证105

第四节 六经辨证106

一、太阳病证106

二、阳明病证107

三、少阳病证107

四、太阴病证107

五、少阴病证108

六、厥阴病证108

第五节 三焦辨证109

第一节 预防110

一、未病先防110

第七章 防治原则110

二、既病防变111

第二节 治则111

一、治病求本112

二、扶正祛邪113

三、调整阴阳114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14

第三节 治法115

一、汗法115

二、吐法116

三、下法116

四、和法116

五、温法116

八、消法117

七、补法117

六、清法117

第八章 中药118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118

一、中药的性能118

二、中药的炮制120

三、中药的用法122

第二节 常用中药124

一、解表药124

二、清热药131

三、泻下药141

四、祛风湿药144

五、芳香化湿药148

六、利水渗湿药151

七、温里药155

八、理气药158

九、消导药161

十、止血药163

十一、活血祛淤药168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173

十三、安神药181

十四、平肝熄风药184

十五、开窍药188

十六、补益药190

十七、收涩药206

十八、驱虫药208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210

第九章 方剂210

第一节 方剂概述210

二、方剂的剂型211

第二节 常用代表性方剂212

一、解表剂212

二、泻下剂214

三、清热剂216

四、温里剂218

五、和解剂219

六、祛湿剂221

七、祛痰剂223

八、治风剂224

九、润燥剂227

十、理气剂228

十一、理血剂229

十二、补益剂230

十三、消导剂233

十四、安神剂234

十五、固涩剂235

十六、开窍剂236

十七、驱虫剂237

第十章 常见病证治244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4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246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248

第四节 高血压及高血压病250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2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54

第七节 急性脑血管病256

第八节 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259

第九节 溃疡性结肠炎261

第十节 病毒性肝炎263

第十一节 肝硬化266

第十二节 糖尿病269

第十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70

第十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272

第十十五 节胆石症274

第十六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276

第十七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277

第十八节 泌尿系感染280

第十九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282

第二十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85

第二十一节 急性乳腺炎288

第二十二节 荨麻疹289

第二十三节 带状疱疹291

第二十四节 月经不调292

一、月经先期293

二、月经后期294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295

四、月经过多296

五、月经过少297

第二十五节 痛经298

第二十六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1

第二十七节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303

第二十八节 男性不育症305

第二十九节 流行性腮腺炎308

第三十节 小儿厌食310

第三十一节 小儿肺炎312

第三十二节 小儿腹泻314

第十一章 针灸和推拿318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318

一、腧穴的名称和主治作用318

二、腧穴的分类319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319

四、十四经脉循行与常用腧穴321

第二节 刺灸方法341

一、针法341

二、灸法345

三、针灸治疗法则347

四、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348

第三节 推拿352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352

二、推拿的基本治法352

三、推拿手法353

附录 其他治法358

一、中药外治法358

二、饮食疗法359

三、传统功法3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