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彰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441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582页
- 主题词:软土地基-地基加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土地基加固理论发展与工程实践概况 1
1.1 岩土工程理论及应用发展状况1
1.2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6
1.2.1 概述6
1.2.2 各类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简况8
1.3 地基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
1.4 对今后软基处理发展的几点意见13
参考文献14
2.1.1 软土工程基本原理16
2.1 概述16
第2章 软土工程原理与设计准则 16
2.1.2 软土工程设计的特点17
2.1.3 基本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17
2.1.4 设计基础资料18
2.2 极限状态与可靠度19
2.2.1 基本概念19
2.2.2 极限状态准则21
2.2.3 作用和岩土性能22
2.2.4 可靠度22
2.3.2 岩土的参数统计分析25
2.3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25
2.3.1 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25
2.3.3 岩土参数的特征值和设计值27
2.4 实体试验和反分析28
2.4.1 实体试验28
2.4.2 反分析的基本规则29
2.4.3 反分析的应用30
2.5 技术文件30
2.5.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0
2.5.2 岩土的工程设计文件31
2.5.3 专门性岩土工程技术文件33
参考文献33
第3章 软土工程性质及土参数相互关系 35
3.1 物理特性及多相特性37
3.1.1 研究成分和性质相互关系的方法38
3.1.2 黏土相的重要影响38
3.1.3 黏土矿物的物理特性39
3.1.4 土的组构及其测定46
3.2 土的强度和变形性状51
3.2.1 一般特性52
3.2.2 应力-应变性状53
3.2.3 应力-应变-时间性状54
3.2.4 土变形的速率过程理论54
3.2.5 关于抗剪强度基本性质的不同观点60
3.2.6 软土的流变特性61
3.3 土参数的相互关系64
3.3.1 密度65
3.3.2 渗透性71
3.3.3 固结与沉降73
3.3.4 抗剪强度85
3.4 珠三角地区软土特性94
3.4.1 广州地区软土特性95
3.4.2 深圳地区软土特性96
3.5 砂土扰动效应的细观机制分析99
3.5.1 理想的单元体系统99
3.5.2 应力比-体变关系100
3.5.3 小结101
参考文献102
4.1.1 弹性力学基本假设和适用性110
4.1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110
第4章 软基工程一般理论与土体本构关系 110
4.1.2 弹性力学中连续体的一般力学方程112
4.2 塑性本构理论114
4.2.1 宏观方面115
4.2.2 广义塑性理论116
4.2.3 经典塑性理论体系119
4.3 临界状态与典型的土体塑性模型120
4.3.1 引言120
4.3.2 正常固结黏土的临界状态模型121
4.3.3 关于砂的描述128
4.3.4 剑桥模型特点及评价131
4.3.5 拉德(P.V.Lade)-邓肯(J.M.Duncan)模型132
4.4 高级塑性模型(描述超固结与循环荷载行为的模型)132
4.4.1 引言132
4.4.2 密实模型133
4.4.3 运动强化模型134
4.4.4 边界面模型和一般塑性理论134
4.4.5 次塑性和增量非线性模型135
4.4.6 黏性土的广义塑性模型136
4.4.7 砂的广义塑性模型141
4.5.1 土的非线性弹性模型理论152
4.5 其他几种代表性的本构关系理论152
4.5.2 考虑土微、细观结构的模型153
4.5.3 变形局部化理论与渐进变形154
4.5.4 基于公理性原理的理论157
4.6 有限特征比理论(FCRT)157
4.6.1 引论157
4.6.2 基本假定158
4.6.3 基本理论体系159
4.6.4 土体响应的有限特征比分析模型161
4.6.5 有限特征比模型的数值方法164
4.6.6 砂土试验及其对比研究165
4.6.7 讨论169
参考文献171
第5章 软土地基加固机理与固结 177
5.1 静力荷载下软土的渗透与固结177
5.1.1 固结变形机理179
5.1.2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179
5.1.3 固结度182
5.1.4 外荷载随时间变化的固结183
5.1.5 固结系数的确定185
5.1.6 多维固结方程及其差分求解190
5.2 动力荷载下软土渗透与固结203
5.2.1 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饱和软黏土性状203
5.2.2 动力荷载下的软土渗透与固结理论205
5.3 静、动荷载复合作用下软土渗透与固结206
5.3.1 动静荷载耦合的孔隙水压力207
5.3.2 动静荷载耦合的固结计算207
5.3.3 固结微分方程式解析解的进一步讨论210
参考文献211
6.1 动力密实法213
第6章 动力固结法 213
6.1.1 重锤夯实法214
6.1.2 分层碾压法216
6.1.3 振动压实法218
工程实例1:重锤夯实法处理软弱杂填土地基219
工程实例2:重锤碎石冲填法处理软弱杂填土地基220
工程实例3:重锤垃圾冲填法处理松软杂填土地基221
6.2 强夯置换法223
6.2.1 概述223
6.2.2 强夯置换法机理223
6.2.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强夯置换法的设计要求225
6.2.3 强夯置换法设计225
6.2.5 强夯置换法施工227
6.2.6 强夯置换法效果检验230
6.3 强夯法231
6.3.1 国内外进展情况231
6.3.2 强夯法的适用范围233
6.3.3 强夯的宏观机理235
6.3.4 微观机理239
6.3.5 波动机理及振动影响243
6.3.6 与重锤夯实法的区别246
6.3.7 强夯法设计247
6.3.8 强夯法施工261
6.3.9 验收需注意问题279
6.3.10 不均匀厚填土地基强夯法研究与工程实例282
工程实例1284
工程实例2285
6.3.11 强夯对环境影响286
6.3.12 强夯的成本294
参考文献295
7.1 概述297
第7章 静力排水固结法 297
7.2 排水固结法原理298
7.3 排水固结法的设计与计算300
7.4 排水体设计及施工301
7.4.1 有关砂井的计算301
7.4.2 地基抗剪强度增长的预计305
7.4.3 稳定性分析306
7.4.4 沉降计算307
7.4.5 其他竖向排水体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08
7.4.6 施工工艺314
7.5 堆载预压法317
7.5.1 预压处理的概念318
7.5.2 地基条件318
7.5.3 堆载预压的设计和计算318
7.5.4 堆载预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319
7.6 真空预压324
7.6.1 基本概念324
7.6.2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的比较325
7.6.3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最终效果影响因素325
7.6.4 真空预压法的设计330
7.6.5 真空预压法的施工330
7.6.6 质量检验331
7.6.7 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332
7.7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332
7.7.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原理332
7.7.2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效果的叠加问题332
7.7.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设计计算方法特点334
工程实例1:静力排水固结法(插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334
工程实例2: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设计深圳机场软基处理中的应用336
参考文献340
8.1.1 前言347
8.1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发展347
第8章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347
8.1.2 研究现状349
8.2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原理352
8.2.1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基本思想352
8.2.2 加固机理353
8.2.3 振动波机理及其解释(传播规律与划定影响区)355
8.2.4 夯锤与地表接触动应力的特点358
8.2.5 夯击下孔压增长与消散规律358
8.2.6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对土微结构及次固结的影响362
8.2.7 饱和软土的触变恢复363
8.2.8 加固过程的影响深度及加固深度365
8.2.9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减震试验研究366
8.2.10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与强夯法及静力排水固结法对比370
8.3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设计373
8.3.1 对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373
8.3.2 排水体系设计374
8.3.3 填土垫层378
8.3.4 夯击参数的设计379
8.4.1 试夯目的384
8.4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试夯384
8.4.2 试夯的步骤和程序385
8.5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施工要点385
8.5.1 机具与设备385
8.5.2 静动力排水固结较为系统的施工工艺流程387
8.5.3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信息化施工387
8.5.4 夯击现场施工要点389
8.5.5 安全施工和注意事项390
工程实例1:广州某道路软基处理工程391
8.6.3 检验的方法391
8.6.2 检验的时间391
8.6.1 检验的数量391
8.6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检验391
工程实例2:海南省某图书馆工程软基处理396
工程设计实例3:虎门连升路某软基处理工程398
工程实例4: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区软基处理工程399
参考文献407
第9章 碎石桩和砂石桩 410
9.1 碎石桩(gravel pile)410
9.1.1 概述410
9.1.2 碎石桩的分类411
9.1.3 振动水冲法(振冲法)414
9.1.4 振冲法的施工424
9.1.5 振冲法的质量检验428
工程实例1: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429
9.2 砂石桩法435
9.2.1 概述435
9.2.2 作用原理436
9.2.3 设计计算441
9.2.4 施工工艺445
9.2.5 效果检验449
工程实例2:砂石桩在实际中的应用451
参考文献453
第10章 水泥搅拌桩与灌浆法455
10.1 水泥土搅拌法455
10.1.1 概述455
10.1.2 加固机理456
10.1.3 水泥加固土工程性能457
10.1.4 设计计算460
10.1.5 施工工艺462
工程实例1:水泥搅拌桩在实际中的应用464
10.1.6 质量检验464
10.2 灌浆法465
10.2.1 概述465
10.2.2 化学浆材466
10.2.3 灌浆工艺467
10.2.4 灌浆设计468
10.2.5 灌浆法施工工艺472
10.2.6 灌浆检验474
工程实例2:灌浆法在实际中的应用474
参考文献476
11.1 概述479
第11章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479
11.2 CFG桩的适用性480
11.3 CFG桩的作用机理481
11.4 CFG桩设计计算482
11.4.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一般规定482
11.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483
11.4.3 CFG桩身材料及配合比设计485
11.4.4 桩体强度和承载力关系488
11.4.5 复合地基变形研究及计算方法488
11.4.7 桩径491
11.4.6 褥垫层的设计491
11.4.8 桩距492
11.4.9 桩长492
11.4.10 桩的布置493
11.5 CFG桩的施工494
11.5.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一般规定494
11.5.2 其他要求495
11.5.3 施工设备496
11.5.4 施工程序497
11.6.3 复合地基检测500
11.6.2 CFG桩的检测500
11.6.1 桩间土的检测500
11.6 CFG桩效果检验500
11.6.4 施工验收501
工程实例501
参考文献503
第12章 微型桩 505
12.1 概述505
12.1.1 微型桩的定义505
12.1.2 微型桩的发展506
12.1.3 微型桩加固机理507
12.2.1 按设计应用分类508
12.2 微型桩的分类508
12.2.2 按施工方法分类509
12.3 建筑物基础的微型桩设计511
12.3.1 微型桩的设计原则511
12.3.2 微型桩的设计步骤511
12.3.3 地基设计512
12.3.4 微型桩的结构设计514
12.3.5 施工工艺520
工程实例1:微型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上的应用522
工程实例2:微型桩复合结构在滑坡整治中的应用526
参考文献529
第13章 其他常用地基加固方法531
13.1 加筋地基531
13.1.1 土工合成材料532
13.1.2 加筋地基设计理论532
13.1.3 地基加筋施工要点537
13.1.4 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537
13.2 换填法539
13.2.1 压实原理539
13.2.2 垫层设计540
13.2.3 垫层施工542
13.2.4 质量检测543
工程实例:土工织物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边坡中的应用543
参考文献547
附录1 张量初步549
1.1 直角坐标系与单位向量549
1.1.1 连加惯例549
1.1.2 点积549
1.1.4 Kronechet deltaδij550
1.1.5 置换符号eijk550
1.1.3 叉积550
1.2 微积分运算中的公式551
1.2.1 向量的微分551
1.2.2 向量算子:梯度,散度和旋度551
1.2.3 积分中的散度定理552
1.3 坐标变换553
1.4 Descartes张量,张量代数和张量演算554
1.4.1 Descartes张量555
1.4.2 Descartes张量的性质555
1.4.3 张量函数的演算557
1.5 两种张量表示方法的说明559
1.6 张量的代数运算560
1.7 几种特殊张量561
1.7.1 对称张量和反对称张量561
1.7.2 球形张量(各向同性张量)和偏量562
1.7.3 正交向量562
1.7.4 相似张量562
1.8 张量的主值和主方向563
参考文献564
附录2 计量单位换算表565
附录3 地基基础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