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解中国针灸技法 汉英对照本 Chinese-English edition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解中国针灸技法 汉英对照本 Chinese-English edition
  • 严洁编著;尹钢林译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4484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解中国针灸技法 汉英对照本 Chinese-English edition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络腧穴概要3

第一节 经络概述3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3

上篇 预备知识3

二、经络的作用7

第二节 腧穴概述8

一、腧穴分类8

二、常用特定穴的含义与功用8

三、腧穴的定位法16

第三节 十四经循行及常用腧穴27

一、手太阴肺经27

经渠33

二、手阳明大肠经33

少商33

太渊33

鱼际33

孔最33

尺泽33

中府33

列缺33

手三里40

三、足阳明胃经40

迎香40

扶突40

肩髃40

臂臑40

曲池40

偏历40

温溜40

阳溪40

合谷40

三间40

二间40

商阳40

下巨虚55

条口55

丰隆55

上巨虚55

犊鼻55

梁丘55

解溪55

冲阳55

陷谷55

内庭55

厉兑55

四、足太阴脾经55

足三里55

头维55

承泣55

四白55

地仓55

颊车55

下关55

伏兔55

乳根55

天枢55

水道55

归来55

髀关55

人迎55

地机62

五、手少阴心经62

大包62

大横62

血海62

阴陵泉62

公孙62

三阴交62

商丘62

太白62

大都62

隐白62

少府68

少冲68

神门68

六、手太阳小肠经68

极泉68

通里68

灵道68

少海68

阴郄68

小海76

七、足太阳膀胱经76

听宫76

颧髎76

肩外俞76

天宗76

肩贞76

支正76

养老76

阳谷76

腕骨76

后溪76

前谷76

少泽76

飞扬94

承山94

秩边94

志室94

跗阳94

膏肓俞94

委中94

委阳94

殷门94

承扶94

昆仑94

申脉94

金门94

京骨94

束骨94

足通谷94

至阴94

八、足少阴肾经94

肺俞94

肝俞94

?明94

攒竹94

天柱94

大杼94

风门94

厥阴俞94

心俞94

膈俞94

次髎94

胆俞94

脾俞94

胃俞94

三焦俞94

肾俞94

大肠俞94

小肠俞94

膀胱俞94

交信101

筑宾101

阴谷101

复溜101

俞府101

九、手厥阴心包经101

太溪101

水泉101

大钟101

然谷101

涌泉101

照海101

大陵107

十、手少阳三焦经107

中冲107

劳宫107

间使107

内关107

郄门107

曲泽107

天池107

肩髎116

翳风116

角孙116

天井116

耳门116

丝竹空116

十一、足少阳胆经116

外关116

支沟116

阳池116

中渚116

液门116

关冲116

会宗116

悬钟130

阳陵泉130

外丘130

光明130

阳辅130

膝阳关130

丘墟130

足临泣130

侠溪130

足窍阴130

十二、足厥阴肝经130

阳交130

风池130

瞳子髎130

听会130

率谷130

阳白130

风市130

肩井130

日月130

京门130

带脉130

环跳130

大敦137

行间137

太冲137

中封137

蠡沟137

中都137

曲泉137

章门137

期门137

十三、任脉137

膻中145

天突145

鸠尾145

巨阙145

廉泉145

承浆145

十四、督脉145

中极145

下脘145

神阙145

气海145

石门145

关元145

会阴145

中脘145

百会153

一、头颈部153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153

龈交153

水沟153

素髎153

上星153

陶道153

风府153

哑门153

大椎153

至阳153

命门153

腰阳关153

长强153

翳明157

安眠157

牵正157

二、躯干部157

印堂157

鱼腰157

太阳157

四神聪157

球后157

定喘、夹脊159

三、四肢部159

膝眼163

一、耳部表面的解剖163

第一节 耳部表面解剖及耳穴定位163

第二章 耳针、头针、腕踝针分区与穴位定位163

鹤顶163

八风163

胆囊穴163

阑尾穴163

四缝163

八邪163

十宣163

二、耳穴分布规律、定位及适应症165

第二节 常用头针刺激区定位与主治病症175

一、运动区175

二、感觉区177

三、舞蹈震颤控制区178

四、晕听区178

五、言语二区178

六、言语三区178

七、运用区179

八、足运感区179

九、视区179

十、平衡区180

十一、胃区180

十二、胸腔区180

[附]《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181

十三、生殖区181

第三节 腕踝针刺激点定位与主治病症186

第三章 常用针具、器械及消毒法190

第一节 常用针具190

一、毫针190

二、三棱针192

三、皮内针193

四、皮肤针194

五、火针194

六、鍉针195

第二节 常用器械及材料195

一、电针器195

三、其他器械197

二、耳穴探测器197

第三节 常用消毒方法202

一、针具消毒202

二、施术部位消毒203

三、医生手指消毒204

下篇 针灸技法207

第四章 针灸技法述要207

第一节 毫针207

一、针刺练习207

二、体位选择213

三、进针法215

四、针刺角度与深度220

五、治神、守神与得气221

六、行针法223

七、留针与出针249

八、异常情况处理与注意事项250

第二节 三棱针261

一、适应范围261

二、实用技法261

三、注意事项263

第三节 皮内针264

一、适应范围264

二、实用技法264

第四节 皮肤针266

一、适应范围266

三、注意事项266

二、实用技法267

三、刺激部位268

四、注意事项270

第五节 鍉针271

一、适应范围271

二、实用技法271

第六节 火针273

一、适应范围274

二、实用技法274

一、实用技法276

第七节 电针276

三、注意事项276

二、波型选择与适应范围278

三、注意事项280

第八节 水针281

一、适应范围281

二、实用技法282

三、注意事项284

第九节 耳针286

一、实用技法286

二、注意事项293

第十节 头针294

一、特点与适应范围294

二、实用技法295

三、注意事项299

第十一节 腕踝针299

第十二节 灸法301

一、常用灸法301

二、艾灸补泻313

三、施灸禁忌及注意事项314

[附]拔罐法315

第五章 针灸技法的临床运用323

第一节 内科病症326

一、流行性腮腺炎326

二、急性病毒性肝炎330

三、细菌性痢疾332

四、疟疾335

五、感冒338

六、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343

七、支气管哮喘346

八、急、慢性胃炎350

九、胃、十二指肠溃疡354

十、胃下垂357

十一、膈肌痉挛360

十二、肠炎362

十三、阑尾炎366

十四、急性胆道疾患369

十五、脱肛374

十六、痔疮375

十七、原发性高血压379

十八、心绞痛382

十九、高脂血症384

二十、心律失常385

二十一、脑血管意外387

二十二、癫痫393

二十三、神经衰弱396

二十四、癔症398

二十五、精神分裂症401

二十六、三叉神经痛403

二十七、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6

二十八、坐骨神经痛410

二十九、肋间神经痛414

三十、前列腺炎415

三十一、遗尿419

三十二、尿潴留421

三十三、男性不育症及性功能障碍424

三十四、关节炎428

三十五、落枕433

三十六、肥胖435

第二节 妇产科病症437

一、痛经437

二、更年期综合征440

三、带下442

四、胎位不正446

一、急性乳腺炎447

第三节 皮肤与外伤科病症447

二、多发性疖肿451

三、神经性皮炎453

四、湿疹456

五、荨麻诊458

六、带状疱疹461

七、痤疮464

八、脱发466

九、软组织损伤468

十、腱鞘囊肿473

一、鼻炎474

第四节 眼耳鼻咽喉病症474

二、急性扁桃体炎478

三、急性眼结膜炎480

四、近视483

五、牙痛485

二、中暑487

六、耳鸣、耳聋488

七、耳源性眩晕491

第五节 急症495

一、休克495

附录 图录500

参考文献5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