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万安县志 1991-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万安县志 1991-2000
  • 廖晓军主编;万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3337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万安县-地方志-1991~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万安县志 1991-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6

第二节 行政区划16

第一节 地理位置16

第一篇 地理16

第一章 位置 区划16

第一节 芙蓉镇24

第二章 乡镇概况24

第三节 枧头镇25

第二节 五丰镇25

第四节 枫林乡26

第五节 窑头镇27

第七节 韶口乡28

第六节 百嘉镇28

第八节 高陂镇29

第九节 潞田镇30

第十一节 桂江乡31

第十节 罗塘乡31

第十二节 棉津乡32

第十三节 沙坪乡33

第十四节 夏造镇34

第十六节 武术乡35

第十五节 弹前乡35

第十七节 宝山乡36

第十八节 涧田乡37

第十九节 顺峰乡38

第一节 地层39

第三章 地质39

第二十节 麻源垦殖场39

第三节 构造41

第二节 岩浆岩41

第四章 地貌42

第一节 人口增减43

第五章 人口43

第二节 人口流动44

第四节 人口自然构成45

第三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45

第五节 计划生育48

第一节 气象测报与预报50

第六章 气象50

第三节 气候特征51

第二节 专业气象服务51

第四节 气候要素52

第五节 自然灾害55

第二节 水文测量56

第一节 站网设置56

第七章 水文56

第一节 土地资源57

第八章 自然资源57

第二节 植物资源63

第三节 动物资源68

第五节 水资源70

第四节 矿产资源70

第一节 工农业总产值74

第一章 经济指标74

第二篇 经济总貌74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75

第四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

第三节 社会总产值76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77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79

第二章 经济结构79

第二节 产业结构82

第三节 商品流通结构84

第四节 财政结构86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88

第一节 收入水平90

第三章 人民生活90

第二节 消费水平92

第三节 城乡居民储蓄93

第四节 农村人(户)均实物量及主要耐用物品拥有量94

第五节 居住水平95

第一节 粮食作物97

第一章 种植业97

第三篇 农业97

第二节 油料作物98

第三节 甘蔗种植106

第四节 蔬菜西瓜种植107

第五节 果树种植108

第六节 蚕桑种植109

第七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110

第一节 畜禽养殖111

第二章 养殖业111

第二节 水产养殖112

第三节 开发实施与效益114

第二节 资金结构及投入114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114

第一节 机构人员114

第四节 主要工程简介115

第一节 机械动力116

第四章 农业机械116

第一节 耕作制度117

第五章 农技推广117

第二节 农机管理和农机服务117

第三节 栽培技术推广118

第二节 新品种引进与品种搭配118

第六节 水稻病虫害防治119

第五节 良种经营119

第四节 品种繁育119

第一章 林木营造123

第四篇 林业123

第二节 植树造林124

第一节 采种育苗124

第一节 护林组织126

第二章 森林保护126

第三节 森林防火127

第二节 防治病虫害127

第一节 木竹采伐128

第三章 林业经营128

第三节 林副产品经营129

第二节 购销129

第一节 水利工程132

第一章 水利、电力设施132

第五篇 水利 电力132

第一节 变电站133

第二章 输变电工程133

第二节 电力工程133

第二节 输电线路134

第一节 机构135

第四章 防汛抗旱135

第三章 电力供应135

第一节 自发自供135

第二节 地方电网供电135

第三节 联网供电135

第二节 救灾136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137

第一节 工程管理137

第五章 水利电力管理137

第二节 水土治理138

第一节 水土流失138

第六章 水土保持138

第一节 调度关系140

第一章 发电运行140

第六篇 江西万安水电站140

第三节 发电量141

第二节 电气结线和运行方式141

第三节 电站水文142

第二节 发电调度142

第二章 水库调度142

第一节 调度组织142

第四节 防洪调度143

第一节 运行管理144

第三章 生产管理144

第四节 大坝管理145

第三节 设备改造145

第二节 设备管理145

第二节 安全活动146

第一节 安全体系146

第四章 安全管理146

第一节 运行调度147

第五章 船闸运行管理147

第三节 安全措施147

第一节 中共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委员会148

第六章 领导机关与管理机构148

第二节 维护与检修148

第二节 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149

第三节 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船闸管理处150

第一节 企业承包责任制152

第一章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152

第七篇 工业152

第四节 还本租赁153

第三节 股份合作制153

第二节 租赁153

第七节 关闭破产154

第六节 产权转移154

第五节 产权转让154

第一节 国营工业企业155

第二章 所有制结构155

第二节 集体工业企业159

第三节 私营工业企业161

第一节 机械工业162

第三章 工业门类162

第四节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162

第三节 粮油食品工业163

第二节 建材工业163

第四节 冶金、金属制造工业164

第七节 造纸、印刷业165

第六节 煤炭工业165

第五节 纺织工业165

第九节 化学工业166

第八节 竹木加工业166

第十二节 电力工业167

第十一节 缝纫、皮革工业167

第十节 制糖工业167

第十六节 橡胶制品业168

第十五节 电子工业168

第十三节 烟花爆竹制造业168

第十四节 日用陶瓷工业168

第三节 工资分配169

第二节 劳动用工169

第四章 工业管理169

第一节 管理体制169

第五节 质量管理170

第四节 财务管理170

第一节 省属工业企业171

第五章 主要企业简介171

第六节 安全生产管理171

第二节 县属工业企业172

第四节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173

第三节 乡镇工业企业173

第五节 部门办工业企业174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175

第一节 位置范围175

第六章 云洲工业小区175

第一节 “四放开”体制177

第一章 商业体制改革177

第八篇 商业177

第五节 职工身份置换178

第四节 买断经营178

第二节 国(社)有民营制178

第三节 租赁经营制178

第一节 国有商业179

第二章 经济成份179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181

第四节 个体私营商业185

第三节 集体商业185

第一节 县城集贸市场186

第三章 城乡市场186

第二节 县城商店187

第三节 乡镇墟市188

第一节 批发190

第四章 商业贸易190

第四节 专营专卖191

第三节 连锁191

第二节 零售191

第一节 餐饮业192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192

第五节 推销192

第六节 对外贸易192

第一节 人事和劳动管理193

第六章 商业管理193

第二节 服务业193

第二节 经营管理194

第三节 财务管理195

第一节 粮食197

第一章 收购197

第九篇 粮油经营197

第二节 油脂199

第一节 粮食205

第二章 销售205

第二节 油脂209

第一节 仓库210

第三章 储运210

第二节 粮食保管211

第三节 调拨运输212

第四章 粮油加工213

第二节 饲料加工214

第一节 粮油食品加工214

第三节 米制品加工215

第一节 机构217

第五章 管理217

第二节 粮食管理218

第三节 经营管理219

第一节 城市规划222

第一章 县城规划222

第十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222

第一节 街道改造224

第二章 县城城区改造224

第二节 河西工业小区规划224

第二节 公共设施建设226

第三章 县城房屋建设与房地产业230

第二节 居民住宅小区231

第一节 房地产经营机构231

第一节 墟镇建设236

第四章 乡村建设236

第二节 灾民新村建设238

第一节 建筑设计239

第五章 建筑施工与管理239

第三节 建筑施工监督与管理240

第二节 施工队伍240

第一节 机构241

第六章 房地产管理241

第二节 房产管理242

第二节 公有住房提租243

第一节 机构243

第七章 住房制度改革243

第三节 公有住房出售244

第五节 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245

第四节 集资合作建房与发展经济适用房245

第一节 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46

第八章 环境保护246

第二节 水环境保护247

第三节 大气环境保护248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治理250

第五节 生态保护251

第一节 公路253

第一章 公路运输253

第十一篇 交通253

第二节 公路养护256

第三节 桥梁258

第四节 渡口262

第五节 运输263

第一节 通航河流270

第二章 水路运输270

第三节 码头271

第二节 港口271

第四节 船舶运输272

第二节 车辆聚集点275

第一节 车辆275

第三章 县城公共交通275

第三节 运行机制276

第二节 作业范围276

第四章 搬运装卸276

第一节 设施设备276

第五章 交通管理277

第一节 公路交通管理278

第二节 水上交通管理279

第四节 交通稽征281

第三节 安全教育281

第一节 汽车修理282

第六章 交通工业282

第二节 船舶修造283

第一节 邮路285

第一章 邮政285

第十二篇 信息业285

第三节 业务286

第二节 设备286

第一节 网络288

第二章 电信288

第二节 设备289

第三节 业务290

第四章 管理292

第三节 联通通信292

第三章 无线通信292

第一节 无线寻呼292

第二节 移动通信292

第二节 财务管理293

第一节 质量管理293

第三节 劳动人事管理294

第一章 财政296

第十三篇 财政 税务296

第一节 财政收入297

第二节 财政支出299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301

第一节 征管体制303

第二章 税务303

第二节 税制304

第三节 税款征收306

第四节 税务管理310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313

第一节 中央银行313

第十四篇 金融313

第一章 机构 体制313

第四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314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314

第五节 保险315

第一节 货币政策316

第二章 货币316

第六节 互助储金会316

第二节 货币317

第三节 货币流通与管理319

第一节 公存款320

第三章 存款320

第三节 信托、外币存款321

第二节 居民储蓄存款321

第一节 各项贷款增长情况323

第四章 贷款323

第三节 贷款利率调整324

第二节 贷款经营与管理政策调整324

第四节 不良资产划转与核销325

第三节 计算机在结算中的运用327

第二节 支付结算会计核算手续与资金清算327

第五章 结算327

第一节 结算制度改革327

第一节 国库328

第六章 国库与金银328

第七章 保险329

第三节 国库券发行与兑付329

第二节 金银管理329

第一节 保险种类330

第二节 保险理赔332

第一节 机构及职能333

第八章 金融监管333

第二节 金融监管实施334

第二节 管理范围337

第一节 管理体制337

第十五篇 国民经济综合管理337

第一章 计划管理337

第五节 项目管理338

第四节 计划实施338

第三节 计划编制338

第一节 统计调查339

第二章 统计管理339

第五节 重大数据调整342

第四节 统计监督342

第二节 资料管理342

第三节 统计服务342

第一节 国家审计343

第三章 审计监督343

第三节 内部审计345

第二节 社会审计345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346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346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347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349

第四节 商标、广告监督管理350

第五节 经济违法检查351

第一节 价格改革352

第五章 物价管理352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352

第三节 物价管理354

第二节 物价水平354

第四节 价格监督检查355

第一节 质量监督抽查356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356

第三节 计量监督管理357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57

第七章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招商引资358

第五节 专项打假358

第四节 计量检定358

第三节 招商成果359

第二节 招商措施359

第一节 招商引资活动359

第一节 地籍管理361

第八章 土地管理361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366

第四节 土地执法监察367

第三节 地产市场管理367

第五节 耕地保护368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371

第一节 矿产资源勘探371

第九章 矿产资源管理371

第四节 地质环境管理372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372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374

第一章 中共万安县委员会374

第十六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374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375

第三节 基层组织和党员378

第二节 部门和基层379

第一节 领导机构379

第二章 中共万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379

第三节 履职活动380

第三章 县委工作部门及主要活动381

第一节 县委办公室382

第二节 组织部383

第三节 宣传部385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部386

第五节 政法委员会387

第六节 政策研究室388

第九节 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389

第八节 台湾工作办公室389

第七节 党史工作办公室389

第十一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390

第十节 信访办公室390

第十二节 保密局391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393

第二节 十二届人民代表选举393

第十七篇 万安县人民代表大会393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选举393

第一节 十一届人民代表选举393

第二节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会议394

第一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会议394

第三节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会议395

第一节 常委组成396

第三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96

第三节 履行职能397

第二节 工作机构397

第一节 乡镇人民代表换届选举400

第四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400

第三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401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401

第二节 正、副县长403

第一节 行政会议403

第十八篇 万安县人民政府403

第一章 行政领导403

第一节 职能部门405

第二章 行政机构405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408

第二节 工业改革和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409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水平409

第三章 施政纪要409

第三节 经济与财政410

第五节 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11

第四节 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411

第二节 政协万安县第九届委员会413

第一节 政协万安县第八届委员会413

第十九篇 政协万安县委员会413

第一章 委员产生和构成413

第三节 九届全委会议414

第二节 八届全委会议414

第二章 政协全体委员会会议414

第一节 七届全委会议414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415

第三章 政协万安县常务委员会415

第一节 政协机关内设机构416

第四章 工作机构416

第二节 主席会议416

第一节 政治协商417

第五章 主要活动417

第二节 乡镇政协组织417

第三节 咨询服务418

第二节 调查视察418

第五节 文史资料工作419

第四节 三胞联谊419

第一节 万安县总工会421

第一章 工青妇团体421

第二十篇 社会团体、宗教421

第二节 共青团万安县委员会422

第三节 万安县妇女联合会423

第二节 万安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425

第一节 万安县科学技术协会425

第二章 科技文艺团体425

第三节 万安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426

第二节 万安县总商会426

第三章 工商团体426

第一节 万安县工商业联合会426

第一节 万安县计划生育协会427

第四章 其他团体427

第四节 万安县消费者协会427

第五章 宗教428

第三节 万安县残疾人联合会428

第二节 万安县红十字会428

第二节 天主教429

第一节 佛教429

第一节 优抚安置431

第一章 民政431

第二十一篇 民政 老建 侨务 移民431

第三节 社会保障432

第二节 社会福利432

第五节 民政管理433

第四节 福利彩票发行433

第一节 老区建设434

第二章 老建 侨务434

第三章 移民开发435

第二节 侨务435

第一节 移民安置436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437

第二节 迁建补偿437

第五节 生产开发438

第四节 文教卫生公益事业建设438

第六节 移民投资439

第三节 就业与社会保险机构442

第二节 人事劳动机构442

第二十二篇 人事与劳动监察442

第一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442

第一节 机构编制委员会442

第一节 编制管理443

第二章 人事管理443

第五节 人事管理444

第四节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派遣与选择444

第二节 干部聘用、录用444

第三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444

第六节 人才市场447

第一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448

第三章 劳动管理448

第七节 奖惩448

第二节 劳动就业449

第三节 再就业服务450

第四节 劳动保护451

第一节 工资453

第四章 待遇453

第五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453

第一节 离休退休455

第五章 离、退休与社会保险455

第二节 福利455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456

第三节 社会保险457

第四节 待业(失业)保险458

第二节 检察院461

第一节 公安局461

第二十三篇 司法461

第一章 机构 队伍461

第一节 国内安全462

第二章 公安462

第三节 法院462

第四节 司法局462

第二节 刑事侦察463

第六节 户政管理464

第五节 监所管理464

第三节 经济侦察464

第四节 社会治安464

第八节 交通监理465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465

第一节 审查批捕466

第三章 检察466

第九节 消防466

第三节 经济检察467

第二节 审查起诉467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468

第六节 监所检察468

第四节 法纪检察468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468

第一节 审判制度469

第四章 审判469

第二节 审判470

第五章 司法行政471

第四节 司法执行471

第三节 告诉、申诉471

第三节 公证工作472

第二节 律师工作472

第一节 法制宣传472

第六节 “两劳”回籍人员安置帮教473

第五节 乡镇法律服务所与“148”法律专线电话服务473

第四节 调解工作473

第一节 武装机构475

第一章 地方武装475

第二十四篇 军事475

第二节 武装力量477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478

第二章 民兵工作478

第二节 民兵军事训练479

第四节 训练基地建设480

第三节 民兵政治教育480

第二节 兵员状况481

第一节 兵员征集481

第三章 兵役481

第三节 预备役482

第一节 保育院 幼儿园 学前班484

第一章 学校教育484

第二十五篇 教育484

第二节 小学485

第三节 初级中学486

第四节 高级中学487

第五节 扫盲教育488

第六节 成人中等、高等教育489

第二节 课程490

第一节 学制490

第二章 学制 课程490

第一节 素质教育491

第三章 教育教学491

第二节 德育工作492

第四节 体育卫生工作493

第三节 教学工作493

第一节 教师队伍494

第四章 教师494

第二节 教师待遇495

第三节 教师培训496

第二节 教学仪器装备497

第一节 校舍建设497

第五章 教育设施497

第五节 图书资料498

第四节 音乐、体育、美术教学器材装备498

第三节 电化教育装备498

第二节 经费管理499

第一节 人事管理499

第六章 教育管理499

第二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502

第一节 农村科学普及活动502

第二十六篇 科学技术502

第一章 科学普及和科技活动502

第一节 “金桥工程”503

第二章 科技项目503

第二节 自主科研项目504

第三节 获奖和被推广项目505

第一节 机构508

第一章 群众文化508

第二十七篇 文化508

第三节 专题文化活动509

第二节 节日、纪念日文化活动509

第四节 文艺比赛活动510

第一节 文学创作511

第二章 文艺创作511

第二节 艺术创作512

第三章 戏剧514

第一节 戏剧团体514

第二节 戏剧创作514

第三节 戏剧演出514

第四章 剧院515

第一节 县人民大会堂515

第二节 五云影剧院515

第三节 乡镇演出场所516

第五章 电影 电视 广播 新闻516

第一节 电影516

第二节 电视517

第三节 广播518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地方志519

第一节 图书519

第四节 新闻519

第二节 档案521

第三节 地方志521

第二节 文物捐献522

第一节 文物出土522

第三节 馆藏文物522

第七章 文物 博物522

第四节 文物保护523

第八章 文化市场525

第一节 书店525

第五节 陈列与展出525

第二节 各类文化经营5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527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527

第九章 文化管理527

第一章 疾病防治 妇幼保健530

第一节 机构 人员530

第二十八篇 医药卫生530

第二节 卫生监督531

第三节 疾病防治532

第四节 妇幼保健533

第二章 医疗535

第一节 机构 人员535

第二节 设施536

第三节 中医537

第四节 西医538

第三章 药品539

第一节 药品供销与采购539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539

第二节 医院制剂540

第三节 药品监督540

第四章 医政管理541

第一节 医疗质量管理541

第二节 乡村医疗机构管理542

第三节 经费管理542

第四节 麻醉、剧毒、一类精神病药品管理543

第五节 公费医疗管理543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545

第二节 改水改厕546

第三节 公共卫生546

第一节 灭鼠除害546

第一节 机构548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548

第二节 设施548

第二十九篇 体育548

第一节 全民健身活动549

第二节 学校体育549

第二章 群众体育549

第三章 竞技体育550

第一节 县内比赛550

第二节 省地参赛552

第一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55

第一节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555

第三十篇 精神文明创建555

第二节 “双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创建活动55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557

第二节 培育文明新风557

第二章 思想道德建设557

第三十一篇 人物560

第一章 人物传略560

第二章 人物简介568

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名录572

副县(团)级以上职务名录573

副高级以上职称名录576

附录587

万安县河道堤防管理规定587

关于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590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的决定593

万安县外商投资优惠办法595

万安县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597

前志补遗600

编后记6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