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织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织技术
  • 刘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3766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机织-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织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纺织技术的发展简史1

二、纺织的基本涵义2

三、机织技术的演进3

四、机织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3

准备篇8

第一章 络筒8

一、络筒的目的8

二、络筒的要求8

三、络筒工艺流程9

第一节 络筒的基本原理10

一、筒子的卷绕成形10

二、筒子的卷绕密度13

三、筒子传动的分析14

四、纱圈的重叠和防叠18

第二节 络筒张力20

一、络筒时纱线张力的作用及要求20

二、络筒张力的分析20

三、影响络筒张力的因素26

四、均匀络筒退绕张力的措施28

一、清纱的目的30

第三节 清纱30

二、纱疵分类和清纱要求31

三、清纱器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31

第四节 络筒接结37

一、有结接头37

二、无结接头38

第五节 自动络筒机40

一、质量保证体系41

二、高速卷绕系统42

三、智能化及电控监测系统42

一、络筒速度43

第六节 络筒工艺设计43

二、导纱距离44

三、张力装置形式及工艺参数44

四、清纱装置形式及工艺参数44

五、筒子卷绕密度44

六、筒子绕纱长度45

第七节 络筒操作技术与质量管理47

一、普通槽筒式络筒机操作技术与质量管理47

二、自动络筒机操作技术与质量管理49

三、络筒疵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防止方法51

一、花式线的种类53

第二章 捻线53

第一节 花式线的种类和特点53

二、花式线的表示方法56

第二节 普通捻线机57

第三节 花式线的纺制58

一、花式线原料的选择58

二、双罗拉花式捻线机及其应用59

三、三罗拉断丝线捻线机61

四、双色花式捻线机62

五、空心锭花式捻线机63

第四节 倍捻机64

一、捻线工艺设计66

第五节 捻线的工艺、质量与操作管理66

二、捻线操作管理68

三、捻线疵点及其形成原因70

第三章 整经73

第一节 整经技术73

一、整经方法73

二、整经机的工艺流程74

第二节 筒子架76

一、矩形单式筒子架76

三、回转式筒子架77

二、矩—V形复式筒子架77

四、组合车式筒子架79

五、横动式筒子架79

第三节 整经张力80

一、整经张力分析80

二、均匀整经片纱张力的措施83

三、张力装置85

第四节 分批整经机87

一、传动系统87

二、启动机构87

三、制动机构89

四、断头自停装置90

五、测长和满轴自停装置92

六、经轴加压装置93

七、上落轴装置93

第五节 分条整经机94

一、传动系统94

二、分绞装置95

三、启动和制动机构96

四、卷绕成形装置98

七、织轴再卷机构和上落轴机构100

五、断头自停装置100

六、测长及满绞自停装置100

第六节 新型整经机101

一、新型分批整经机101

二、新型分条整经机103

第七节 整经工艺设计104

一、分批整经工艺设计原理104

二、分条整经工艺设计107

第八节 整经操作技术和质量管理109

一、整经操作技术109

三、整经产量计算109

二、提高整经质量的措施113

第四章 浆纱114

第一节 浆纱基本原理114

一、浆纱的目的114

二、浆纱基本原理114

三、对浆纱工程的要求115

第二节 粘着剂116

一、淀粉117

二、纤维素衍生物121

三、聚乙烯醇122

四、丙烯酸类浆料124

五、共聚浆料126

六、动物胶127

第三节 浆液的辅助材料——助剂127

一、分解剂127

二、柔软剂129

三、浸透剂130

四、抗静电剂130

七、防腐剂131

八、吸湿剂131

六、中和剂131

五、润滑剂131

九、消泡剂132

十、增重填充剂132

十一、溶剂132

第四节 调浆132

一、制定调浆配方132

二、浆液配方实例134

三、浆液的调制137

四、浆液的输送139

第五节 浆液质量的检验与管理140

一、浆液质量的检验140

二、调浆质量控制与管理142

第六节 浆纱设备144

一、浆纱机的分类144

二、典型浆纱机的工艺流程145

三、浆纱机的主要机构147

第七节 上浆工艺158

一、上浆工艺配置158

二、浆纱主要工艺参数实例160

第八节 浆纱的质量控制与检验161

一、上浆率的控制和检验161

二、回潮率的控制和检验166

三、伸长率的控制和检验167

四、增强率、减伸率、增磨率、毛羽降低率、浸透率、被覆率和浆膜完整率的检验168

第九节 浆纱综合讨论171

一、浆纱机产量171

二、浆纱疵点形成原因及影响171

三、新型浆纱技术173

四、新型浆纱方法175

五、浆纱机的发展趋势178

第一节 综框、钢筘和停经片180

一、综框180

第五章 穿结经180

二、钢筘182

三、停经片184

第二节 穿经185

一、手工穿经185

二、半自动穿经186

三、自动穿经188

第三节 结经189

一、自动结经机的使用方法189

二、自动结经机的主要机构190

二、无梭织机用纬准备194

第六章 纬纱准备194

一、有梭织机用纬准备194

第一节 纬纱给湿与定捻195

一、给湿与定捻的目的和要求195

二、纬纱定捻方法196

第二节 卷纬198

一、卷纬的目的和要求198

二、纡子的卷绕结构与成形198

三、卷纬机200

四、卷纬质量管理201

一、开口运动的目的和要求204

二、开口机构的分类204

第七章 开口运动204

织造篇204

第一节 梭口205

一、有关梭口的概念205

二、梭口的形成方式206

三、梭口的清晰度207

四、经纱的拉伸变形208

第二节 开口工艺210

一、有关开口工艺的概念210

二、开口运动的时间配合212

一、连杆开口机构214

第三节 用于简单组织的开口机构214

二、凸轮开口机构215

第四节 多臂开口机构218

一、往复式机械多臂开口机构218

二、回转式电子多臂开口机构222

第五节 提花开口机构225

一、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225

二、复动式提花开口机构227

三、电子式提花开口机构230

第八章 打纬运动232

一、打纬机构的作用与要求232

一、四连杆打纬机构233

二、打纬机构的分类233

第一节 曲柄连杆打纬机构233

二、六连杆打纬机构236

第二节 凸轮式打纬机构237

一、共轭凸轮打纬机构237

二、圆筘片打纬机构237

三、螺旋式打纬机构238

第三节 打纬与织物的形成239

一、打纬期间经纬纱的位移239

二、织物形成过程和织物形成区242

三、打纬区243

一、产生开车稀路的主要原因245

四、打纬角245

第四节 开车稀路的分析245

二、减少开车稀路疵点的方法246

第九章 引纬运动248

第一节 有梭引纬248

一、梭子及引纬过程248

二、有梭引纬机构及其工作原理249

三、有梭引纬工艺参数选择及调整251

第二节 剑杆引纬252

二、剑杆织机的分类253

一、剑杆引纬工艺过程253

三、典型的剑杆引纬机构及其工作原理255

四、引纬工艺参数及调整256

第三节 喷气引纬257

一、喷气引纬工艺过程258

二、喷气引纬的分类及特点258

三、典型喷气引纬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59

四、喷气引纬工艺参数及调整261

第四节 喷水引纬264

一、喷水引纬工艺过程264

三、喷水引纬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65

二、喷水引纬的分类及特点265

四、喷水引纬工艺参数选择和调整267

第五节 片梭引纬269

一、片梭织机的引纬过程269

二、片梭引纬的分类和特点271

三、片梭引纬机构和工作原理271

四、片梭运动的控制装置273

五、片梭引纬工艺参数及调整276

第六节 无梭布边及辅助装置276

一、布边及布边装置277

二、储纬装置280

一、无梭引纬特点分析285

第七节 无梭引纬综合分析285

二、无梭引纬工艺参数分析288

三、无梭引纬的发展趋势290

第十章 卷取运动293

第一节 间歇式卷取机构293

一、结构及分析294

二、纬密计算与变换齿轮的选用294

第二节 连续式卷取机构297

一、变换齿轮调节纬密的连续式卷取机构297

二、无级变速器调节纬密300

第三节 电子式卷取装置301

第四节 边撑302

一、针刺式边撑302

二、刺盘式边撑303

三、全幅边撑303

第十一章 送经运动304

第一节 机械式积极送经机构304

一、内侧式积极送经机构305

二、摩擦离合器式积极送经机构309

三、无级变速式送经机构312

二、经纱张力感应装置313

第二节 电子送经装置313

一、电子送经原理313

三、经纱送出装置315

第三节 双轴制送经316

一、高低式双轴送经316

二、并列式双轴送经317

第十二章 织机辅助装置319

第一节 断纬自停装置319

一、机械式断纬自停装置319

二、电气式断纬自停装置320

一、机械式断经自停装置323

第二节 断经自停装置323

二、电气式断经自停装置325

第三节 多色供纬装置326

一、剑杆织机的多色供纬326

二、片梭织机的选纬328

三、喷气织机的选纬329

四、混纬330

第四节 织机的传动330

一、织机传动的类型331

二、有梭织机的传动与启动、制动331

三、无梭织机的传动与启动、制动332

第十三章 织造参变数336

第一节 经纱的上机张力337

一、经纱上机张力与织造过程及织物质量的关系337

二、上机张力的确定原则及控制339

三、各类织物上机张力的配置及调整340

第二节 经位置线342

一、经位置线与织造过程及织物质量的关系342

二、后梁高度的确定原则及控制344

三、各类织物的后梁高度346

第三节 开口时间——综平度347

一、开口时间、织造过程与织物质量的关系347

二、确定开口时间的原则349

第四节 织机各机构工作的配合352

一、有梭织机各机构工作配合及实例352

二、无梭织机工作配合及实例353

第十四章 织造操作技术与质量控制357

第一节 操作技术的基本知识357

一、对织造操作技术的要求357

二、无梭织机各部按钮的使用方法357

三、信号灯显示358

四、巡回操作359

五、目光运用359

一、有梭织机操作技术的基本特点360

六、机下打结360

第二节 有梭织机的操作技术360

二、巡回操作361

三、布面检查361

四、经纱检查362

五、机械检查362

六、断经处理362

七、断纬处理363

三、布面检查364

二、巡回操作364

一、无梭织机操作技术的主要特点364

第三节 无梭织机的操作技术364

四、经纱检查365

五、机械检查366

六、断经处理366

七、断纬处理367

第四节 织造质量控制367

一、织造质量指标367

二、织造质量控制368

第一节 整理工艺及设备371

一、验布371

第十五章 下机织物的整理371

二、刷布372

三、烘布373

四、折布373

五、分等376

六、整理的产量、质量指标及计算377

第二节 织疵分析379

一、常见织疵种类380

二、各类织机常见主要织疵381

三、常见织疵成因分析381

一、织机发展的总体趋势387

二、无梭织机发展的条件387

第十六章 机织技术的发展前景387

第一节 机织技术的发展方向387

三、主要新型无梭织机的发展388

四、几种特种织机的发展388

五、电子技术在织机中的广泛应用390

第二节 机织物的市场前景391

一、中国纺织品市场所面临的形势391

二、机织物市场开发的快速反应392

三、拓展纺织品市场的对策394

参考文献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