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测量与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测量与分析
  • 李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076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社会-阶层-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测量与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怎样理解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1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1

二、谁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得到?3

三、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6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9

一、社会差异巨大9

二、城乡分野10

三、金字塔社会结构11

四、身份社会12

五、官民社会12

六、精英层的巨大作用13

七、社会基层群体的重大社会功能18

八、社会流动机制19

九、家庭纽带弥合社会差异的重要功能20

第三章 怎样测量社会分层? 21

一、研究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测量的难度22

二、测量贫富差距、地位差别的具体方法24

三、职业声望测量32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45

一、非财产型的社会分层结构45

二、比较“均等化”的收入分配政策49

三、社会身份的分层体系53

四、整体型的社会聚合体60

第五章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64

一、身份制的变迁64

二、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69

三、贫富差距的扩大73

四、社会中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78

五、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81

第六章 政策变量对于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影响 89

一、政府主导型社会与社会分层受政策影响的特点90

二、三大历史事件及其政策变量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92

三、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政策对分层结构的影响97

四、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口号以后,新的政策对分层结构的影响104

第七章 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 111

一、社会学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111

二、我国收入分配、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114

三、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117

四、市场转型与贫富差距119

五、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121

第八章 中国的高收入群体 126

一、怎样调查高收入群体?126

二、谁是高收入群体?129

三、高收入群体的年龄、教育与社会来源133

四、高收入群体与住房137

第九章 关于中产阶级理论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现状 142

一、中产阶级理论的来源143

二、统一的中产阶级还是分裂的中产阶级146

三、关于东亚中产阶级的研究148

四、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现状152

第十章 中国的中产阶层 157

一、从经济上区分的中产阶层157

二、从教育和职业上区分的中产阶层160

三、中国中产阶层的五个集团165

四、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168

第十一章 “丁字形”的社会结构与低收入群体问题 170

一、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与“丁字形”的社会结构171

二、丁字形结构、两极型社会的核心是城乡关系问题177

三、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184

第十二章 城乡分层与市民和城市农民工的关系 191

一、1949年以来,农民与市民社会交往的历史变迁191

二、流入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195

三、正确处理流入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关系205

第十三章 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 210

一、怎样理解我国现阶段的住房地位群体211

二、多元社区与六种住房地位群体214

三、六种住房地位群体在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217

四、六种住房地位群体居住条件的差异220

五、六种住房地位群体获得住房方式的差异223

六、结论230

第十四章 住房改革与社会分层秩序的构建 236

一、住房实物分配体制中的不均等237

二、住房体制改革与社会分层的再生产240

三、基于财产的社会分层秩序的建立244

第十五章 对我国理论界社会分层理论的回顾 249

一、阶级分层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250

二、政治分层理论与实践(1957—1978年)251

三、向“客观阶级结构”回归(1978年底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253

四、贫富差距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256

五、分层研究分析模型的多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259

第十六章 我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 264

一、对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研究265

二、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272

三、对改革开放以来新中间阶层的研究277

四、2008年社会学界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观点284

五、社会分层研究的前瞻288

第十七章 结语:未来30年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展望 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