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形状记忆纺织材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金莲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3860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纺织纤维-智能材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形状记忆纺织材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形状记忆材料的概念1
1.1.1 形状记忆合金1
第1章 概论1
1.1.2 热敏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热力学特性3
1.1.3 热致形状记忆高聚物的数学模型12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种类及结构特征15
1.2.1 交联聚乙烯15
1.2.2 聚降冰片烯16
1.2.3 聚乙烯—聚己内酰胺的接枝共聚物17
1.2.4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18
1.2.6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19
1.2.5 杜仲胶(反式1,4-聚异戊二烯)19
1.2.7 聚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烯酯共聚物(EOET)21
1.2.8 聚酯系聚合物合金22
1.2.9 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22
1.2.10 杜仲胶(TPI)/低密度聚乙烯(LDPE)/SiO2共混体系22
1.2.11 形状记忆聚氨酯23
1.2.12 其他形状记忆聚合物24
1.3 形状记忆合金和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区别25
1.3.1 形状记忆的机理不同25
1.3.6 形状记忆的精确性不同26
1.3.4 形状记忆过程中的应力大小不同26
1.3.5 形变回复温度不同26
1.3.2 形状记忆的诱发机理不同26
1.3.3 形变量不同26
1.3.7 形状记忆的方向性不同27
1.4 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应用前景27
1.4.1 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32
1.4.2 可生物降解的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及医用可植入材料33
1.4.3 异径管接合材料36
1.4.4 形状记忆模型,便携式用品,残疾人用品37
1.5 总结与展望38
参考文献41
第2章 形状记忆聚合物分类,合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48
2.1.1 以聚合物材料分类49
2.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分类49
2.1.2 以聚合物热力学性能分类52
2.2 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合成52
2.2.1 形状记忆聚氨酯原料55
2.2.2 形状记忆聚氨酯合成方法59
2.2.3 影响SMPU性能的结构因素63
2.2.4 形状记忆聚氨酯研究现状67
2.2.5 形状记忆聚氨酯的不足与发展方向73
2.3 反式1,4-聚异戊二烯73
2.3.1 成型温度对性能的影响75
2.3.2 动态硫化时间对性能及热刺激变形温度的影响76
2.3.4 静态硫化与全动态硫化方法的比较77
2.3.3 橡塑比对材料性能及热刺激温度的影响77
2.4 形状记忆聚酯78
2.4.1 酯交换法(端羟基聚醚法)79
2.4.2 直接酯化法80
2.4.3 固态缩聚80
2.5 交联聚乙烯80
2.5.1 辐射交联81
2.5.2 化学交联82
2.6.2 聚乙烯醇缩醛凝胶(PVA)84
2.7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84
2.6.1 聚乙烯基甲基醚(PVME)84
2.6 形状记忆聚合物凝胶84
2.8 聚降冰片烯85
2.9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5
2.10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87
2.10.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基本结构特征88
2.10.2 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结构上的分类89
2.10.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内涵与外延93
2.10.4 形状记忆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95
2.11 展望114
参考文献115
第3章 聚合物形状记忆性能的表征与模拟124
3.1.1 表征形状记忆聚合物性能的参数125
3.1 形状记忆性能的表征125
3.1.2 形状记忆效果的测定方法131
3.1.3 测试条件对于表征结果的影响142
3.2 形状记忆模型150
3.2.1 J.R.Lin模型150
3.2.2 H.Tobushi模型156
3.2.3 F.K.Li模型160
3.2.4 E.R.Abrahamson模型162
参考文献164
4.1 形状记忆高聚物及纤维的微观形貌、微相分离168
4.1.1 微观结构及相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168
第4章 形状记忆高聚物的微观结构表征及智能透气、机械特性分析168
4.1.2 多相体系微观相分离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173
4.1.3 多相体系微观相分离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175
4.1.4 利用Micro-Raman光谱研究——微相分离178
4.1.5 SMPU微相分离的DSC分析181
4.1.6 SMPU微相分离的FTIR分析185
4.2 形状记忆高聚物及纤维的结晶行为表征198
4.2.1 SMPU结晶性的DSC分析198
4.2.2 POM—晶体形貌分析202
4.3 形状记忆高聚物及纤维分子结构及微观机械性能分析204
4.3.1 Micro—Raman—微观机械性能分析,纤维/PU复合体系分子结构表征204
4.4.1 DMA—转变温度及相变前后力学性能的分析——相转变温度及速度对湿度的依赖性研究206
4.4 温度、湿度对形状记忆高聚物及纤维机械性能、透气性能的影响206
4.4.2 SMPU水汽透过性能测试208
4.4.3 SMPU智能透气性与自由体积216
参考文献226
第5章 形状记忆材料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234
5.1 形状记忆材料234
5.1.1 形状记忆聚合物235
5.1.2 形状记忆合金239
5.2 形状记忆纤维241
5.2.1 形状记忆纤维定义及分类241
5.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纤维的生产242
5.2.3 形状记忆纤维的应用246
5.3 形状记忆纱线250
5.4 形状记忆织物252
5.4.1 形状记忆聚合物织物252
5.4.2 形状记忆合金织物255
5.5 形状记忆聚氨酯整理261
5.5.1 形状记忆整理262
5.5.2 形状记忆聚氨酯整理织物的工艺266
5.5.3 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微孔薄膜的防水透湿整理268
5.5.4 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272
参考文献273
6.1.1 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材料277
6.1 概述277
第6章 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277
6.1.2 防水透湿织物(WBF)的发展278
6.1.3 智能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280
6.2 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材料透湿性能的研究282
6.2.1 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材料的化学结构282
6.2.2 温度变化对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自由体积的影响287
6.2.3 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的透湿性能290
6.2.4 自由体积与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透湿性能之间的关系294
6.3 应用前景297
6.3.1 温度感应型智能聚氨酯材料的应用前景297
6.3.2 展望305
参考文献307
第7章 环境敏感高分子凝胶在纺织中的应用311
7.1 环境敏感高分子凝胶311
7.1.1 环境敏感高分子凝胶的定义311
7.1.2 凝胶的溶胀机理311
7.1.3 凝胶的体积相转变313
7.2 环境敏感凝胶在纺织中的应用321
7.2.1 温敏性吸湿织物321
7.2.2 在抗菌纤维中的应用325
7.2.3 自动调节体温织物328
7.2.4 在防臭纤维中的应用330
7.2.5 在营养素可控释放织物中的应用333
参考文献338
第8章 多功能形状记忆纺织材料340
8.1 抗菌形状记忆纤维及织物342
8.1.1 抗菌剂及抗菌机理343
8.1.2 形状记忆织物的后抗菌整理345
8.1.3 抗菌性形状记忆纤维347
8.2 抗静电形状记忆纤维及织物348
8.2.1 抗静电方法349
8.2.2 抗静电技术的理论350
8.2.3 抗静电整理剂及其抗静电机理351
8.2.4 抗静电整理方法352
8.3 抗紫外形状记忆纤维及织物353
8.3.1 织物抗紫外线原理354
8.3.2 织物防紫外线的评价356
8.3.3 形状记忆织物防紫外线的整理357
8.3.4 抗紫外形状记忆纤维357
8.4 低温保暖,高温透湿的形状记忆织物359
8.5 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光(热)敏变色纤维361
8.5.1 光敏变色纤维361
8.5.2 热敏变色(Themochromic)纤维363
8.6 纳米改性形状记忆纤维或织物363
8.6.1 纳米材料的特性363
8.6.2 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方向364
8.6.3 纳米技术改进形状记忆纤维或织物369
8.6.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370
参考文献371
第9章 形状记忆织物的评价方法375
9.1 引言375
9.2 现有的织物平整度评估方法概述376
9.2.1 机织物折皱回复—回复角376
9.2.2 经反复洗涤后织物表观的评价377
9.2.3 经反复洗涤后织物折痕保持性的评价377
9.2.4 其他评价方法378
9.3 形状记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评价379
9.4.1 表面平整度和折痕保持性的变化382
9.4 形状记忆织物特征的主观表达方法382
9.4.2 起拱后平复性的变化387
9.5 形状记忆织物的客观特征表达方法390
9.5.1 织物折皱回复角的测试390
9.5.2 原始回复角和形状记忆回复角394
9.5.3 形状记忆系数(S)395
9.5.4 织物表面平整度/折痕保留值与形状记忆系数397
9.6 温度对织物形状记忆效果的影响399
9.6.1 不同温度水中的形状记忆效果400
9.6.2 不同的空气温度对形状记忆效果的影响401
参考文献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