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湿地生态与工程 以红树林湿地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湿地生态与工程 以红树林湿地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3074190.jpg)
- 卢昌义,叶勇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534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沼泽化地-环境生态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湿地生态与工程 以红树林湿地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湿地的定义和功能1
一、湿地的定义1
二、湿地的功能和效益5
第二节 湿地的研究进展9
一、国内研究概况9
二、国外进展12
三、湿地研究前沿问题13
第2章 湿地分类19
第一节 湿地分类方法的发展19
一、国外湿地分类19
二、我国湿地调查中的湿地分类21
第二节 湿地分类方法23
一、成因分类法23
二、特征分类法24
三、综合分类法25
第三节 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31
一、制定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原则和依据32
二、分级分类33
三、分类方法35
四、各级分类的主要适应范围36
第3章 湿地水文37
第一节 湿地—大气界面水文过程39
一、湿地降水的再分配——净降水、降雨截流和径流39
三、湿地蒸散量的测量和估算模型40
二、湿地蒸散作用40
第二节 湿地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及其相互作用41
一、湿地明渠流和湿地片流41
二、湿地地下水与地表之间的水文联系42
第三节 外来压力对湿地水文的影响和湿地水文综合模型43
一、气候变化对湿地水文的影响43
二、人类活动对湿地水文的影响44
三、湿地水文综合模型44
第4章 湿地土壤46
第一节 湿地土壤的基本类型46
一、有机土47
二、潜育土47
五、水下土壤48
四、水耕人为土48
三、盐成土48
第二节 湿地土壤的主要特点49
一、有机质含量高49
二、强烈的还原环境50
第三节 湿地土壤的生态功能51
一、“基质”和“载体”功能51
二、“养分库”功能51
三、“气体源”功能52
四、“净化器”功能53
第四节 我国湿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53
一、我国湿地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与问题53
二、我国湿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55
第一节 湿地植物区系56
第5章 湿地植被56
第二节 湿地植物特性57
一、湿地植物生态57
二、沼泽植物营养型58
第三节 湿地植物的生活型58
一、生活型的概念58
二、中国湿地植物生活型系统59
第四节 湿地植被分类60
一、湿地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60
二、湿地植被分类单位61
三、湿地植被单位的命名62
第6章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4
第一节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概念及内涵64
一、氧与氧化还原电位65
第二节 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65
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66
三、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67
四、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68
五、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69
六、铁和锰的转化70
第三节 湿地的化学质量平衡71
一、湿地作为化学物质的源、汇或转化器71
二、湿地养分吸收与释放的季节比较72
三、湿地与毗邻生态系统的耦合72
四、富营养与贫营养湿地72
五、湿地与陆生及水生生态系统的比较73
六、湿地化学循环的人为影响73
一、湿地生态系统变化与碳排放74
第四节 湿地碳循环74
二、湿地有机碳循环过程75
三、湿地有机碳循环模拟模型的研究77
四、尚需加强的研究领域78
第7章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湿地评价81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81
一、生态系统健康81
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概念84
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指标研究85
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四辑)|湿地生态与工程88
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理论88
第二节 湿地评价95
一、湿地评价方法95
三、湿地评价研究的意义97
二、湿地评价路线97
第8章 人工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101
第一节 人工湿地的概念、分类、结构组成及基本的设计类型103
一、人工湿地的概念103
二、人工湿地的分类104
三、人工湿地的结构组成和结构类型104
第二节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的工艺设计105
一、工艺原理106
二、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106
三、工艺设计与实际应用107
第三节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109
一、湿地植物109
三、微生物与藻类的净化机理111
二、湿地基质111
四、处理湿地的综合作用机理112
第四节 湿地处理污水效率115
一、不同植物种类湿地的处理效率115
二、环境因子与管理措施的影响116
第五节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问题117
一、研究方法117
二、湿地处理污水机理的进一步研究118
三、处理湿地可持续发展118
四、植物种类选择118
六、控制疾病122
七、气味122
五、提高处理效率122
第9章 湿地生态恢复124
第一节 湿地生态恢复概况124
第二节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127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127
二、湿地生态恢复理论127
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129
四、湿地生态恢复方案确定130
五、我国湿地生态恢复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130
第10章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132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32
一、适用性和多用性原则132
五、生态美学原则133
四、生态关系协调原则133
二、综合性原则133
三、地域性原则133
第二节 设计中的主要指标要求134
一、水文指标134
二、化学源/汇指标135
三、基质指标136
四、生物指标137
第三节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类型138
一、废水处理湿地生态系统设计138
二、调整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140
三、洪水及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湿地生态系统设计142
上篇主要参考文献143
第一节 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价值149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价值的含义149
第11章 红树林湿地评价——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价值149
下篇149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150
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151
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159
第二节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163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评价方法163
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四辑)|湿地生态与工程165
二、生态经济价值计算165
第三节 雷州半岛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评估169
一、红树林资源概况169
二、评估方法与数据收集169
三、评估结果170
四、结论与讨论177
第12章 红树林湿地与全球变化180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研究对策180
一、与红树林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180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上述气候变化的响应181
三、对策建议183
第二节 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植物秋茄的影响186
一、模拟海平面上升对土壤参数的影响187
二、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繁殖体萌发的影响187
三、模拟海平面上升对幼苗生长的影响188
四、模拟海平面上升对幼苗生理的影响192
五、野外试验192
六、不同土壤条件下秋茄幼苗对海平面上升的反应194
第三节 红树林土壤CH4通量195
一、红树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197
二、红树林土壤CH4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滩面变化202
三、红树林湿地与其他湿地土壤CH4通量的比较209
第13章 利用红树林系统处理富含营养盐的牲畜废水214
第一节 红树林系统对牲畜废水营养盐的处理效率215
一、渗滤液化学特性215
二、土壤营养盐含量215
三、植物体中N和P的含量216
四、废水N、P处理效率217
第二节 牲畜废水对两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影响218
一、生长影响218
二、生理影响219
一、生物学特性221
第一节 秋茄红树林的造林技术及其生态学原理221
第14章 红树林引种与恢复221
二、种苗处理222
三、生境条件与林地选择222
四、栽种技术224
第二节 主要种类育苗和种植的专利技术开发225
一、红树植物胚轴苗繁育方法225
二、红树植物种子保护罩227
三、红树植物种子萌芽保护杯228
四、红树植物种子袋及其播种方法229
第三节 引种的海莲抗寒生理生态研究230
一、海莲的电导率变化231
二、可溶性蛋白含量232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233
四、过氧化物酶(POD)234
五、小结234
第四节 红树林恢复对海岸湿地土壤的早期影响235
一、氧化还原电位(Eh)236
二、营养盐236
三、pH与SO4 2-238
四、相关分析239
五、小结239
第五节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恢复240
一、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240
二、红树林底栖动物多样性恢复243
三、结论与建议246
下篇主要参考文献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