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研究生管理与考核评估实务手册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研究生管理与考核评估实务手册 第2卷
  • 刘志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39301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9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研究生管理与考核评估实务手册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的概念3

一、研究生教育的含义3

第一篇 研究生教育概述3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的概念与内涵3

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4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成绩5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体制5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6

一、萌芽阶段7

第一节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7

第二章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7

二、初创阶段8

三、恢复阶段10

四、发展阶段11

五、稳定阶段14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20

一、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21

三、研究生教育与社会文化22

二、研究生教育与社会政治22

四、研究生教育与科学技术23

二、研究生教育的形式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及地区结构24

一、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含义与分类24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24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结构24

一、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及现状25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现状25

二、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及现状27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32

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原则32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的原则32

三、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益原则33

一、德国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7

第一节 德国研究生教育37

第四章 国外研究生教育简介37

二、德国博士生的课程安排38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9

第二节 美国研究生教育39

二、美国研究生课程的设置41

一、日本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3

第三节 日本研究生教育43

二、日本研究生的课程设置44

一、多种办学,扩大规模45

第四节 国外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45

二、规范和完善教育模式,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47

三、兼顾学术性与专业性,研究生教育结构多样化48

四、多渠道资助研究生教育,加大投资力度49

五、面向世界与未来,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50

二、现行学历(学位)证书的管理模式55

一、国家统一印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背景55

第二篇 研究生招生管理55

第一章 研究生招生管理模式55

第一节 现行学历(学位)证书的管理模式55

四、严厉打击伪造、贩卖、使用假毕业证书的不法行为56

三、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证书的发放范围56

一、招生办公室57

第二节 研究生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57

三、学位办公室58

二、培养办公室58

五、行政办公室59

四、学生工作办公室59

一、现行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60

第一节 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60

第二章 研究生招生改革60

二、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61

一、严格规范管理,确保招生质量63

第二节 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举措63

二、研究生招生改革热点64

三、残疾人能报考65

一、定向培养研究生66

第三节 招生类型66

二、委托培养研究生67

一、对港澳台招收研究生68

第四节 面向国外及港澳台招收研究生68

三、自筹经费研究生68

二、外国留学研究生70

第二节 报名手续及证件和材料72

二、选拔办法72

第三章 研究生招生质量管理72

第一节 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原则和选拔办法72

一、原则72

第一节 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制订74

第四章 研究生招生准备74

二、招生规模75

一、招生方向75

第二节 招生规模75

一、硕士生入学考试的种类76

第一节 研究生考试76

第五章 研究生考试与录取76

二、硕士生入学考试命题77

三、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评卷80

四、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81

一、研究生录取的原则82

第二节 研究生录取82

五、博士生的命题考试工作82

二、推荐免试生的录取83

四、关于博士生的录取工作85

三、保留入学资格和返校85

第一节 研究生德育管理89

第一章 研究生的德育89

第三篇 研究生思想教育89

一、学生德育管理的常规90

三、学生德育管理的概念93

二、学生德育管理的方式93

四、学生德育管理的标准96

一、学生德育管理的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97

第二节 研究生德育管理原则97

二、学生德育管理的针对性原则100

一、学生德育管理的方法101

第三节 研究生德育管理的方法目标101

二、学生德育管理的目标104

第一节 党委书记工作责任制的含义、地位和作用106

第二章 研究生的党建106

第二节 党委书记的职责和权限107

第三节 党委书记的工作内容及原则108

一、研究生论文缺乏创新113

第一节 研究生学风建设概述113

第三章 研究生的学风建设113

三、制度与诚信是根本114

二、学风问题的评价分析114

二、学风建设中不端行为和表现形式及措施115

一、整顿学风115

第二节 提高认识加强学风建设115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119

第一节 导师素质要求119

第四篇 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119

第一章 研究生教师素质要求119

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120

三、精通所教的专业120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20

七、稳定的研究方向121

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1

五、高校教师要有高度协作精神121

一、教师心理素质要求122

第二节 导师基本素质要求122

八、切实的指导能力122

九、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122

二、教师道德素质要求144

一、口语能力166

第三节 导师专业素质要求166

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169

三、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运用、口语艺术化172

四、书写能力174

五、教学能力176

六、科研创新能力178

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选聘180

第一节 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选聘办法180

第二章 研究生教师选聘180

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选聘182

一、国外导师选聘的模式184

第二节 导师的选聘184

二、我国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185

一、选聘188

第三节 导师的选聘、培训与提高188

三、遴选聘用导师应坚持的几个原则188

二、培训197

三、教师培训项目203

四、培训方法206

五、提高211

二、教师管理方法213

一、教师管理内容213

第三章 研究生教师考核213

第一节 教师管理213

三、教师管理过程217

四、教师的任职资格225

二、教师考核程序228

一、教师考核制228

第二节 教师考核228

三、教师考核标准制定233

四、教师考核内容235

五、教师考核的量化管理238

一、课程设置原则243

第一节 课程设置原则及要求243

第五篇 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243

第一章 研究生课程设置243

第二节 课程分类244

二、课程设置要求244

第三节 课程安排246

第四节 研究生课程建设申报247

第一节 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申报表252

第二章 研究生教材建设252

四、教材购买办法255

三、自编教材印刷及教材出版申请办法255

第二节 研究生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255

一、订购全国统编教材办法255

二、订购外单位非统编教材办法255

五、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教学用书办法256

第三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建设256

一、国家已经评选出的重点学科257

第二节 重点学科遴选的范围257

第三章 研究生重点学科的遴选257

第一节 重点学科遴选的条件与原则257

一、重点学科遴选的条件257

二、重点学科遴选的原则257

三、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258

二、结合国家以往的重大建设项目需要258

一、资金使用范围259

第二节 重点学科资金运用管理259

第四章 研究生学科建设资金保障259

第一节 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筹集259

一、资金筹集方式259

二、单位自筹资金259

二、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260

第二节 重点学科的中期考核制261

二、重点学科检查评估的原则261

第五章 研究生学科建设检查评估261

第一节 重点学科的检查评估的目的与原则261

一、重点学科检查评估的目的261

一、研究生教学用书265

第一节 研究生教学概述265

第六篇 研究生教学与培养265

第一章 研究生教学的特点265

二、研究生教学用书的遴选应注意的问题266

第二节 在职研究生教学管理评估检查267

一、以教为辅以学为主原则269

第一节 研究生教学的原则269

第二章 研究生教学的过程269

二、学术研究和科学实践相结合原则270

三、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271

一、研究性272

第二节 研究生教学特点272

四、系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272

三、启发、创造性273

二、合作性273

一、研究学生274

第三节 研究生教学基本环节274

四、自主性274

五、反馈调节275

四、科研实践275

二、拟订计划275

三、课堂研习275

一、研究生教学的特殊性276

第四节 研究生教学的特殊性276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研究生教育277

一、研究生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建设的管理278

第一节 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内容278

第三章 研究生教学管理278

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管理280

三、教学内容的管理281

四、教学过程的管理285

三、科学研究及其他实践活动的管理285

第二节 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实施287

五、教学质量的管理287

第三节 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原则288

一、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289

第四节 改进研究生教学管理的措施289

二、实行研究生中期筛选制度290

三、严把学位论文答辩关,提高学位论文质量291

四、采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提高效率和科学性292

五、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293

一、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294

第一节 创新能力的培养294

第四章 研究生能力培养294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95

一、组织能力297

第二节 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297

一、科学研究能力的要求298

第三节 科研能力的培养298

二、领导能力298

第四节 实践能力的培养299

二、科研训练和能力训练299

二、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300

一、文献查寻阅读的能力300

第五节 其他能力的培养300

第一节 学位的起源与发展303

第一章 学位制度303

第七篇 研究生学位管理303

第二节 现代学位制度305

第三节 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07

第一节 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合同311

第二章 学位授权点的立项审批311

一、概述316

第二节 增列学位授权点评估316

三、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内涵及权重317

二、评估目的与评估对象317

四、评估过程319

五、评估结果与分析321

七、注意的问题324

六、程序设计324

二、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内涵326

一、合格评估的目的与对象326

第三节 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326

三、合格评估过程与方法328

四、评估结果与分析331

五、注意的问题332

第一节 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意义334

第三章 研究生学位授予334

一、硕士学位335

第三节 学位质量标准335

第二节 学位授予的原则335

二、博士学位336

一、建立评定委员会337

第四节 学位授予过程337

二、学位授予程序338

一、试点阶段342

第一节 在职人员学位申请的发展342

第四章 在职人员学位的申请342

二、发展阶段343

三、成熟阶段344

一、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345

第二节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345

三、同等学历水平认定346

二、资格审查346

四、学位授予347

一、完善管理制度,设立监督机制348

第三节 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保证质量348

二、坚持标准,严格管理,保证质量349

三、总结经验,稳步前进350

二、科研项目计划设计书355

一、人员要求355

第八篇 研究生科研建设与管理355

第一章 科研课题的获取和申请355

第一节 科研课题申请355

一、开放方式及开放对象356

第二节 重点实验室开放及开放基金申请356

三、各类课题申报的方式356

二、开放基金申请办法、开放基金和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357

一、科研项目招标投标的概念及其产生发展358

第一节 科研项目招标投标概念及其作用358

第二章 科研项目的招投标358

二、科研项目招标投标的功能与作用361

三、科研项目招标与投标的形式、内容与特点365

一、招标通知368

第二节 科研项目招标的程序与方法368

二、填写申请标书(合同书)372

三、评议376

四、审批380

五、签订合同381

一、开标383

第三节 科研项目开标、评标与定标383

二、评标388

三、竞标399

四、中标402

一、科研成果转化概述406

第一节 科研成果转化模式406

第三章 科研项目成果转化406

二、科研成果转化具体模式416

一、概述418

第二节 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支持418

二、科技政策的制定423

一、科研经济效益概述429

第三节 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429

三、科技政策的作用429

二、科研经济效益的风险因素437

一、知识产权申请前的准备441

第一节 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申请441

第四章 科研知识产权保护441

二、知识产权申请的一般要求442

三、知识产权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445

四、知识产权申请的提交和受理459

五、知识产权申请费的缴纳与减缓463

六、知识产权的国际申请(PCT)466

一、知识产权审查机构472

第二节 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审批472

二、知识产权审批流程475

三、知识产权复审程序481

四、知识产权无效程序483

五、知识产权行政复议485

一、知识产权权的维持490

第三节 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权的维持、终止与第三人介入490

二、知识产权权的终止492

三、知识产权登记簿493

四、第三人介入的知识产权程序494

二、学籍管理的含义499

一、学籍499

第九篇 研究生日常管理499

第一章 研究生学籍与档案管理499

第一节 研究生学籍管理499

三、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500

五、学籍管理的组织实施501

四、学籍管理的原则501

六、保留学籍502

七、勒令退学、开除学籍511

八、学籍注册512

九、学籍成绩考核513

第二节 研究生人事档案管理514

一、档案管理概述514

二、人事档案工作管理体制516

三、研究生档案保管517

四、人事档案的属性539

五、学生人事档案的价值和作用542

六、研究生档案计算机管理550

七、研究生档案管理鉴定工作579

第二章 研究生生活管理602

第一节 学生管理综述602

一、学生生活管理的意义602

二、学生生活管理的内容603

三、学生生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610

四、学生行为管理内容613

五、学生常能管理内容615

六、学生自我管理内容619

一、学生管理灵活原则625

二、学生管理的分类原则625

第二节 研究生生活管理原则625

三、学生管理的创造性原则626

四、学生管理的宽严结合原则627

第三节 研究生生活管理方法628

一、学生思想教育方法628

二、学生制度管理方法629

三、学生行政管理方法630

四、学生自我管理方法631

第四节 研究生体育管理636

一、体育636

二、学生体育管理640

三、学生体育管理的任务641

四、学生体育管理的内容643

第五节 研究生卫生管理644

一、研究生卫生管理的内容644

二、学生卫生的计划管理645

三、学生卫生的组织管理646

四、学生学习卫生管理650

五、学生生活卫生管理651

六、教学卫生的管理653

七、学生体育锻炼的卫生管理655

第六节 研究生安全管理657

一、学校安全657

二、日常生活安全防范682

三、处(所)安全检查720

四、外出生活管理737

五、紧急救护747

第七节 研究生公寓管理765

一、公寓管理职能765

二、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原则与标准772

三、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体制783

四、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模式791

五、研究生公寓用电管理799

六、学生公寓用电事故防范措施818

七、消防管理841

八、消防设备及其操作规范873

九、智能化公寓消防系统及其操作规范897

第八节 国外学生公寓911

一、美国大学学生公寓管理911

二、德国大学生公寓管理923

第三章 研究生心理健康指导930

第一节 学习动机930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931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931

三、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932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935

五、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936

六、学习动机的考察937

七、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及成因分析939

第二节 学习习惯940

一、学习习惯的含义及特点940

二、学习习惯的种类942

三、学习习惯培养原则942

四、学习习惯培养方法943

五、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原则945

六、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方法946

七、学习集中注意的方法949

第三节 考试950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与鉴别950

二、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危害951

三、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952

四、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955

五、基本的应考方法958

六、应试方法辅导办法961

七、复习阶段的身心保健962

八、考试时心理调节964

九、考试后的身心保健966

第四节 不良人格矫治968

一、戏剧型人格矫治968

二、自恋型人格矫治970

三、依赖型人格矫治973

四、逃避型人格矫治977

五、强迫型人格矫治980

六、偏执型人格矫治983

七、临界型人格矫治985

八、分裂型人格矫治987

第五节 不良心理疏导990

一、厌学心理综合性对策990

二、厌学心理预防性对策991

三、厌学心理矫治对策992

四、自卑心理疏导993

五、妒忌心理疏导995

六、逆反心理疏导996

七、孤独心理疏导999

一、贫困学生认定1002

第一节 贫困学生1002

二、助学金发放政策1002

第四章 研究生助学管理1002

三、学生困难补助1003

三、助学金发放原则1004

二、助学金发放条件1004

四、助学金发放标准1004

一、助学金发放对象1004

第二节 助学金的发放1004

二、学生助学贷款对象及条件1005

一、学生助学贷款1005

三、学生助学贷款用途、金额、年限和利率1005

第三节 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发放1005

五、学生助学贷款的申请、受理和审批1006

六、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结息和回收1006

四、学生助学贷款的担保1006

八、学生助学贷款贴息1007

九、学生勤工俭学管理1007

七、学生助学贷款的违约及处理1007

第一节 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1011

第一章 研究生就业指导概述1011

一、学生就业及就业指导1011

第十篇 研究生就业指导1011

二、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1012

三、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1013

四、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及方法1015

第二节 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发展1017

一、学生就业指导的历史1017

二、学生就业指导功能的发展与变化1019

三、学生就业指导的规划与实施1021

第三节 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1026

一、开展就业指导是适应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1026

二、开展就业指导是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1027

三、开展就业指导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1028

四、开展就业指导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才1028

五、开展就业指导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1029

第二章 职业生涯规划1030

第一节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1030

一、职业决定人生1030

二、高新技术带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030

三、职业生涯规划新规则1033

第二节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1034

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目标1034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1036

三、职业生涯设计的准则1040

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042

第三节 中国入世后热门行业人才与职业认证1045

一、中国入世后热门行业人才1045

二、IT行业认证1061

三、英语认证1152

四、综合能力认证1192

五、医药认证1228

六、其他热门行业认证1250

第三章 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分析1329

第一节 学生职业兴趣测评1329

一、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1329

二、学生职业兴趣的测评方法1331

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1336

第二节 学生职业性格测评1351

一、学生性格与职业选择1351

二、职业性格测验量表1353

三、学生性格测验量表1372

第三节 学生职业能力综合测评1385

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评概述1385

二、思维能力测验1389

三、言语能力测验1397

四、数学运算能力测验1403

五、空间想像能力测验1405

六、创造力测验1409

七、人际交往能力测验1415

八、适应能力测验1422

九、观察能力测验1425

十、谈判能力测验1430

第一节 学生就业心理素质1436

一、心理素质概述1436

第四章 就业心理问题辅导1436

二、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的影响1437

三、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1438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440

二、常见的心理误区1440

第二节 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1440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1442

四、女生就业心理问题1444

五、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1445

第三节 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1446

一、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1447

二、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1447

三、全社会关心毕业生1449

第四节 学生就业的积极心态1450

一、正视现实,敢于竞争1450

二、不怕挫折,放眼未来1455

第一节 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管理概述1458

一、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管理的意义1458

第五章 就业信息服务管理1458

二、收集学生就业信息的途径1459

三、科学运用学生就业信息1461

第二节 学生就业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1463

一、学生就业信息报表的设计1463

二、学生就业信息问卷调查1464

三、学生就业信息采集技术1467

四、建立稳定的社会联系1470

第三节 学生就业信息的整理与分析1472

一、学生就业信息审查1472

二、学生就业信息统计1477

三、学生就业信息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1482

四、学生就业信息相对指标分析1487

第四节 学生就业信息的发布1490

一、进行简单的广告策划1490

二、选择合适的媒体渠道发布信息1491

三、指导他人建立信息发布制度1493

第五节 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1494

一、研究生就业信息1494

二、翻阅公开出版物1495

三、从中介机构了解信息1497

四、参加人才交流会1498

五、谋职者关系网络1499

六、专业学会和协会1502

七、Internet职业库1503

一、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含义1509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投资1509

二、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本质1509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经费概述1509

第十一篇 研究生教育经费管理与使用1509

三、研究生教育投资的特性1510

第一节 科研经费控制概述1512

一、科研经费的性质1512

第二章 研究生科研经费管理1512

二、科研经费安排的原则1513

三、科研经费的渠道及管理1513

一、科研事业费拨款的原则1514

二、科研事业费的使用范围1514

第二节 科研事业费的控制1514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使用1516

第一节 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拨款1516

一、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1516

第三章 研究生经费的使用管理1516

二、研究生教育事业费1517

第一节 经费拨款控制1519

一、科研项目的经费拨款控制1519

第四章 研究生经费的财务管理1519

二、科研的专用拨款控制1520

三、科研单位经费的拨款方式1520

第二节 经费拨款改革1521

一、科研经费拨款制度改革1521

二、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逐步推行招标制1524

一、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概念1527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发展1527

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产生与发展1527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评估概述1527

第十二篇 研究生教育评估1527

第二节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简介1530

一、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1530

二、英国的高等教育评估1532

三、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1534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1537

第一节 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与作用1537

一、指标体系的概念1537

二、指标体系的作用1539

三、评估指标的分类1540

第二节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1541

一、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541

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543

三、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步骤1543

第三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技术与方法1545

第一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信息采集1545

一、评估信息采集的途径1545

二、评估信息采集的方法1547

第二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信息综合处理1548

一、评估信息量化方法1548

二、评估数据预处理1549

三、评估数据统计处理1552

第一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组织领导和评估机构1553

一、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组织领导1553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组织与实施1553

一、确定评估项目1554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程序1554

二、制定评估方案1554

二、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机构1554

三、组织实施评估1555

四、评估结果的公布与利用1555

附录 相关政策法规1559

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1559

高等学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1565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567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1573

关于研究生课程班收费标准的复函1578

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579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中共中央党校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学费等收费标准的通知1584

国家教委、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调整研究生招生报名费收取标准的通知1585

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发布《关于公派出国研究生配偶申请出国探亲假等事项的管理细则》的通知158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入学考试科目的通知1588

教育部关于调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通知1589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591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1597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违反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的通知16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