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审判与人权保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审判与人权保障](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259540.jpg)
- 岳礼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37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审判-研究;人权-法的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审判与人权保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一、研究背景和思路1
二、刑事审判程序5
三、刑事审判程序与人权保障18
第一章 刑事程序的性质和起点24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24
第二节 刑事程序的性质26
第三节 刑事程序的起点30
第四节 他国的经验31
一、德国31
二、美国34
三、英国36
第五节 中国的现状与未来36
一、现状36
二、未来42
第二章 公正审判权与裁判机构47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47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47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48
第二节 依法设立的裁判机构49
一、“裁判机构”的用语49
二、“裁判所”的实质内涵50
三、“法庭”应为“依法”设立52
第三节 司法独立52
一、司法独立的历史发展53
二、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54
三、国际人权准则的内涵57
第四节 司法的无偏倚59
一、司法无偏倚的理念59
二、司法无偏倚的内涵60
第五节 我国的裁判机构与司法独立、无偏倚63
一、依法设立合格的法庭63
二、司法独立63
三、审判的无偏倚74
第三章 公开审判权77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77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77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78
第二节 公开审判权的理念79
一、公开审判权的历史渊源79
二、审判公开的目的80
三、公开审判权理论上的争议83
第三节 公开审判权的内容86
一、审理程序的公开87
二、判决的公开宣告及对审判程序的报道93
第四节 我国对公开审判权的贯彻95
一、公开审判的法律保障95
二、开庭地点97
三、开庭审理的公告97
四、公开审判的限制98
第四章 无罪推定104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104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104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105
第二节 历史渊源及发展105
一、大陆法渊源106
二、英美法的渊源108
第三节 无罪推定的理念110
第四节 无罪推定的含义和内容113
一、无罪推定的含义113
二、无罪推定之内容126
第五节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确立的概况131
一、历史回顾131
二、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是否确立之争议132
三、未来之改革138
第五章 刑事辩护权140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140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140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142
第二节 刑事辩护权概述143
一、刑事辩护的起源143
二、刑事辩护和法律援助的理念144
第三节 国际立法与实践经验145
一、自行辩护146
二、强制辩护与免费的法律援助149
三、选择律师辩护153
四、准备辩护的保障及有效辩护154
第四节 我国对辩护权保护的现状及未来158
一、享有辩护人帮助权159
二、准备辩护权162
第六章 迅速审判权171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171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171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173
第二节 他国的立法及实践比较175
第三节 中国的现状与未来178
一、现状178
二、未来改革的方向184
第七章 与证人对质权187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187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187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189
第二节 与证人对质权的渊源与理念190
第三节 他国保障与证人对质权的立法与实践191
第四节 中国的现状与未来194
一、立法状况194
二、司法实践状况197
三、未来之改革方向199
第八章 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201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201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201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202
第二节 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概述205
一、历史发展205
二、理念207
三、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内涵210
第三节 他国的立法及实践经验213
第四节 中国在确立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方面的情形217
一、立法状况217
二、法律实践状况220
三、法律改革的建议221
第九章 上诉权224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224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224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229
第二节 他国的立法和实践231
一、国家设立上诉制度的目的232
二、有权上诉人的范围232
三、上诉的理由234
四、上诉权的限制238
第三节 我国上诉制度的现状与未来240
一、上诉审的目的与审级的设置240
二、有权上诉的人243
三、上诉审理的内容244
四、上诉审理方式245
第十章 一事不再理248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248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248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251
第二节 概述253
一、一事不再理之表述253
二、历史渊源254
三、基本理念255
第三节 他国的立法和实践256
第四节 我国遵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现状与未来258
一、立法理念上的误区258
二、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260
三、提起再审程序的理由263
四、提起再审的期限266
五、再审审理程序266
第十一章 刑事错判赔偿权270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270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270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271
第二节 错判赔偿概述271
一、词语的表述271
二、“错判”的含义和内容271
三、错判赔偿的理念272
第三节 错判赔偿的前提条件275
一、刑事定罪275
二、终审裁决276
三、定罪必须被推翻,或被定罪的人被赦免277
四、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278
五、被判刑人对未发现的事实没有责任278
六、证明错判的存在279
七、被定罪人受到刑罚之苦279
第四节 错判赔偿实体内容之比较280
一、错判赔偿的立法280
二、错判赔偿的内容及程序282
第五节 中国的错判赔偿的现状与未来283
一、现状283
二、未来288
第十二章 少年案件审判中权利的特别保障290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290
一、有关用语290
二、联合国人权准则291
三、区域性人权准则299
第二节 他国青少年审判制度之比较300
一、立法之模式300
二、刑事责任年龄及少年法庭的管辖301
三、青少年案件的审判302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303
一、关于术语303
二、立法现状304
三、实体刑事责任年龄305
四、诉讼程序306
第十三章 被害人的权利310
第一节 国际人权立法的演进310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310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312
第二节 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内容314
一、被害人的定义314
二、被害人权利的实体法保障315
三、被害人权利的程序法保障318
第三节 中国保护被害人权利的现状与未来320
一、实体权利保障320
二、程序权利保障324
参考文献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