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码摄像技术与制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码摄像技术与制作
  • 张东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3593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数字控制摄像机-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码摄像技术与制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概述1

第1章 绪论1

一、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发展历程2

二、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记录方式3

三、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特点4

四、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发展方向5

1.2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种类6

一、按摄录像一体机的用途分类6

二、按摄录像一体机使用的光—电转换器件分类6

三、按摄录像一体机所使用的摄像管的数目分类6

六、按记录信号的编码方式分类7

七、按信号记录在磁带上的格式来分类7

四、按摄录像一体机的使用场合分类7

五、按摄录像一体机与录像机的连接状况分类7

1.3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组成8

一、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摄像部分9

二、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录像部分10

三、定时器和显示系统13

四、操作及遥控接收系统13

五、电源电路13

一、自动/手动光圈调整(AUTO/MANUAL IRIS)14

1.4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基本功能14

二、自动/手动聚焦15

三、电动/手动变焦17

四、白平衡调整(WHITE BALANCE SET)18

五、其它通用功能19

1.5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特殊功能21

1.6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拍摄调节功能23

第2章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工作原理25

2.1 光学系统25

一、变焦镜头的工作原理25

二、调整变焦镜头工作时的几个基本概念29

三、分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1

2.2 光电转换系统32

一、摄像管的种类及工作原理33

二、固体摄像器件的特点35

三、固体摄像器件的工作原理35

2.3 视频信号处理系统39

一、模拟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9

二、编码电路42

三、记录时视频信号数字化处理电路43

四、重放时数字化视频信号处理电路52

2.4 磁性录放原理56

一、磁性录放系统的构成56

二、磁性录放原理56

三、录放过程中的磁性损失57

四、录放视频信号采取的措施62

五、摄录像一体机的视频信号处理系统66

2.5 伺服系统84

一、伺服系统的基本原理85

三、比较信号的形成87

二、基准信号形成87

四、误差信号的形成90

五、伺服信号的形成106

六、伺服系统的执行电路107

七、行频修正电路108

八、模拟场同步信号的产生109

2.6 控制系统110

一、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111

二、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119

2.7 磁带运行机构123

一、入带机机构123

二、穿带机构126

三、走带系统128

四、带盘机构134

五、张力伺服机构135

六、摄录像一体机各工作状态的机械动作过程136

七、DV格式信号存储介质标准138

八、DV机的磁迹格式138

第3章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拍摄技术140

3.1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拍摄的基本要求140

一、持机方式140

二、眼睛的取景方式140

五、呼吸方式141

六、摄录像一体机机位的选择141

三、身体的运动方式141

四、脚的行走方式141

3.2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拍摄技术146

一、常用运动拍摄技巧146

二、其他运动拍摄技巧150

三、综合运动镜头150

四、光学镜头的应用151

五、拍摄质量的评价标准153

3.3 拍摄用光及布光的基本要点157

一、光的基本知识158

二、拍摄光源与用光162

三、布光原理166

四、室内拍摄用光172

五、室外拍摄用光175

3.4 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点179

一、构图的要求、分类和特点180

二、电视画面的结构181

三、构图的均衡与和谐184

4.1 蒙太奇理论的概述186

第4章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186

一、叙述蒙太奇188

二、对列蒙太奇188

三、镜头内部蒙太奇189

4.2 镜头组接的基本技巧189

一、切镜头的一般规律和要求190

二、切镜头长度的确定193

三、切镜头的其他注意事项193

四、镜头组接的其他技巧194

五、转场的一般方法195

一、线性编辑的工作要点197

4.3 电视画面的线性编辑197

二、线性编辑的工作方式198

三、线性编辑的工作系统199

4.4 电视画面的非线性编辑202

一、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和特点202

二、非线性编辑的文件格式203

三、音/视频信号采集204

四、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方法205

4.5 电视节目音响的编辑制作227

三、电视音响制作期228

二、电视音响制作排练期228

一、电视音响制作前期228

第5章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使用和维护229

5.1 数字化摄录像一体机的使用229

一、SONY DCR-VX2000E型数码摄录像一体机的使用229

二、SONY DCR-PC115E/PC120E摄录像一体机的使用236

三、CANON XM2型数码摄录像一体机的使用243

四、Panasonic AG-DVC15 mc型数码摄录像一体机的使用250

5.3 常见故障类型及故障部位判断263

三、不要轻易拆换元器件263

四、不要轻易调节可调的元器件263

一、切忌盲目拆卸263

5.2 检修要领与注意事项263

二、不要用金属工具无目的地碰触元器件263

一、整机不工作264

二、磁带吞吐失灵264

三、摄像时图像不良(包括不同步)264

四、图像无彩色或彩色不良264

五、图像模糊和聚集不良264

六、重放时图像正常,但无伴音或伴音不良264

5.4 故障快速查找法264

五、人体感应法265

一、拆卸时一定要按照拆卸流程图所示的具体步骤逐步进行拆卸265

5.5 拆卸与安装注意事项265

一、比较法265

四、断路与短路法265

三、对分法265

二、置换法265

二、拆卸过程中不允许通电266

三、要注意保护好拆卸下来的元器件266

5.6 常见故障分析266

一、无电源故障266

四、不能开始拍摄267

二、电源接通后又很快断开267

三、寻像器中无图像267

五、色彩不良268

六、无彩色268

七、图像模糊不清268

八、拍摄的图像太暗268

九、自动白平衡不起作用269

十、自动聚焦不起作用269

十一、拍摄的图像质量差269

十三、寻像器的光栅不亮270

十四、寻像器光栅不正常270

十二、日期和时间无法设定270

附录 实验指导271

实验一 录像机的基本功能操作271

实验二 录像机的机械结构271

实验三 非线性编辑实验272

实验四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273

实验五 摄像机的特技功能操作275

实验六 摄像机操作测验280

实验七、八、九 专题节目拍摄实验281

实验十、十一 专题节目后期制作281

参考文献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