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094390.jpg)
- 王登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87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新生代-地球动力学-成矿作用-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三江地区区域地质演化与成矿特征1
第一节 “大三江”区域地质特征1
一、关于研究区域——“大三江”1
二、大三江的基本构造特征1
第二节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地质-成矿演化概况2
一、大三江在中国的地位——“东降西隆”翘翘板运动的支点2
二、早第三纪10
三、晚第三纪13
第三节 “大三江”区域成矿特征15
一、“大三江”新生代成矿作用的重要性15
二、主要矿产资源16
三、大三江地区新生代成矿作用的主要类型27
第四节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成矿作用的特点及与国内外的对比30
一、大三江新生代成矿作用的特点30
二、与国内外新生代成矿作用的对比31
第二章 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高钾)岩系及铜金大规模成矿动力学背景33
第一节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东缘碰撞的时代——西藏长青温池-波弄贡变质带片麻岩锆石年龄证据33
一、区域地质简介33
二、变质岩锆石特征及分析方法34
三、锆石年龄34
四、讨论37
第二节 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高钾)岩系形成的构造模型及矿化制约因素39
一、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高钾)岩系岩石中云母的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39
三、三江新生代富碱(高钾)岩系同位素特征46
二、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46
五、岩体形成构造模型52
四、岩体锆石ELA-ICP-MS年龄52
第三节 三江富碱(高钾)岩体矿化制约因素分析54
一、富钾碱性岩体的形成演化及其对铜成矿的制约——以马厂箐铜矿为例54
二、讨论及结论57
第三章 三江地区煌斑岩、碳酸岩及与成矿的关系59
第一节 概述59
第二节 三江地区煌斑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61
一、三江地区煌斑岩具有相同的富集地幔源区,属于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61
二、大三江地区煌斑岩与富碱侵入岩时空密切共生为同源多种岩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65
三、煌斑岩与成矿的关系67
一、碳酸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75
第三节 四川冕宁稀土矿碳酸岩成因及其与稀土矿化的关系75
二、碳酸岩与正长岩时空密切共生为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结果77
三、四川冕宁稀土矿为与碳酸岩-正长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地幔流体成矿作用的产物77
四、碳酸岩与成矿的关系78
第四章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大规模金银成矿作用及其与主要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83
第一节 “三江”造山带和扬子陆块西缘新生代金矿床分布和成矿构造背景83
一、构造单元84
二、主要金矿成矿构造单元新生代构造活动特点84
第二节 金矿床及其成矿时代88
一、扬子陆块康滇地轴新生代金矿床90
二、扬子陆块楚雄盆地西缘新生代金矿床95
三、前陆逆冲带金矿床形成时代98
四、哀牢山造山带金-镍矿床100
五、“三江”地区其他构造单元金矿床形成时代110
第三节 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夏塞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111
第四节 新生代大三江地区金矿成矿作用与构造的关系116
一、由构造控制的金矿成矿作用119
二、与走滑-逆冲推覆有关的金矿成矿(亚)系列119
三、与走滑-斑岩有关的金矿成矿(亚)系列120
四、新生代金矿成矿带120
第五章 西南三江新生代成矿规律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成矿集中期与成矿集中区124
第一节 金沙江-红河斑岩铜钼矿集区的成矿集中期126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东缘金的成矿集中期131
一、西南三江地区的成矿时序139
第三节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成矿集中期的演化——成矿时序139
二、西南三江地区的新生代成矿谱系141
第四节 西南三江新生代矿集区的分布格局及找矿前景144
第五节 三江地区新生代成矿的格局与特点150
一、“南锗北碲”151
二、“南岩浆北构造”151
三、“南煌斑岩北辉绿岩”151
四、“南盆地北剪切”151
五、“南氧化北冲积”152
六、“南减薄北隆升”152
第一节 大三江地质作用和成矿构造环境的某些特殊性153
一、成矿地质过程的特殊性153
第六章 大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及大型矿集区预测153
二、造山带中非造山型幔源岩浆成矿作用——以牦牛坪为例154
三、构造带中大花岗岩体的成矿作用——以折多山为例160
第二节 大三江造山带的大陆动力学过程探索166
一、特提斯洋形成与演化基础167
二、新生代板块构造背景168
三、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及“幔涌壳旋”模式169
第三节 三江造山带新生代大规模成矿的认识171
一、大规模成矿的有利因素171
二、大规模成矿的主要特点172
三、新生代成矿高峰期的确定172
一、圈定11处大型矿集区173
第四节 三江地区大型矿集区的圈定及预测173
二、圈定4处地热田175
三、预测3处大型矿床176
第五节 川西地区现代热泉型金矿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177
一、地质概况177
二、金的含矿性评价178
三、热泉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181
四、找矿前景分析186
结语189
主要参考文献193
英文摘要204
附件1:由本课题资助完成、发表的部分论文目录205
附件2:关于《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背景与大型矿集区分布及预测图》的简要说明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