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视技术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电视技术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04548.jpg)
- 惠新标,郑志航主编;马长华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1536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数字电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电视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视基本原理1
1.1 电视系统组成原理1
目录1
1.2 扫描和同步4
1.2.1 逐行扫描4
1.2.2 隔行扫描6
1.2.3 扫描的同步7
1.3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10
1.3.1 图像的几何特征11
1.3.3 分解力和清晰度12
1.3.2 场频12
1.4 电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15
1.4.1 图像残留边带调制16
1.4.2 声音调频17
1.4.3 射频全电视信号17
思考题19
第2章 彩色电视原理20
2.1 三基色原理和彩色显像管20
2.2 亮度信号、色差信号及其组成25
2.2.1 亮度、色差与彩色分量的关系25
2.2.2 标准彩条亮度与色差信号的波形及特点27
2.3 彩色电视制式28
2.3.1 频谱交错原理28
2.3.2 NTSC制式32
2.3.3 PAL制式37
思考题49
第3章 数字电视基本参数50
3.1 视觉特性与数字电视参数50
3.1.1 视角和临场感50
3.1.2 垂直细节和观看距离51
3.1.3 水平细节和视频带宽53
3.1.4 利用视觉特性的信号压缩54
3.1.5 视觉的时间因素56
3.2 数字电视图像格式57
3.2.1 ITU-R BT601标准系列57
3.2.2 其他常见图像格式61
思考题62
第4章 视频压缩编码63
4.1 帧内压缩编码技术64
4.1.1 变换编码64
4.1.2 量化67
4.1.3 可变长编码68
4.1.4 JPEG标准72
4.2 帧间预测编码原理77
4.2.1 相关压缩原理77
4.2.2 运动补偿和运动估计78
4.2.3 H.261压缩算法81
4.3 MPEG-1和MPEG-283
4.3.1 I帧、P帧和B帧84
4.3.2 MPEG-1和MPEG-2视频编码的层次结构84
4.3.3 MPEG-2的类和级87
4.3.4 MPEG-2的编码和解码88
4.4 MPEG-492
4.4.1 MPEG-4视频整体框架93
4.4.2 形状编码95
4.4.3 运动信息编码96
4.4.4 纹理编码97
4.4.5 Sprite编码97
4.4.6 MPEG-4视频流的容错性98
4.4.7 MPEG-4视频的类和级100
4.5 H.264101
4.5.1 H.264的编码器和解码器101
4.5.2 H.264的先进技术102
4.5.3 H.264标准中的类110
思考题111
4.5.4 H.264的发展和AVS111
第5章 音频压缩编码112
5.1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基础112
5.1.1 掩蔽效应与音频编码112
5.1.2 音频编码过程和实现115
5.2 MPEG-1/2音频编码117
5.2.1 编码器118
5.3 AC-3音频编码127
5.3.1 AC-3的编码过程127
5.2.2 MPEG音频解码127
5.3.2 AC-3解码132
5.4 高级音频编码(AAC)133
5.4.1 AAC编码133
5.4.2 AAC解码137
思考题137
第6章 数字电视码流基础138
6.1 MPEG-2中的码流138
6.1.1 基本码流139
6.1.2 PES流141
6.1.3 节目码流143
6.1.4 传输流144
6.2 码流的逻辑结构146
6.2.1 逻辑结构的描述方法147
6.2.2 MPEG-2中的PSI表148
6.2.3 DVB中的服务信息152
6.2.4 TS流的逻辑结构154
6.3 码流的时间信息155
6.3.1 时间信息中的基本概念155
6.3.2 恢复系统时钟158
6.3.3 码流系统目标解码器159
6.3.4 以音频为基准的视音频间同步方法161
6.4 码流复用162
6.4.1 码流复用的基本功能162
6.4.2 复用器的实现163
6.4.3 复用与系统控制167
6.5 DVB码流接口标准169
思考题170
第7章 数字电视码流应用171
7.1 条件接入171
7.1.1 数字电视条件接入系统构成172
7.1.2 条件接入系统的工作原理174
7.1.4 同密与多密176
7.1.3 条件接入中的加解密算法176
7.1.5 DVB公共接口178
7.2 数据广播179
7.2.1 DSM-CC180
7.2.2 DVB的数据广播186
7.2.3 ATSC的数据广播标准195
7.3 数字电视字幕196
7.3.1 数字电视字幕的编码197
7.3.2 数字电视字幕的解码203
思考题204
8.1.1 数字信号的表示和参数205
第8章 数字电视信道编码与调制205
8.1 数字信号的信道传输205
8.1.2 信道中的噪声、衰落和干扰206
8.2 信道编码212
8.2.1 分组编码212
8.2.2 RS码213
8.2.3 卷积码和维特比译码216
8.2.4 级联码和Turbo码221
8.2.5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223
8.3 调制技术227
8.3.2 正交幅度调制228
8.3.1 四相移位键控228
8.3.4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229
8.3.3 残留边带调制229
思考题234
第9章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235
9.1 电视传输系统235
9.2 欧洲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238
9.2.1 数字卫星电视238
9.2.2 数字有线电视242
9.2.3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244
9.3.1 ATSC概述250
9.3 美国的ATSC标准250
9.3.2 VSB调制252
9.4 日本的数字电视标准256
9.4.1 ISDB-T概述256
9.4.2 ISDB-T信道编码257
9.4.3 ISDB-T调制258
9.4.4 ISDB-T传输与复用配置控制260
9.5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进展261
9 5.1 DMB-T262
9.5.2 ADTB-T263
思考题264
第10章 数字电视接收、应用与显示265
10.1 数字电视接收265
10.1.1 电子节目指南265
10.1.2 机顶盒267
10.2 新型显示器273
10.2.1 液晶显示273
10.2.2 等离子体显示屏282
10.2.3 发光二极管288
思考题289
11.1 交互电视290
第11章 广播与媒体服务新模式290
11.2 分众电视293
11.3 网络电视与流媒体296
11.3.1 流媒体系统概述297
11.3.2 流媒体编码技术300
11.3.3 流媒体传输技术300
11.3.4 流媒体服务质量保证技术306
11.4 广播模式的发展趋势308
思考题309
附录A RS编码的代数基础310
参考文献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