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媒体与政府舆论传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媒体与政府舆论传播](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0028000.jpg)
- 李伟权,刘新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121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传播媒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媒体与政府舆论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字新媒体的发展与传播1
第一节 什么是新媒体2
一、新媒体的概念2
二、理解新媒体的内涵3
第二节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5
一、新媒体产生及发展的时代背景5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8
第三节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10
一、新媒体的传播特点10
二、新媒体传播特征的嬗变14
三、新媒体的传播功能15
四、新媒体的传播优势18
第四节 新媒体的类型20
一、网站新媒体22
二、即时通信媒体28
三、移动媒体39
第二章 新媒体的独特传播机制49
第一节 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新特征50
一、非线性的传播模式50
二、自媒体传播的表现形式51
三、草根文化的传播盛行52
四、民间舆论场的声势浩大52
五、传统“把关人”的功能受到影响53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情境中的受众分析55
一、受众结构细分56
二、受众需求动机分析61
三、受众的信息消费分析64
第三节 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分析68
一、信息与符号68
二、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变化69
三、信息过剩与信息贫乏的矛盾70
第四节 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分析74
一、传播效果的含义74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点74
三、新媒体的传播效果77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舆论传播95
第一节 对舆论传播的基本理解96
一、舆论的概念96
二、舆论的内涵及特点97
三、舆论存在的三种形态98
四、舆论的特征类型99
五、政府舆论传播的含义101
六、政府加强舆论传播的意义104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传播106
一、新媒体舆论传播的内涵106
二、新媒体舆论传播的表现特征107
三、新媒体舆论的形成机制109
四、新媒体环境中舆论传播规律分析113
五、新媒体舆论带来的社会问题117
第三节 新媒体对政府舆论传播的影响122
一、新媒体传播对政府舆论引导的积极影响122
二、新媒体传播对政府舆论引导的消极影响125
第四章 政府舆论传播面临的新形势129
第一节 政府新媒体舆论传播的发展机遇130
一、政府对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顶层设计130
二、大数据技术为政府把脉“民意舆情”提供依据131
三、媒介融合为“两个舆论场”打通任督二脉132
第二节 政府新媒体舆论传播取得的成绩134
一、重视主流官方网站的建设135
二、发展政务新媒体成果显著137
三、传统主流媒体的数字化转型141
四、形成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舆论互动148
第三节 政府舆论传播面临的问题151
一、现代新媒体传播舆论意识尚未确立151
二、政府新媒体的影响力不足154
三、缺乏有舆论影响力的“意见领袖”158
四、媒介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159
第五章 政府对新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和方法163
第一节 重视政府网站的建设164
一、认识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性164
二、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165
三、重视政府网站互动交流的设计166
四、建立联动工作机制167
五、加强政府网络的安全管理169
第二节 关注大数据背景下的舆情172
一、互联网舆情反映国计民生问题172
二、及时监控新媒体舆情动态173
三、掌握热点舆情的形成和演变规律175
四、做好对重大舆情事件的舆论引导176
第三节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179
一、增加政府信息的透明度180
二、应对突发事件要做好危机公关183
三、加强公职人员账号的舆论引导力量187
第四节 新媒体参与政府议程设置189
一、新媒体与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不同190
二、政府的议程设置内容190
三、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191
第五节 政府对新媒体传播的监管197
一、健全和完善新媒体舆论管理体系197
二、主动出击澄清网络传言198
三、净化新媒体舆论传播环境200
第六章 政府利用新媒体舆论传播的典型案例分析205
第一节 媒介融合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以《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报道为例206
一、与其他媒体合作联动206
二、《人民日报》报道栏目推陈出新207
三、人民网成为报道的主阵地207
四、媒体微博及时更新212
五、移动媒体强势加入213
六、议题设置的双向流动215
第二节 指尖上的大议题——以政府的反腐倡廉议题为例217
一、政府加大反腐倡廉力度217
二、民间舆论场的反腐监督219
三、政府主导全面设置反腐议题220
第三节 众人拾柴火焰高——以“4·20”芦山地震的传播为例229
一、微博合力构筑“绿色救援通道”230
二、政务新媒体发挥其权威性和及时性233
三、多方合力成为应对危机的最佳模式238
第四节 变被动为主动的政府危机公关——以兰州水污染事件为例243
一、初期措施缺位导致局面被动243
二、积极反思主动采取补救措施245
三、“水污染事件”的后续效应250
第五节 言论自由不等于谣言自由——以政府对“秦火火”“立二拆四”谣言打击为例253
一、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分析254
二、网络谣言所造成的社会危害260
三、政府整肃网络空间的应对策略263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