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2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5028·271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前景及研究前沿(负责人:于晟 周蕙兰 臧绍先)1

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圈层耦合与深层动力过程 滕吉文1

中国及邻区地球三维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朱介寿2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动力学 朱介寿3

大陆地震动力过程差分干涉雷达监测 郭子祺4

地震速报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 陈棋福 李丽等6

利用地震属性恢复古构造 张卫华 陈胜红7

利用重力资料研究地球深部结构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侯遵泽 杨文采8

远探测声反射波测井方法研究(一) 薛梅 楚泽涵等9

远探测声反射波测井方法研究(二) 边环玲 楚泽涵等10

幔坳与超大型有色贵金属矿床位置及其成因探讨 曹显光11

经济评价在勘探地球物理中的作用 王青12

勘探地球物理风险分析 高林13

浅谈对油气勘探成本的管理 王青 陆永宏等15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负责人:牛毓荃 牛滨华 刘洋)16

一种稳健的转换波自动剩余静校正方法 赵秀莲 许士勇等16

用共检波点时窗道集做转换波静校正 彭苏萍 王辉17

利用自适应偏振滤波器剔除三分量地震资料中的随机与非随机噪声 陈赟 张中杰等18

多分量地震资料叠前消除多次波 张广娟 胡天跃19

转换波三参数速度分析 刘洋 魏修成20

综合寻优求取大静校正量 林依华 张中杰21

地表复杂区静校正研究 段云卿 王彦春22

提高共成像道集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和计算速度 胡光岷 贺振华等23

改进的多参考慢度扩展局部波恩近似傅氏偏移 杜正聪 贺振华24

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小波多尺度自适应数值解法 裴正林 牟永光25

复杂介质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佘德平 管路平等26

二维全局最小走时射线追踪的界面点法 张美根 李小凡等27

积分道与基于Born散射的一维声波方程速度反演 成谷 张宝金等28

非线性反演技术在浅层地震资料中的应用研究 张绍红 吴时国29

利用正演模拟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研究塔河盐下地层反射特征 陈爱萍 刘天佑等30

大陆复杂构造区域地震正反演 贾晓峰 王润秋等31

陆上水域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王丹32

中国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的进展 刘天放 彭苏萍等33

水平井、大斜度井中电磁波测井响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陈木银 高杰等35

应用小波分析方法提取声波全波测井记录中的模式信息 范晓敏 李舟波36

利用数字化图版进行环境影响校正的方法 周巍37

井中应力场研究及其应用 秦绪英38

测井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的应用与问题分析 仵岳奇 柳建华等40

从世界部分产油国提高采收率的措施看地球物理技术发展 楚泽涵 李艳华42

近海天然气藏地震预测新技术及应用 李绪宣 张树林44

AVO简化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油气识别中的应用 程冰洁 张玉芬等46

用积分道求绝对波阻抗的方法 张宝金 成谷47

塔里木盆地低幅度构造成图技术方法研究 李宗杰48

虚拟现实系统下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 张二华 马仁安等50

三维地震可视化解释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陈辉 孙皓等51

柴达木盆地东部物探资料综合研究 陈冰 王家林等52

电磁法技术及其在柴达木盆地的勘探成效 何展翔 孟翠贤等53

重磁力技术及其在柴达木盆地的应用效果 林存国 王财富等55

柴达木盆地地震低降速带调查方法研究及效果 林存国 何展翔等57

综合勘探技术在柴达木复杂山区的应用效果 王财富 郝宏建等58

合肥盆地基底性质及构造特征 李学田 张德润等59

油气藏上方近地表烃微渗漏磁效应模拟研究 李海侠 王芳等60

地质雷达与米测温方法在煤田防灭火中的应用 唐庆兵 李大心等62

自电在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莫承彬 陈忠献63

南海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区气态烃现场测试及其结果 王宏语 牛滨华等64

塔河油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有效的地球物理预测参数 杨林 李宗杰等65

油气储层预测与描述(负责人:牟永光 陈小宏)65

灰色关联度方法的火成岩岩性识别 周黎明 邓荣来66

在储层描述中如何用好人工神经网络及地质统计技术 孙开峰67

信息融合神经网络预测油气藏 黄品高 林其伟68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预测 罗春树69

济阳坳陷潜山储集层地震描述方法 刘传虎 贺振华70

一种基于多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撒利明 梁秀文等71

辽河油田井间地震采集及效果分析 宋常瑜 张立新等72

裂缝储层波场响应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贺振华 李亚林等74

古潜山裂缝系统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刘传虎 贺振华75

裂缝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王兴建 曹俊兴等77

莺歌海盆地气层反射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研究 张树林78

频率属性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王愫80

据时延地层压力预测寻找剩余油分布 宋炜81

三维地震资料在LD27-2油田早期评价中的应用 张树林82

谱分解技术在三维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蔡瑞84

油气开采引起的地面形变模拟 张慧 张中杰等85

有限差分注入法在时间推移地震中的应用 陈勇 韩波等86

含起伏地表弹性波场数值模拟方法 裴正林 牟永光等87

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地震反演中的适用性 张程远 席道瑛等88

有限元全波场弹性参数反演 张美根 李小凡等89

基于模型的叠前地震反演及其应用 曾锐王 璞等90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杨斌 杨文斌91

基准面校正在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黄毅 毛海波等92

聚焦深度CRP层析校正偏移速度分析 宋炜94

优化组合建模法在低幅度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薛为平 梁承敏等95

构造建模技术在东湾复杂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李学义97

井中微地震监测实时成像 张山98

航空物探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徐昆99

对Boit理论的重新思考和认识(Ⅰ) 於文辉 张丽琴等100

对Boit理论的重新思考和认识(Ⅱ) 张丽琴 於文辉等101

同态处理与谱域加权相似法在模式波频散提取中的应用 曹正良 王克协102

声电平面波低频分析和在流体与孔隙介质界面上的折反射 崔志文 胡恒山等103

声波诱导的井外伴随电场的波形分析 胡恒山 刘家琦等104

随钻测井中近钻头电阻率测量方法研究 储昭坦 王克协等105

多相流动电法成像测量软场问题研究 吴锡令 赵亮106

阵列侧向成像测井方法研究 王昌学 储昭坦等108

应用VIKIZ资料进行电阻率径向一维反演的方法研究 邢光龙 王现银等109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孔隙介质中的流体渗流 李学民 曹俊兴等110

VIKIZ的探测特性和资料解释方法 邢光龙 王现银等111

在垂直井中应用VIKIZ识别砂-泥岩薄交互储层 王现银 邢光龙等112

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 谢进庄 吴锡令113

利用测井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 张元中 李剑浩等114

裂缝性储层流体类型识别 魏斌 张凤山等115

油田套管应力检测技术 周波 陶果116

一种新型神经网络在地球物理测井中的应用 岳文正 陶果117

用声学压缩系数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探讨 谢进庄 李艳华等118

孔隙流体置换对岩石物性的影响 李生杰 施行觉等119

裂缝性储层岩心磁共振实验研究 魏斌 王中东120

金属与非金属矿勘查技术及成果(负责人:王平 熊盛青 吕庆田)121

群体优生进化变异遗传算法在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应用 张小路 罗润林121

任意边界和连续物性分布的局部场源重磁场正反演方法 安玉林 陈玉东等122

用FPS定量解释法实现三维近似成像的探讨 强建科 阮百尧123

航空伽玛能谱地形改正方法理论探讨 万骏 刘庆成等124

重磁响应函数在确定磁化方向中的应用 王芳 李海侠等125

电阻率层析成像和激电测深对栾川铅锌矿的联合勘探 李清林 邢克元等126

直流电阻率井间三维直接成像 吕玉增 阮百尧等127

应用小波细节的微分特征进行重力场资料的断裂分析 杨宇山 刘天佑等128

安徽望江—潜山地区航磁反映的地质构造特征 乔日新129

利用航空物探和遥感资料对尾亚岩体作出的精细解释 梁月明 黄旭钊等130

利用航空放射性能谱测量进行地质填图的单元划分 刘菁华 曾绍发等131

大型层状铅锌矿深部找矿的地球物理问题 王钟 张小路133

区域磁场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吴其? 王懋基等134

杨辉二维滤波在山东招远A金矿区的应用效果 莫承彬 陆怀成135

航空物探GIS彩色矢量成图系统开发与应用 于长春 眭素文等136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中重、磁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海燕137

高密度电法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王文龙 肖力等138

电提取离子法工作中的质量检查问题 王文龙 肖力等139

SQ型双频道激电仪 浦慧如 肖建平等141

伪随机多频多功能观测系统的数据处理研究 崔燕丽 白宜诚等142

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负责人:程亚勋 钟世航 钱玉好 赵永贵)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李张明 练继建143

新疆干旱地区综合电磁法找水应用研究 胡祥云 李风林等144

激发极化法在花岗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 韩建秀 李扣成145

在塔河油田用物探方法普查地下水资源的主要成果 李振宇 程业勋等146

脆性岩中找水一个值得关注的物探异常 张宗岭148

重庆大足石刻灾害治理——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探测 张亮国 王传雷等149

用218Po法寻找新构造裂隙水 朱俊臣150

快速普查堤坝渗漏的电性源磁测法 奚家鉴151

柳州市地热研究浅议 朱国器 莫承彬152

物探方法在寻找地下热水中的应用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雷宛 肖宏跃153

南田地热田物探工作的地质效果 杨兴沐154

高密度电法在巢湖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及效果 刘同庆 陈永宁等155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在水环境污染监测、预测中的应用 罗曼 楚泽涵156

GPR在精准农业土壤调查中可能的应用 何雪洲157

西南极乔治王岛冰帽冰芯气候环境记录 张小伟 康建成等159

北冰洋多年海冰结构和生消过程 康建成 李志军等160

极地冰芯中的火山活动记录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 刘雷保 Jean Robert Petit等161

国产探地雷达的应用实例分析 于景兰 王春和等162

井中雷达的数值模拟 刘四新 佐藤源之163

探地雷达在冰川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天山1号冰川为例 何茂兵 孙波等164

探地雷达对北冰洋海冰的探测与分析 孙波 何茂兵等165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下人防工程探测中的应用 张建志166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溶洞探测上的应用 邓居智 刘庆成等167

浅层地震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 韦卫明 陈康等168

探查溶洞的一种好方法——陆地声纳法 钟世航 王荣169

物探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李学军170

南昆线八渡K343滑坡地质条件的工程地球物理研究 赵永贵171

地震共偏移距法数据的频率域解释方法研究 单娜琳173

探地雷达在某隧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宋雷 黄家会174

物探作隧道质检与提高施工管理和设计水平的作用 钟世航175

电磁测深在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极址调查中的应用 李貅马 宇等177

抽水蓄能电站大坝选址中的浅层地震方法 熊章强 谢尚平178

软弱地层探测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程志平179

弹性波CT成像在水利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谢克180

恐龙化石层埋藏范围勘查地球物理方法试验研究 王绪本 简兴祥等181

高分辨率反射系数法的应用效果 万兆昌182

二维地电影像:一种高分辨率岩性预测技术 赵育台 黄丹青183

超声成像测井在苏北大陆科学钻探PPⅡ孔中的应用 邹长春 史謌184

联合剖面法异常成图的改进 葛为中186

工程CT技术的原理和模拟计算 雷林源187

高密度映像仪与陆地声纳之差异 钟世航188

航空多道γ能谱谱数据低能峰信息提取新方法 王南萍 周锡华190

地下管道泄漏位置的灰色系统定位法 王继华 张致付等191

低本底伽玛能谱仪的研制 方方 周建斌等192

预埋管错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校正 张宗岭193

自适应滤波器用于瞬变电磁法工频干扰压制研究 方晓梅 昌彦君194

一种超宽频带接收的水声勘探仪 钟世航 王荣195

三维复杂物理模型材料和制作研究 魏建新 狄帮让等196

地球物理观测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负责人:刘宝诚 陆其鹄)196

岩石综合物性测定的思想基础及应用实例 冯永革 赵鸿儒198

真三轴压缩和扭转电阻率变化实验 陈峰 廖春庭等199

溶洞反射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叶勇 孙开锋等200

二滩水电站拱坝强震名阵建设 郭明珠 唐柏林等201

邢台5.0地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 李彦堂 常树国等202

水平摆倾斜仪的无汞胀盒标定装置的研究 张志中 朱虎203

新型高灵敏度二维大地倾斜仪的研制和应用 程永进 左谨平等204

一种多功能测井数据处理软件 熊晓东 郭麦成等205

一种微型数控测井地面系统 熊晓东 武洪涛等206

利用交叉偶极声波测井资料确定地层各向异性参数 吕秀梅 王克协等207

井下参数随钻测试系统 余慧娟 林其伟209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高温脉码传输短节 蔡昌新 林其伟210

球坐标下日冕磁绳的灾变能阈 李国强 邢晓燕等211

地磁与高空物理(负责人:刘振兴 徐文耀 濮祖荫)211

X射线、紫外辐射和CME对地球电离层作用的分析 夏志国 汪敏等212

海南上空电离层对2002年4月17~20日磁扰的响应 张满莲 史建魁等213

电离层F2层对地磁扰动的响应 马瑞平 徐寄遥214

地球同步高度区的电离层离子 史建魁 王宵等215

CLUSTER卫星观测的极尖区尾侧高纬通量传输事件 赵华 K.Schwingenschuh等216

极光加速区 王迺权217

等离子体片中磁重联后磁流通管的运动 陈出新218

IGRF在我国大陆地区的误差分析 王亶文219

地震预测与地震学研究(负责人:王培德 陈颙)220

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城镇危险性估计的影响 黄玮琼 吴宣220

慢前震与地震预报 赵根模 杨港生等221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分类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韩渭宾222

2002年台湾M7.5强震的临震预报及其指标研究预报 吕培苓223

地壳形变预报地震的不确定性 何世海224

形变固体潮观测数据的处理及震前短临异常 张晶 吉平225

探索大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机理 安镇文 许绍燮226

重力异常的分形及在珠江三角洲活动断层解释中的应用 乔计花 任镇寰227

引潮力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的触发作用 陈荣华228

地球自转变化与中国西部的大地震 韩延本 郭增建等229

青海8.1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演变特征 董治平230

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后华东地区地震趋势分析 郑兆苾231

数字化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干扰机理分析 李杰232

地震概率预报和检验的方法及应用 荣玉仿 David,D.Jackson234

1976年唐山大震发生对华北地区各地块运动与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白武明 郑邦慧236

京西北地区的微震震源机制 成瑾 涂毅敏237

地震通信网络系统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 刘治 屈春燕等238

测震学综合应用软件系统简介 李闽峰 李圣强240

海洋地球物理(负责人:王光宇 王家林 宋海斌 郝天珧)241

东海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剖面研究 高德章 赵金海等241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海洋岩石圈密度成像 张世晖 刘天佑等242

南海东北部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 丘学林 赵明辉等243

南海的三维莫霍界面研究 苏达权 刘元龙等244

南海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演化 何丽娟 汪集旸等245

南海北部边缘地壳成分及流变学非均匀性 汪洋246

南海地区软流圈“工”字型低速异常带特征及构造意义 蔡学林 朱介寿等247

南海北部陆隆地震反射特征 黎明碧 金翔龙248

马尼拉海沟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形成时代探讨 刘建华249

马尼拉俯冲带:倾斜俯冲的新证据 李家彪 郑玉龙等250

莺歌海盆地含烃及超临界CO2流体及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于晓果 孙玉梅251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振幅识别技术 胡中平 孙建国等252

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的全波形反演 宋海斌 松林修等253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与断层的关系 唐勇254

天然气水合物对海底稳定性的影响 方银霞 金翔龙等255

海洋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及其环境标志 于晓果 李家彪256

位场混合最优化反演研究及其在潮汕坳陷研究中的应用 张新兵 王家林257

标定选择与动态变异遗传算法在重力界面反演中的应用 胡龙胜 王家林等258

海洋地区磁力测量的磁日变校正一种新方法 陈雪 苏达权259

低磁纬度地区化极磁异常及其地质解释 张锡林260

MT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全频段成像及成像结合反演技术 于鹏 王家林等261

海上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研究 王复元 姜玉坤262

利用频率-慢度域中的波场特征压制海底地震多次波 顾汉明 张太宝等263

Focus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磁带I/O子系统分析及应用 冯震宇264

浅谈地震解释剖面的后处理 陈宏文265

多波束测深的制图技术 关永贤 让胜旋等266

SeaBeam系统的技术改进及其在大陆架勘测专项中的应用 刘方兰 余平267

SeaMap及其在多波束制图中的应用 刘卫红 关永贤269

海底底质分类技术的最新进展 刘胜旋270

水下目标激光成像的相关检测研究 昌彦君 方晓梅271

被动微波遥感与南极海冰 周琳琳 康建成等272

关于中朝与扬子块体边界在黄海延伸的地球物理证据 郝天珧 江为为等273

中国巨灾综合预测与中国环境变异(负责人:耿庆国 任振球)274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倍九律短临前兆 郭增建 张晓东等274

旱震关系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强震的中期预测 耿庆国275

2001年昆仑山8.1级大震及其趋势研究 门可佩277

引潮力共振、磁暴二倍法与未来震源的奇异关系 任振球278

我国西部大三角形地区的大震活动周期与可能发生8级左右巨震的中期预测 沈宗丕280

日月引潮力的变化与地震 赵娟 韩延本等282

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问题 楚泽涵 李艳华283

北京地区年雨量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赵娟 韩延本284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深部地热-流变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刘绍文 王良书等285

库车坳陷地温场和新生代热体制 王良书 李成等286

石漠化遥感动态测度与基于T-GIS的定量评价 吴虹 陈三明等287

泰安地区石膏矿层H2S气体突出成因分析 于相泉 李艳华等288

新生代以来中国及相关地区岩石层的演化 周导之290

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负责人:孙荀英 李惠民)290

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研究的CDP成图法 张中杰 王光杰等291

同期盆-山耦合体系动力条件的流变学模拟研究 武红岭292

由卫星和航空磁测成果推断中国境内岩石圈磁性特征 张昌达293

区域地震波形反演及其在川滇地区的应用 吴建平 明跃红295

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演化与大尺度构造和地貌格局的形成 汪洋296

西藏东部玛多-沙马剖面地磁测量与岩石圈结构 陈赟 闫雅芬等298

华南大陆重力场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闫雅芬 王光杰等299

中国东南大陆和陆缘地带板内构造界带的地磁场响应 闫雅芬 滕吉文300

青藏高原壳幔形变与层圈耦合数值模拟 杨立强 张中杰301

大型矿集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以铜陵为例 吕庆田 黄东定等303

中国西北部地区及其邻域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分布 姚华建 徐果明304

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结构及组成 吴其? 路凤香等305

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探讨 蔡学林 朱介寿等306

青藏地区面波高分辨率层析成像 瞿辰 朱介寿等308

岩石层的流变分层及岩石层层间耦合作用 刘永刚 宁杰远等309

华北地区大地电磁测深高导层的成因及与流变结构的关系 魏荣强 臧绍先310

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负责人:马石庄石耀霖蔡永恩)311

天然金刚石——3000 Ma以来上地幔未参与对流的物证 池顺良311

放射性元素集中于上地壳的原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池顺良312

地震层析成像反演上地幔小尺度对流 傅容珊 王景赟 常筱华 黄建华313

外核流场与地磁场长期变化相互关系 董树谦 傅容珊314

全球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地核动力学效应检测 孙和平 徐建桥等315

青藏高原中部引张应力场和中国西部构造应力场 徐纪人 赵志新316

地震波非线性反演新方法 杨晓春 李小凡等317

全球板块边界附近应力场短波分量分析 黄玺瑛 魏东平318

用于研究上地幔间断面的接收函数的稳定性 杨毅 周蕙兰319

中国及邻区地幔底部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 雷建设 周蕙兰320

大陆深俯冲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 许鹤华 刘金朝等321

高温高压下变粒岩的变形实验研究 黄晓葛 白武明323

张裂大陆边缘的下地壳流模型研究 苏达权 陈雪325

利用地震-地球动力学约束研究东亚及邻区地幔对流 程先琼 朱介寿等326

东亚西太平洋边缘海地球三维模型数据库 曹家敏 唐建光等327

鄂霍次克海地区下方地幔间断面研究 周元泽 臧绍先等328

陨击事件的数值分析 孙荀英 米燕鹏等329

台湾中西部地区重力异常三维反演结果 张健 王其允等331

2001年青海8.1级地震造成的远距离体应变阶变 邱泽华 石耀霖332

青藏高原应力场的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 朱守彪 石耀霖333

利用GPS观测结果计算地应变场 朱守彪 石耀霖334

流体地球科学(负责人:杨玉荣 杜乐天 毛桐恩)335

固体地球观已经构成天灾成因研究的障碍 杜乐天335

大气温度不完全决定于太阳辐射热 杜乐天336

煤矿瓦斯爆炸区域性群发现象可能是强震发生的征兆 杨玉荣 魏家珍337

1951~2001年生成和登陆的热带风暴对ENSO的响应关系 陈菊英338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特征 刘耀炜 曹玲玲等339

火山碎屑空降沉积的三维数值模拟 赵谊 郑勇等340

渤海湾是海难空难多事之区 杜乐天341

新元古代全球性冰期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储雪蕾 张启锐等343

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负责人:陈会中 胡天跃 沈萍)344

利用3D聚束滤波方法消除层间多次波 洪菲 胡天跃344

广角反射方式下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王志 贺振华等345

多属性叠合显示技术 郭全仕 佘德平346

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展望 赵改善347

八臂井径测井信号数字化处理系统 张宝军349

基于粗集理论和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 夏克文 宋建平等350

查表法快速计算三维界面的重力异常 王光杰 张中杰351

FIR数据滤波器在C54X-DSP中的实现 朱正平352

高阶神经网络模型特性研究 王阿明 刘天放354

NCDSN数字地震仪的响应及应用 张德存356

确定破裂长度的倒谱方法 魏富胜 张海莹357

遗传BP神经网络在核爆和地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边银菊358

人工智能在爆炸地震定位中的应用 李学政 沈旭峰等359

虚拟现实(VR)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 孟德明 冯桂360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温家洪 潘增弟等361

三维地球模型数据库及可视化系统 唐建光 朱介寿等363

地球物理软件开发与集成平台OpenDISK 陈强364

互联网勘探开发虚拟现实系统的构建 赵改善366

地球物理数据未来网络共享模式的构想 续春荣 李玉萍367

岩石物性参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陈敏 曹俊兴368

多客户数据管理技术探讨 朱海龙369

航空物探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黄旭钊 梁月明等371

航磁异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 郭志宏 徐昆372

中国及邻区古地磁数据库 李朋武 高锐等373

基于C54X-DSP的软件UART的实现 朱正平374

空间大地测量与天文地球动力学(负责人:黄珹 李延兴 傅容珊)375

利用GPS技术开展福建沿海与台湾海峡地球动力学特征研究 林继华 刘序俨等375

福建沿海的海面变化及其影响 郭逢英376

亚太地区的构造活动与变形 李延兴 胡新康等377

基于地震滑移矢量与GPS观测的东亚活动块体的EULER运动矢量 魏东平378

北祁连-河西走廓垂直形变三维有限元拟合的结果分析 刘峡 黄立人379

纬度间相对天体引力变化对地球水平东西变化的影响特征 关凤晨380

中国西南地区的地震频度及其与太阳黑子活动 李勇381

地球自转变化周期分量的时变性 韩延本 韩永刚等382

基于边缘检测的木星位置的精确测定方法 彭青玉 韩延本383

海洋潮汐模型的精度评估 虞南华 黄城384

利用GPS监测中国地壳的垂向季节性变化 程宗颐 张飞鹏等386

用LAGEOS-1和LAGEOS-2激光测距资料联合解地球定向参数 冯初刚 朱元兰等388

GPS掩星技术研究现状与若干问题 严豪健390

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的绝对校验 董晓军391

相关分析显著水平的蒙特卡洛模拟检验 周永宏 郑大伟等392

中国SLR流动站地心坐标归算情况 朱元兰 冯初刚393

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处理中钟模型研究 张波 李金岭395

APSG VLBI实验与结果 王广利397

计算地球物理(负责人:赵志新 徐果明 陈晓非)399

利用国产“神威”系列计算机进行三维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 马辉 董良国等399

三维直流电阻率测深曲线的近似反演 张致付 程志平等400

都市建筑物地震倒塌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赵志新 徐纪人等401

地质模型约束下地震非线性反演 陈志德 单延明等402

深反射地震资料多道最优相干 陈志德 杨文采等403

三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极化率的最小二乘反演 黄俊革 阮百尧等404

复杂条件下直流电阻率异常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熊彬 阮百尧等405

井约束重力地震资料联合反演 李媛媛 刘天佑406

波动方程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陈伟407

三维频域电磁响应的数值模拟中迭代算法的计算效率研究 沈金松408

基于不规则单元的复杂模型地震射线追踪方法 张建中 余大祥等410

固体中非线性纵波一维数值模拟 郑海山 张中杰等411

北京地区强震地面运动的地震学模拟 丁志峰 陈运泰等412

地下结构的二维块状建模 李迎春 徐果明413

基于图像分析的高阶面波频散提取技术 姚华建 徐果明等414

各向异性介质包围井孔中声场的三维SV-FD数值模拟方法 马俊 王克协等415

镜泊湖火山岩浆通道几何形状的探测 赵谊 施行觉等416

井内大偏心声源激发声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吕秀梅 王克协417

一种新的视复电阻率频谱的反演方法 罗润林 阮百尧418

有序波前重建同步射线追踪算法 赵连锋 朱介寿等419

地震层析成像中的交错网格技术 赵连锋 朱介寿等420

地球介质各向异性(负责人:姚陈 张中杰 刘斌)421

各向异性介质中震源能量远场辐射 姚陈421

TI介质中的公切线成图方法 秦义龙 张中杰422

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相速度与群速度的比较 郝重涛 姚陈423

复杂弱各向异性介质的旅行时计算 张超英 张中杰424

金属锌结晶过程中晶体取向与应力场的关系 刘斌 席道瑛等425

岩心各向异性参数反演 邓怀群426

山地转换波资料采集 唐建侯 李亚林等427

薄裂隙层反射PS波偏振研究 姚陈 陈祥国428

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AVO影响因素分析 张玉芬 董雪华429

藏南地壳各向异性结构与正交形变 张中杰 秦义龙等430

煤层气开发与地球物理勘探 陈东 冯三利等431

利用煤田三维地震共炮集P波反射时距反演界面参数 于光明 姚陈等433

三维倾斜界面反射P波和PS波正演计算 姚陈 余光明等434

三维倾斜界面反射P波和PS波的时距反演 姚陈 余光明435

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维倾斜界面P波反射时距 蔡明刚 姚陈等436

潜在火山活动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研究 赵谊 刘斌等437

中国大陆的面波层析成像研究 何正勤 丁志峰等438

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负责人:张先康刘启元王椿镛 陈九辉)438

中国大陆Sn波速度层析成像 裴顺平 许忠淮等439

中国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及其地球动力学特征 环文林 黄玮琼等440

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岩石圈现今活动性与成矿作用 彭聪442

华北地壳分块构造 嘉世旭 张先康等443

华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含义 汪素云 裴顺平等445

青藏高原莫霍面研究20年综述 李秋生 高锐等446

青藏高原航磁异常特征及地震活动的探讨 张先 赵丽447

岩石圈根拖曳在青藏造山过程中的作用 李岩峰 张贵宾448

再论雅鲁藏布江双航磁异常带的性质 薛典军 熊盛青等449

青藏高原岩石圈性质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郑勇 傅容珊450

盆山岩石圈尺度耦合关系——以塔里木盆地与周缘山脉为例 高锐 白金等451

收缩型盆-山构造的数值模拟(一):计算模型 崔军文 张晓卫等453

收缩型盆-山构造的数值模拟(二):计算结果与讨论 崔军文 张晓卫等455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结构 张先康 王夫运457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断裂带的地震探测 丁志峰 王椿镛等458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地壳精细结构及反射地震剖面初释 董树文 高锐等459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深部细结构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研究 刘启元 Rainer Kind等461

华南地区地壳结构速度分析 郑圻森 朱介寿等462

腾冲火山区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反演及腾冲火山区和五大连池火山区深部结构的对比研究 贺传松v椿镛等463

接收函数的克希霍夫偏移成像 吴庆举 田小波等465

接收函数共面元叠加方法研究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间断面结构 艾印双 郑天愉等466

有限差分合成接收函数 田小波 吴庆举等467

古地磁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拓展 (负责人:马醒华 黄宝春 胡守云)中国东部岩石圈拉张的古地磁证据 朱日祥 邵济安等468

微波古强度技术测定早白垩世地球磁场古强度 潘永信 Mimi J.Hill469

内蒙古平庄地区第三纪玄武岩地球磁场古强度的测定 史瑞萍 朱日祥等470

工业生产引起云南阳宗海湖水酸化的磁响应 胡守云 王云飞等471

磁化率方法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王润华 王力波等472

黄土高原全新世风成沉积的岩石磁学性质 邓成龙474

13万年以来地磁极性事件在大同黄土剖面的记录 石采东 孙继敏等475

岩石破裂引起的磁场和电场变化 郝锦绮 钱书清等476

川西大邑地区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孙知明 杨振宇等477

泥河湾上部地层的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特征 王喜生 Reider Lovlie等478

地球电磁法及其应用(负责人:赵国泽 王家映 孔祥儒)479

电磁信号在地壳与大气层中的传播 黄清华479

传输线理论及其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反演中的应用 王家映480

磁倾子图示矢量的分析 陈小斌 赵国泽等482

大地电磁多尺度偏移 张三宗 徐义贤48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解释系统的初步研究与应用分析 王绪本 何兰芳等485

大地电磁法中构造走向和维参数的确定 杨长福 王良书486

三维MT数据的规则化与插值处理 何展翔 邵敏等488

基于GIS技术的大地电磁-重力模拟退火联合反演研究 陈华根 吴健生等489

上地幔过渡带结构的大地电磁网探测研究 赵国泽 汤吉等490

巴彦浩特盆地电性结构初步研究 胡祥云 王家映等491

合肥盆地电性特征及电法(EMAP)勘探成果 汪启年 战双庆492

电磁法在山盆接触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史付生 孙卫斌494

时-频电磁测深法 何展翔 王绪本等495

瞬变电磁测深的微分电导成像 李貅 许阿祥496

大点距高密度直流电法系统 葛为中 黄俊革等497

检查套管损坏的电磁探伤测井方法及应用实例 刘继生 谢荣华等498

城市地球物理(负责人:贺振华 陈龙生 常旭)499

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深部孕震构造探测 方盛明 张先康499

电阻率层析成像测量在城市活断层调查中的应用 李清林 张建志等500

城市地球物理中的电磁法 曹俊兴502

基于射线追踪原理的层状介质GPR数据反演 吴健生 张昊503

基于波场延拓方法的地震成像 王红落 常旭504

武汉市东湖周边道路尘埃的磁性特征及环境意义 刘庆生 陈龙生等505

武汉市鲁磨路道路尘埃的磁性特征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 田 志 李海侠等507

城市灾害生命救助中的声波与振动数理模型试验研究 王绪本郭 勇等508

城市地震火灾危害分析研究 侯遵泽509

地-空界面天然中子辐射场的研究及其意义 葛良全 赖万昌等510

物探与城市地下管线管理 李学军511

不同类型建筑装饰材料对珠海市室内外γ吸收剂量率的影响 李怀渊 王南萍512

岩石断裂力学与地球物理实验(负责人:李世愚 马胜利 葛洪魁)514

饱和岩石热激活弛豫动态粘度对频率和温度的响应 刘小燕 席道瑛等514

地壳岩石裂纹扩展分析与流变扩容损伤本构关系 陈祖安515

疏松砂岩弹性波速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宋丽莉 高洪魁等516

脆性破裂的稳定扩展、失稳与止裂 李世愚 和雪松等517

岩石的Felicity效应和卸载时的声发射 刘建新 李世愚等518

强地震前低频波的实验研究 唐林波 李世愚等519

附录1 经审查在年会上发言的论文520

附录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纪要(2001年10月17日)521

附录3 ANNUAL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2002)5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