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刷品质量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340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印刷品-质量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印刷品质量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概论1
1.1 引言1
1.2 质量与质量管理2
1.2.1 什么是质量2
1.2.2 质量管理及其发展4
1.2.3 质量管理的内容7
1.3 质量保证体系7
1.3.1 质量保证定义8
1.3.2 质量体系的含义9
1.4.1 总体要素12
1.4 质量体系要素12
1.4.2 基本过程要素14
1.4.3 辅助过程要素17
1.4.4 基础性要素19
第2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22
2.1 引言22
2.2 印刷品评价的角度22
2.2.1 艺术角度的评价24
2.2.2 技术角度的评价27
2.3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28
2.3.1 信息表面质量与非信息表面质量28
2.3.2 印刷品评价的内容29
2.4 评价方法的分类33
2.4.1 主观评价方法35
2.4.2 客观评价方法42
2.4.3 综合评价方法43
第3章 印刷品外观测定方法44
3.1 引言44
3.2 密度测量方法44
3.2.1 密度的概念44
3.2.2 密度计47
3.2.3 密度计测量误差51
3.2.4 密度计的校准58
3.3.1 颜色59
3.3 色度测量方法59
3.3.2 色度学与色度测量简介63
3.3.3 色度测量优化及问题68
3.4 分光光度计测量法71
3.4.1 分光光度计与光谱数据71
3.4.2 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原理72
3.4.3 分光光度计的应用73
第4章 印刷品色彩质量控制75
4.1 引言75
4.2 色彩的度量75
4.2.1 表色体系75
4.2.2 CIE色度空间80
4.3 LAB色度空间93
4.3.1 CIE 1976 L a b色度空间及色差公式94
4.3.2 色差单位的提出与意义96
4.3.3 CIE a b心理色度图96
4.4 其他颜色复制相关的颜色空间99
4.4.1 RGB颜色空间100
4.4.2 sRGB颜色空间100
4.4.3 CMYK颜色空间101
4.4.4 YCBCR颜色空间102
4.4.5 LCH色度空间102
4.5 色域匹配103
4.6.1 色彩管理简介105
4.6 色彩管理105
4.6.2 色彩管理的基本要素108
4.6.3 基于ICC Profile的色彩管理112
4.6.4 色彩管理实施119
第5章 评价数据的综合分析123
5.1 引言123
5.2 主观评价数据处理124
5.2.1 多维分析方法概述124
5.2.2 多维标度方法125
5.2.3 主成分分析法136
5.3 七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SPC)143
5.3.1 检查表144
5.3.2 直方图147
5.3.3 因果图152
5.3.4 柏拉图155
5.3.5 散布图157
5.3.6 控制图159
5.3.7 流程图165
5.4 七种新的质量管理工具165
5.4.1 亲和图法166
5.4.2 系统(树)图法168
5.4.3 关联图法170
5.4.4 矩阵图法172
5.4.5 箭形图法175
5.4.6 矩阵数据分析法177
5.4.7 PDPC法179
5.5 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工具在印刷中的应用181
5.5.1 质量控制工具在印刷上的应用182
5.5.2 利用统计图表(SPC)来改善印刷质量及效率183
第6章 印刷过程的质量控制189
6.1 引言189
6.2 印刷流程中的物流与信息流189
6.2.1 印刷流程中的物流189
6.2.2 印刷流程中的信息流192
6.2.3 印刷内容的描述——PDF198
6.2.4 印刷作业流程的作业信息描述(JDF)203
6.3.1 彩色打样的作用与分类205
6.3 印刷质量控制中的打样205
6.3.2 数字打样209
6.3.3 数字打样中的问题213
6.4 色彩控制条测控原理214
6.4.1 色彩控制条一般原理214
6.4.2 GATF测试样表的元素与用途228
6.5 在线检测系统238
6.5.1 系统功能简介238
6.5.2 检测系统工作原理239
6.5.3 系统特点242
6.5.4 在线检测系统的使用243
7.2 进货质量管理245
7.2.1 进货质量控制的含义245
第7章 印刷进货质量控制245
7.1 引言245
7.2.2 进货控制的组织246
7.2.3 进货控制的日常工作248
7.2.4 进货控制的方法249
7.2.5 与供应商的关系252
7.3 纸张的质量特性257
7.3.1 印刷用纸分类257
7.3.2 纸张特性指标259
7.3.3 纸张的印刷适性及常见问题261
7.4.1 油墨的分类264
7.4 油墨的质量特性264
7.4.2 油墨的组成265
7.4.3 油墨的特性266
7.5 印刷材料的性能要求266
7.5.1 印刷品对原材料性能的要求267
7.5.2 图像质量的工艺要求268
7.5.3 质量的稳定一致269
第8章 印刷质量故障的分析271
8.1 引言271
8.2 平版印刷故障271
8.2.1 平版印刷及其特点271
8.2.2 杠子272
8.2.3 重影275
8.2.4 版面起脏276
8.2.5 水路故障280
8.2.6 水斗液282
8.2.7 橡皮布282
8.3 凹版印刷质量故障283
8.3.1 凹版印刷及其特点284
8.3.2 供墨286
8.3.3 凹版印刷品的干燥289
8.4 柔性版印刷质量故障292
8.4.1 柔性版印刷及其特点292
8.4.2 柔性版印刷供墨故障293
8.4.3 柔性版印刷故障297
8.5 丝网印刷质量故障299
8.5.1 丝网印刷及特点299
8.5.2 丝网印刷故障301
8.5.3 丝网印刷故障304
第9章 机械因素引起的质量故障309
9.1 引言309
9.2 输纸故障309
9.2.1 单张纸输纸故障310
9.2.2 卷筒纸输纸故障317
9.3 印刷套印不准320
9.3.1 纵向套印不准321
9.3.2 横向套印不准328
9.4 机械故障状态332
9.4.1 机械状态及状态演变332
9.4.2 机械正常状态333
9.4.3 机械故障状态333
9.4.4 机械故障迹象及其特征参量335
9.4.5 机械故障的外因337
9.4.6 故障状态标准341
9.5 机械故障规律344
9.5.1 机械的可靠性344
9.5.2 典型机械系统的可靠度346
9.5.3 机械的维修性347
9.5.4 机械故障特征及其发生规律351
9.5.5 几种常见的故障分布353
第10章 印刷品脏污等印迹质量故障354
10.1 引言354
10.2 纸张因素354
10.2.1 纸张伸缩354
10.2.2 纸张弓皱355
10.2.3 纸张静电359
10.2.4 纸张掉粉和掉毛引起的故障361
10.2.5 堆版362
10.3 油墨因素363
10.3.1 印迹干燥速度363
10.3.2 背面蹭脏364
10.3.3 印迹粉化365
10.3.4 印品光泽365
10.3.5 混色366
10.3.6 油墨不下墨368
10.3.7 油墨乳化369
10.3.8 油墨的叠印故障370
10.4 印刷故障的排除372
10.4.1 印刷故障概述372
10.4.2 印刷故障解决原则374
10.4.3 印刷故障识别的一般方法377
参考文献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