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概论
  • 邓勃,王庚辰,汪正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929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分析仪器-概论;仪器分析-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的作用和意义1

1.1 分析化学的历史变革和面临的任务1

1.2 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1.3 对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推动作用7

1.4 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9

参考文献9

第2章 中国与世界分析仪器的现状与发展11

2.1 我国分析仪器发展的现状11

2.2 世界主要国家分析仪器发展的现状23

2.3 分析仪器的未来发展趋势25

参考文献27

第3章 各类仪器分析方法与分析仪器的主要特点和应用领域28

3.1 引言28

3.2 原子光谱分析法29

3.2.1 光谱分析法概述29

3.2.2 原子发射光谱法30

3.2.3 原子吸收光谱法32

3.2.4 原子荧光光谱法37

3.3 分子光谱法41

3.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1

3.3.2 红外吸收光谱法42

3.3.3 光声光谱法45

3.3.4 拉曼光谱法46

3.3.5 分子荧光和磷光分析法48

3.3.6 化学发光分析法50

3.4 X射线分析法51

3.4.1 X射线荧光光谱法51

3.4.2 X射线吸收光谱法54

3.4.3 X射线衍射分析法55

3.5 波谱分析法56

3.5.1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56

3.5.2 核磁共振波谱58

3.6 质谱分析法60

3.7 电子能谱分析法63

3.7.1 X射线光电子能谱64

3.7.2 俄歇电子能谱65

3.7.3 紫外光电子能谱66

3.8 色谱分析法66

3.8.1 气相色谱分析法67

3.8.2 液相色谱分析法70

3.8.3 离子色谱分析法74

3.8.4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76

3.9 电化学分析法80

3.9.1 电位分析法80

3.9.2 伏安分析法80

3.9.3 电重量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83

3.10 热分析法84

3.10.1 热重分析法84

3.9.4 电化学分析法与其他技术的联用84

3.10.2 差热分析法85

3.10.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86

3.11 电子显微镜分析法86

3.11.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法86

3.11.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法87

3.11.3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88

3.12 核分析方法89

3.12.1 活化分析法89

3.12.2 同位素稀释法91

3.13 流动注射分析法92

参考文献93

4.1 分析仪器的基本性能指标96

第4章 分析仪器的基本性能及其评价96

4.2 分析仪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及其检定100

4.3 分析仪器的日常维护、事故预防和故障诊断106

参考文献108

第5章 仪器分析中的样品处理109

5.1 引言109

5.2 分析样品的采集110

5.2.1 应遵守的一般原则110

5.2.2 常用的采样方法111

5.2.3 气体样品的采集111

5.2.4 液体样品的采集115

5.2.6 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116

5.2.5 固体样品的采集116

5.2.7 样品采集中的注意事项117

5.3 样品处理常用方法简介120

5.4 微波制样122

5.4.1 微波的特性122

5.4.2 微波的热效应122

5.4.3 微波制样的优点124

5.4.4 微波制样的设备125

5.4.5 微波溶样126

5.4.6 微波萃取129

5.5 固相萃取133

5.5.1 固相萃取的模式与原理133

5.4.7 微波制样的其他应用133

5.5.2 常用的固定相134

5.5.3 固相萃取装置及操作程序137

5.5.4 固相微萃取140

5.5.5 毛细管固相微萃取144

5.5.6 微型固态吸附棒萃取146

5.6 加速溶剂萃取147

5.6.1 加速溶剂萃取的原理147

5.6.2 加速溶剂萃取的装置与流程148

5.6.3 加速溶剂萃取的应用148

5.7 超临界流体萃取149

5.7.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149

5.7.2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150

5.7.3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及装置151

5.7.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152

5.8 膜分离153

5.8.1 膜分离模式与原理154

5.8.2 膜分离装置156

5.8.3 膜分离的应用157

5.9 生物样品处理的特殊技术158

5.10 样品的在线处理161

参考文献164

第6章 分析质量控制与分析结果表示166

6.1 分析测试的特点166

6.1.1 分析测试方式的特点166

6.1.3 分析测试误差的特点167

6.1.2 分析测试数据的特点167

6.2 分析方法评价169

6.2.1 检测能力170

6.2.2 精密度171

6.2.3 准确度174

6.2.4 适用性175

6.3 分析测试结果评价175

6.3.1 评价依据[1]175

6.3.2 评价指标176

6.4 分析质量控制178

6.4.1 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178

6.4.2 精密度检验181

6.4.3 准确度检验182

6.4.4 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综合检验187

6.4.5 空白值校正189

6.5 分析测试结果的表示190

6.5.1 数值表示法190

6.5.2 列表表示法192

6.5.3 图形表示法193

参考文献193

第7章 分析仪器的校验与标准物质194

7.1 准确测试的方法和途径194

7.1.1 测试及测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194

7.1.2 实现准确测量的途径197

7.2 分析仪器的检定与校准209

7.3 标准物质214

7.3.1 标准物质的定义215

7.3.2 标准物质的等级216

7.3.3 标准物质的分类218

7.3.4 标准物质的编号221

7.4 标准物质的基本属性221

7.4.1 材质均匀221

7.4.2 性能稳定222

7.4.3 定值准确222

7.4.4 附有证书223

7.4.5 批量生产223

7.5.1 选用原则225

7.5 标准物质的选用225

7.4.6 具有与待测物质相近的组成和特性225

7.5.2 应当注意的问题230

7.6 标准物质的实际应用231

7.6.1 在分析测试中的作用231

7.6.2 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239

7.6.3 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243

7.6.4 在计量学研究中的应用244

参考文献245

第8章 分析仪器的选购和配置246

8.1 引言246

8.2 分析仪器购置的依据246

8.3.1 仪器的申购247

8.3 购置分析仪器的程序247

8.3.2 仪器的选型248

8.3.3 对欲购仪器的预调研250

8.3.4 购置仪器的方式251

8.3.5 选购仪器的注意事项252

8.4 分析仪器的配置253

8.5 分析仪器的验收、安装与索赔254

8.5.1 验收的准备工作254

8.5.2 验收的依据与标准255

8.5.3 验收的程序255

8.5.4 验收的结论255

参考文献256

9.1.1 分析仪器实验室布局257

第9章 分析仪器实验室的设置和管理257

9.1 分析仪器实验室的基本要求257

9.1.2 实验室的必备条件258

9.2 分析仪器实验室的特殊要求267

9.2.1 防火和防爆267

9.2.2 防振268

9.2.3 防电磁场干扰269

9.2.4 防毒害269

9.3 分析仪器实验室的安全保障269

9.3.1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270

9.3.2 完善安全设施270

9.3.3 健全安全规章制度271

9.4.1 专管共用272

9.3.4 严格安全监督272

9.4 分析仪器的协作共用272

9.4.2 区域性协作共用网273

9.4.3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275

9.5 分析仪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275

9.5.1 环境条件276

9.5.2 仪器设备276

参考文献277

附录278

附录1 分析仪器分类表278

附录2 部分国外分析仪器生产企业279

附录3 部分国内分析仪器生产企业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