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义同义修辞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聂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148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汉语-修辞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义同义修辞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人类的交际和修辞1
第一节 交际活动与修辞活动1
一、交际活动1
二、修辞活动2
第二节 交际效果与修辞效果2
第三节 修辞学的定义3
一、“修辞”的含义3
二、修辞学的定义4
第四节 修辞学的性质9
第五节 修辞与同义手段的选择11
一、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选择的结果11
二、修辞是同义手段选择的过程12
三、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义手段的选择13
第二章 同义手段理论的研究历程15
第一节 同义手段修辞学说的发展15
一、理论的萌芽期15
二、理论的引进期16
三、理论的发展期17
四、理论的成熟期18
第二节 王希杰的同义手段研究历程19
一、积累形成期19
二、发展成熟期22
三、延伸扩展期25
第三章 意义27
第一节 意义观27
第二节 意义的分类29
一、语言义30
二、言语义31
第三节 语言世界的意义和非语言世界的意义46
一、语言世界的意义46
二、非语言世界的意义46
第四章 “义”“形”关系和意义之间的关系51
第一节 “义”与“形”的关系51
一、复杂多样的“义”和“形”51
二、复杂多样的“义”“形”关系53
第二节 意义之间的关系62
一、类义62
二、反义64
三、上下位义76
四、同义79
第三节 “转换”与同义手段79
第五章 语音的同义手段81
第一节 什么是同义手段81
第二节 语音的同义手段83
一、音韵不同的同义手段84
二、音节不同的同义手段85
三、叠音与否的同义手段86
四、节律不同的同义手段89
五、音位变体的同义手段90
六、语流音变的同义手段91
七、古今音变的同义手段93
八、多音符号(词/语素)中的同义手段93
九、方普不同的同义手段94
十、有意误读的同义手段95
十一、反切与非反切的同义手段95
第六章 词语的同义手段97
第一节 词汇词语的同义手段97
一、语素的同义手段97
二、词的同义手段98
三、固定短语的同义手段112
第二节 语法词和自由短语的同义手段120
一、词的结构类型构成的同义手段121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构成的同义手段127
三、词类的同义手段130
四、自由短语的同义手段131
第七章 句子的同义手段138
第一节 语言的句子和言语的句子138
一、语言的句子138
二、言语的句子139
第二节 语言的同义句和言语的同义句139
一、语言的同义句139
二、言语的同义句142
第三节 单句的同义手段143
一、成分移位构成的同义手段143
二、成分转化构成的同义手段150
三、成分错位构成的同义手段153
四、语法形式不同构成的同义手段154
第四节 复句的同义手段156
一、条件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156
二、因果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157
三、转折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158
四、目的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158
五、承接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159
六、并列复句分句位移构成的同义手段159
第五节 单、复句互转构成的同义手段160
第六节 四种句子的同义手段162
一、语音同义句162
二、语义同义句163
三、语法同义句164
四、语用同义句164
第七节 各种句式的同义手段164
一、主动句和被动句同义165
二、把字句与兼语句同义168
三、把字句与一般句同义169
四、其他特殊句式与一般句同义170
五、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义172
六、长句和短句同义179
七、整句和散句同义189
八、紧句和松句同义195
第八节 各种句类的同义手段197
一、各种句类及其修辞功能197
二、句类的同义手段213
第九节 各种变体句的同义手段220
一、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同义220
二、共同语句和方言句同义222
三、文言句和白话句同义223
四、方言句和方言句同义226
第八章 超句同义手段228
第一节 句群的同义手段229
一、句群的基本特征229
二、句群与句群的同义手段230
三、句群、复句互转构成的同义手段230
第二节 语篇的同义手段233
一、文本翻译的语篇同义手段233
二、不同语体、不同风格的文本表达构成的同义手段242
第九章 超语言要素的同义手段248
第一节 文字符号的同义手段248
一、异形字构成的同义手段248
二、析字同常规用法构成的同义手段249
三、字趣格与常规手法构成的同义手段255
第二节 汉字群体造型的同义手段258
一、小说文字群体造型与常规排列同义258
二、诗歌文字群体造型与常规排列同义259
三、散文文字群体造型与常规排列同义268
第三节 标点变异使用的同义手段269
一、有标点与无标点形式构成同义手段269
二、在不需标点处插入标点与常规用法构成同义手段272
三、标点的迭用与非迭用构成同义手段274
第四节 停顿与不停顿构成的同义手段274
第十章 辞格的同义手段277
第一节 辞格的定义与本质277
一、辞格的定义277
二、辞格的本质280
第二节 辞格的地位和价值281
一、辞格在修辞学中的地位281
二、辞格的价值282
第三节 辞格的同义手段283
一、辞格的语义结构模式与同义手段283
二、相同辞格中的小类构成的同义手段288
三、不同辞格构成的同义手段291
四、辞格和非辞格构成的同义手段296
第十一章 语言风格的同义手段305
第一节 风格与同义手段305
一、风格概说305
二、风格与同义手段306
第二节 语体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07
一、语体的类型及其特点309
二、语体风格的同义手段324
第三节 语言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31
一、语言的民族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31
二、语言的时代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34
三、语言的地域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36
第四节 言语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39
一、言语的个人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39
二、言语的表现风格及其同义手段350
第十二章 方法论角度的同义手段362
第一节 语言的同义手段和言语的同义手段362
一、语言的同义手段362
二、言语的同义手段362
第二节 四个世界的同义手段364
一、语言世界的同义手段365
二、物理世界的同义手段367
三、文化世界的同义手段368
四、心理世界的同义手段371
第三节 显性和潜性的同义手段372
一、显性同义手段373
二、潜性同义手段374
第四节 零度和偏离的同义手段375
一、零度同义手段和偏离同义手段375
二、正偏离同义手段和负偏离同义手段376
第五节 历时同义手段和共时同义手段377
一、语音的历时、共时同义手段377
二、词汇的历时、共时同义手段378
三、语法的历时、共时同义手段378
第十三章 同义手段的选择382
第一节 同义手段的选择和语境383
一、语境概说383
二、语言语境对同义手段选择的制约387
三、非语言语境对同义手段选择的制约388
第二节 同义手段的选择和得体性原则405
一、得体性原则概说405
二、同义手段的选择与得体性原则407
第三节 同义手段选择的单一性和共现性437
一、同义手段选择的单一性437
二、同义手段选择的共现性438
第十四章 修辞研究的方法和策略444
第一节 修辞研究的方法444
一、方法及其重要性444
二、修辞研究的辩证法444
第二节 修辞研究的策略447
一、修辞研究的联系性策略447
二、修辞研究的分化性策略448
三、修辞研究的转化性策略454
第三节 修辞研究的策略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456
主要参考资料458
后记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