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 邬焜信息哲学思想研究与讨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邬焜,成素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542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 邬焜信息哲学思想研究与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邬焜 成素梅1
第一编 意义与价值3
作为信息时代精神的哲学——对邬焜信息哲学的评论&[法]Joseph E.Brenner3
一 导言3
二 信息时代的精神4
三 科学、哲学和信息5
四 现实逻辑(LIR)8
五 邬焜的信息哲学:背景9
六 信息的元哲学12
七 信息对哲学和科学的影响14
八 结论:融合18
坚持理论的彻底性——发扬马克思倡导的治学精神&王玉樑20
一 关于价值本质问题20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的讨论23
三 关于哲学的根本转向问题的讨论26
由邬焜信息哲学想到的&苗东升29
一 科学哲学界的邬焜现象29
二 产生邬焜现象的社会文化环境31
三 邬焜的信息本体论:评价和商榷34
四 信息科学之我见38
邬焜“存在领域的分割”理论及其意义&康兰波41
一 隐含在以往哲学信条中的重大理论问题41
二 邬焜对存在领域的重新划分44
三 邬焜“存在领域的分割”理论的现实意义48
从信息世界的发现反思存在与哲学基本问题&邬天启55
一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开始56
二 自身,他人与外部世界57
三 事物存在的层次61
四 存在与非存在64
五 存在和非存在的相互转化中的几种性质67
信息哲学的创立者——邬焜教授的学术品格&李国武71
一 邬焜教授的学术特色73
二 邬焜教授的思想风格83
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能否解决现代西方哲学危机&董思伽85
一 现代西方哲学危机及对之进行挽救的尝试86
二 现代西方哲学危机可能的出路90
三 信息哲学解决西方哲学危机的希望91
四 信息哲学的特有优势带来的可能性96
第二编 比较与拓展101
从信息科学视角看《信息哲学》&钟义信101
一 引言:笔者亲历的我国信息科学历史小记101
二 信息论的信息模型和主要结果102
三 信息科学的研究模型和主要成果105
四 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的映照113
信息存在论的建构路径与哲学观念的变革——对西蒙栋和邬焜信息哲学的比较&王健118
一 信息存在论的系统实在观念119
二 信息存在论的致思志趣与逻辑理路121
三 信息本质的存在论规定与诠解123
四 基于信息存在论的哲学观念变革126
“客观知识”辨析——波普尔和邬焜观点的比较&王有腔129
一 客观范畴阐释129
二 知识是客观的吗?——兼谈波普尔和邬焜的观点134
三 知识的复杂性137
四 结语138
论符号与信息——关于技术哲学与信息哲学的一种比较&李乖宁140
一 实在论思想——不同哲学基础的比较141
二 符号与信息——不同哲学要素的比较144
信息形态演进中的统一时空观探析&南琼149
一 物质、时空与信息及其相互关系150
二 自在信息形态中的时空行为(自在的信息时空)151
三 自为信息形态中的时空行为(自为的信息时空)152
四 再生信息形态中的时空行为(再生的信息时空)153
五 基于统一时空观的扩展探析155
信息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双重进化&毕琳157
一 信息社会的困惑157
二 人类信息活动的历史路径159
三 信息方式与三种文明的更替160
四 人类文明是物质和信息双重进化的过程162
基于物质系统论的信息复杂性探寻&王亮164
一 信息复杂性的表现165
二 物质复杂性是信息复杂性的根源168
三 结语172
信息哲学与医学模式变革&冯洁173
第三编 商榷与讨论181
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哲学?——评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体系&周理乾 〔丹麦〕Sφren Brier181
一 宏观学术背景与邬焜信息哲学的出现182
二 存在领域重新划分中发现的信息世界187
三 跨学科视域中的信息哲学研究192
四 结语195
信息哲学并未带来“全新的哲学革命”——就三篇文章与邬焜先生商榷&肖峰196
一 物质和精神作为基本的存在领域划分是否过时196
二 如何理解信息作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200
三 “信息哲学”不可能掀起什么“真正的哲学革命”203
四 信息究竟是什么205
信息哲学的独特韵味及其超然品格——对三篇文章的回应和讨论&邬焜209
一 信息哲学与日常信息理论的区别与联系209
二 客观信息的独立性品格212
三 认识发生的信息中介理论对其他中介理论的超越214
四 物质和信息:统一而双重的世界216
五 信息本体论学说的真实意味217
六 顶天立地的统一信息科学218
信息本体论何以可能?——关于邬焜先生信息哲学本体论观念的探讨&邓波221
一 邬焜信息本体论产生与发展的境域222
二 西方本体论的传统观念及其对它的误解225
三 关于邬焜信息本体论的探讨229
论信息的随附性特征&张怡238
一 信息能否独立于载体而存在238
二 随附性与信息的随附性241
三 信息随附性的哲学意义245
与信息本体论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对两篇文章的回应&邬焜250
一 西方本体论哲学的三条研究路径250
二 本体论和本原论:哲学范式的层次253
三 本体论和自然哲学255
四 关于存在领域分割逻辑推演中相关问题的讨论259
五 关于几个重要范畴基本含义的讨论260
六 关于信息和载体的关系262
附录267
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刘琅琅267
一 对邬焜信息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及邬焜学术品格的评价267
二 对信息哲学理论基本观点的探讨和交锋269
三 对信息哲学的比较研究271
四 信息哲学的扩展性研究273
五 邬焜教授的回应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