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生品德测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生品德测评
  • 胡卫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0845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生品德测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目录1

一、品德测评的沿革3

(一)国外品德测评的发生和发展3

(二)我国品德测评的历史回顾7

二、品德测评的研究对象11

(一)研究范围11

(二)研究的内容和任务11

(三)品德测评与邻近学科的关系13

(一)测评的意义14

三、品德测评的意义、内容和类型14

(二)测评的内容16

(三)测评的类型17

第一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基本原理20

一、品德测评的性质20

(一)品德测评的概念20

(二)品德测评的特性21

(三)品德测评的功能24

(一)结构和功能相互对应原则26

二、品德测评的原则26

(二)测量和评定相辅相成原则28

(三)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原则31

(四)静态和动态辩证统一原则33

三、现代品德测评的特征34

(一)同目标保持紧密的联系34

(二)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特点35

(三)具有注重诊断、分析的特点36

(四)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测评37

(五)要求全面、公正解释测评结果38

第二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指标体系40

一、测评指标的意义40

(一)目标与指标的关系40

(二)德育大纲与指标的关系41

(三)指标体系的意义42

二、测评指标确立的依据43

(一)依据社会价值观43

(二)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年龄特征45

(三)依据品德结构46

三、测评指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47

(一)设计原则47

(二)设计类型50

(三)设计方法51

四、测评指标设计的一般程序56

(一)测评对象的分析56

(二)结构模块的设置57

(三)测评指标的选择60

(四)专家征询61

(五)测评指标的预试62

五、测评标准的编制63

(一)确定测评等级63

(二)编制测评标准64

六、测评指标的综合和简化66

(一)单元统计法88

(二)多元统计法92

一、按指标数目分类的评分方法105

(一)单指标评分105

第三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计量(上):评分技术105

(二)多指标评分107

二、按量表体系分类的评分方法121

(一)非标准化量表评分121

(二)标准化量表评分121

第四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计量(下):权集构造技术137

一、权和权集的本质137

二、加权的类型139

三、构造权集的方法145

四、检验权集品质的一般方法160

第五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方法(上)行为观察法和调查法163

一、行为观察法163

(一)行为观察法的种类163

(二)行为观察的记录方法165

(三)行为观察法的步骤169

(四)行为观察法的利弊172

二、调查法173

(一)问卷法173

(二)谈话法204

(三)调查法的一般步骤206

(四)调查法的利与弊209

第六章 学生品德测评方法(下):情境测验法、人物推定法、投射法、个案研究法211

一、情境测验法211

(一)活动情境测验211

(二)问题情境测验215

(三)对情境测验法的评价226

二、人物推定法227

(一)人物推定法举例227

(二)人物推定法的注意事项236

三、投射法237

(一)投射法举例237

(二)投射法的特点241

四、个案研究法241

(一)个案研究法的步骤242

(二)个案研究法的特点244

第七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组织与实施246

一、组织实施的特性、原则和作用246

(一)组织实施的特性246

(二)组织实施的原则247

(三)组织实施的作用248

二、测评时间与时机的选择249

(一)测评时间的分类249

(二)测评次数的确定250

(三)测评时机的选择254

三、测评空间的组织255

(一)单相法255

(二)立体法258

(三)自我测评、群体测评、教师测评可靠性验证259

四、测评的专家方法和非专家方法262

(一)非专家方法263

(二)专家方法265

五、组织实施的一般步骤269

(一)准备阶段269

(二)实施阶段272

(三)汇总阶段277

(四)反馈阶段277

(一)测评信度的含义和分类280

一、测评信度和效度的性质280

第八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信度和效度280

(二)测评效度的含义和分类282

二、测评信度和效度的鉴定方法285

(一)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285

(二)测评信度的鉴定方法288

(三)测评效度的鉴定方法294

三、影响测评信度和效度的因素302

(一)影响测评信度的因素302

(二)影响测评效度的因素305

第九章 学生品德测评结果的分析与处理308

一、测评分数的解释308

(一)测评分数解释的方法308

(二)测评分数解释的层次319

二、测评结果的表示321

(一)评语式321

(二)图示式323

(三)表册式329

(一)测评心理的分类340

一、测评心理分类和调控意义340

第十章 学生品德测评的心理和调控340

(二)心理调控的意义342

二、测评者心理与调控344

(一)测评者的心理344

(二)测评者心理的调控351

三、被测评者心理与调控354

(一)被测评者的心理354

[附录一]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362

一、上海市教科所制定的小学生品德考评方案364

[附录二]学生品德测评方案集萃364

二、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意见371

三、天津市中学生品德考评方案386

四、广东省中学生品德考评方案403

五、北京西城区中学生品德考评方案408

[附表]414

一、由ρ之值求r对照表414

二、由R之值求r对照表415

主要参考书目416

(二)被测评者心理的调控8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