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264814.jpg)
- 范恒山,吴克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551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研究-安徽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2
第一章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产业转移的预见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论述5
第三节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及其借鉴价值9
第四节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有益探讨19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24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24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31
第三节 示范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39
第三章 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和案例42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研究42
第二节 国外承接产业转移案例50
第三节 国内省际承接产业转移案例54
第四节 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59
第四章 设立示范区的重要意义62
第一节 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62
第二节 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64
第三节 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65
第四节 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新平台67
第五节 开拓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新路子69
第六节 实现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新突破70
第七节 拓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空间72
第八节 打造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73
第五章 示范区的综合优势75
第一节 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完善的交通体系75
第二节 富集的资源禀赋和优良的生态环境78
第三节 较低的商务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潜力80
第四节 明显的产业特色和良好的配套能力81
第五节 快速的发展势头和众多的载体建设83
第六节 明确的战略取向和良好的合作基础84
第六章 示范区跨区域合作基础88
第一节 现实发展基础88
第二节 形成演化基础99
第二篇 战略篇114
第七章 关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114
第一节 战略定位的客观依据114
第二节 示范区的战略定位126
第三节 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134
第八章 关于示范区的战略布局138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理论与模式138
第二节 示范区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1
第三节 示范区的产业布局152
第四节 示范区的城镇布局154
第五节 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布局157
第九章 关于产业承接园区布局161
第一节 产业承接集中区布局构想161
第二节 开发园区布局167
第十章 关于产业承接重点174
第一节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判断174
第二节 承接转移的重点产业182
第三节 承接转移的途径和目标209
第十一章 示范区的自主创新战略225
第一节 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统一225
第二节 示范区推进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226
第三节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进自主创新的基本思路230
第十二章 示范区的区域品牌战略239
第一节 区域品牌的特性239
第二节 示范区区域品牌的战略定位与战略重点241
第三节 打造示范区区域品牌的保障措施245
第十三章 示范区的示范价值246
第一节 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246
第二节 探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新机制248
第三节 探索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方式251
第四节 探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路径256
第五节 探索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验257
第六节 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259
第三篇 保障篇262
第十四章 示范区政府管理创新262
第一节 通过政府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262
第二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强示范区政府自身建设263
第三节 加快构建城际合作机制,形成区域行政协作网络268
第四节 加快推进示范区公共服务均等化271
第五节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发展新区域273
第十五章 推进示范区重点领域改革276
第一节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276
第二节 加快要素市场体系建设280
第三节 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286
第四节 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294
第五节 加快中介组织制度创新298
第十六章 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300
第一节 示范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独特要求300
第二节 示范区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302
第三节 提升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306
第十七章 示范区物流支持体系317
第一节 建设物流支持体系的重要意义317
第二节 示范区物流体系在区域物流体系中的地位320
第三节 示范区物流体系发展现状和问题323
第四节 建设示范区物流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333
第十八章 示范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336
第一节 打造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336
第二节 发挥生态承载力强的比较优势338
第三节 着力打造绿色皖江的政策建议339
第十九章 示范区人力资源建设343
第一节 人力资源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344
第二节 示范区人力资源现状345
第三节 示范区人力资源的劣势346
第四节 示范区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349
第五节 示范区人力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对策353
第二十章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364
第一节 示范区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364
第二节 国内外招商引资的经验借鉴368
第三节 推进示范区招商引资的主要对策374
第二十一章 示范区的政策支持体系377
第一节 关于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建议377
第二节 关于地方政府政策措施的建议389
附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395
后记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