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利基础知识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编写,胡佐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011859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专利-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专利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概论1

第一章 专利与专利权1

1.专利的基本概念1

目录1

2.专利权的特点2

2.1 专有性2

2.2 地域性3

2.3 时间性3

3.专利的种类4

2.4 无形性4

3.1 发明专利5

3.2 实用新型专利6

3.3 外观设计专利8

第二章 专利制度11

1.专利制度的产生与演变12

1.1 萌芽阶段12

1.2 形成和发展阶段12

1.3 国际化发展阶段14

2.1 萌芽阶段16

2.我国专利制度的沿革16

2.2 建立与形成阶段17

2.3 新中国初期的专利制度18

2.4 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的制定与施行19

3.2 鼓励创新原则24

3.3 产权约束原则24

3.1 市场原则24

3.专利制度的特点24

3.4 鼓励先申请原则25

3.5 审查原则25

3.6 通报原则26

3.7 国际原则27

第三章 专利制度的理论探讨28

1.自然权利论28

1.1 自然财产权论28

1.2 基本受益权论29

2.经济论30

4.契约论31

3.发明奖励论31

5.我国对专利制度理论的研究32

第四章 专利制度的作用34

1.法律保护作用34

1.1 保护发明创造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34

1.2 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35

1.3 促进新技术的公开与传播37

2.专利文献的作用38

2.1 专利文献的特点38

2.2 专利文献的作用40

第二编 专利法的主要内容45

第一章 专利保护的主体45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45

1.1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概念45

1.2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46

1.3 共同发明人或者设计人47

1.4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继受人48

2.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单位49

3.1 协作完成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52

3.协作或者委托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52

3.2 委托完成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54

4.外国人55

5.先申请人57

5.1 先申请原则和先发明原则57

5.2 判断申请先后的时间标准及同日申请59

第二章 专利保护的客体60

1.概述60

2.发明60

3.实用新型63

4.外观设计66

4.1 必须与产品有关67

4.2 必须是产品形状、图案和色彩的设计67

4.3 富有美感68

4.4 适合工业上应用68

第三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70

1.新颖性70

1.1 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新颖性70

1.2 外观设计的新颖性75

1.3 丧失新颖性的例外76

2.1 发明的创造性78

2.创造性78

2.2 实用新型的创造性82

3.实用性83

3.3 脱离实际而无法实现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84

3.4 方法的使用领域不属于工业84

3.5 缺乏有益性,不能产生积极效果84

3.2 不具备再现性84

3.1 违背自然规律84

4.不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85

5.不予专利保护的领域86

5.1 科学发现89

5.2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90

5.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90

5.4 动物和植物新品种91

5.5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91

1.专利申请文件92

1.1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提交的文件92

第四章 专利申请92

1.2 申请外观设计应提交的文件99

1.3 对专利申请文件的一般要求100

2.专利申请的提交101

2.1 申请日的确定101

2.2 保密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102

2.3 有关微生物的发明的专利申请103

2.4 优先权104

2.5 专利申请的单一性109

3.1 专利申请的修改112

3.专利申请的修改、分案与撤回112

3.2 缺少附图的处理115

3.3 专利申请的分案115

3.4 专利申请的撤回117

第五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119

1.审查制度119

1.1 登记制119

1.2 审查报告制120

1.3 审查制121

2.1 初步审查123

2.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123

2.2 专利申请的公布124

2.3 请求实质审查129

2.4 实质审查130

3.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131

3.1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审查131

3.2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133

4.授予专利权134

1.专利复审委员会135

第六章 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135

2.复审137

2.1 复审请求的提出137

2.2 复审程序139

3.专利权的无效宣告141

3.1 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提出142

3.2 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程序143

3.3 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的效力145

1.专利行政复议概述148

1.1 专利行政复议的概念148

第七章 专利行政复议148

1.2 专利行政复议的特征149

1.3 专利行政复议的作用150

1.4 专利行政复议与复审的关系151

1.5 专利案件的复议与诉讼的关系153

2.专利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154

2.1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154

2.2 不予受理的行政复议请求157

3.1 复议申请人158

3.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和复议机构158

3.2 被申请人159

3.3 复议机关159

4.申请和受理160

4.1 概念160

4.2 行政复议申请161

4.3 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162

5.审理和决定163

5.1 审理的程序163

5.2 审理的法律依据163

5.3 复议决定164

第八章 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166

1.专利权人的权利166

1.1 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166

1.2 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169

1.3 转让其专利权的权利176

1.4 标记权177

2.1 专利权用尽后的使用或者销售178

2.专利权的限制178

1.6 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178

1.5 署名权178

2.2 善意的使用或者销售179

2.3 先用权180

2.4 在外国运输工具运行中的使用180

2.5 非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利用181

3.专利权人的义务181

3.1 缴纳年费的义务181

3.2 其他义务182

4.1 专利权的期限183

4.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183

4.2 专利权的终止185

第九章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186

1.概述186

2.强制许可188

2.1 不实施专利时的强制许可188

2.2 根据国家利益颁发的强制许可189

2.3 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190

1.1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193

1.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193

第十章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193

1.2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197

2.侵犯专利权197

2.1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197

2.2 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法律责任200

3.受理专利侵权案件的机关204

3.1 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204

3.2 向人民法院起诉205

4.1 举证责任206

4.举证责任与诉讼时效206

4.2 诉讼时效207

5.对其他违法行为的处罚207

5.1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207

5.2 冒充专利的行为208

5.3 擅自向外国申请专利的行为208

5.4 侵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的行为208

5.5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209

1.《巴黎公约》210

1.1 历史发展210

第三编 国际(地区)公约与新技术保护210

第一章 国际公约210

1.2 《巴黎公约》的主要内容211

1.3 《巴黎公约》的修订220

2. 《巴黎公约》有关专利部分补充条约(专利法条约)227

2.1 历史发展227

2.2 专利法条约协调的主要内容227

3.2 WTO与知识产权保护231

3.1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情况231

3.世界贸易组织与知识产权保护231

3.3 TRIPS的主要内容233

3.4 该协议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234

4.《专利合作条约》(PCT)237

4.1 《专利合作条约》的历史和现状237

4.2 《专利合作条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241

4.3 提交国际申请的条件和程序245

5.《斯特拉斯堡协定》264

5.1 国际专利分类法(IPC)的来历和宗旨264

5.2 国际专利分类法的主要特点266

6.《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268

6.1 签订《布达佩斯条约》的目的和作用268

6.2 签订《布达佩斯条约》的经过和组织机构269

6.3 布达佩斯条约及其细则的主要内容270

6.4 国际承认微生物菌种保存单位273

6.5 《布达佩斯条约》的特点274

7.《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海牙协定》276

7.1 《海牙协定》的产生与发展276

7.2 《海牙协定》的主要内容278

7.3 《海牙协定》的主要特点281

7.4 《关于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282

第二章 地区公约——《欧洲专利公约》285

1.《欧洲专利公约》的历史和现状285

2.《欧洲专利公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291

3.《欧洲专利公约》与其他国际条约的关系293

4.申请欧洲专利的条件和程序295

4.1 申请欧洲专利的条件295

4.2 申请文件的准备和提交298

4.3 欧洲专利的审批程序307

第三章 新技术领域的法律保护316

1.计算机软件316

1.1 软件工业的发展与法律保护316

1.2 软件保护的法律形式318

1.3 国际上软件法律保护的现状321

1.4 软件的专利性325

2.集成电路329

2.1 集成电路工业发展与法律保护329

2.2 集成电路的法律保护形式330

2.3 国际集成电路保护立法333

3.1 对保护生物技术的认识和意义338

3.生物技术338

3.2 国际上保护生物技术的简况343

3.3 可授予专利权的生物技术发明348

3.4 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特殊问题355

第四编 专利诉讼363

第一章 专利诉讼概述363

1.1 关于是否应当授予发明专利权的纠纷案件364

1.2 关于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纠纷案件364

1. 利行政案件364

1.3 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纠纷案件365

1.4 关于强制许可使用费的纠纷案件365

1.5 关于不服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的纠纷案件365

1.6 专利行政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365

2.专利民事纠纷案件366

2.1 适当使用费纠纷案件366

2.2 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含假冒他人专利尚未构成犯罪的案件)368

2.3 合同纠纷案件368

2.5 专利权属纠纷案件369

2.4 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369

2.6 专利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370

2.7 对处理决定不服起诉案件的性质371

3.专利刑事案件371

3.1 假冒他人专利罪371

3.2 泄漏国家重要机密罪372

3.3 徇私舞弊罪372

1.专利侵权诉讼374

1.1 引言374

第二章 专利民事诉讼374

1.2 专利侵权行为377

1.3 专利侵权诉讼程序384

1.4 对不视为专利侵权行为的审查确认396

1.5 专利侵权的判定402

1.6 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418

1.7 关于专利权无效对专利侵权裁决或处理决定的追溯效力420

2.专利权属诉讼421

2.1 专利申请权纠纷421

2.2 专利权归属纠纷424

2.3 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425

2.4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判断432

2.5 审理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几个问题436

3.专利合同诉讼441

3.1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442

3.2 专利权转让合同444

3.3 专利许可合同447

3.4 专利申请阶段的技术转让合同458

1.1 专利行政案件462

1.2 专利行政案件的种类462

1.专利行政案件及其种类462

第三章 专利行政诉讼462

2.专利行政案件的审理470

2.1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470

2.2 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参加诉讼471

2.3 审判内容以行政决定范围为限472

2.4 被告负有举证责任472

2.5 审理专利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473

2.6 专利行政案件的管辖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