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
  • 杨龙立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5584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课程设计-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上篇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际操作第一章 前言:整体设计流程 5

图表目录图1-1 校本课程设计流程 6

第二章 第一阶段:判断是否设计校本课程 7

一、步骤一:评估现状 9

二、步骤二:确定问题 12

三、步骤三:判断是否要设计校本课程以解决问题 14

第三章 第二阶段:调整体制与分工合作 21

一、步骤四:重新评估现状 23

表3-1 学校整体现状分析表 24

二、步骤五:调整体制 26

三、步骤六:分工合作 32

表3-2 工作分配概况 33

第四章 第三阶段:决定课程方向与模式 37

一、步骤七:决定方向 39

表4-1 课程方向、理念或假设 40

二、步骤八:决定课程种类 41

三、步骤九:确定模式与工作时程 44

表4-2 课程设计工作时程 46

第五章 第四阶段:决定目标至完成组织 49

一、步骤十:决定目标与程序原则 51

表5-1 课程目标评估 51

二、步骤十一:选择课程与内容 53

表5-2 课程选择内容 54

表5-3 课程组织考虑项目 58

三、步骤十二:组织课程与内容 58

第六章 第五阶段:评价与实施 61

一、步骤十三:实施前评价 63

表6-1 教科书评价表 64

二、步骤十四:实施与教学 67

三、步骤十五:实施后评价 68

表6-2 课程评价表 69

第七章 结语:学校文化的改造 71

下篇 校本课程之理论探讨与评析——学校教育改革的理想与实际第八章 绪论:当前校本课程的问题 77

一、缘起 79

二、旨趣 80

第九章 校本课程之界说 83

表9-1 校本课程是否以学校为限的类型 86

第十章 学校课程权责的理想与实际 91

一、学校课程自主的理想 93

图10-1 学校课程自主的演进 94

表10-1 学校课程自主时各层次课程工作重点 95

二、学校课程自主的实际 96

表10-2 校本课程自主权范围 97

三、学校课程自主权的文化观 100

第十一章 学校制度功能的变革与恒常 107

一、学校角色的重新界定 109

二、学校地方化的极限 113

三、校内课程自主权的再分配 115

四、徘徊于变革和恒常关口的学校 117

第十二章 学校行政运作的调适和极限 121

一、校内外法规的修订 123

二、学校组织的调整 127

图12-1 校本课程设计组织 128

图12-2 校本课程设计委员会位置 129

图12-3 学校课程委员会组织架构 130

三、学校行政措施的推行 132

四、学校行政调整的极限 134

第十三章 学校教师专业的提升与困境 137

一、教师专业的省思 139

二、行动研究的助力 142

三、教师专业理想的落空 145

第十四章 学校课程知识的特色与批判 153

一、主体意识与经验之开展与建构 155

二、当地的、地方的(local)及社区的(community)知识的重视 158

三、低阶知识的强化及高阶知识的排斥 161

第十五章 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际 167

一、学校决定课程的误解 169

二、与校本课程相关概念的论述 173

图15-1 校本课程概念图 176

三、设计发展模式与流程 178

图15-2 校本课程设计取向 178

图15-3 校本课程设计与发展的程序 179

图15-4 目标导向模式的课程设计 183

表15-1 学校课程参与人员的角色 185

四、学生需求的满足及学习成果的提升 187

第十六章 结论:学生需求的满足 191

附录 需深入思考与研究之课题 197

参考文献 2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