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第2版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组编;王兆安,张明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2016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3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9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电力电子技术术语1

1.1.1 一般术语1

目录1

第2版前言1

第1版前言1

第1章 设计常用标准资料1

1.1.2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型式2

1.1.3 电力电子开关和交流电力电子控制器3

1.1.4 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元件4

1.1.5 电力电子设备的电路和电路单元5

1.1.6 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6

1.1.7 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性能10

1.1.9 稳定电源13

1.1.8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特性曲线13

1.2.1 常用下角标及含义14

1.2 电力电子设计常用字母符号14

1.2.2 电力电子设备特性常用符号及含义15

1.3.1 优先数及优先数系17

1.3 标准数据17

1.2.3 电力电子器件常用符号17

1.3.2 标准电压19

1.3.4 标准频率20

1.3.3 标准电流20

1.4.1 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21

1.4 电力电子设备的使用条件21

1.4.2 正常使用电气条件22

1.4.4 海拔的影响25

1.4.3 非正常使用条件25

1.5 变流器电联结及端子的标志代号26

1.6 电力电子设计常用标准32

2.2.1 分立器件封装型式与外形尺寸39

2.2 普通整流二极管和普通晶闸管39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额定值、特性和使用导则39

2.1 概述39

2.2.2 模块封装型式与外形尺寸44

2.2.3 额定值和特性47

2.2.4 按额定值和特性的使用导则53

2.3.1 快速晶闸管55

2.3 部分派生晶闸管55

2.3.2 双向晶闸管56

2.4.1 静态特性57

2.4 门极关断晶闸管(GTO晶闸管)57

2.3.3 逆导晶闸管57

2.3.4 光控晶闸管57

2.4.2 动态特性58

2.5.1 结构和特点59

2.5 电力晶体管(GTR)59

2.4.3 使用要点59

2.5.3 使用要点60

2.5.2 额定值和特性60

2.6.1 结构和特点63

2.6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电力MOSFET)63

2.6.2 额定值和特性65

2.6.4 使用要点66

2.6.3 安全工作区66

2.7.1 结构与工作原理67

2.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67

2.7.2 额定值和特性68

2.7.3 安全工作区70

2.7.4 特性曲线73

2.7.5 栅极驱动75

2.7.6 并联运行76

2.7.7 驱动感性负载的功率电路设计77

2.8.1 结构和特点78

2.8 智能功率模块(IPM)78

2.8.2 额定值、特性和工作条件79

2.8.3 自保护功能82

2.9.1 额定值和特性84

2.9 快速恢复二极管84

2.9.2 使用要点85

2.10.1 结温的计算和热阻计算86

2.10 电力电子器件的热设计和常用散热器86

2.10.2 常用冷却方式及使用条件91

2.10.3 散热器的使用条件93

2.10.4 常用国产散热器94

参考文献103

3.2.1 晶闸管对移相触发器的要求及一般移相触发器的技术指标104

3.2 晶闸管的移相触发器104

第3章 电力电子设备的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104

3.1 概述104

3.2.2 常用的晶闸管触发器集成电路105

3.2.3 脉冲功放、隔离、整形及其典型电路112

3.2.4 多个晶闸管串联或并联应用的电子式脉冲隔离匹配器114

3.3.2 KJ006——双向晶闸管触发器集成电路115

3.3.1 双向晶闸管移相控制的特殊性115

3.3 双向晶闸管触发器115

3.3.3 KJ008——双向晶闸管过零触发器集成电路117

3.4.1 GTO晶闸管要求的门极控制信号波形118

3.4 GTO晶闸管的门极控制技术118

3.4.2 影响门极控制技术的关键因素119

3.4.3 GTO晶闸管的典型门极控制电路举例120

3.4.4 HL301A——GTO晶闸管门极驱动器控制集成电路122

3.4.5 硬驱动——GTO晶闸管门极驱动技术的革命化进步123

3.5 触发器的抗干扰技术127

3.6.3 GTR的集成基极驱动电路128

3.6.2 GTR对基极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128

3.6 电力晶体管(GTR)的基极驱动128

3.6.1 GTR基极驱动电路的重要性128

3.7.1 IGBT栅极驱动的特殊问题132

3.7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栅极驱动132

3.7.2 IGBT的集成栅极驱动器135

3.8.1 高速MOSFET驱动器设计的要求142

3.8 MOSFET的栅极驱动142

3.8.2 集成MOSFET栅极驱动器143

3.9.1 霍尔集成传感器154

3.9 电力电子设备常用传感器及变换器154

3.9.2 真有效值AC/DC变换器159

3.9.3 霍尔集成变送器161

3.9.4 温度传感器162

3.9.5 速度变换器164

3.9.6 电压变换器166

3.9.7 电流变换器167

3.10.1 调节器的基本电路169

3.10 通用控制器169

3.10.2 速度(电压)调节器172

3.10.3 电流调节器175

3.10.4 给定积分器181

3.10.6 数字调节器184

3.10.5 电流截止器184

参考文献185

4.1.2 串联器件的瞬态均压187

4.1.1 串联器件的稳态均压187

第4章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串并联技术187

4.1 电力电子器件的串联技术187

4.1.4 串联晶闸管的末级触发电路188

4.1.3 器件串联臂串联器件数的确定188

4.1.5 串联器件在高压设备中的应用190

4.1.6 GTO晶闸管的串联技术191

4.1.7 IGBT的串联192

4.2.1 电力电子器件直接并联时的均流193

4.2 电力电子器件的并联技术193

4.2.2 并联器件的强迫均流195

4.2.3 器件并联支路数的确定196

4.2.4 GTO晶闸管的并联技术197

4.2.5 MOSFET及IGBT的并联198

4.3.1 电力电子装置的串联200

4.3 电力电子装置的串并联技术200

4.3.2 电力电子装置的并联201

参考文献205

5.1.2 过电流保护206

5.1.1 概述206

第5章 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206

5.1 常见故障类型及保护方法206

5.1.3 过电压保护207

5.1.4 电压电流变化率的抑制——缓冲电路209

5.2.1 晶闸管(SCR)的保护211

5.2 常用电力电子器件保护211

5.1.5 过热保护211

5.2.2 门极关断晶闸管(GTO晶闸管)的保护212

5.2.3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保护213

5.2.5 器件的集成保护214

5.2.4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保护214

5.3.2 整流电路短路电流计算216

5.3.1 整流电路故障216

5.3 电力电子电路的保护216

5.3.3 整流电路快熔保护218

5.3.4 整流电路电子保护219

5.3.5 逆变电路故障220

5.3.6 逆变电路过电流保护221

5.3.7 逆变电路过电压保护222

5.3.8 逆变电路过电流与过电压保护的协调223

5.4.1 保护设计的原则224

5.4 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224

5.4.3 控制电路保护与综合225

5.4.2 主电路常规保护与连锁225

5.4.4 设备智能监测与保护226

参考文献228

6.1.1 计算基础229

6.1 不可控整流器229

第6章 变流电路基本概念及主电路参数计算229

6.1.2 整流器的电联结型式230

6.1.3 基本整流电路(换相组)236

6.1.4 换相组的串联238

6.1.5 换相组的并联239

6.1.8 非理想条件下不可控整流器主电路参数的修正242

6.1.7 理想条件下不可控整流器主电路参数计算242

6.1.6 12脉波整流电路242

6.1.9 变流变压器及其主要电参数之间的关系245

6.1.10 相间变压器电参数之间的关系247

6.2.2 带平波电抗器均匀联结的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253

6.2.1 相位控制253

6.2 相控整流器253

6.2.3 不带平波电抗器均匀联结的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254

6.2.4 不均匀联结相控整流器及其主电路参数的计算255

6.2.5 相控整流器的直流电流在电阻-电感负载下保持连续的临界条件262

6.2.6 电网换相逆变器(有源逆变器)264

6.3.1 并联谐振型逆变器266

6.3 负载换相逆变器266

6.3.2 串联谐振型逆变器269

6.3.3 电动机反电动势换相逆变器274

6.4.1 电压型自换相逆变器281

6.4 自换相逆变器281

6.4.2 电流型自换相逆变器293

参考文献300

7.1.2 损耗计算方法301

7.1.1 损耗项目301

第7章 电力电子设备性能数据的计算301

7.1 电力电子设备的损耗301

7.2.2 效率测试的数据处理304

7.2.1 效率计算304

7.2 电力电子设备的效率304

7.2.3 效率计算示例306

7.3 电力电子设备的直流电压调整率307

7.3.1 固有直流电压调整率308

7.3.2 总直流电压调整率309

7.3.3 三相均匀桥式变流器直流电压调整率的简化计算方法310

7.3.5 直流电压调整率计算示例311

7.3.4 变流器作串并联运行时的直流电压调整率311

7.4.1 基波因数313

7.4 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313

7.4.2 位移因数(基波功率因数)314

7.4.4 自换相逆变器的功率因数317

7.4.3 总功率因数317

7.4.5 功率因数计算示例318

7.5.1 电力电子设备的谐波对电网的干扰319

7.5 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319

7.5.2 电力电子设备的谐波对通信系统的干扰325

7.5.3 电力电子设备的抗电网干扰331

7.5.4 电力电子设备与电网的兼容性估计333

参考文献336

8.1.1 电解用整流器的应用特点和联结型式的选择337

8.1 电解和直流电弧炉用整流器337

第8章 常用整流设备337

8.1.2 并联器件的均流342

8.1.5 母线选用和布置344

8.1.4 冷却方式344

8.1.3 整流器的防磁344

8.1.6 户外大型变压整流器346

8.1.7 直流电弧炉直流电源348

8.2.1 同步电动机励磁用整流器349

8.2 同步电机励磁用整流器349

8.2.2 同步发电机励磁用整流器352

8.2.3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357

8.3.1 蓄电池充电的类型和对充电用整流器的要求358

8.3 蓄电池充电用整流器358

8.3.2 蓄电池充放电用晶闸管整流器359

8.3.3 快速充电用晶闸管整流器360

8.3.4 电力系统用直流电源361

8.4.2 电镀用整流器的运行控制方式365

8.4.1 电镀用整流器的负载特点及运行要求365

8.4 电镀用整流器365

8.4.3 电镀用整流器的联结型式366

8.4.4 水冷却方式电镀用整流器的结构特点370

8.5.2 基准电源371

8.5.1 概述371

8.5 高稳定度稳流器371

8.5.3 电流传感器件372

8.5.4 整流电路选择及滤波电路参数设计373

8.5.5 晶闸管稳流器374

参考文献378

9.1.2 拟定直流调速系统方案380

9.1.1 明确生产机械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要求380

第9章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380

9.1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设计要点380

9.2.1 系统稳态指标382

9.2 直流调速系统的品质指标382

9.1.3 计算、选择主电路电气设备382

9.1.4 计算、选择闭环控制电路及接口382

9.2.2 动态指标384

9.3.2 偶尔出现过载的稳定负载385

9.3.1 尖峰负载385

9.3 负载类型385

9.3.4 电流轮廓曲线386

9.3.3 重复负载386

9.4.1 常用整流电路387

9.4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常用方案387

9.3.5 标准工作制(负载等级)387

9.4.3 可逆电路的控制方式389

9.4.2 常用可逆电路389

9.5.1 整流变压器及交流进线电抗器参数计算408

9.5 主电路计算与选择408

9.5.3 快速熔断器的选择411

9.5.2 晶闸管额定参数的选择411

9.5.4 直流平波电抗器和环流电抗器的计算412

9.5.5 过电压保护元件——压敏电阻415

9.6.1 闭环控制的概念416

9.6 闭环控制电路参数计算及选择416

9.6.3 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417

9.6.2 调节对象传递函数417

9.6.4 双环(电流-速度)系统计算实例424

9.7.1 基础知识425

9.7 数字调节系统425

9.7.2 数字PID调节428

9.8.1 数字控制的基本原理430

9.8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430

9.8.2 SIMOREG K 6RA24调速装置431

9.8.3 6KDV300系列直流传动装置436

9.8.4 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441

参考文献443

10.1.3 定子调压调速444

10.1.2 变极调速444

第10章 交流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444

10.1 交流电动机系统概述444

10.1.1 交流调速系统的特点和类型444

10.1.6 变频调速445

10.1.5 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445

10.1.4 转子串电阻调速445

10.2.1 概述446

10. 2软起动器446

10.1.7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446

10.2.3 软起动器与其他几种电动机起动方式的比较447

10.2.2 为什么要用软起动器447

10.2.5 软起动器的运行448

10.2.4 适合软起动器应用的普通负载一览448

10.2.6 应用举例450

10.3.2 调压调速的功率损耗453

10.3.1 晶闸管调压调速电路453

10.3 调压调速453

10.4.1 晶闸管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及其参数计算454

10.4 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454

10.3.3 调压调速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454

10.4.2 采用PWM方式的电压型变频器455

10.4.3 高电压变频器458

10.5.2 采用PWM方式的电流型变频器461

10.5.1 晶闸管电流型变频器461

10.5 交-直-交电流型变频器461

10.6.1 交-直-交变频器网侧谐波及功率因数462

10.6 交-直-交变频器对电网与电动机的影响462

10.6.2 交-直-交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影响463

10.7.1 交-交变频器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464

10.7 交-交变频器464

10.6.3 交-直-交变频器的抗干扰464

10.7.2 交-交变频器主电路参数计算465

10.8 串级调速系统466

10.8.2 调速范围与串级调速装置的容量、转子电压之间的关系467

10.8.1 串级调速的主电路方案467

10.8.4 起动方式选择468

10.8.3 功率因数和效率468

10.8.5 主要参数计算与选择469

10.9.1 概述470

10.9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系统470

10.9.3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装置主电路471

10.9.2 无换向器电动机的换相控制471

10.9.4 交-直-交电流型主电路参数计算472

10.9.5 交-交电流型主电路参数计算473

10.10.1 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474

10.10 常用的交流电动机控制方案474

10.9.6 交-交电压型主电路参数计算474

10.10.3 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475

10.10.2 矢量变换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475

参考文献476

10.10.4 无速度传感器的高性能调速系统476

11.1.3 牵引电动机的运行特点477

11.1.2 牵引负载的运行特性477

第11章 牵引变流器477

11.1 牵引负载及其对变流器的特殊要求477

11.1.1 牵引负载的类型477

11.1.4 牵引负载电气传动系统供电电源的运行特性479

11.2.2 各类牵引变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82

11.2.1 牵引变流器的分类和应用482

11.2 牵引变流器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482

11.3 直流电力机车用晶闸管变流器设计举例484

11.3.1 机车牵引特性和主要参数485

11.3.2 变流器的主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486

11.3.3 控制系统设计原理490

11.4.1 直流斩波器的分类和应用493

11.4 牵引负载用直流斩波器结构设计493

11.3.4 装置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及其抑制对策493

11.4.2 牵引负载常用直流斩波器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494

11.4.3 牵引负载用斩波器主电路设计计算497

11.5 交流牵引传动变流器503

11.5.2 交流牵引变流系统504

11.5.1 交流牵引电动机的类型和特性504

11.6.2 改善牵引供电电网质量的方法509

11.6.1 牵引负载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影响509

11.6 牵引负载电网运行质量的改善509

参考文献511

第12章 感应加热用电源设备512

12.1 概述512

12.2.1 基本结构513

12.2 含晶闸管并联逆变器的中频加热电源513

12.2.2 频率跟踪514

12.2.3 并联逆变电路的起动516

12.2.4 并联逆变电路的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518

12.2.5 电源的控制520

12.2.6 逆变主电路参数选择523

12.3.1 全桥式电路525

12.3 含晶闸管串联逆变器的中频加热电源525

12.3.2 半桥式电路526

12.4.1 负载感应器的等效电路527

12.4 中频加热电源负载感应器计算527

12.4.2 负载等效电路参数528

12.4.4 感应器参数计算实例529

12.4.3 N匝感应器的参数529

12.5 中频加热电源设计实例530

12.4.5 电源频率和功率的选择530

12.6 含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晶闸管超音频加热电源531

12.6.2 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原理分析532

12.6.1 倍频式逆变电路特点532

12.6.3 主电路电量计算534

12.6.4 改进型倍频式逆变电路的特点536

12.7.1 含串联逆变电路的IGBT超音频电源537

12.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超音频电源537

12.7.2 含并联逆变电路的IGBT超音频电源538

12.8.2 逆变电路运行模式的选择539

12.8.1 电路结构539

12.8 电力MOSFET高频加热电源539

12.8.3 逆变控制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和定角电路540

12.9.1 电路结构541

12.9 SIT高频加热电源541

12.9.3 驱动电路542

12.9.2 缓冲电路542

参考文献543

13.1.1 基本原理和主电路544

13.1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544

第13章 交流电力控制器544

13.1.2 触发控制电路551

13.1.3 控制特性、选择电路及其应用554

13.2.1 基本原理和主电路557

13.2 晶闸管交流调功器557

13.2.2 控制电路设计要点558

13.2.4 感性负载调功器562

13.2.3 保护电路设计要点562

13.2.5 使用要点563

13.3 晶闸管交流电力电子开关564

13.3.1 主电路和工作原理565

13.3.2 控制电路566

13.3.3 保护电路568

参考文献572

14.1.2 开关电源的发展史和发展趋势574

14.1.1 开关电源的基本概念574

第14章 开关电源574

14.1 概述574

14.1.3 开关电源的分类575

14.2.1 非隔离型电路576

14.2 开关电源的电路结构576

14.1.4 开关电源的技术要点576

14.2.2 隔离型电路579

14.2.3 软开关电路582

14.3.1 建模和分析586

14.3 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586

14.3.2 控制方式587

14.3.3 并联均流技术590

14.4 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592

14.4.1 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593

14.4.2 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594

14.4.3 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595

14.5.1 输入参数596

14.5 开关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分析596

14.5.2 输出参数597

14.6.2 硬开关与软开关电路的选择598

14.6.1 主电路的选型598

14.5.3 电磁兼容性能指标598

14.5.4 其他指标598

14.6 主电路设计598

14.6.3 正激、推挽、半桥和全桥型电路的主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确定599

14.6.4 反激型电路的主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确定604

14.7.1 驱动电路605

14.7 控制和保护电路设计605

14.7.5 PWM控制电路606

14.7.4 保护电路606

14.7.2 调节器电路606

14.7.3 并机均流电路606

14.8.3 机箱结构的设计611

14.8.2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热设计611

14.8 热设计和结构设计611

14.8.1 开关器件的热设计611

14.9.1 降低电磁干扰612

14.9 电磁兼容设计612

参考文献613

14.9.2 降低电磁敏感性613

15.2 弧焊逆变电源614

15.1 焊机电源分类614

第15章 焊机电源和电子镇流器614

15.2.1 弧焊逆变电源的基本原理615

15.2.3 晶闸管弧焊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616

15.2.2 弧焊逆变电源的外特性616

15.2.4 弧焊逆变电源电力电子器件的选择和保护619

15.3.1 电阻焊电源的特性620

15.3 电阻焊电源620

15.3.2 电阻焊电源的暂态过程621

15.3.3 IGBT逆变式电阻焊机电源623

镇流器的工作特点626

15.4.2 气体放电灯的工作原理和电子626

15.4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626

15.4.1 概述626

15.5.1 电子镇流器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标准628

15.5 电子镇流器的标准(性能、安全和能效)和分档628

15.5.3 电子镇流器的能效性要求629

15.5.2 电子镇流器的安全性要求629

15.6.1 电子镇流器中的电力电子技术630

15.6 电子镇流器的设计630

15.5.4 电子镇流器的电磁兼容性要求630

15.5.5 电子镇流器的分类和分档630

15.6.2 电子镇流器的基本方案634

15.6.3 电子镇流器的可靠性问题637

15.7.1 集成化639

15.7 电子镇流器的新发展639

15.7.6 细径荧光灯电子镇流器640

15.7.5 无灯丝气体放电灯的电子镇流器640

15.7.2 无滤波电容器的考虑640

15.7.3 调光型电子镇流器640

15.7.4 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子镇流器640

参考文献641

16.1.1 UPS概况642

16.1 概述642

第16章 不间断电源642

16.1.2 UPS技术的发展643

16.1.3 UPS的分类644

16.1.4 UPS使用的标准645

16.2.2 双变换在线式UPS646

16.2.1 后备式UPS646

16.2 UPS的工作原理646

16.2.3 在线互动式UPS647

16.2.4 Delta变换式UPS648

16.2.5 典型UPS性能对比649

16.3.3 UPS的输出指标650

16.3.2 UPS的蓄电池指标650

16.3 UPS的性能指标650

16.3.1 UPS的输入指标650

16.3.4 UPS的其他指标651

16.4.1 蓄电池652

16.4 UPS的组成和设计652

16.3.5 集中监控和网管功能652

16.4.2 整流充电器655

16.4.3 静止逆变器656

16.4.4 逆变市电转换电路664

16.5.1 “冗余式”UPS供电系统结构666

16.5 UPS的可靠性和并联运行控制技术666

16.5.3 UPS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技术668

16.5.2 大容量UPS的模块化设计668

16.6.1 高频化670

16.6 UPS的发展趋势670

16.7.1 UPS的选型671

16.7 UPS的选型和使用维护671

16.6.2 智能化671

16.6.3 网络化671

16.7.2 UPS的使用和维护672

参考文献674

16.7.3 著名UPS厂商及其产品674

17.1.1 无功功率的影响和补偿675

17.1 概述675

第17章 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抑制装置675

17.1.2 谐波及其抑制676

17.2.2 并联电容器679

17.2.1 同步调相机679

17.2 同步调相机和并联电容器679

17.3.1 TCR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681

17.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681

17.3.2 TSC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683

17.3.3 混合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684

17.3.4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设计示例685

17.3.5 静止无功发生器687

17.4.2 LC滤波器的结构690

17.4.1 大容量整流站的特征谐波690

17.4 无源滤波器690

17.4.3 LC滤波器的设计准则692

17.4.4 单调谐滤波器的设计693

17.4.5 高通滤波器的设计695

17.5.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696

17.5 有源电力滤波器696

17.5.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697

17.5.3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698

参考文献701

18.1.2 各种结构类型的计算公式702

18.1.1 电磁器件的特点和基本概念702

第18章 电磁器件702

18.1 概述702

18.1.3 计算公式的应用709

18.2.1 用途和特点710

18.2 整流(变流)变压器的设计710

18.2.3 结构特征711

18.2.2 主要技术参数711

18.2.4 设计程序和计算实例715

18.3.3 调压型饱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719

18.3.2 联结型式719

18.3 饱和电抗器的设计计算719

18.3.1 用途与分类719

18.3.5 调流型饱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721

18.3.4 调压型饱和电抗器的计算方法721

18.3.7 饱和电抗器的计算实例723

18.3.6 调流型饱和电抗器的计算方法723

18.4.1 用途和分类724

18.4 相间变压器的设计计算724

18.4.3 150Hz相间变压器725

18.4.2 基本关系725

18.4.4 300Hz相间变压器727

18.4.5 相间变压器的计算实例729

18.5.2 平波电抗器的结构设计730

18.5.1 平波电抗器的参数计算730

18.5 平波电抗器的设计计算730

18.5.3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程序732

18.6.1 用途和分类733

18.6 均流电抗器的设计计算733

18.5.4 平波电抗器的计算实例733

18.6.2 均流电抗器的铁心结构734

18.6.3 均流电抗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735

18.7.2 各类电感的计算737

18.7.1 概述737

18.7 空心电抗器的设计计算737

18.7.3 计算实例738

18.8.1 高频磁性材料739

18.8 高频电磁器件的设计计算739

18.8.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计算和计算实例742

18.8.3 高频电感的设计计算和计算实例745

参考文献749

19.1.1 电流和电压750

19.1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750

第19章 设计参考资料和数据750

19.1.3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751

19.1.2 接地、接机壳和等电位751

19.1.4 电力电子器件752

19.1.5 电机754

19.1.6 变压器和电抗器756

19.1.9 触点(触头)760

19.1.8 原电池和蓄电池组760

19.1.7 电能变换器760

19.1.10 开关、开关装置761

19.1.11 继电器762

19.1.12 熔断器、熔断器式开关和避雷器763

19.1.14 仪表、热电偶、灯和信号器件764

19.1.13 静止开关和静态开关器件764

19.1.15 脉冲及频率变换器、放大器和滤波器766

19.1.16 二进制逻辑元件和模拟元件767

19.2 变流器配套设备770

19.2.1 整流变压器770

19.2.2 快速熔断器774

19.2.3 直流快速断路器790

19.2.4 直流母线式大电流刀开关795

19.2.5 纯水冷却装置796

19.3 磁性材料801

19.3.1 常用硅钢片的磁性能和工艺特性801

19.3.2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主要磁性能和尺寸803

19.3.3 非晶微晶合金铁心性能和规格806

19.4 导线材料和导线颜色813

19.4.1 裸电线813

19.4.2 铝、铜扁线和母线816

19.4.3 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818

19.5.1 LM324通用型集成四运算放大器822

19.5.2 OP07高精度运算放大器822

19.5 运算放大器822

19.5.3 SA01脉宽调制放大器823

19.5.4 PA61大功率运算放大器823

19.5.5 3650/3652光耦合线性放大器集成电路825

19.6 集成触发器和驱动器电路827

19.6.1 常用晶闸管集成触发器827

19.6.2 常用GTR基极驱动器集成电路846

19.6.3 常用MOSFET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849

19.6.4 常用IGBT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861

19.7 系列化生产的电力电子器件控制和驱动板869

19.7.1 晶闸管的触发控制板869

19.7.2 晶闸管类电力电子设备配套件877

19.7.3 GTR驱动板879

19.7.4 IGBT栅极驱动板880

19.8 常用集成霍尔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881

19.8.1 集成霍尔电流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881

19.8.2 集成霍尔电压传感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882

19.8.3 集成霍尔电流传感变送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885

19.8.4 集成霍尔电压传感变送器模块的主要技术参数886

19.9 单相脉宽调制器集成电路887

19.10 三相PWM和SPWM集成电路908

19.1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及其专用集成电路916

参考文献9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