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英对照针推精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英对照针推精要
  • 蒋松鹤,楼新法主编;陈浩,LarryClausen,蒋松鹤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37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针灸学-汉、英;推拿学-汉、英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英对照针推精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目录1

第一章 经络与穴位3

第一节 经络概述3

1.经络的组成3

2.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3

3.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述评5

4.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6

5.经络学说形成的现代推测8

6.今后研究方向述评8

2.穴位的治疗作用9

第二节 穴位概述9

1.穴位的分类9

3.穴位的定位10

4.穴位的现代研究述评12

第三节 十四经脉和穴位12

1.手太阴肺经12

2.手厥阴心包经14

3.手少阴心经16

4.手阳明大肠经17

5.手少阳三焦经20

6.手太阳小肠经22

7.足太阴脾经24

8.足厥阴肝经26

9.足少阴肾经27

10.足阳明胃经29

11.足少阳胆经34

12.足太阳膀胱经38

13.任脉44

14.督脉47

第四节 经外奇穴50

1.头颈部50

2.胸背部52

3.上肢部53

4.下肢部54

第五节 小儿推拿特殊用穴56

1.头面部56

2.躯干部57

3.上肢部57

第六节 特定穴的应用59

1.背俞穴和募穴59

2.原穴和络穴60

3.下合穴61

4.郄穴61

1.针具与练针法62

第二章 针灸方法62

第一节 毫针刺法62

2.针刺前的准备63

3.针刺法63

4.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67

5.针刺注意事项68

6.针刺方法的现代研究述评68

第二节 灸法70

1.常用灸法70

4.灸法机制的现代研究概况71

3.施灸注意事项71

2.灸法的适用范围71

第三节 拔罐疗法72

1.操作方法72

2.适应范围73

3.注意事项73

4.拔罐机制的现代研究概况73

第四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74

1.三棱针74

2.皮肤针74

3.皮内针75

第一节 按法类76

第三章 推拿手法76

1.按法77

2.点法77

3.拨法78

第二节 拿法类78

1.拿法78

2.捻法79

第三节 推法类79

1.推法79

2.揉法81

1.摩法81

第四节 摩法类81

2.擦法81

3.搓法82

第五节 一指禅类83

1.?法83

2.一指禅推法83

第六节 振动类83

1.振法83

2.抖法84

第七节 拍打类84

1.拍法84

3.弹法85

2.击法85

第八节 运动类86

1.摇法86

2.拔伸法87

3.扳法87

第九节 复合手法87

1.按揉法87

2.拿揉法87

第十节 手法力学研究初探87

1.刚柔相济的要素88

2.柔性和刚性的作用88

3.刚柔的重要性89

第四章 现代穴疗发展90

第一节 现代穴疗新方法举例90

1.穴位激光照射疗法90

2.穴位贴敷疗法91

3.穴位注射疗法91

4.无创痛穴疗的研究述评93

第二节 耳针疗法94

1.耳廓解剖标志94

2.常用耳穴94

3.耳穴的应用94

4.耳针机制的现代研究概况98

1.十四条刺激线100

第三节 头针疗法100

2.头针操作方法102

3.头针机制的现代研究概况102

第五章 常见病针推治疗103

第一节 概述103

1.针推治疗原则103

2.取穴规律103

3.常用配穴法103

4.针推治疗的机制和适用范围105

1.颈椎病(附:落枕)106

5.禁忌证106

第二节 骨伤科病症106

2.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107

3.肩关节周围病症108

4.肘部疼痛109

5.腕部疼痛109

6.腰腿痛110

7.髋部疼痛111

8.膝部疼痛111

9.踝部疼痛112

1.头痛113

第三节 内科病症113

10.足跟痛113

2.失眠114

3.面瘫115

4.三叉神经痛116

5.脑血管疾病后遗症116

6.多发性神经炎117

7.咳嗽、哮喘118

8.冠心病119

9.急慢性胃炎119

10.胆道疾患120

11.急慢性肠炎121

12.内脏下垂122

13.前列腺炎、尿潴留(附:尿失禁)122

14.遗精、阳痿123

15.中暑123

16.休克124

第四节 妇科病症125

1.痛经125

2.急性乳腺炎(附:缺乳)125

第五节 五官病症126

1.目疾126

3.鼻炎127

2.耳聋耳鸣127

4.牙痛128

第六节 其他129

1.单纯性肥胖129

2.戒烟129

2.预防感冒灸法131

第二节 保健推拿131

3.预防脑血管病灸法131

1.头面保健推拿131

1.慢性病体质灸法131

第一节 保健灸131

第六章 针推保健应用131

2.胸腹部保健推拿132

3.颈部保健推拿132

4.背腰部保健推拿133

5.上肢部保健推拿133

6.下肢前保健推拿134

7.下肢后保健推拿134

8.小儿保健推拿134

附录一 穴位拼音索引表135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140

后记1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