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免疫细胞学与疾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免疫细胞学与疾病](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178663.jpg)
- 窦肇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97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113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1146页
- 主题词:免疫学:细胞学:生物学-基本知识;免疫性疾病-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免疫细胞学与疾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T细胞的形态结构及表面标志1
一、T细胞的形态结构1
目录1
第一章 T细胞1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2
第二节 T细胞的发育及分化成熟7
一、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8
二、成熟T细胞的分化11
三、T细胞分化发育的基因调控15
四、胸腺细胞的迁移18
五、胸腺细胞的凋亡20
第三节 T细胞的亚群及功能22
一、CD4+TCRαβ+T细胞23
二、CD8+TCRαβ+T细胞26
三、γδT细胞29
一、抗原呈递与T细胞的抗原识别30
第四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30
二、T细胞的抗原识别与活化35
三、T细胞的免疫效应37
二、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40
一、T细胞的活化剂40
第五节 T细胞的信号转导40
三、TCR-CD3复合物41
四、免疫突触与T细胞活化42
五、TCR信号转导机制44
一、T细胞的抗感染作用47
第六节 T细胞与相关疾病47
二、T细胞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55
三、T细胞与Ⅳ型超敏反应56
四、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57
五、T细胞与肿瘤60
六、T细胞与皮肤病63
七、T细胞与衰老64
一、T细胞受体的检测66
第七节 T细胞的研究方法66
二、T细胞特异性抗原的检测69
三、T细胞功能的检测71
五、流式细胞术75
四、磁珠分离术75
参考文献76
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78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与凋亡78
第二章 B细胞78
三、B细胞的凋亡80
二、骨髓基质细胞在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80
一、B细胞的光镜结构82
第二节 B细胞的形态与结构82
一、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83
第三节 B细胞的表面受体83
二、B细胞的电镜结构83
二、B细胞膜表面其它受体84
三、B细胞的亚群85
四、B细胞抗原受体的信号转导86
一、B细胞的TI抗原反应88
第四节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88
二、B细胞的TD抗原反应89
一、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90
第五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90
二、抗体的免疫效应92
三、在抗体应答中Th细胞的作用93
四、在抗体应答中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95
一、B细胞记忆的诱导96
第六节 B细胞的免疫记忆能力96
第七节 B细胞的异质性98
四、B细胞记忆库的填充98
二、记忆B细胞库的维持98
三、记忆B细胞对抗原再次攻击的应答98
一、先天性B细胞缺陷99
第八节 B细胞与疾病99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100
一、外周血B细胞数目的检测102
第九节 B细胞的研究方法102
二、B细胞功能的检测103
参考文献104
一、NK细胞的起源、发育与分布106
第一节 NK细胞的基本特征106
第三章 NK细胞106
二、NK细胞的形态结构107
一、NK细胞的表面标志109
第二节 NK细胞的异质性109
三、NK细胞亚群114
二、NK细胞系114
一、抗肿瘤作用115
第三节 NK细胞的功能115
二、抗感染作用116
四、调节造血作用117
三、免疫调节作用117
五、NK细胞的作用机制118
一、NK细胞的活化途径120
第四节 影响NK细胞活性的因素120
第五节 自然杀伤基因复合体121
三、抑制NK细胞活性的因素121
二、活化NK细胞的因子121
一、NKC编码的Ⅱ型整体膜蛋白122
三、NKC的染色体定位124
二、NKC编码的其它分子124
第七节 NK细胞与疾病125
第六节 NK细胞与生殖125
第九节 NK细胞的检测126
第八节 NK细胞的衰老与凋亡126
参考文献127
一、浆细胞的发生过程129
第一节 浆细胞的来源129
第四章 浆细胞129
二、浆细胞发生的调节130
第二节 浆细胞的形态结构133
一、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38134
第三节 浆细胞的表面抗原134
五、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38135
四、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135
二、细胞分化抗原-1135
三、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9135
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及作用136
一、浆细胞的抗体合成136
第四节 浆细胞的功能和抗体合成136
三、浆细胞功能的调节以及影响因素138
第五节 浆细胞与B细胞的关系139
二、B细胞诱导成熟蛋白的作用140
一、B细胞特异活化蛋白的作用140
一、浆细胞起源的异质性141
第六节 浆细胞的异质性141
三、分化抗原的异质性142
二、浆细胞存活周期的异质性142
四、转录因子的异质性143
七、固有膜浆细胞与骨髓浆细胞异质性比较144
六、趋化因子的异质性144
五、黏附分子的异质性144
一、浆细胞与炎症性疾病147
第七节 浆细胞与疾病147
二、浆细胞与肿瘤149
三、浆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疾病151
第八节 浆细胞的研究方法152
四、浆细胞性肉芽肿152
二、人扁桃体分离纯化浆细胞的方法153
一、肠固有膜分离纯化浆细胞的方法153
参考文献154
三、人外周血分离纯化浆细胞的方法154
一、树突状细胞的起源157
第一节 树突状细胞的起源、发育和分化157
第五章 树突状细胞157
二、人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和分化158
一、分类与亚群163
第二节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与亚群163
二、几种重要的树突状细胞164
一、树突状细胞的形态168
第三节 树突状细胞的特征及鉴定168
二、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分子特征173
一、树突状细胞体内迁移的过程174
第四节 树突状细胞的迁移174
二、树突状细胞体内迁移机制研究进展175
一、树突状细胞与抗原呈递178
第五节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178
二、人树突状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184
三、影响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因素185
一、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187
第六节 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187
二、树突状细胞与移植免疫的研究进展189
一、新观点190
第七节 结语190
参考文献191
二、树突状细胞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191
第一节 单核细胞的发生195
第六章 单核细胞195
一、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196
第二节 单核细胞的形态结构196
二、单核细胞表面的抗原与受体197
一、单核细胞募集的过程及特点199
第三节 单核细胞的黏附和募集199
二、单核细胞募集的机制200
四、单核细胞募集的生物学效应和意义202
三、单核细胞募集的调节202
第四节 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203
参考文献205
第一节 巨噬细胞的起源207
第七章 巨噬细胞207
一、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210
第二节 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布210
二、巨噬细胞的分布212
二、同一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异质性216
一、不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异质性216
第三节 巨噬细胞的异质性216
四、活化巨噬细胞的特性和功能变化217
三、巨噬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特性和功能变化217
一、巨噬细胞的趋化性219
第四节 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19
三、巨噬细胞的黏附性220
二、巨噬细胞的游走性220
四、巨噬细胞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222
五、巨噬细胞的胞吞作用231
一、巨噬细胞的主要膜分子236
第五节 巨噬细胞与免疫应答236
二、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245
三、巨噬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246
一、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作用250
第六节 巨噬细胞的功能250
四、巨噬细胞与免疫耐受250
三、创伤修复作用252
二、调节组织与细胞生长、发育作用252
第七节 巨噬细胞与感染253
一、巨噬细胞与细菌感染255
二、巨噬细胞与病毒感染258
三、巨噬细胞与寄生虫感染259
一、巨噬细胞与肿瘤262
第八节 巨噬细胞与疾病262
二、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265
三、巨噬细胞与SARS267
四、巨噬细胞与结核病268
五、巨噬细胞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69
六、巨噬细胞与艾滋病270
八、巨噬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271
七、巨噬细胞与不孕271
十、巨噬细胞与黑热病272
九、巨噬细胞与Gaucher病272
十三、巨噬细胞与麻风病273
十二、巨噬细胞与血吸虫病273
十一、巨噬细胞与疟疾273
一、巨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275
第九节 巨噬细胞的衰老与凋亡275
三、导致巨噬细胞凋亡的因素276
二、巨噬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特征276
四、与巨噬细胞凋亡相关的原癌基因277
五、巨噬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278
一、巨噬细胞的分离和收集279
第十节 巨噬细胞的研究方法279
二、巨噬细胞的鉴别280
三、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281
五、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283
四、巨噬细胞标志酶的测定283
七、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测定284
六、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的检测284
参考文献285
第一节 库普弗细胞的起源288
第八章 库普弗细胞288
第二节 库普弗细胞的形态结构289
一、库普弗细胞的表面抗原与受体290
第三节 库普弗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90
二、库普弗细胞的标志酶291
三、库普弗细胞的特殊性质292
一、正常肝内库普弗细胞的功能293
第四节 库普弗细胞的功能293
二、慢性肝病时库普弗细胞功能的改变305
三、库普弗细胞与肝肿瘤308
四、影响库普弗细胞的因素309
一、库普弗细胞与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316
第五节 库普弗细胞与相关细胞的关系316
二、Th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318
四、库普弗细胞与肝细胞的关系319
三、库普弗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319
一、库普弗细胞的老化321
第六节 库普弗细胞的老化与凋亡321
二、库普弗细胞的凋亡322
一、库普弗细胞培养的基础条件325
第七节 库普弗细胞的研究方法325
二、库普弗细胞的分离和培养327
三、促细胞分裂剂激活库普弗细胞330
四、库普弗细胞的保存和复苏技术331
五、库普弗细胞功能的检测333
六、库普弗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相关条件335
参考文献339
第一节 肺泡巨噬细胞的来源341
第九章 肺泡巨噬细胞341
一、肺泡巨噬细胞的光、电镜结构342
第二节 肺泡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342
二、肺泡巨噬细胞的表面抗原与受体344
三、肺泡巨噬细胞内的酶类346
一、肺泡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352
第三节 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352
二、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357
三、肺泡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358
一、肺泡巨噬细胞与矽肺359
第四节 肺泡巨噬细胞与疾病359
二、肺泡巨噬细胞与心衰362
三、肺泡巨噬细胞与急性肺损伤363
二、AM的功能检查367
一、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367
第五节 肺泡巨噬细胞的研究方法367
四、表面抗原及膜受体的研究方法370
三、AM形态结构的研究方法370
参考文献371
第一节 朗格汉斯细胞的起源374
第十章 朗格汉斯细胞374
一、朗格汉斯细胞的光镜结构376
第二节 朗格汉斯细胞的形态结构376
二、朗格汉斯细胞的电镜结构377
一、朗格汉斯细胞的表面抗原与受体378
第三节 朗格汉斯细胞的生物学特性378
二、朗格汉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381
一、朗格汉斯细胞的分泌功能387
第四节 朗格汉斯细胞的功能387
二、朗格汉斯细胞的吞噬功能388
三、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389
一、朗格汉斯细胞与T细胞的关系390
第五节 朗格汉斯细胞与相关免疫细胞的关系390
三、朗格汉斯细胞与角朊细胞的关系392
二、朗格汉斯细胞与B细胞的关系392
一、朗格汉斯细胞与银屑病393
第六节 朗格汉斯细胞与皮肤疾病393
二、朗格汉斯细胞与紫外线损伤性皮肤病394
四、朗格汉斯细胞与炎症性皮肤病395
三、朗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395
六、朗格汉斯细胞与接触性过敏性皮炎396
五、朗格汉斯细胞与传染性疾病396
三、紫外线照射397
二、p53基因397
第七节 朗格汉斯细胞的凋亡397
一、Fas基因397
一、朗格汉斯细胞的分离纯化398
第八节 朗格汉斯细胞的研究方法398
四、Bcl-2基因398
二、朗格汉斯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检查400
参考文献401
二、小胶质细胞的起源404
一、小胶质细胞的发现404
第十一章 小胶质细胞404
第一节 小胶质细胞的起源404
第二节 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405
二、小胶质细胞的分泌功能407
一、小胶质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407
第三节 小胶质细胞的功能407
三、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408
四、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关系409
五、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关系410
一、小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411
第四节 小胶质细胞与疾病411
二、小胶质细胞与癫痫412
三、小胶质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413
四、小胶质细胞与多发性硬化414
五、小胶质细胞与脑缺血415
一、显示小胶质细胞的方法416
第五节 小胶质细胞的研究方法416
二、小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417
参考文献418
一、破骨细胞的起源422
第一节 破骨细胞的起源与分布422
第十二章 破骨细胞422
一、破骨细胞的形态结构423
第二节 破骨细胞的形态结构及酶423
二、破骨细胞的分布423
二、破骨细胞的分泌作用426
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426
二、破骨细胞的酶及其合成426
第三节 破骨细胞的功能426
三、破骨细胞与骨的生成与改建427
五、破骨细胞与骨代谢428
四、破骨细胞与骨折愈合428
六、影响破骨细胞功能的因素429
一、骨质疏松症435
第四节 与破骨细胞有关的其他骨疾病435
四、肿瘤骨转移436
三、Paget's骨病(变形性骨炎)436
二、骨硬化症436
三、调节破骨细胞凋亡的因子437
二、破骨细胞凋亡的证据和意义437
五、牙周疾病437
第五节 破骨细胞的衰老与凋亡437
一、破骨细胞凋亡的表现437
四、破骨细胞凋亡机制438
二、牙本质片或骨片吸收实验(骨吸收陷窝检测)439
一、TRAP染色439
第六节 破骨细胞的研究方法439
四、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440
三、破骨细胞的标志440
参考文献442
五、其他研究方法442
一、微皱褶细胞的起源与发育444
第一节 微皱褶细胞的起源444
第十三章 微皱褶细胞444
一、微皱褶细胞的光、电镜结构445
第二节 微皱褶细胞的形态结构445
二、微皱褶细胞的存在部位445
一、摄取转运功能447
第三节 微皱褶细胞的功能447
二、微皱褶细胞内的酶类447
二、抗原呈递功能448
参考文献449
第一节 滑膜细胞的起源451
第十四章 滑膜细胞451
一、A型滑膜细胞452
第二节 滑膜细胞的分类及形态结构452
二、B型滑膜细胞453
三、病理条件下滑膜细胞的结构变化454
第四节 滑膜细胞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系统455
第三节 滑膜细胞的功能455
一、类风湿关节炎中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456
第五节 滑膜细胞与关节疾病457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类肿瘤样特征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相关性457
一、滑膜细胞在关节病中的作用机制458
二、滑膜病理变化459
第六节 滑膜细胞的衰老与凋亡460
一、滑膜细胞与凋亡调控基因461
二、诱导增生滑膜细胞凋亡462
三、骨关节病滑膜细胞的凋亡和癌基因表达463
一、滑膜细胞的分离与培养464
第七节 滑膜细胞的研究方法464
二、滑膜细胞的鉴定465
参考文献466
一、中性粒细胞的发育467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的发生467
第十五章 中性粒细胞467
二、中性粒细胞发生的细胞动力学471
三、中性粒细胞颗粒的形成调控472
四、中性粒细胞生成的调节474
一、正常的中性粒细胞形态478
第二节 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结构478
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与功能479
三、细胞颗粒490
五、细胞器502
四、胞质内的大分子化合物502
六、细胞核与核棘突506
一、黏附作用507
第三节 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507
二、趋化作用518
三、变形运动522
四、吞噬作用523
五、释放作用530
一、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534
第四节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534
二、中性粒细胞的抗病毒作用539
三、中性粒细胞与其他血细胞的相互作用544
五、中性粒细胞对IL-1的下调作用546
四、中性粒细胞的分泌功能546
七、中性粒细胞的抗肿瘤作用547
六、中性粒细胞与血压调节547
八、中性粒细胞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549
一、呼吸爆发作用与ROS生成550
第五节 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550
二、NADPH氧化酶的组成及激活机制551
三、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释放作用的信号转导途径556
四、影响呼吸爆发的因素561
五、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与类风湿性关节炎562
一、中性粒细胞的激活563
第六节 中性粒细胞功能调节563
二、信号转导与刺激的偶联反应565
三、主要的调节介质566
四、选凝素及其对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570
五、动员剂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571
六、PTK经TNF-α对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调节572
七、游离钙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573
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574
第七节 中性粒细胞的凋亡574
二、细胞因子在中性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577
三、中性粒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580
四、影响中性粒细胞凋亡的病理因素582
五、中性粒细胞凋亡与组织损伤的关系584
一、中性粒细胞与组织损伤588
第八节 中性粒细胞与疾病588
二、中性粒细胞介导组织损伤的机制591
三、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局部的生物学效应595
四、中性粒细胞对其他血细胞的损伤作用596
五、中性粒细胞与炎症反应597
六、中性粒细胞与缺血再灌注损伤599
七、中性粒细胞对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601
八、中性粒细胞在某些疾病病理中的作用604
九、常见的中性粒细胞性疾病611
第九节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614
一、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类型615
二、中性粒细胞胞质内的相关抗原616
三、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618
四、ANCA与相关疾病621
参考文献623
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632
第一节 嗜酸性粒细胞的起源与形态结构632
第十六章 嗜酸性粒细胞632
三、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结构633
二、嗜酸性粒细胞发生过程中的形态及结构演变633
二、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及内容物634
一、嗜酸性粒细胞的表面受体634
四、嗜酸性粒细胞的异质性634
第二节 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634
三、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作用635
四、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性及特征636
二、嗜酸性粒细胞对过敏性炎症的修复作用637
一、嗜酸性粒细胞吞噬与杀菌637
第三节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及其调节637
三、嗜酸性粒细胞与寄生虫感染638
五、嗜酸性粒细胞功能的调节639
四、嗜酸性粒细胞与血纤维蛋白溶解639
二、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调节640
一、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特征640
第四节 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640
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643
第五节 嗜酸性粒细胞与疾病643
参考文献648
二、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648
第一节 嗜碱性粒细胞的发生650
第十七章 嗜碱性粒细胞650
一、嗜碱粒性细胞的结构651
第二节 嗜碱性粒细胞的形态结构651
四、分离纯化及培养652
三、与肥大细胞的关系652
二、嗜碱粒性细胞的分型652
第三节 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653
一、原发性介质656
第四节 嗜碱性粒细胞的介质656
二、继发性介质657
三、细胞因子658
第五节 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机制659
第六节 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661
参考文献662
第一节 肥大细胞的发生663
第十八章 肥大细胞663
一、肥大细胞的结构665
第二节 肥大细胞的结构与分布665
二、肥大细胞的分布667
一、肥大细胞的分类668
第三节肥大细胞的分类与特征668
二、肥大细胞的特征670
一、表面抗原673
第四节 肥大细胞的表面标志673
二、表面受体674
一、FcεRI依赖性机制676
第五节 肥大细胞的活化及通路676
二、非FcεRI依赖机制682
一、颗粒相关性介质685
第六节 肥大细胞的介质685
二、脂源性介质690
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691
一、细胞因子的作用693
第七节 肥大细胞的分化及凋亡693
二、基质成分、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697
四、肥大细胞凋亡698
三、IgE受体FcεRI的作用698
一、介导超敏反应699
第八节 肥大细胞的功能699
二、参与炎症反应701
三、调节免疫应答702
四、与相关细胞的关系704
五、血管生成706
六、与神经的关系707
一、肥大细胞与呼吸系统疾病709
第九节 肥大细胞与疾病709
二、肥大细胞与创伤修复710
三、肥大细胞与肝疾病711
四、肥大细胞与心血管疾病712
五、肥大细胞与肿瘤714
六、肥大细胞与睾丸相关疾病716
参考文献717
第一节 红细胞的发生720
第十九章 红细胞720
第二节 红细胞的形态结构723
三、红细胞的免疫功能726
二、红细胞膜抗原性726
第三节 红细胞的功能726
一、物质运输功能726
二、红细胞的破坏机制730
一、红细胞寿命的测定730
第四节 红细胞的衰老与清除730
参考文献731
二、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733
一、血小板的数量733
第二十章 血小板733
第一节 血小板的发生733
三、血小板的破坏736
第二节 血小板的形态结构737
一、血小板的溶胶凝集区738
二、血小板的细胞器与内容物740
一、血小板膜糖蛋白Ib-Ⅸ复合物742
第三节 血小板膜糖蛋白742
三、血小板的各种颗粒膜糖蛋白744
二、其他整合素家族糖蛋白744
四、其他血小板膜糖蛋白745
一、花生四烯酸746
第四节 血小板的脂代谢746
二、血小板活化因子751
一、血小板止血功能753
第五节 血小板的功能与调节753
二、血小板与免疫应答760
三、血小板功能调节761
一、血小板与炎症765
第六节 血小板与疾病765
二、血小板与动脉硬化766
参考文献767
第一节 内皮细胞的发生771
一、内皮细胞的生长771
第二十一章 内皮细胞771
二、影响内皮细胞生长的因素772
第二节 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773
三、内皮细胞的凋亡773
一、合成与分泌776
第三节 内皮细胞的功能776
三、物质交换777
二、摄取灭活777
四、参与凝血过程778
五、血管调节780
六、与白细胞的黏附作用783
二、内皮细胞的表面抗原785
一、内皮细胞的激活785
第四节 内皮细胞与免疫785
三、内皮细胞表面的补体调节因子786
五、内皮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787
四、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787
第五节 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再循环788
六、内皮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788
一、淋巴细胞穿越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789
二、淋巴细胞的选择性归巢791
一、内皮细胞与炎症793
第六节 内皮细胞与疾病793
二、内皮细胞与免疫性疾病794
三、内皮细胞与肿瘤795
二、内皮细胞功能检测方法796
一、内皮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796
第七节 内皮细胞的检测方法796
参考文献798
二、角朊细胞的角化与成熟800
一、角朊细胞的早期分化800
第二十二章 角朊细胞800
第一节 角朊细胞的发生800
三、角朊细胞的分化调节801
第二节 角朊细胞的形态结构802
一、MHC抗原805
第三节 角朊细胞的表面抗原805
二、白细胞分化抗原807
一、IL(白细胞介素)808
第四节 角朊细胞的分泌功能808
二、其他因子及重要介质810
一、角朊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813
第五节 角朊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813
二、角朊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814
一、HLA-Ⅰ类抗原与皮肤疾病815
第六节 角朊细胞与疾病815
二、HLA-DR抗原与皮肤疾病816
第七节 角朊细胞的凋亡817
四、角朊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皮肤疾病817
三、HLA-DQ抗原与皮肤疾病817
一、细胞凋亡相关因子818
一、角朊细胞的培养819
第八节 角朊细胞的研究方法819
二、角朊细胞凋亡与皮肤疾病819
二、角朊细胞的检测820
参考文献821
一、实验室的基本条件823
第一节 细胞培养技术823
第二十三章 免疫细胞株823
二、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824
三、原代细胞培养827
四、传代细胞培养828
六、细胞培养中的污染控制829
五、细胞冻存与复苏829
第二节 病毒介导转化形成的细胞株832
一、HTLV-1介导的T细胞转化833
二、EBV介导的B细胞转化834
一、人辅助性T细胞株835
第三节 抗原特异性T细胞株835
二、小鼠辅助性T细胞株836
一、骨髓基质细胞株838
第四节 依赖基质细胞的细胞株838
三、小鼠细胞毒性T细胞株838
二、胸腺基质细胞株839
一、B细胞杂交瘤841
第五节 杂交瘤细胞株841
二、T细胞杂交瘤848
第六节 常用的免疫细胞株851
参考文献853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命名856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特点856
第二十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856
三、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857
二、细胞因子的一般特性857
一、白细胞介素858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属性与疾病858
二、集落刺激因子884
三、肿瘤坏死因子和淋巴毒素892
四、干扰素896
五、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901
六、趋化因子904
七、白血病抑制因子和抑瘤素M913
一、白细胞介素受体917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917
二、集落刺激因子受体923
三、肿瘤坏死因子受体925
四、干扰素受体926
五、趋化因子受体927
参考文献929
一、细胞黏附分子的基本结构932
第一节 细胞黏附分子的基本结构及其配体932
第二十五章 黏附分子932
第二节 细胞黏附分子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933
二、细胞黏附分子的配体933
一、选凝素家族934
二、整合素家族938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940
四、钙黏着素家族942
五、黏蛋白样血管地址素家族944
一、生长发育945
第三节 细胞黏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945
六、其他细胞黏附分子945
二、免疫调节946
一、细胞黏附分子构象改变对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948
第四节 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948
二、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数量改变对黏附作用的调节949
一、细胞黏附分子与炎症、凝血和组织损伤修复950
第五节 细胞黏附分子与疾病950
二、细胞黏附分子与肿瘤转移952
参考文献954
四、细胞黏附分子与糖尿病954
三、细胞黏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954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956
第二十六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956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957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958
三、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959
五、免疫球蛋白的立体构象960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960
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961
一、同种型962
第二节 抗体的异质性和抗原特异性962
二、同种异型963
三、独特型964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装配及代谢965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组成966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抗体多样性966
二、免疫球蛋白基因片段的重组967
三、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特点969
第五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972
一、IgG973
二、IgM974
三、IgA975
五、IgE976
四、IgD976
二、单克隆抗体978
一、多克隆抗体978
第六节 抗体的制备978
三、基因工程抗体979
参考文献980
第一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981
第二十七章 免疫细胞间的信号转导981
一、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982
二、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983
一、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987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987
二、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988
二、Ca2+/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990
一、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990
第三节 蛋白丝/苏氨酸激酶990
三、Raf(p72)992
四、MAPK系统993
第五节 磷脂酶C994
第四节 蛋白丝/苏氨酸磷酸酯酶994
二、G蛋白的结构与分类996
一、G蛋白996
第六节 G蛋白和小G蛋白996
三、G蛋白的调节机制997
四、G蛋白参与调节的跨膜信号转导体系998
五、小G蛋白999
二、SPL-761001
一、Grb21001
第七节 接头蛋白1001
参考文献1002
五、BLNK1002
三、LAT1002
四、Shc1002
英中词汇索引1004
中英词汇索引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