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导演手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4191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电视新闻-电视节目-制作-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导演手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丛书总序1
第一章 中国电视现场直播的发展历程2
第一节 电视现场直播的发展2
一、萌生阶段——粗放型格局2
二、探索阶段——过渡型格局3
三、繁荣阶段——集约型格局8
第二节 电视现场直播的风格9
一、文艺类直播的风格10
二、体育类直播的风格11
三、经济类直播的风格13
四、新闻类直播的风格14
第二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题材特征19
第一节 新闻直播的重大性19
一、香港回归体现政治意义19
二、国庆50周年庆典体现政治意义20
三、重大事件体现时代意义21
第二节 新闻直播的事件性21
一、事件过程22
三、事件结果23
二、事件情节23
第三节 新闻直播的动态性24
一、单一形态25
二、并存形态26
第四节 新闻直播的不确定性28
一、活动自身的不确定性28
二、总体方案的不确定性28
一、技术部门的功能34
第三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系统创建34
第一节 直播体系的构成34
二、编播部门的功能35
第二节 直播系统的确立36
一、系统的形成取决于机位分布36
二、机位的格局决定系统形态39
三、优化机位确立系统体系41
第三节 编播部门的组织结构44
一、分系统的职能45
第四节 编播部门的系统职能45
二、总系统的职能47
三、操控台的意义52
第四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机位设置57
第一节 机位设置的原则57
一、直播机位的形态57
二、直播机位的特点59
三、直播机位的原则62
第二节 制高点机位的意义63
一、制高点机位的功能63
二、制高点机位的意义64
三、制高点机位的界定64
案例:《国庆50周年庆典》直播——析制高点机位设置一、设置机位的条件66
二、锁定环境外延68
三 交代空间关系77
第三节 近距离机位的意义84
一、近距离机位的概念84
三、直播机位设置思路85
二、近距离机位的原则85
案例:《国庆50周年庆典》直播——析近距离机位设置一、机位的贴近式设置90
二、机位的强调式设置97
三、机位的规范式设置101
四、机位的同步式设置104
五、机位的渲染式设置107
六、庆典活动机位说明110
第四节 机位设置的操作演示113
案例:《中华世纪坛》直播——析远近距离的机位设置一、制高点机位体现跨度116
二、主席台机位体现规范120
三、演出区机位体现活跃123
四、火炬青年机位体现创新127
五、中华圣火机位体现寓意132
第五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镜头创作141
第一节 新闻现场直播的责任141
一、新闻直播的使命141
二、新闻直播的准则142
三、新闻直播的标尺142
第二节 电视摄像与电视编辑144
电视摄像145
一、镜头成分的概念145
二、镜头的功能特点149
三、镜头的特殊形态152
四、镜头元素的关系154
电视编辑155
一、镜头与转化方式156
二、镜头与现实生活158
(一)生活中的镜头元素158
(二)生活中的镜头规律158
(三)蒙太奇与语言的关系167
(四)生活中的剪辑点169
(五)蒙太奇与剪辑方法174
(六)生活中的艺术180
第三节 视觉语言关系式181
一 视觉关系式的格局183
(一)构成成分的存在关系187
二、视觉关系式的作用187
(二)转化方式的作用关系191
三、视觉关系式的内核196
第四节 设计镜头的基本方法199
一、镜头的设计原则200
二、镜头的设计方法202
三、镜头的设计验收206
第五节 视觉语言的创作217
一、点面结合手法217
二、暗喻手法226
三、象征手法235
四、动静结合手法244
第六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防范设计256
第一节 防范设计的概念256
一、防范设计的意义256
二、防范设计的步骤258
第二节 防范设计的方法268
一、两种传送形态的疑点设计268
二、自我衔接的疑点设计276
三、活动时间的疑点设计286
四、活动内容的疑点设计287
第七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全面磨合291
第一节 新闻直播磨合的形式291
一、整体系统的磨合291
二、特定内容的排练294
第二节 磨合出现的问题与启示295
一、各工种都存在问题296
二、对事件规律缺少把握299
三、分系统牵着总系统走303
四、 “承包”带来的“特色”306
五、方队的整体概念不清晰311
第八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试机准备319
第一节 通讯系统的畅通调试319
第二节 镜头形态的和谐调试322
一、多种形式的确定323
二、导演口令的确定325
三、试机的必要性326
第三节 灯光分布的合理调试327
第四节 白平衡的均匀调整328
第九章 新闻现场直播的实战挑战332
第一节 导演的角色332
一、新闻导演的双重角色332
二、新闻导演的极限操作334
第二节 新闻现场直播瞬息万变338
一、采访时间突然提前339
二、最新信息急需插播340
三、事件发展出现突变344
四、活动内容临时增加345
第三节 新闻现场直播实战纪实348
一、现场直播临近提示350
二、现场直播的倒记时352
三、现场直播同步操作353
四、迎战第一个意外355
五、迎战第二个意外358
图表索引364
参考书目及彩照说明365
后记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