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政务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子政务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9/33189176.jpg)
- 金江军,潘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76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政务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1.1 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1
1.1.1 国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2
1.1.2 国内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2
1.2 信息时代的公共服务4
1.2.1 国外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情况4
1.2.2 国内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情况7
1.3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9
1.3.1 电子政务的定义9
1.3.2 电子政务的特点10
1.3.3 电子政务的由来12
1.3.4 电子政务的发展13
1.4.1 办公自动化14
1.4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几个概念14
1.4.2 电子政府15
1.4.3 政府上网16
1.4.4 政府信息化16
1.5 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16
第2章 电子政务理论模型20
2.1 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20
2.1.1 电子政务的研究队伍20
2.1.2 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21
2.2 电子政务应用模式23
2.2.1 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E2E)23
2.2.2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G2G)23
2.2.3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G2B、B2G)24
2.2.4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G2C、C2G)25
2.3.1 电子政务网络结构26
2.3 电子政务网络模型26
2.3.2 统一政务网络平台28
2.4 电子政务业务模型28
第3章 协同政务与政务智能32
3.1 协同商务与协同政务32
3.1.1 协同商务32
3.1.2 协同政务33
3.1.3 开展协同政务的迫切性34
3.2 协同政务的关键技术36
3.2.1 CSCW技术36
3.2.2 工作流管理技术38
3.3 商务智能与政务智能40
3.3.1 商务智能40
3.3.2 政务智能43
3.4 政府决策支持系统44
第4章 国外电子政务进展与启示47
4.1 北美电子政务进展47
4.1.1 美国电子政务进展47
4.1.2 加拿大电子政务进展50
4.2 欧洲电子政务进展50
4.2.1 英国电子政务进展50
4.2.2 德国电子政务进展52
4.2.3 法国电子政务进展53
4.3 亚洲电子政务进展53
4.3.1 日本电子政务进展53
4.3.2 新加坡电子政务进展55
4.3.3 韩国电子政务进展56
4.4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与启示57
4.3.4 一些其他亚洲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状况57
5.1 中国电子政务的历史背景59
第5章 中国电子政务进展与思考59
5.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61
5.2.1 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状况61
5.2.2 中央部委电子政务进展62
5.2.3 一些省份电子政务进展63
5.2.4 一些城市电子政务进展63
5.3 中国电子政务思考67
5.3.1 目标明确、分步实施67
5.3.2 资源整合、建设门户68
5.3.3 应用主导、注重实效69
5.4 一些具体的电子政务发展对策70
5.4.1 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70
5.3.4 基础扎实、保障有力70
5.4.2 发展电子民主、繁荣公众服务72
5.4.3 充分发挥社会中间组织的作用72
5.4.4 跨越数字鸿沟、关注弱势群体用户73
第6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75
6.1 政府改革是开展电子政务的必由之路75
6.1.1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再造运动75
6.1.2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76
6.2 电子政务与政府机构改革77
6.2.1 电子政务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推动作用78
6.2.2 政府机构改革对电子政务的促进作用79
6.2.3 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相互结合80
6.3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81
6.3.1 开展电子政务必须进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81
6.3.2 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容和实施步骤83
6.4 电子政务与政府廉政建设84
6.4.1 电子政务与反腐败84
6.4.2 杜绝新型腐败现象85
第7章 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建设87
7.1 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87
7.1.1 国家信息化及其发展对策87
7.1.2 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90
7.2 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90
7.2.1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与发展背景90
7.2.2 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91
7.3 电子政务与行业信息化92
7.3.1 行业信息化92
7.3.2 行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92
7.4 电子政务与家庭信息化93
7.4.1 家庭信息化与家庭上网工程94
7.4.2 电子政务与家庭信息化的关系96
第8章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98
8.1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98
8.2 政务流程再造与商务流程再造100
8.2.1 商务流程再造100
8.2.2 政务流程再造101
8.3 企业资源规划与政府资源规划103
8.3.1 企业资源规划103
8.3.2 政府资源规划104
8.4 客户关系管理与政府关系管理105
8.4.1 客户关系管理105
8.4.2 政府关系管理105
8.5.1 企业供应链管理108
8.5 企业供应链管理与政府供应链管理108
8.5.2 政府供应链管理110
8.6 企业信息门户与政府信息门户112
8.6.1 企业信息门户112
8.6.2 政府信息门户建设意义113
8.6.3 政府信息门户建设进展115
8.6.4 政府信息门户建设方法116
第9章 电子政务产业119
9.1 电子政务产业模式119
9.1.1 电子政务建设要走产业化之路119
9.1.2 电子政务产业模式分析121
9.2 电子政务市场分析122
9.2.1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122
9.2.2 电子政务市场细分123
9.2.3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竞争124
9.2.4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潜力124
9.3 电子政务软件产业126
9.3.1 电子政务软件市场现状126
9.3.2 电子政务软件市场分析127
9.4 电子政务硬件产业129
9.4.1 网络硬件设备市场129
9.4.2 其他硬件设备市场130
9.5 电子政务咨询服务产业131
9.5.1 IT服务及其市场前景131
9.5.2 电子政务IT服务及其市场分析131
10.1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与组织管理134
10.1.1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规划134
第1 0章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与组织管理134
10.1.2 国外电子政务组织管理135
10.2 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137
10.2.1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7
10.2.2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38
10.2.3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措施139
10.3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140
10.3.1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法140
10.3.2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实例142
10.4 电子政务建设组织管理144
10.4.1 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144
10.4.2 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145
11.1.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意义147
11.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意义和内容147
第11章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47
11.1.2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148
11.2 系统核心层149
11.2.1 办公业务资源系统149
11.2.2 宏观经济管理系统149
11.3 系统支撑层150
11.3.1 金税工程150
11.3.2 金关工程151
11.3.3 金财工程152
11.3.4 金融监管(含金卡)工程153
11.3.5 金审工程154
11.4 系统基础层155
11.4.1 金盾工程155
11.4.2 金保工程156
11.4.4 金水工程157
11.4.3 金农工程157
11.4.5 金质工程158
第12章 电子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61
12.1 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原则和方法161
12.1.1 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161
12.1.2 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163
12.1.3 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163
12.2 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建设165
12.2.1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机制165
12.2.2 政务数据交换中心方案166
12.3 政务数据仓库建设168
12.3.1 政务数据仓库的提出168
12.3.2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169
12.3.3 分布式政务数据库170
12.4 电子政务数据挖掘171
12.4.1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171
12.4.2 分布式数据挖掘173
12.4.3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173
12.5 政务元数据标准174
12.5.1 政务元数据的构成175
12.5.2 政务元数据的特征175
12.5.3 政务元数据的内容176
第13章 电子政务保障体系177
13.1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177
13.1.1 电子政务“安全第一”177
13.1.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对策178
13.2 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180
13.2.1 电子政务标准化对策180
13.2.2 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化情况181
13.3 电子政务教育培训体系183
13.4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185
13.4.1 国内外电子政务立法情况185
13.4.2 电子政务立法对策187
13.5 电子政务试点示范体系187
13.5.1 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188
13.5.2 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189
13.6 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190
13.6.1 建立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190
13.6.2 国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191
13.6.3 中国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192
14.1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管理199
14.1.1 项目管理概述199
第1 4章 电子政务的项目实施199
14.1.2 项目管理过程203
14.1.3 项目管理内容207
14.1.4 电子政务呼唤项目管理211
14.2 电子政务项目开发213
14.2.1 Web服务基本概念213
14.2.2 Web服务技术215
14.2.3 Web服务解决方案218
14.3 电子政务的软件开发222
14.3.1 电子政务软件需求分析222
14.3.2 电子政务软件系统设计224
14.3.3 电子政务软件代码编写225
14.3.4 电子政务软件测试226
14.4 电子政务项目监理229
参考文献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