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四精神新论 思想精髓、发展轨迹、现代价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五四精神新论 思想精髓、发展轨迹、现代价值](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3207150.jpg)
- 王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0068716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五·四运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五四精神新论 思想精髓、发展轨迹、现代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重新开掘五四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六个新问题、新观点1
第一篇 五四精神实质:激进主义,还是综合创新3
第一章 “打倒孔家店”是五四口号、五四精神吗3
第一节 “打倒孔家店”是五四口号、激进主义是五四主潮吗3
第二节 “打倒孔家店”并非五四运动口号8
第三节 “全盘否定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五四运动支流10
第二章 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的矛盾文化观15
第一节 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文化观的二重性、矛盾性15
第二节 五四时期陈独秀:是孔与非孔的二重性17
第三节 五四时期青年胡适:两种文化观的思想矛盾萌芽20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主潮: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的综合创新论31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人物——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的综合创新文化观萌芽31
第二节 蔡元培思想真谛:以兼容并包为手段,求综合创新之目标35
第三节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341
第四节 鲁迅全盘否定的是封建礼教,而不是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50
第五节 梁漱溟、学衡派的传统复归论不足以掩盖综合创新的五四主潮57
第二篇 五四时代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初探索——李大钊哲学思想精髓与历史地位新论第一章 李大钊哲学思想实质问题63
第一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三种流行观点63
第二节 本书新观点:李大钊哲学思想精髓是综合创造论64
第二章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66
第一节 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辩证法、共殊观萌芽66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论思想萌芽6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统一原则的思想萌芽72
第三章 李大钊的国情观74
第一节 中国“纯确国情”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74
第二节 我们既要具体分析外国国情特殊性,更要具体分析中国国情特殊性76
第三节 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最大特殊性,就在于不是一般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而是中国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双重压迫的突出矛盾76
第四节 从经济基础层面看中国最大国情,“中国是一个农国”78
第五节 从人口结构上看中国国情特征,农民占百分之七八十79
第六节 从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来看,农民问题、土地问题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80
第四章 李大钊的中国革命道路观82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最初探索82
第二节 武装斗争的最初探索86
第三节 党的建设的最初探索91
第五章 李大钊哲学思想独特贡献与历史地位99
第一节 李大钊哲学思想核心实质,不是照搬俄国民粹派、日本河上肇,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创造99
第二节 李大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早探索者100
第三节 在“马克思主义观——国情观——中国革命道路观——文化观”四大层面,李大钊都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初探索101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五四以来李大钊的最初探索则是其重要铺垫102
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仅有马列主义作为国际理论来源,而且有李大钊哲学思想作为本民族的理论来源103
第六节 从李大钊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乃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105
第三篇 五四精神的发展轨迹——20世纪的三次文化大讨论109
第一章 30年代文化讨论主潮:不是现代新儒学,而是综合创新论109
第一节 从五四后期到30年代:全盘西化论与现代新儒学11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论和古今中外法——毛泽东思想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117
第三节 鲁迅:“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文化旗手134
第四节 徐悲鸿:综合创新论在绘画艺术界的杰出代表138
第五节 张岱年:从哲学高度创立综合创新论的最初尝试153
第二章 80年代文化热:主潮不是全盘西化论,而是综合创新论159
第一节 80年代文化热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的大转变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60
第二节 全盘西化论虽流行一时却终非主流162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的思想潜流167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172
第五节 张岱年力倡综合创新论、民族精神论182
第三章 90年代文化复兴潮:主潮不是现代新儒学,而是综合创新论199
第一节 90年代文化复兴潮的多重背景199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东山再起的历史契机204
第三节 90年代现代新儒学的七个新特点209
第四节 中国文化复兴的宏伟蓝图222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232
第六节 以张岱年为代表的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新发展234
第四篇 改革开放30年:中华民族精神的综合创新与现代复兴241
第一章 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中的九大综合创新24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智慧、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伟大创造24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民族精神245
第三节 独立自主、全面开放的崭新时代精神247
第四节 爱国主义与文化复兴的时代洪流249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与理论创新250
第六节 民主政治、法治国家、以人为本的新理念252
第七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创造253
第八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254
第九节 科教兴国的可持续发展新战略255
第二章 三大问题的理论反思258
第一节 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258
第二节 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儒学复归论262
第三节 官僚腐败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268
第四节 大得大失的综合考察——文化现状的基本估计270
第三章 中华文明综合创新、现代复兴的十大目标272
第一节 创造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新中国272
第二节 创造两个文明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273
第三节 创造一体两翼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274
第四节 开创“体制改革——经济起飞——国家统一——文化复兴”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主潮275
第五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和新模式276
第六节 创造现代革新的中华民族精神277
第七节 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277
第八节 创造富有时代精神与东方神韵的新哲学、新智慧278
第九节 创造大器晚成、现代复兴的中华文明新形态279
第十节 创造现代新型主体性与世界文明新形态280
第四章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282
第一节 中华文明历史命运的三部曲282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古代辉煌284
第三节 中华文明的近代滞后302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311
第五篇 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妈女士(市场经济)、穆小姐(道德)——从五四精神看中国现代化的四大支柱第一章 德先生、赛先生和妈女士——从五四历史经验看民主政治、科学文化与市场经济关系323
第一节 德先生、赛先生和妈女士是不可分割的“一家子”323
第二节 妈女士、德先生、赛先生:本质与联系324
第三节 五四以来的历史经验与新鲜问题326
第二章 新型价值观与伦理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柱327
第一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价值观327
第二节 “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实质——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32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332
第三章 德先生、赛先生和妈女士、穆小姐——中国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四大支点335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的十层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新解读335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之道的特殊性342
第三节 现代化经济起飞与新型民主政治344
第四节 现代化经济起飞与现代新型文明345
第五节 现代化经济起飞与新型价值观、民族精神347
第六节 四大支点的合力才能使中华腾飞梦想成真349
第六篇 北大精神五四奠基: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第一章 北大源头应上溯到西汉太学、辽南京太学——探索轨迹九部曲353
第一节 1918年、1925年,蔡元培校长:中国古代太学国学是近代新北大的“高曾祖”354
第二节 1925年,蒋梦麟代校长:本校由国子监改为京师大学堂355
第三节 1948年,胡适校长:北大是历代太学的正式继承者356
第四节 1964年前后,陆平校长: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照英美是北大办学方针357
第五节 1964年、1982年,冯友兰: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359
第六节 1987年,任继愈:北大校史应上溯到西汉太学建立之始360
第七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季羡林:北大历史应从国子监算起,并上溯到汉代太学361
第八节 1986年、1988年、1997年,萧超然:北大直接源头是晋代国子学,可上溯到太学362
第九节 1998年,王东:北京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国立综合大学366
第二章 五四时代奠基的引进西学、近代革新的北大传统——蔡元培首倡的新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十大新理念369
第一节 兼创结合(兼容并包与综合创新结合)369
第二节 东西结合372
第三节 文理结合373
第四节 教研结合376
第五节 “学”“术”结合379
第六节 专通结合381
第七节 情理结合383
第八节 文道结合384
第九节 大学教育与民主政治结合385
第十节 大学教育创新与弘扬民族精神结合38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传统最深的新型大学——李大钊开创的北大传统及其世界历史地位新探390
第一节 源头特别早391
第二节 学理系统性特别强393
第三节 实践性特别强397
第四节 独立创新性特别强401
第五节 持续性特别强402
第六节 影响力特别强404
第四章 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北大走向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道路410
第一节 为北大寻根:三大源头、三种传统的综合创新410
第二节 北大科学发展的双重根系与双重目标411
第三节 为北大寻根探源的世界历史意义何在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