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村落视角的性别偏好研究 场域与理性和惯习的建构机制 constructive mechanism of field, rationality and habitus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莫丽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ISBN:78020216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农村-人口性别构成-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村落视角的性别偏好研究 场域与理性和惯习的建构机制 constructive mechanism of field, rationality and habitu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言1
1.1 研究背景3
1.1.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形势严峻3
1.1.2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性别偏好的集中反映7
1.1.3 研究性别偏好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10
1.2.1 国外性别偏好研究10
1.2.2 国内性别偏好研究12
1.2.3 性别偏好研究的局限15
1.3 研究思路及理论框架18
1.3.1 研究设计18
1.3.2 研究视角22
1.3.3 资料来源23
1.3.4 研究框架26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研究假设29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31
2.1.1 场域31
2.1.2 理性37
2.1.3 惯习41
2.2 研究假设44
2.2.1 理性和惯习都是在一定场域中形成的44
2.2.2 性别偏好的理性是在经济场域和非经济场域交织作用下形成的48
2.2.3 性别偏好的惯习是传统生育文化在一定场域中的内化51
2.2.4 性别偏好是理性和惯习共同作用的产物59
第3章 经济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61
3.1 生产力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63
3.1.1 男性在体力劳动中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女性63
3.1.2 男性在经济活动中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女性66
3.1.3 男性与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结合的机会多67
3.2 生产关系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69
3.2.1 男性在经济场域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比例大70
3.2.2 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普遍72
3.2.3 女性劳动得不到承认74
3.3 经济效用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76
3.3.1 生育男孩是家庭致富的希望78
3.3.2 生育男孩是家庭养老的保障80
3.3.3 生育男孩能使家业和财产得以继承82
3.4 对男孩经济资本的投入85
3.4.1 教育投入86
3.4.2 结婚投入88
第4章 社会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93
4.1 家庭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95
4.1.1 生育男孩是对社会资本的期望96
4.1.2 生育男孩能使妇女地位提高101
4.1.3 生育男孩利于家庭稳定105
4.2 家族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108
4.2.1 生育男孩有“面子”109
4.2.2 生育男孩可以壮大家族势力115
4.2.3 生育男孩能祭祖送终117
4.3 社区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120
4.3.1 男性占据主导地位121
4.3.2 不公平的资源分配122
4.3.3 以男性为主的人际关系124
第5章 文化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127
5.1 观念文化对性别偏好的作用129
5.1.1 重男轻女129
5.1.2 传宗接代136
5.1.3 多子多福141
5.2 习俗文化对性别偏好的作用143
5.2.1 男娶女嫁的习俗强化了夫权制度144
5.2.2 财产和姓氏继承制度维护了父权制度147
5.2.3 儿子养老的习俗强化了性别分工制度149
5.2.4 祭祖送终的习俗提升了男孩的价值152
5.3 器物文化对性别偏好的作用152
5.3.1 祠堂的祖宗牌位都是男性154
5.3.2 家谱只记男性155
5.3.3 寺庙文化强化了生育男孩的重要性156
第6章 性别偏好理性161
6.1 性别偏好理性的形成过程163
6.1.1 性别偏好理性的内在逻辑163
6.1.2 性别偏好理性的生成机制169
6.1.3 性别偏好理性的作用机制172
6.2 性别选择的策略175
6.2.1 以多取胜175
6.2.2 现代科学177
6.2.3 溺弃和出卖女婴180
6.2.4 迷信181
6.3 性别偏好理性对场域的反作用182
6.3.1 强化了男孩的价值182
6.3.2 加重了竞争和趋同的压力184
6.3.3 助长了家族势力185
第7章 性别偏好惯习187
7.1 性别偏好惯习的形成过程189
7.1.1 在特定场域中反复刺激189
7.1.2 个人生活轨迹192
7.2 性别偏好惯习对场域的反作用196
7.2.1 使场域中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196
7.2.2 不断建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存在197
7.3 惯习与现实的碰撞200
7.3.1 新旧惯习的较量200
7.3.2 养儿防老的悖论204
7.3.3 经济场域的变化215
第8章 结论和思考217
8.1 研究结论219
8.1.1 性别偏好形成的机制219
8.1.2 性别偏好的理性和惯习226
8.1.3 性别偏好的作用机制227
8.1.4 性别偏好的反作用228
8.2 理论建构230
8.3 一些思考233
参考文献237
本书中文摘要244
本书英文摘要250
后记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