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0个应该知道的动植物常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0个应该知道的动植物常识
  • 张艳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5372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动物-普及读物;植物-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00个应该知道的动植物常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动物篇3

第一章 动物概说动物界有多少种动物3

动物界分多少门3

原生动物门4

原生动物门的特点4

中生动物门4

中生动物门的分类4

海绵动物4

海绵动物的生殖方式5

海绵动物的生存环境5

腔肠动物5

腔肠动物的特征5

扁形动物6

扁形动物的分布6

线形动物6

线形动物的特征6

环节动物6

软体动物7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7

节肢动物7

节肢动物包括哪些动物7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8

棘皮动物8

脊索动物门8

脊索动物门的亚门8

脊椎动物亚门8

尾索动物亚门9

尾索动物亚门动物的特征9

无脊椎动物9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9

脊椎动物10

腕足动物门10

腕足动物的延续10

扁盘动物门10

动鞭纲11

涡虫纲11

吸虫纲11

单板纲11

瓣鳃纲12

瓣鳃纲动物的食用价值12

昆虫纲12

昆虫的种类和分布12

昆虫的益处与害处13

无颌纲13

喙壳纲13

鱼类13

鱼类的呼吸13

软骨鱼和硬骨鱼14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14

鱼类的药用价值14

两栖类14

爬行动物14

爬行动物的起源15

爬行动物的生态习性15

爬行动物的繁殖15

爬行动物的活动规律15

爬行动物的价值16

鸟纲16

鸟纲的分类16

鸟类的羽毛与飞翔16

鸟类的生存条件17

鸟类的繁殖17

鸟类的迁徙17

哺乳纲17

哺乳动物的分类17

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18

板鳃亚纲18

盾皮鱼纲18

迷齿亚纲18

无颌类18

缨尾目的分类19

缨尾目动物的生存环境19

革翅目19

脉翅目19

原尾目20

双尾目20

节颈目20

正形贝目20

变形虫20

变形虫的生存环境20

“永生”的变形虫21

不可小看的变形虫21

痢疾内变形虫21

海豆芽21

第二章 鸟类最早的鸟——始祖鸟23

始祖鸟——鸟类的进化23

始祖鸟是怎样从地栖生活转变为飞翔生活的23

捕猎能手——雕24

“雕中之王”——金雕24

金雕的生态习性24

能捕狼的金雕24

金雕并非金色的雕24

金雕猎食25

玉带海雕25

白尾海雕25

白头海雕26

白鹳26

白鹳的迁徙26

白鹳的生态习性26

智慧的象征——猫头鹰26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27

猫头鹰怎样猎食27

“长脖老等”——苍鹭27

苍鹭的生态习性28

池鹭28

红角鸮28

黄嘴角鸮28

领角鸮28

草鸮29

雕鸮29

褐林鸮29

长耳鸮29

短耳鸮29

鸺鹠30

“大自然的清洁工”——秃鹫30

秃鹫的特点30

滑翔的秃鹫30

秃鹫的生存状况30

最小的鸟——蜂鸟31

可以向后飞行的鸟——蜂鸟31

蜂鸟的神话31

美丽的蜂鸟31

最大的鸟——鸵鸟31

鸵鸟的生态习性32

鸵鸟的种类32

最大的鸟蛋——鸵鸟蛋32

鸵鸟的人工饲养的历史32

企鹅33

企鹅为什么能在南极生活33

雨燕33

飞得最快的鸟——雨燕33

雨燕的生态习性33

雨燕的繁殖34

普通楼燕34

金丝燕34

金丝燕的“燕窝”34

短嘴金丝燕34

“百鸟之王”——大兀鹰35

勇敢的猎食者——大兀鹰35

世界上活得最长的鸟——大兀鹰35

巨嘴鸟35

巨嘴鸟的美丽色彩35

巨嘴鸟的生存环境36

缝叶莺36

世界上最美丽的鸟——极乐鸟36

“天国”里的极乐鸟36

极乐鸟中的极品37

知更鸟37

知更鸟的生存环境37

飞得最远的鸟——北极燕鸥37

北极燕鸥的生存方式38

信天翁38

滑翔高手——信天翁38

芙蓉鸟38

鹈鹕39

鹈鹕的飞行技术39

斑嘴鹈鹕39

斑嘴鹈鹕的生态习性39

鸬鹚39

最能捕鱼的鸟——鸬鹚40

吃鱼的鸬鹚40

大雁40

营冢鸟40

营冢鸟的分布状况41

褐马鸡41

褐马鸡的生活环境41

珍禽国宝——褐马鸡41

神秘的冠麻鸭42

麻雀42

麻雀不是害鸟42

白腰文鸟42

金翅42

食火鸡43

食火鸡的特性43

贪食的食火鸡43

鹦鹉43

鹦鹉会说话的秘密43

虎皮鹦鹉44

绯胸鹦鹉44

花头鹦鹉44

长尾鸡44

鸸鹋45

鸸鹋的特性45

鸸鹋与人类的亲密接触45

松鸡45

松鸡的生存环境46

松鸡的生存危机46

雷鸟46

中华鹧鸪46

中华鹧鸪的生态习性46

鹌鹑46

鹌鹑的驯化47

鹌鹑的营养价值47

灰胸竹鸡47

家鸡的祖先——原鸡47

环颈雉47

黑颈长尾雉48

红腹锦鸡48

红腹锦鸡的生态习性48

“金鸡报晓”48

普通秧鸡48

董鸡48

黄脚三趾鹑49

凤头麦鸡49

扇尾沙雉49

普通燕鸻49

毛腿沙鸡49

家鸽的祖先——原鸽50

岩鸽50

珠颈斑鸠50

山斑鸠50

火斑鸠50

孔雀51

孔雀开屏51

白孔雀51

野生绿孔雀51

孔雀的经济价值51

潜鸟52

潜鸟的成长规律52

鹬52

鹬鸟的生存方式52

飞得最远的鸟——金鹬52

藏马鸡53

藏马鸡的生存与繁殖53

新西兰国鸟——几维鸟53

几维鸟与恐鸟53

几维鸟的特性54

乌鸡54

“乌鸡白凤”54

乌鸡的药用价值54

乌鸡药用的历史54

菊花鸡55

光颈鸡55

斗鸡55

剪毛鸡55

喜鹊——吉祥的象征55

“田野卫士”55

喜鹊筑巢56

红嘴蓝鹊56

乌鸦56

聪明的乌鸦56

“乌鸦反哺”56

乌鸦的特性57

黑卷尾鸟57

快速飞行的黑卷尾鸟57

黑卷尾鸟的分布状况57

交嘴雀58

交嘴雀为什么长出奇形怪状的嘴58

传播种子的交嘴雀58

雀鹰58

雀鹰的生存状况58

爱唱歌的河乌59

在溪流中捕食的河乌59

夜鹰59

吃蚊子的夜鹰59

夜鹰的生活方式60

冬眠的夜鹰60

走鹃60

走鹃为什么要奔跑着取食60

“沙漠中的小丑”60

千鸟61

为鳄鱼剔牙的鸟儿61

千鸟——为鳄鱼报警61

颚61

颚是怎样紧紧捉住鱼的62

牛背鹭62

益鸟牛背鹭62

犀牛鸟62

军舰鸟63

为什么把军舰鸟叫做海盗63

63

为什么善于游泳63

的生存方式63

小64

小的生态习性64

凤头64

凤头的生态习性64

相思鸟64

寓意美好爱情的鸟儿65

相思鸟的生活与繁殖65

黄眉柳莺65

鹩哥65

鹩哥的饲养与繁殖65

伯劳鸟66

“唯见春风啼伯劳”66

伯劳的生活方式66

灰喜鹊67

山林的天然卫士67

灰喜鹊的繁殖67

园丁鸟67

出色的园艺家67

忙碌的雄园丁鸟68

伞鸟68

“一团明亮的火”68

翠鸟68

美丽的翠鸟69

会笑的大翠鸟69

翠鸟的繁殖69

白胸翡翠69

蓝翡翠70

戴胜70

鹮70

死而复生的珍贵鸟类——朱鹮70

朱鹮的繁殖71

朱鹮之乡71

彩鹮71

黑鹮71

白鹮72

栗树鸭72

栗树鸭的生态习性72

豆雁72

豆雁的生态习性72

家鹅的祖先——鸿雁72

“雁归来”73

鸿雁的迁徙73

天鹅73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74

天鹅的“终身伴侣制”74

美丽的天鹅湖74

天鹅的神话74

家鸭的祖先——绿头鸭75

绿头鸭的生态习性75

鸳鸯75

鸳鸯并非成双对75

苍鹰75

老鹰76

老鹰的生态习性76

松雀鹰76

蛇雕76

黑翅鸢76

红脚隼77

大鸨77

大鸨的生态习性77

大鸨的繁殖77

幼鸨的成长过程77

长寿的象征——鹤78

鹤的繁殖78

丹顶鹤78

丹顶鹤的生态习性78

白鹤为何用一只脚站立79

赤颈鹤79

赤颈鹤的生态习性79

蓑羽鹤79

蓑羽鹤的生态习性80

鹇80

白鹇80

黑鹇81

蓝鹇81

犀鸟81

笨重的飞鸟81

“自我囚禁的鸟”——犀鸟82

“钟情鸟”——犀鸟82

珍贵的犀鸟82

冠斑犀鸟82

苦恶鸟82

苦恶鸟的生态习性83

冬眠的苦恶鸟83

苦恶鸟的传说83

鸟中歌王——百灵鸟84

蒙古百灵84

云雀84

海鸥85

海鸥为什么总是追随轮船飞85

滑翔速度最慢的鸟——银鸥85

金丝雀85

瓦斯报警鸟——金丝雀86

太平鸟86

杜鹃86

杜鹃的繁殖方式86

“巢寄生”的杜鹃87

“互利共生”的鸟儿87

鹰鹃87

布谷鸟87

四声杜鹃88

噪鹃88

褐翅鸦鹃88

红头咬鹃88

琴鸟88

动情的雄琴鸟89

出色的“拟音师”89

琴鸟的土丘89

琴鸟的繁殖90

啄木鸟90

森林医生——啄木鸟90

大拟啄木鸟90

大斑啄木鸟91

长尾阔嘴鸟91

斑鸫鸟91

斑鸫鸟的领地91

织布鸟91

织布鸟的繁殖92

第三章 昆虫类螳螂93

蝉93

蝉的生活方式93

黑蚱蝉94

“金蝉脱壳”94

沫蝉94

榆叶蝉94

小绿叶蝉94

黑尾大叶蝉95

大青叶蝉95

臭虫95

吸血的臭虫95

臭虫的生存习性96

温带臭虫96

热带臭虫96

蟋蟀96

蟋蟀的生存方式96

蟋蟀为何好斗97

象鼻虫97

天牛97

天牛的游戏97

世界上最大的甲虫98

大牙土天牛98

锯天牛98

褐幽天牛98

松幽天牛98

云杉小墨天牛98

青杨楔天牛99

瓢虫99

瓢虫的生存方式99

七星瓢虫99

十一星瓢虫100

茄二十八星瓢虫100

马铃薯瓢虫100

多异瓢虫100

六斑显盾瓢虫100

方斑瓢虫100

盾瘤胸叶甲101

金绿树叶象101

峰喙象101

西伯利亚绿象101

黄褐纤毛象101

东方甜菜象101

蜘蛛101

蜘蛛的生态习性101

黑寡妇蜘蛛102

黑寡妇蜘蛛致命的交配102

食鸟蜘蛛102

食鸟蜘蛛的生存方式102

近亲幽灵蛛103

北国壁钱103

蝶斑柔蛛103

大腹园蛛103

八痣蛛103

横纹金蛛103

八瘤艾蛛104

四点高亮腹蛛104

机敏漏斗蛛104

迷宫漏斗蛛104

华丽漏斗蛛104

家隅蛛104

三突花蛛104

草皮逍遥蛛105

蜱105

蜱的危害性105

银盾革蜱105

草原革蜱105

中华革蜱105

嗜群血蜱106

日本血蜱106

草原血蜱106

亚东璃眼蜱106

草原硬蜱106

全沟硬蜱106

螨106

牛蠕形螨107

脂蠕形螨107

鸡皮刺螨107

仓鼠真厉螨107

东北血革螨107

毒厉螨107

山楂叶螨107

恙螨108

沙土甲(欧洲沙潜)108

类沙土甲(沙潜)108

拟裸蛛甲108

裸蛛甲108

日本蛛甲108

蟑螂108

蟑螂的自我保护能力109

蟑螂的危害109

蟑螂的防治109

蜣螂(屎壳郎)110

“屎壳郎推粪球”110

蜣螂的生育方式110

神圣的蜣螂111

蜣螂的益处111

臭蜣螂111

墨侧裸蜣螂111

立叉嗡蜣螂111

台湾蜣螂112

黑蜉金龟112

三斑蜉金龟112

华北大黑鳃金龟112

小黑鳃金龟112

大云鳃金龟112

大皱鳃金龟112

黑皱鳃金龟113

中华弧丽金鱼113

苹毛丽金龟113

阔胸禾犀金龟113

赤斑花金龟113

蜻蜓113

飞行的蜻蜓114

苍蝇114

苍蝇是怎样飞行的114

苍蝇的害处114

林莫蝇115

秋家蝇115

逐畜家蝇115

家蝇115

孕幼家蝇115

鱼尸家蝇115

夏厕蝇116

肠胃蝇116

驼头狂蝇116

驯鹿蝇116

羊狂蝇116

紫鼻狂蝇116

纹皮蝇117

牛皮蝇117

黑须污麻蝇117

线纹折麻蝇117

宽角折麻蝇117

棕尾别麻蝇117

斑黑麻蝇118

白头亚麻蝇118

肥须亚麻蝇118

酱亚麻蝇118

麦秆蝇118

白蛉118

中华白蛉118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119

蒙古白蛉119

蚊子119

蚊子为什么吸血119

蚊子对人类的危害119

按蚊120

林氏按蚊120

五斑按蚊120

中华按蚊120

伊蚊120

灰色伊蚊120

仁川伊蚊121

背点伊蚊121

北海道伊蚊121

黄色伊蚊121

黄背伊蚊121

侵袭伊蚊121

朝鲜伊蚊121

刺螫伊蚊121

阿拉斯加脉毛蚊122

柏格脉毛蚊122

日本脉毛蚊122

库蚊122

棕盾库蚊122

凶小库蚊122

淡色库蚊122

蠓123

蠓对人类的危害123

薄明库蠓123

雪翅库蠓123

淡黄库蠓123

朝鲜库蠓123

玛库蠓124

北京库蠓124

陈旧库蠓124

里库蠓124

二齿勒蠓124

虻124

虻的危害性125

中华斑虻125

广斑虻125

村黄虻125

窗虻125

蚤125

蚤对人的危害125

蚤对犬类的危害126

中华昔蚤126

犬栉首蚤126

长吻角头蚤126

人蚤126

阿巴盖新蚤126

二齿新蚤126

近代新蚤东方亚种127

圆指额蚤127

栉头细蚤127

缓慢细蚤127

长指怪蚤127

喉瘪怪蚤127

阿拉斯山蚤127

谢氏山蚤127

寄生蜂128

广大腿小蜂128

广大腿小蜂的繁殖128

马蜂129

马蜂的益处129

马蜂的利用和驯化129

角马蜂129

中华马蜂130

燕麦蚜茧蜂130

北京黄芪籽蜂130

内蒙古黄芪籽蜂130

锦鸡儿广肩小蜂130

苜蓿广肩小蜂130

普通小蠹广肩小蜂130

黏虫广肩小蜂131

榆痣斑金小蜂131

米象金小蜂131

华肿脉金小蜂131

小蠹棍角金小蜂131

舟蛾赤眼蜂131

松毛虫赤眼蜂131

白毛长腹土蜂132

蒙古拟地蜂132

萤火虫132

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132

萤火虫的生存习性132

“麻醉师”——萤火虫133

萤火虫的益处133

蝴蝶133

飞行的蝴蝶133

蝴蝶为什么会飞行134

最美丽的蝴蝶——凤蝶134

凤蝶为何会发出臭气134

蚂蚁135

食肉游蚁135

有剧毒的火蚁135

致命的魔鬼蚁135

神奇的黑蚂蚁136

蝗虫136

棉蝗136

长翅燕蝗136

中华稻蝗136

大垫尖翅蝗137

小垫尖翅蝗137

宽须蚁蝗137

亚洲小车蝗137

条纹鸣蝗137

粟缘蝽138

黄边迷缘蝽138

黑长缘蝽138

根土椿138

西北麦蝽138

斑须蝽138

红足真蝽139

沙枣蝽139

全北褐蛉139

缘布褐蛉139

点线脉褐蛉139

草蛉139

大草蛉140

拱大草蛉140

多斑草蛉140

结草蛉140

中华通草蛉140

褐纹树蚁蛉140

追击大蚁蛉140

头虱141

体虱141

驴血虱141

蓟马141

黄蓟马141

唐菖蒲简蓟马142

蒲公英蓟马142

小麦管蓟马142

步甲142

斑步甲142

中华金星步甲143

麦蛾143

榆织叶蛾143

米仓织蛾143

稠李巢蛾143

苹果巢蛾143

杨银纹潜蛾144

小菜蛾144

蒙古木蠹蛾144

沙柳木蠹蛾144

小木蠹蛾144

梨叶斑蛾145

小黄卷叶蛾145

绿尾大蚕蛾145

丁目大蚕蛾145

柞蚕145

樟蚕145

蓖麻蚕146

醋栗尺蛾146

李尺蛾146

沙枣尺蛾146

油茶尺蛾146

刺槐眉尺蛾147

槐尺蛾147

黄脉天蛾147

葡萄天蛾147

榆绿天蛾147

深色白眉天蛾147

沙枣白眉天蛾148

八字白眉天蛾148

豆天蛾148

白薯天蛾148

小地老虎148

白边切夜蛾148

棉铃实夜蛾149

烟实夜蛾149

苜蓿实夜蛾149

甘蓝夜蛾149

红棕灰夜蛾149

白毒蛾149

杉茸毒蛾150

松茸毒蛾150

拟杉茸毒蛾150

折带黄毒蛾150

黄斑草毒蛾150

舞毒蛾150

古毒蛾151

角斑古毒蛾151

豆盗毒蛾151

雪毒蛾151

柳毛虫151

赤松毛虫151

落叶松毛虫152

油松毛虫152

皮蠹152

日本白带圆皮蠹152

红圆皮蠹152

褐毛皮蠹152

黑毛皮蠹153

档案窃蠹153

短角褐毛皮蠹153

斑皮蠹153

酱曲露尾甲153

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153

蚜虫的危害性154

二点织螟154

米缟螟154

粉缟螟154

茴香薄翅野螟154

菜心野螟154

甜菜白带野螟155

豆卷叶螟155

豆荚野螟155

菜野螟155

麦牧野螟155

玉米螟155

棉卷叶野螟155

蝼蛄156

非洲蝼蛄156

东方蝼蛄156

华北蝼蛄156

台湾蝼蛄156

独角仙157

独角仙的生存习性157

新加坡竹节虫157

美丽的蜉蝣157

“短命的昆虫”157

第四章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有多少种159

最大的爬行动物——恐龙159

恐龙时代159

恐龙化石159

素食的恐龙159

鳖160

鳖的生态习性160

鳖的价值160

山瑞鳖160

山瑞鳖的经济价值160

大头平胸龟161

乌龟161

乌龟的经济价值161

黄缘闪亮龟161

黄缘闪亮龟的生态习性161

黄喉水龟161

黄喉水龟的生态习性162

四爪陆龟162

四爪陆龟的生态习性162

海龟162

海龟远航的奥秘162

穿山甲163

穿山甲的生态习性163

鳄蜥163

鳄蜥的生存本领163

巨蜥164

巨蜥的生态习性164

变色树蜥164

变色树蜥的生态习性164

黑龙江草蜥164

黑龙江草蜥的生态习性165

蓝尾石龙子165

蛇蜥165

双足蜥165

蛇165

蛇有多少种166

蛇出没的地方166

蛇的冬眠166

毒蛇有什么特征166

毒蛇的活动规律166

眼镜蛇167

有毒的眼镜蛇167

眼镜蛇孟加拉亚种167

世界上最大的毒蛇——眼镜王蛇167

眼镜王蛇的生态习性167

眼镜王蛇的价值168

舟山眼镜蛇168

金环蛇168

金环蛇的生态习性168

金环蛇的价值168

银环蛇168

银环蛇的价值169

蝰蛇169

白头蝰169

圆斑蝰169

蝮蛇169

蝮蛇的生态习性169

尖吻蝮170

尖吻蝮的生态习性170

竹叶青170

竹叶青的生态习性170

烙铁头170

烙铁头的生态习性170

蛇岛腹171

蛇岛腹的生态习性171

响尾蛇171

最毒的响尾蛇171

蟒蛇171

蟒蛇的生态习性172

蟒蛇的价值172

东方沙蟒172

赤链蛇172

赤链蛇的生态习性172

百花锦蛇173

百花锦蛇的生态习性173

三索锦蛇173

三索锦蛇的生态习性173

黑眉锦蛇173

黑眉锦蛇的生态习性173

灰鼠蛇174

灰鼠蛇的生态习性174

“三蛇”174

滑鼠蛇174

滑鼠蛇的生态习性174

乌梢蛇174

中国水蛇175

世界上最大的蛇——亚马逊森蚺175

刺猬175

刺猬的栖息之处175

吃害虫的刺猬175

刺猬的天敌176

孤独的刺猬176

刺猬的冬眠176

鳄鱼176

长寿的鳄鱼177

鳄鱼的生态习性177

鳄鱼的眼泪177

“混世魔王”——鳄鱼177

机智的鳄鱼177

禁止猎杀鳄鱼178

扬子鳄178

扬子鳄的生态习性178

壁虎178

爬树的壁虎179

断尾的壁虎179

无蹼壁虎179

无蹼壁虎的生态习性179

大壁虎180

大壁虎的生态习性180

大壁虎的药用价值180

变色龙180

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色180

海龟181

海洋中的长寿动物181

海龟的洄游之路181

第五章 哺乳动物鲸183

座头鲸183

会唱歌的鲸183

“海中霸王”——虎鲸184

凶猛的虎鲸184

虎鲸的生态习性184

最大的动物——蓝鲸184

蓝鲸的生态习性184

蓝鲸的家庭185

海豚185

聪明的海豚185

海豚的集体生活185

海豹185

海豹的生态习性186

海象186

海象的长牙186

变色的海象187

受宠的小海象187

水獭187

水獭的生态习性187

水獭的生存现状188

海獭188

海獭是怎样睡觉的188

海獭的生态习性188

聪明的海獭189

“长江女神”——白鳍豚189

白鳍豚的生态习性189

聪明的白鳍豚189

濒危的珍稀动物189

食蚁兽190

食蚁兽的生态习性190

虎190

虎的领地190

老虎的气味191

虎的生存危机191

世界上最大的老虎——东北虎191

最长寿的动物——大象191

大象的家庭观念192

大象的报警器官192

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非洲象192

亚洲象192

熊192

黑熊193

浣熊193

灰熊193

北极熊193

马来熊194

眼镜熊194

熊的冬眠194

大熊猫194

大熊猫的栖息地194

大熊猫为什么爱吃竹子195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195

狮子195

团结的狮群195

狮子的天敌196

猎豹196

猎豹的特征196

印度豹196

美洲豹197

美洲豹的生态习性197

美洲豹的生存现状197

高山上的雪豹197

金钱豹198

云豹198

食蟹獴198

食蟹獴的生态习性199

食蟹獴与眼镜蛇的搏斗199

红颊獴199

红颊獴的生态习性199

吼猴200

最团结的猴子200

树懒200

一生离不开树的猴子201

“美猴王”——金丝猴201

金丝猴的生存现状201

高山上的金丝猴201

森林卫士——金丝猴201

母子情深的猴子202

神秘的滇金丝猴202

滇金丝猴的生存危机202

猕猴202

黑叶猴203

黑长臂猿203

茅鼠203

茅鼠的生存本领203

树鼩204

松鼠204

赤腹松鼠204

旱獭204

飞鼠205

棕鼯鼠205

负鼠205

爱装死的负鼠205

河狸206

小河狸为什么刚长大就会被母亲赶出家门206

河狸筑坝206

鸡貂206

鸡貂的生存本领207

美洲貘207

爱打滚的美洲貘207

非洲羚羊207

旋角大羚羊207

非洲羚羊的生存现状208

南非小羚羊208

藏羚羊208

藏羚羊的栖息地208

藏羚羊的迁徙209

非洲角马209

野骆驼209

“沙漠之舟”209

犀牛210

白犀牛210

黑犀牛210

大独角犀210

大独角犀的栖息地211

大独角犀的生存危机211

鸭嘴兽211

鸭嘴兽是怎样捕食的211

鸭嘴兽的繁殖212

猞猁212

猞猁的生态习性212

豹猫212

金猫213

金猫的生态习性213

小熊猫213

小熊猫的生态习性213

小熊猫的保护213

?狓214

珍贵而稀有的?狓214

扭角羚214

扭角羚的生态习性214

金耗子215

袋獾215

灵猫215

灵猫香215

果子狸216

果子狸的生态习性216

麝鼠216

麝鼠的生态习性216

麝鼠的活动规律217

豺217

豺的集体性217

豺的生存现状217

世界上最小的鹿——鼷鹿218

鼷鹿的生态习性218

鼷鹿的生存本领218

不长角的鹿218

长颈鹿219

长颈鹿的脖颈为什么特别长219

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鹿——驼鹿219

驼鹿的生态习性219

白唇鹿220

追逐水草的白唇鹿220

麋鹿220

麝220

麝的生态习性221

梅花鹿221

梅花鹿之间的“角斗”221

毛冠鹿221

毛冠鹿的生态习性222

马鹿222

马鹿的生态习性222

赤麂222

赤麂的生态习性222

狍223

狍的生态习性223

“四不像”的貂熊223

凶猛的“飞熊”223

蝙蝠224

吸血蝙蝠224

吸血蝙蝠的“回声探测器”224

吸血蝙蝠一生要吸多少血224

棕果蝠225

印度假吸血蝠225

马铁菊头蝠225

犬吻蝠225

东方蝙蝠226

狼226

狼的危害性226

为什么狼爱在夜间号叫226

貉227

狐狸227

狐狸的生态习性227

狐狸怪行为227

黄鼠狼228

黄鼠狼的护身法宝228

黑线仓鼠228

棕背?228

野猪229

林中一霸——野猪229

野猪的生态习性229

野猪与猎手的博弈229

豪猪230

野马230

野马的生态习性230

西藏野驴230

西藏野驴的生态习性231

野牛231

黄羊231

黄羊的生态习性231

盘羊231

盘羊的生态习性232

岩羊232

岩羊的生态习性232

苏门羚232

苏门羚的生态习性232

斑羚233

斑羚的生态习性233

牛羚233

牛羚的生态习性233

针鼹233

针鼹育雏234

斑马234

斑马为什么长着斑纹234

斑马的生态习性235

牦牛235

野牦牛的迁徙235

“高原之舟”235

牦牛的经济价值236

草兔236

“守株待兔”236

华南兔236

达呼尔鼠兔237

第六章 鱼类石斑鱼239

石斑鱼为何会变色239

旗鱼239

游泳冠军——旗鱼239

比目鱼240

比目鱼为何眼睛长在一侧240

躺在海底的鱼240

带鱼240

洄游的带鱼241

红大马哈鱼241

红大马哈鱼——悲壮的大迁徙241

射鱼241

百发百中的本领242

最大的乌贼——大王乌贼242

攀在树上的鱼——泥猴242

泥猴为什么能在陆地生存242

三条腿的鱼——鼎足鱼243

深海中的鼎足鱼243

吃人鱼——虎鱼243

虎鱼的生态习性243

热带鱼243

斗鱼244

斗鱼为什么好斗244

泥鳅244

能预测天气的泥鳅244

中华花鳅245

中华金沙鳅245

刺鳅245

大刺鳅245

黄鳝245

黄鳝的生态习性246

鲇鱼246

黄颡鱼246

黄颡鱼的生态习性246

鲱鱼246

乌鳢247

乌鳢的生态习性247

斑鳢247

斑鳢的生态习性247

鲤鱼247

鲤鱼的生态习性248

鲫鱼248

鲫鱼的生态习性248

鲫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248

金鱼248

鳊鱼249

鳊鱼的生态习性249

团头鲂249

团头鲂的生态习性249

鯮249

鯮的生态习性249

赤眼鳟250

赤眼鳟的生态习性250

蒙古红鲌250

蒙古红鲌的生态习性250

黄尾鲴250

黄尾鲴的生态习性251

四大家鱼251

青鱼251

青鱼的生态习性251

草鱼251

草鱼的生态习性251

鲢鱼251

鲢鱼的生态习性252

大鳞鲢252

鳙鱼252

鳙鱼的生态习性252

鲮鱼252

鲮鱼的生态习性253

鲈鱼253

金枪鱼253

软骨鱼253

“海中狼”——鲨鱼253

最大的鱼——鲸鲨254

神秘的大白鲨254

大白鲨成千上万的备用牙254

大白鲨的生态习性254

食人鲨255

人类对鲨鱼的威胁255

鳐鱼255

鳐鱼的毒刺255

水中“活化石”——中华鲟256

中华鲟的洄游古道256

中华鲟的繁殖256

鮟鱇鱼256

鮟鱇鱼奇妙的繁殖257

剑鱼257

“活鱼雷”257

为什么剑鱼会攻击船只257

海马257

海马的经济价值258

“马拉松冠军”——鳗鲡258

鳗鲡的繁殖、长眠之地258

小鳗鲡回乡之路258

三棘刺鱼259

水下建洞房的三棘刺鱼259

红鲷鱼的大家庭259

红鲷鱼为什么会由雌变雄260

双锯鱼260

与海葵共生的双锯鱼260

抗毒的双锯鱼261

鱼261

鱼为何可以吸附在大鱼身上261

鱼钓海龟261

鱼的繁殖262

最小的鱼262

第七章 两栖动物娃娃鱼(大鲵)263

娃娃鱼的栖息地263

娃娃鱼的生态习性263

两栖动物中的“巨无霸”264

同类相残的大鲵264

小鲵264

小鲵的生态习性264

东方蝾螈264

红瘰蝾螈265

红瘰蝾螈的生态习性265

树蛙265

树蛙的生态习性265

斑腿树蛙265

斑腿树蛙的生态习性266

黑蹼树蛙266

中国雨蛙266

中国雨蛙的生态习性266

大头蛙266

黑斑蛙267

黑斑蛙的生态习性267

中国林蛙267

中国林蛙的生态习性267

泽陆蛙267

泽陆蛙的生态习性267

虎纹蛙268

虎纹蛙的生态习性268

沼水蛙268

花姬蛙268

花姬蛙的生态习性268

四川湍蛙269

东方铃蟾269

东方铃蟾的生态习性269

宽头短腿蟾269

宽头短腿蟾的生态习性269

中华大蟾蜍269

中华大蟾蜍的生态习性270

黑眶蟾蜍270

黑眶蟾蜍的生态习性270

第八章 腔肠动物及其他贝壳271

硬甲龙虾271

全身铠甲的龙虾271

招潮蟹272

招潮蟹的居住地272

招潮蟹的大螯272

珊瑚272

珊瑚的形态272

鹦鹉螺273

奇妙的生长线273

蝎子273

蝎子的生命力273

蝎子的生态习性273

致命的蝎毒274

蝎子的药用价值274

蚯蚓274

敏感的蚯蚓274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275

蜗牛275

蜗牛的壳275

章鱼275

章鱼的生存能力275

章鱼的武器275

会变色的章鱼276

沉船里的章鱼276

奇异的栖身地276

“章鱼城”277

章鱼育雏277

磷虾277

南极磷虾的营养价值277

南极的磷虾资源278

螃蟹278

螃蟹为什么吐白沫278

海星278

海星的再生能力279

水螅279

水螅的再生能力279

海兔279

海中的“变色龙”——海兔280

海兔的防身本领280

植物篇283

第九章 植物概说林耐植物分类法283

苔藓植物283

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283

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283

蕨类植物284

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284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284

裸子植物284

裸子植物的用途285

被子植物285

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285

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285

双子叶植物285

单子叶植物286

种子植物286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形态286

根286

根的组成部分286

根的作用286

根毛287

根冠287

花蕊287

花被287

两性花和单性花288

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288

传粉288

叶柄288

叶片288

叶288

茎289

地上茎和地下茎289

果实289

种子289

种子的呼吸作用290

胚290

无性生殖290

植物的光合作用290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29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291

植物的蒸腾作用291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292

食虫植物292

食虫植物的功 能292

腐生生物292

第十章 木本植物橡胶树293

橡胶树的生长环境293

橡胶树的经济价值293

格木293

格木的材质294

咖啡294

咖啡的经济价值294

可可294

可可的生存条件295

可可的经济价值295

一品红295

一品红的特点295

凤凰木295

美丽的观赏树木295

蒲葵296

蒲葵的实用价值296

麻楝296

麻楝的优良材质296

八角296

八角的经济价值297

珙桐297

珙桐的主要产地297

水松297

水松的生存现状297

紫杉298

紫杉的生存现状298

紫杉的药用价值298

野茶树298

野茶树的分布区域299

茶树的故乡299

金花茶299

金花茶的生长习性299

金花茶的经济价值300

糖槭300

清甜的槭糖300

鹅掌楸300

古老的鹅掌楸301

苹婆301

苹婆雌花为何会结多个果子301

苹婆的生存条件301

楠木301

珍贵的栋梁之材302

望天树302

望天树的生长习性302

世界上最粗的树——猴面包树302

猴面包树303

猴面包树的生长环境303

会跳舞的树——舞草303

纺锤树303

纺锤树的生长习性303

银杏304

“活化石”——银杏304

菩提树304

菩提树的得名304

月桂树304

桫椤305

桫椤的生长习性305

罗汉松305

栗305

栗树的经济价值305

月季306

多种多样的月季306

荔枝306

荔枝的产地306

龙眼306

椰子树307

椰子树的生长习性307

腰果307

腰果的生长习性307

腰果的食用价值308

栀子308

铁树308

铁树开花308

朱槿308

朱槿的药用价值309

竹柏309

竹柏的实用价值309

杜松309

杜松的生长习性309

杜松的用途310

樟子松310

樟子松的生长习性310

侧柏310

侧柏的生长习性311

园林绿化树种——侧柏311

“轩辕柏”311

侧柏的用途311

圆柏311

圆柏的生长习性312

圆柏的药用价值312

兴安圆柏312

兴安圆柏的生长习性312

构树312

构树的实用价值312

见血封喉313

有毒的见血封喉313

梅花313

梅花的象征意义313

梅花的观赏价值314

四大古梅314

杨树314

杨树的绿化作用314

银中杨314

银白杨315

银白杨的生长习性315

银白杨的用途315

山杨315

山杨的用途315

青杨316

香杨316

小青杨316

小叶杨316

小叶杨的生长习性316

古老的胡杨316

珍贵的胡杨林317

胡杨的药用价值317

柳树317

钻天柳317

钻天柳的实用价值318

垂柳318

垂柳的生长习性318

垂柳的用途318

旱柳318

旱柳的生长习性319

旱柳的用途319

小红柳319

小红柳的分布及用途319

皂柳319

皂柳的分布及用途320

乌柳320

崖柳320

黄柳320

杞柳320

越橘柳320

五蕊柳321

大黄柳321

粉枝柳321

细叶沼柳321

中国黄花柳322

卷边柳322

谷柳322

蒿柳322

美丽的合欢322

合欢的分布和实用价值323

紫荆323

紫荆的分布和药用价值323

蚬木323

蚬木的实用价值323

最大的蚬木324

“美人松”(长白赤松)324

美人松的身世324

美人松的生存地域324

美人松的生存现状324

“北国宝树”——红松325

红松的材质325

红松的广泛用途325

红松的种子325

兴安落叶松326

兴安落叶松的生长习性326

白松326

白松的生长习性326

油松326

油松的生长习性327

白皮松327

白皮松的生长习性327

世界瞩目的白皮松327

偃松328

偃松的生长习性328

北疆的偃松328

梧桐328

青檀树328

宣纸与青檀树的传说329

青檀树的广泛应用329

软木树329

“软木王国”329

软木的特点329

软木的广泛用途330

椴树330

椴树的生长习性330

椴树花的流蜜330

椴树的广泛用途331

东北三大珍贵用材树之黄菠萝331

黄菠萝的广泛用途331

东北三大珍贵用材树之水曲柳331

东北三大珍贵用材树之胡桃楸331

胡桃楸的实用价值332

花楸树332

树木中的“四大金刚”332

树木中的“四大金刚”之椿树332

椿树的广泛用途332

树木中的“四大金刚”之榆树332

榆树的材质和用途333

大果榆333

家榆333

家榆的分布和用途333

小叶朴333

树木中的“四大金刚”之楸树334

“北方杉木”334

树木中的“四大金刚”之槐树334

古代行道树——槐树334

“长寿树”——槐树334

槐树的实用价值335

龙爪槐335

杉木335

“除了杉木不算材”335

“万能之木”——杉木335

“宝树”——泡桐336

速生的泡桐336

泡桐木材的用途336

名贵的檀香树336

檀香树的生长特性336

“纵火花”337

“灭火树”337

枣树337

枣树的生长习性337

枣果的营养价值338

枣树的药用价值338

沙枣338

沙枣的营养价值339

沙枣的食用价值339

柿树339

柿树七绝339

柿树的栽培340

可食用的柿子340

桃树340

桃的药用340

李树341

樱桃树341

杏树341

山杏341

梨树342

柑橘树342

枇杷树342

椰子树342

石榴树343

苹果树343

山楂树343

辽宁山楂343

山荆子343

西府海棠344

桑树344

种桑养蚕344

千年桑树344

桑的药用价值344

白桦345

柞树345

柞树的分布与用途345

榛子树345

“坚果之王”——榛子346

榛子树的药用和食用价值346

榛子林的生长特性346

核桃树346

“营养宝库”——核桃346

核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347

核桃的用途347

橡树347

橡子347

橡子的营养成分347

橡树的广泛用途348

青冈树348

青冈树为什么能知晴雨348

天女木兰349

天女木兰的生长习性349

天女木兰的栽培349

五味子349

五味子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350

台湾蝶兰350

台湾蝶兰的生长特点350

山楂海棠350

山楂海棠生长特点350

锦带花351

色彩缤纷的锦带花351

山玫瑰351

山玫瑰的药用价值351

山刺玫352

珍珠梅352

月季花352

山梅花352

山梅花的繁殖352

黄栌353

香山红叶——黄栌叶353

叶片为何会在秋日变红353

黄栌的用途353

枫树354

“花王”牡丹354

牡丹354

洛阳牡丹的传说354

缅茄354

缅茄树的生长特点355

多花山竹子355

多花山竹子的用途355

杜鹃花355

杜鹃的传说355

杜鹃之美356

大树杜鹃356

似血杜鹃356

杜鹃的药用356

棉花356

棉花在我国的推广357

第十一章 草本植物满江红359

满江红的实用价值359

卷柏359

九死还魂草——卷柏360

西伯利亚卷柏360

中华卷柏360

仙人掌360

仙人掌为什么生长缓慢361

仙人掌为什么能抗高温361

仙人掌的食用价值361

仙人掌的药用价值361

仙人球362

花烛362

鹤望兰362

鹤望兰的生长特点362

王莲362

雪莲363

高山上的雪莲363

含羞草363

含羞草为何会“含羞”363

捕蝇草364

捕蝇草怎样捕虫364

蚊子草364

落花生364

花生的起源364

花生的用途365

番木瓜365

番木瓜的用途365

茅膏菜365

茅膏菜的生长特点365

狗尾草366

郁金香366

昙花366

“昙花一现”366

一生只开一朵花——大花草367

世界上最大的花367

香蕉367

西瓜367

向日葵368

向日葵传入中国368

黄芩368

黄芩的药用价值368

土黄芩369

大花银莲花369

驴蹄草369

秋葵369

盒子草370

苘麻370

苘麻的用途370

天麻370

天麻的生态特点370

天麻的药用371

苎麻371

苎麻的种植371

大麻371

毒品大麻372

大麻的药用价值372

类叶升麻372

兴安升麻372

翠雀花373

金莲花373

水葫芦苗373

白头翁373

细叶白头翁373

回回蒜374

石龙芮374

球果唐松草374

罂粟374

罪恶的罂粟汁——鸦片375

白屈菜375

白屈菜的药用价值375

紫堇375

北紫堇375

角茴香376

野罂粟376

啤酒花376

啤酒花的用途376

葎草376

葎草的药用价值377

小花墙草377

水荨麻377

麻叶荨麻377

麻叶荨麻的药用价值378

百蕊草378

北马兜铃378

沙拐枣378

沙拐枣的特性和药用价值378

黄连379

黄连的药用价值379

紫苜蓿379

甘草379

甘草的药用379

紫背天葵380

人参380

人参的药用380

孩儿参380

玉簪381

玉簪的药用381

黄芪381

黄芪的药用381

春天的使者——报春花381

报春花的繁殖382

报春花的生长特点382

翠南报春382

龙胆382

龙胆的药用382

白山龙胆383

百合花383

毛百合383

卷丹383

卷丹的人工栽培383

崂山百合384

百合的药用384

山丹花384

山丹花的药用384

山萝卜花384

山萝卜花的观赏与药用价值385

菊花385

菊花的药用385

兰花385

春兰386

兰花的象征意义386

荷花386

芍药386

芍药的栽培386

勿忘草387

勿忘草的传说387

勿忘草的生长特点387

溪荪387

溪荪的生长特点388

柳兰388

柳兰的栽培388

柳兰的药用388

铃兰388

铃兰的生长习性389

铃兰的药用389

两栖蓼389

花蓼389

稀花蓼389

拳参389

本氏蓼390

卷茎蓼390

水蓼390

尼泊尔蓼390

荭草391

桃叶蓼391

西伯利亚蓼391

箭叶蓼391

珠芽蓼391

华北大黄392

掌叶大黄392

沙蓬392

野滨藜392

甜菜393

甜菜的用途393

东方草莓393

水杨梅393

藜394

刺藜394

菊叶香藜394

猪毛菜394

地肤394

菠菜395

牛膝395

牛膝的生长特性395

牛膝的药用价值395

苋菜395

苋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396

野鸡冠花396

野鸡冠花的生长习性396

野鸡冠花的食用和药用价值396

鸡冠花396

鸡冠花的食用价值397

鸡冠花的药用价值397

紫茉莉397

紫茉莉的生长环境397

商陆398

马齿苋398

马齿苋的药用价值398

狗筋蔓398

瞿麦399

草原丝石竹399

银柴胡399

山银柴胡399

王不留行400

金鱼藻400

乌头400

黄花乌头400

草乌头401

盖菜401

盖菜的食用保健401

芜菁甘蓝401

播娘蒿401

花旗杆402

芝麻菜402

菘蓝402

独行菜402

风花菜403

红升麻403

梅花草403

扯根菜403

龙牙草403

地蔷薇404

报雨花404

“报雨花”为什么能预报天气的晴雨404

“风雨花”404

水稻404

水稻栽培的历史405

飘香的稻米405

水稻的用途405

粟405

粟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406

小麦406

小麦——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406

燕麦406

荞麦406

荞麦的食用性和药用价值407

苦荞麦407

苦荞麦的营养保健价值407

青稞407

早熟禾407

高粱408

玉米408

玉米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408

玉米的用途408

大豆408

大豆的生长特点409

大豆的食用价值409

“菜中之王”——白菜409

白菜的营养价值409

萝卜410

萝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0

芋艿410

旱芋和水芋410

芋艿的营养价值410

第十二章 菌类藻类及蕨类植物真菌413

真菌的门类413

蘑菇413

蘑菇的生长环境413

蘑菇的形状414

蘑菇的食用价值414

猴头菌414

猴头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4

杨树蘑414

杨树蘑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5

辣乳菇415

辣乳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5

臭红菇415

臭红菇的药用价值416

冬菇416

冬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6

香菇416

香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6

口蘑417

口蘑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7

蒙古口蘑417

蒙古口蘑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7

野蘑菇417

野蘑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8

柳树蘑418

柳树蘑的药用价值418

铅色灰球菌418

铅色灰球菌的药用价值418

木耳419

木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19

毛木耳419

银耳419

银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20

雪耳420

树舌灵芝420

树舌灵芝的用途420

灵芝420

灵芝“仙草”421

灵芝的药用价值421

铁杉灵芝421

铁杉灵芝的药用价值421

小牛肝菌421

尖顶地星422

尖顶地星的药用价值422

皮果衣422

皮果衣的药用价值422

禾生指梗菌422

麦角菌423

羊肚菌423

谷子黑粉菌423

玉米黑粉菌424

玉米黑粉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424

麦散黑粉菌424

麦散黑粉菌的药用价值424

细菌424

细菌的种类425

酵母菌属425

啤酒酵母425

白锈菌属425

藻状菌纲426

黏菌门426

黏菌门的用途426

立克次氏体426

衣原体426

放线菌427

噬纤维菌427

球衣细菌427

李斯特氏菌428

分枝杆菌428

丁酸梭菌428

布鲁氏菌428

布鲁氏菌对人的致病性429

欧文氏菌429

嗜盐菌429

弧菌429

蛭弧菌430

病毒430

病毒的特点430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430

卫星病毒与卫星RNA431

烟草花叶病毒431

鸡白血症病毒431

狂犬病毒431

植物病毒432

植物病毒的种类432

藻类植物432

藻类植物的特征432

蓝藻433

红藻433

红藻的用途433

裸藻门434

扁裸藻434

柄裸藻434

陷藻434

文字衣435

海雹菜435

螺旋藻435

硅藻435

硅藻的生长特点435

巨藻436

刚毛藻436

发菜436

发莱的生长特点436

蕨类植物437

槲蕨437

舒筋草437

伸筋草437

节节草438

蕨菜438

北京铁角蕨438

过山蕨438

华北鳞毛蕨439

苔藓植物门439

石地钱439

蛇苔439

葫芦藓440

银叶真藓440

大叶藓440

泽藓440

大金发藓441

牛角藓441

绢藓441

密叶绢藓441

青藓442

藻苔442

叶苔442

地衣门443

地衣体中的真菌与藻类443

地衣的用途443

地茶443

地茶的药用价值443

矮地茶444

皮果衣444

石蕊444

鹿蕊444

雀石蕊445

胶衣445

热门推荐